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08高考诗歌鉴赏谈如何读懂诗歌的问题.ppt_第1页
结合08高考诗歌鉴赏谈如何读懂诗歌的问题.ppt_第2页
结合08高考诗歌鉴赏谈如何读懂诗歌的问题.ppt_第3页
结合08高考诗歌鉴赏谈如何读懂诗歌的问题.ppt_第4页
结合08高考诗歌鉴赏谈如何读懂诗歌的问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悟 于 心 则 敏 于 言,结合08高考诗歌鉴赏谈如何读懂诗歌的问题,、看标题,抓住灵魂,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这首诗的中心与灵魂,它包含了诸多的信息,标题可以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揭示诗歌的类型等。阅读时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标题结合起来理解对理解诗意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例如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根据“夜”字可推知诗歌所描绘的为枫桥的夜间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据此诗歌的内容与情感就可大体得到把握。,海南、宁夏卷: 题李世南画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如果只看正文可能会以为诗歌描写了乡村野外的自然风光,但看了题目之后,才会明白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画面图景而非眼前实景。明白了这一点就会自然想到诗歌中“潺潺水声”、“瑟瑟秋风”、“寺庙钟声”、“知村近”、“觉寺深”等描写应是诗人的想象与联想,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由画内想到画外,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巧妙的是这一理解与本诗第二题的鉴赏要求不谋而合了。,二、懂作者,知人论世,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全国卷: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有了这一介绍,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就容易多了。不难看出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这正是作者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真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驿外断桥边,寞寂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陆游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主席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 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三、读注释,把握背景,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福建卷 绝句 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居无定所,寓居成都的一段时间应是他生活比较安定的一段时期,他的心情也较愉悦,此时他的诗歌流露出的大多是喜悦的情感。据此可以推知:此诗描写燕子、飞虫透露出的应是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湖北卷: 临江仙 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 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注:“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 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 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结合背景资料,“无端良匠画形容”是作者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能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可以看出他幽默诙谐的性格;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可看出他的乐观自信;“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两句表现出的则是他高远的志向。轻薄少年原想嘲笑侯蒙却不料作者因势利导,托物言志,借此表达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知轻薄者看后有何感想。,四、知意象,体味情感,意象是诗中倾注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对这首诗的结句学生大多不能理解它的意思,这主要原因就是对“浮云”、“日”这两个意象没能掌握。在古诗中“浮云”一般象征奸佞势力,“日”可象征帝王。“浮云蔽日”这一意象组合,诗人是借自然现象来比喻社会现实,表达的是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奸邪为非作歹,贤者不得任用的意思。明白了这一点,鉴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五、懂典故,释疑解惑,典故因其简短的字面包含了丰富的意蕴而受到众多诗人的青睐。典故一方面增添了诗歌的意蕴,让诗歌变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我们理解诗歌的难度。高中教材中用典较多的文章有两篇: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姜夔的扬州慢。读这样的诗歌一定要多加揣摩,仔细领会,透过字面领会其深层含义。幸好考纲规定典故的考查一般只涉及我们接触过的内容,这就大大降低了难度,这一规定也为我们典故的复习指明了道路:关注书本。,浙江卷: 日暮倚杖水边 王寂(金)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颔联中“大夫行吟泽畔”写的是屈原,这从屈原列传可知,“司马江头送别”写的是白居易,这从琵琶行可知。进而联想到屈原、白居易的遭遇,就可以把握住诗意了,诗人在此以古人自况来表达自己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以及谪官的愁思。,六、析修辞,翻译诗句,诗在语言上有其特殊性,所以诗歌的解读首先就要在文句上读懂它。翻译诗句,将诗的语言变成散文的语言应是读懂诗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翻译时要注意诗歌前后词语之间存在的修辞,运用联想与想象,还原诗歌语境,从而掌握诗意。,重庆卷: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首词的最大特点就是构思巧妙,善用比喻。诗人将水波比喻为美人的眼神,把山峰比喻为美人画过的眉毛,把江南春天比喻为美人的盈盈眉眼。整首词比喻生动新颖,富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和美感。,四川卷: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这首词的上阕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以对偶手法形容大好时光之短促:春暖花开不久,杜鹃鸟就来送春了。秋月正好时,飞燕却要回去了;“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人情世态变化之快,令人不可捉摸。前四句,概括地写了岁月流逝,人情冷暖,世事沧桑,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苦闷,也隐约地反映了作者对元代不合理社会的不满情绪。同时,也为后面的正面鼓吹归隐提供了依据,作了有力的铺垫。,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飞雪”一词,其实是一个比喻,它不仅写出了海鸥的颜色,而且描绘了海鸥飞翔时的情态,就像雪花一样自由自在。,秋天的沧江一碧万顷,澄清明净,如一面镜子。空中一双白鸥正像雪花一样自由地飞翔着。,七、调语序,还原场景,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作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此外,由于诗歌不仅讲究凝练,还有讲究韵律以及表意的需要,诗的语言往往会打破语法规则,或者省略散文中不能省略的句中成分,或者改变正常的语序。象杜甫的“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就是典型的语序倒置。此例按正常语序应是:鹦鹉啄香稻馀粒,凤凰栖碧梧老枝。当然语序正常了,诗的节拍便失去了,也完全不符合原诗韵律的要求了。,我们看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一词: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华。”,理解时全词就要颠倒为:“莺儿费尽语,留春不住。昨夜南园风雨,满地残红宫锦污。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杨花不肯画堂朱户,自在春风。” 调整之后,诗意豁然开朗。诗歌上阕运用拟人、比喻手法表达因春天归去而生的痛惜惆怅之感。下阕运用拟人手法,写暮春时节杨花随风飞舞,但终不肯飞入权贵人家的情状,表现作者不肯攀附权贵的可贵品质。,八、会术语,专业老练,从现在的诗歌鉴赏答题要点来看,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双关、比兴、用典等。 (2)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托物寓理,怀古讽今,借古抒怀)。 (3)描写:衬托(动静相衬,声寂相衬,哀乐相衬),烘托(正衬),声色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另外还有感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的红白、深浅、远近、高低、大小、明暗。 这些术语在鉴赏时要敢于大胆使用,有时不懂也要装懂,其实使用多了,慢慢也就融会贯通了。,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意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6分)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揉搓”之意。,(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