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先进工作者发言稿与舞台剧红军故事观后感合集_第1页
民政先进工作者发言稿与舞台剧红军故事观后感合集_第2页
民政先进工作者发言稿与舞台剧红军故事观后感合集_第3页
民政先进工作者发言稿与舞台剧红军故事观后感合集_第4页
民政先进工作者发言稿与舞台剧红军故事观后感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政先进工作者发言稿我是低保局的*,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坚持原则做人 秉持规矩办事。与今天上台的很多老同志相比,我在民政局工作的时间短、阅历也少,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迹,更谈不上先进发言。今天站在这里,我只想以一个普通民政工作者的身份,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的工作和思想。一是坚持原则做人。作为一名农村低保工作人员,经常会遇到亲戚朋友对我说:“你在低保局工作,帮我们办个低保吧!”每遇到这种情况,我总会先给他讲解低保政策、适应人群范围,最后告诉他:“我必须按规矩办事!”如果他能够理解,我会感到欣慰;如果他不理解,甚至于会在背后埋怨我不通人情,但我不后悔,因为我问心无愧,我坚守了应该遵循的纪律规矩。作为一名女性,我的身上肩负着多重身份,我既是女儿、又是妻子、还是一个母亲,但与民政工作者身份相比,这些角色身份都排在了后面。农村低保工作量大,之前的一年多时间,一直都是我一个人在办理相关业务,工作的压力可想而知。但同时,我的家庭又比较特殊,丈夫在外地工作,照料孩子的重担只能落在我一个人身上;而父亲又因为遭遇车祸致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我还要利用休息去照顾和陪伴。每当工作任务繁忙时,我便要牺牲休息时间加班,有时候女儿也不得不陪着我“被加班”,好几次,当我忙完手中的活,发现女儿已经在旁边的桌子上睡着了,这时候,我都会觉得很心酸,觉得对不起孩子。但是后来想想,因为我的努力,低保数据没有出错,全县农村低保户能够按时领取到他们盼望的低保金,我就觉得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二是秉持规矩办事。随着各项规章制度的不断健全,工作程序和要求越来越严,加之群众的法制意识逐步提高,此项工作的敏感性和社会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稍有不慎将会引起社会不稳定。为此,在农村低保推进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按政策、按规矩办事,推进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2013年的农村低保按标施保一事给了我很多思索:农村低保覆盖面广,所面对的人群大多属于老弱病残、家庭贫困,知识缺乏。而竹溪县作为先行试点,又完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在最开始的时候,我是很犯难的,各乡镇也是一片叫难之声。但是在后来的不断推进中,我们的这项工作慢慢打开了局面,并且得到了上级的认可。能够完成这件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按标施保的过程中,我们秉持公平公正之心,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来执行,既不厚此,也不薄比,按标施保,应保尽保,老百姓也对这项工作给予拥护支持。从这件事启发了我,只要能够严把政策关,守好规矩门,就一定能够“不出事”,而且会“干好事”。三是带着感情服务。我在农村出生,又在这儿成长、生活,后来又在乡镇政府工作两年,其间经历了潘口库区移民,多年的农村生涯让我对农民有了特殊的感情,因为长期与他们打交道,他们就像是我的亲人,交流起来也格外亲切。2011年,我调到民政局工作,被安排在农村低保股,很快,我就融入了新的工作岗位,并对这份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民政连着民生,民政工作是保障基本民生的德政工程,它与困难群众接触面最广,与群众关系最密切,因此只有俯下身子,带着感情,走入群众,切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才能赢得群众信任。我是这样想的,在工作中也是这样做的。面对来访的困难群众,我总能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对待,遇到生活确实困难的群众,我总是一边用言语宽慰她,告诉她困难只是暂时的,要向长远看,要坚定生活的信心;一边联系民政所,请他们核实情况,并在政策范围内给予可能的帮助;遇到怒气冲冲反映问题的群众,我会先给他倒上一杯茶,缓和一下他的情绪,然后耐心听取所反映的问题,如果能够当场解答的,我会不厌其烦,一遍遍进行解释、沟通,让群众带着怒气来,带着满意归;如果一些问题不是我能够解决的,我会及时向领导进行汇报,并在一定时限内向上访群众进行反馈。经过这几年的民政生涯,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只有让自己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群众才会把你当做自己人。以上只是我在近几年来工作中的几点感悟和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将一如既往,秉持一颗谦虚求学的心,向各位领导和同事学习,用纪律与规矩严格要求自己,力求用更好的工作成绩来回报社会,展现一个普通民政工作者应有的形象。舞台剧红军故事观后感当一束聚光灯倏地落在舞台上,胸前挂满军功章的“老红军”将目光望向80多年前的长征路,一段荡气回肠的红军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望4月14日下午,驻北京市老干部服务管理局组织900余名老干部观看了国家京剧院排演的现代京剧红军故事。此次观看演出的老干部平均年龄85岁,年龄最大的已经有101岁高龄,还有多名老红军和老红军遗孀来到演出现场。梅兰芳大剧院里,曾经浴血奋战的革命老前辈与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共同重温“半截皮带”“半条棉被”“军需处长”三个红军时期的故事。那段峥嵘岁月以现代京剧的艺术形式演绎出来,在这一刻显现而又愈发生动。这三部小戏原本只是三个独立的篇章,通过“老红军”周国才的动情讲述连缀成一部近乎浑然一体的革命历史题材大戏,向观众展现出艺术的张力。“炊烟起,篝火旺,恰似那胜利旗帜迎风扬,众战友昂起头颅挺胸膛,手挽手走出草地向北方”红军战士的战友情深和革命理想让人动容。老红军杨光明说起当年的事:长征时他不幸患上“打摆子”,身体很虚弱,是被他的指导员一路背着才到了目的地。另一位老红军杨永松说,长征确实很艰苦,我们就是抱着革命到底的坚定信念,再困难都要跟着党走。半截皮带展现信仰的力量,半条棉被反映军民鱼水情深。清亮甜美的民歌小调将观众带到湖南汝城的沙洲村头,白发苍苍的徐解秀翘首盼望,思念悠悠半条棉被的温情感动了观众,唱词“让人民过上那吃饱穿暖人人平等的好时光”让人感受到红军初心。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中艰难行进。军需处长火雁为了让所有人走出雪山,毅然拿出自己的口粮、脱下身上的衣衫,最终壮烈牺牲军需处长这个故事最早刊载在1983年3月27日的解放军报“长征副刊”,根据李本深同志的作品丰碑改编。“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13岁入伍的老红军田仁明说,这部京剧让大家知道,长征是很不容易的,希望通过这部剧让更多人受到一次很好的教育。现场观看演出的百岁老红军张中如,曾在战斗重伤后不用任何麻药麻醉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