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ppt_第1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ppt_第2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ppt_第3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ppt_第4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阅读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如何?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何在? 2、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3、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P72 “专家点评” ),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民族精神渗透到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一、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之中,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A.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B.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C.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水远的精神火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水远的精神火炬(P76),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P81),3.民族精神永不泯灭,因为它熔炼于辉煌的古代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1、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里的“民魂”是指( ) A.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B.中国人的脊梁骨 C.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D.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D,单项选择题:,4.民族精神不是虚幻的、虚无缥缈的。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都能受到它的熏陶。这段材料说明: 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 . . .,6.2006年4月10日,人民网载文指出,三峡移民精神是三峡库区的干部群众以及全国人民在整个三峡移民工作中共同创造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这表明: A中华民族精神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 D中华民族精神无论何时何地表现都是一样的,“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无宗无祖拜神社, 阿扁阿贼台独疯。 一统和平华夏愿, 九州铁马郑成功。,反台独,作者:山佳,八个月的残酷战斗,艰难跋涉,加之饥寒交迫、瘟疫流行,牲畜死亡殆尽,人口死亡大半,幸存者仅7万多人。土尔扈特东归谱写了一部震惊中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诗。,土尔扈特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1)团结统一,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团结统一,(1)团结统一精神的形成源于先民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整体意识),(2)反作用: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分裂或征服中华民族的企图不能得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 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产物 是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精神力量 A、 B、 C、 D、,D,4、尽管人们常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在 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中华民族都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誓死捍卫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表明 A历史不可能脱离于意志 B追求统一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价值 C精神上的统一比地域上的统一更重要 D政治上的统一才能带来文化上的大一统,“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 -英国哲学家罗素,(2)爱好和平,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爱好和平,(1)古代: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2)当代: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意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将,蔺相如后来居上,廉颇不服,想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贵和,2010是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周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本年度独家策划组织了赴苏丹和刚果(金)中国维和部队驻地采访报道活动。,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 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2、我国先秦时期就有思想家提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这说明我国自古就有的精神。( ) A.爱好和平 B.对外扩张 C.大一统 D.利用和亲促进安定,A,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 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力 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3.中华民族具有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下列能够反映这一民族品格的是:( ) 西汉元帝时,昭君出塞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援助印度洋地震海啸受灾国 派维和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A、 B、 C、 D、,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1)意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2)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长征精神、大庆精神。,勤劳勇敢精神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富、生死于度外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 A、 B、 C、 D、,C,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勇者不惧、精卫填海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的积淀、精神的传承,真实的再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 ) 勤劳勇敢 团结统一 自强不息 爱好和平 A. B. C. D.,D,司马迁,孔子,周文王,孙膑,左丘明,屈原,自强不息的古人,大禹治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司马迁报任安书,反映自强不息的典故和名言警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3、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4、自强不息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意义: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一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强小息的典范。这说明 A、自强不息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梢神力 B、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 C、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D、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周易,A,9.2009年广东高考文科基础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 ) A善良朴实 B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 D艰苦朴素,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 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成员得以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 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力量支撑;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前提,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十六字关系解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国主义,最基本的要求,扩展和延伸,实践它的 必要前提,根本 体现,三、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与其他内涵的关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B.地位:,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b.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课堂活动: 交流爱国主义的诗词格言,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2、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10、,以上名言也说明:,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A.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共性与个性的统一),B.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A.提倡理性爱国,反对民族主义情绪,B.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建设和繁荣祖国;反对侵略,保卫祖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1)古代的“投笔从戎”,“闻鸡起舞”, 2)上个世纪初“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抵抗 外国侵略, 3)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 4)到改革开放后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以及现在的构建和谐社会,邓小平谈到爱国时曾经说:“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这说明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