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全一册教案 语文S版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 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 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 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 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 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 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羞涩惭愧凝望惟恐小心翼翼 五、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投示出示: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 当点拨: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来的树种都挺多,我想说点什么。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写“我”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 六、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么? 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白:因为“讲桌上堆放的洋槐树籽有浅黄的,甚至还有豆绿的。籽粒里掺杂着荚皮和角柄。”“浅黄”、“豆绿”什么意思?说明从颜色上看出种子不成熟,不饱满。 “掺杂着荚皮和角柄”写出了从成色上看不纯,杂质多。一些同学只追求上交的树种的数量,而不注意质量。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 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教学后记:2、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目标1能分辨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2学会“颐”“匣”“纽”“旺”“肢”5个生字,理解“成千盈百”“座无隙地”等13个词语的意思。3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重点与难点重点:分辨课文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难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录音。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二)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1)听录音,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2)讨论:按地点的转换来写。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路过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 给课文分段。(3)自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3检查自学情况。(1)正确书写带点的字。 颐和园:左边不是“巨”,“”有7笔,书空。(2)读准带点的字。魔术匣()子。(3)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 成千盈百:盈,超出。形容极多。 座无隙地:隙,空隙,空闲。全坐满了,没有一点空的地方。4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1、2题。(2)朗读课文。 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深入学习第1、2、3段,分辨事物和联想。(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一段。(1)听录音。(2)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用“”划出联想,用“”标出见闻。全班讨论、交流。 (3)自由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交流,说说理由,品读,体会。(特别是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想象奇特,使人惊叹不已。)(4)理解两句诗的意思: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先解释:“解”“何在”“拣”的意思,再说说自己对两句诗的理解。2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作者联想的句子。(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 理解这句的意思。(形容小朋友充满了活力。)(2)这一段还怎样写儿童的神态动作?找出来读读议议。3学习课文第三段。(1)指名读第5自然段,找出联想的句子,反复读,体会联想的作用。(2)熟读第6自然段。(3)为什么说“花也和儿童一样”?4总结。(1)配乐朗读课文。(2)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 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四段,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2完成练习。(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四段。(1)齐读第9自然段。(2)把“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个双重否定句换一种说法。(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2领会中心,全文总结 (1)完成课后第3题,领会文章中心思想。这篇课文重点写春还是写儿童?(两者都写了,相互交融。) 第(1)、(3)都停留在表面,只有(2)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2)放重点段朗读录音,训练朗读。3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上第4、5题。(2)选做题:作业本上第6题。教学后记:3、钓鱼的启示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领会文章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会认读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操纵、抛了出去、辉映、溅起、剧烈、上钩、距离、争辩、乞求、诱惑、抵制”等词语。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写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读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谁在钓?钓到鱼了吗?钓到一条什么样的鱼?)二、初步了解课文1、学习生字词(1)生字读音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课件显示)放好鱼饵抛出钓线湖面涟漪耐心等待鱼竿剧抖大鱼挣扎小心翼翼操纵钓线鱼跃不已筋疲力尽拉鱼上岸父子得意乞求无果不容争辩放鱼回湖依依不舍月光如水获得启示遇到诱惑思父告诫道德抉择简单问题道德实践勇气力量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2)部分词语的意思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3)课文内容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再回答)(板书:钓鱼放鱼启示)三、练习朗读课文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4、指名读。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2、收集有关诚实的格言。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心理。2、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一则有关诚实的格言,让学生体会。导语: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有关诚实的故事。二、深入学习课文1、读全文,找找这件事对于文中的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读一读。3、指导与交流。(1)出示语句师:课文哪些语句是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如果是你钓到了这样大的一条鱼,心情怎样?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分角色读4、父亲的情感(1)自读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2)交流与指导。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有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3)讨论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5、揭示中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画上横线。)6、“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诱惑,指的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三、课堂小结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四、拓展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会有很多,我们该如何去做?比如: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六、布置作业制作一张以“诚实”为主题的小报。教学后记:4、爷爷的芦笛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 不结实”的意思,懂得经受锻炼和考验,才能变得坚强勇敢。 2、能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会认6个生字。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七课爷爷的芦笛(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芦笛婉转悠扬温润脸颊潮汛 喷洒摇撼打碎裹挟恐惧驱赶 3、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 4、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5、指名说 三、自学生字 1.自己把课文中难度大的生字再记一记 2.交流难字:裹:把“衣”字拆成上下两部分,中间是个“果” 碎:“卒”的左边加上“石字旁” 颊挟:“夹”字加偏旁 3.其他字按照预习情况进行交流 四、交流预习的词语 五、深入学习课文 1、在强强的想象中,爷爷的小闸屋是什么样子的呢?回读第一自然段 2、默读思考:来到小闸屋后强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试着给课文分段。 3、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1)兴奋 强强为什么兴奋? 指导朗读26自然段 (2)害怕 你从哪儿看出强强十分害怕? 指名说: “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四溅的浪花和水珠喷洒到窗户上。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这小屋好似一只在波峰浪谷中颠簸的小船,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 “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门外伸手不见五指,强强缩回脚,又钻进了被窝,” 指导朗读 当强强听到爷爷的芦笛声时他的感情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悠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静。” 在独自一人经历了狂风大浪后,听到爷爷的芦笛声心情会怎样呢? 兴奋:因为爷爷在不远处陪伴着他,而且爷爷就要回来了。 塌实:那么大的风浪都过去了,现在风浪小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自豪:独自一人度过了风浪最大的时刻,度过了令人紧张、恐惧的时刻, 自己不是也很了不起吗? 勇敢:经历了这样大的风浪,再遇到这样大的风浪还会害怕吗? 指导朗读 这是强强想起了爷爷平时爱说的一句话“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 就长不结实。”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讨论) 齐读最后一句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爷爷的芦笛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自由发言)教学后记:语文百花园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3、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4、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乐、最精彩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写清楚。教学重点: 1、分类积累词语。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教学难点: 1、把句子写具体。 2、能够有顺序的、语言具体的围绕主题写一件事。教学准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录像短片小明学语文 导语:小明今年上四年级,他特别喜爱积累词语,可是由于方法不正确,积累起来十分费事,你们能帮帮他吗? 二、出示词语 瞧看瞅扫视盯着 讲说商量告诉劝告 落落大方窃窃私语源源不断 1、寻找规律:(1)从词语的意思来归类记忆。 (2)从词语的结构来分类记。 2、夺红旗: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准。 3、比一比,谁的词语多?照样子再说几个。 三、语文大观园 我们下面要去语文大观园玩一玩,可以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结成小组逛。大观园里有许多新奇有趣的活动,积极参加,还能得到积分呢!让我们看看哪个小组的积分最高! 1、(出示)一扇门 谁能有快又准得背会门上这首古诗,大门就会开开。 2、(出示)一只小猴子 一只小猴子挡住了去路,它带来了一篇小诗歌,如果能有感情地读出来,它就让你过去。 3、妙语堂(练习句、段、篇) 介绍:妙语堂里妙语连珠,我们将在这里有什么发现呢?还是进去看看吧! 你能说说你的寒假见闻吗? 练习说。指名说。 四、小结 五、作业:把你们今天说的写在本上。教学后记:5、古诗三首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 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侯、隔”等7个字。 教学重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寒食泊船瓜州。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 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寒食是古代一个传统节日,清明前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寒食节时的长安城什么样? 二、学习寒食一诗 1、自读,读准字音 2、指导学习第一句 出示:春城天处不飞花 (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 春城/天处/不/飞花 (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释) (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 4、检查出示(斜御柳汉宫) 5、指导朗读(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6、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泊船瓜州 1、回顾上首诗的学习方法。 2、分小组学习 3、汇报交流 4、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你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心里会怎样 想?(回家)带着这样的思乡之情再读。 5、背诵 四、小结 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五、布置作业 背诵泊船瓜州、寒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 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解释诗句。 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交流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鸟鸣,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 五、布置作业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后记:6、桂林山水教学目标: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产生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思想感情及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荡漾、漓江、无暇翡翠、峰峦、骆驼、奇峰 罗列、屏障、波澜壮阔”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产生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思想感情及爱美的情趣。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荡漾、漓江、无暇翡翠、峰峦、骆驼、奇峰 罗列、屏障、波澜壮阔”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掌握文章大意。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掌握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桂林在我国广西东北部,是一座古城。那里山峰挺秀,江流清澈,岩洞瑰丽,四季如春,漓江如玉带,连绵80公里风景如画真是山清水秀石美洞奇。今天让我们随着课文一起走进桂林山水。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意境 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正音正字并解释新词 四、自读课文 五、讨论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桂林山水? 2、课文可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 3、学生交流段落大意。 六、自读课文 1、全班轮读 2、同桌互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产生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思想感情及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产生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思想感情及爱美的情趣。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林山水,请看这幅桂林山水图,(课件:书中图)仔细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学生自由发言) 二、深入理解课文 1、总体领略美 (1) 点出“桂林山水甲天下”解释意思。让我们随作者一起荡舟漓江,一 饱眼福!(课件:电影配朗读全文)(学生看电影听读,感知美) (2) 欣赏了桂林山水美景,这山水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学生打开书,快 速阅读,找出桂林山水的特点)(学生发言,老师板书。课件:重点词加红点。) 2、学习第二段 (1)轻读课文,作者是如何生动写出漓江水的静、清、绿? (2)欣赏大海、西湖。(课件:大海配海浪声,西湖)大海美在波澜壮阔, 西湖美在水平如镜,漓江的水美在哪儿?(课件:静、清、绿图片配乐) (3)启发思考:欣赏完图片,结合课文说说水美在哪儿? (4)品读文字,体会语言美。 (5)看图听范读。(课件:范读课文配有一幅幅图片。) (6)生自由练读。 (7)生个人读。 (8)师生配合读。 (9)配乐学生读。(课件:音乐配图) 3总结学法 (1) 初读课文,浏览图片,感受美。 (2) 理解课文,思考美。 (3) 练读课文,体会美。 (4) 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表现美。 三、运用以上学习方法,自学第三段 1、出示自学提纲: (1) 作者用什么和桂林的山作比较。 (2) 课文中又是如何生动描写桂山奇、秀、险,像作者一样展开想象。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件:出示此段文字和自学提纲) 2、看图欣赏配乐朗读。(课件:配乐范读配图片) 3、山真美,自由朗读,讨论作者如何描写山的。(课件:图片) 4、像作者一样展开想象山还奇成什么样?险到什么程度?再配乐朗读。 四、学习第四段 1、绿水青山,融为一体,再加上云雾迷蒙,是一幅怎样的画卷?(讨论) 2、配乐欣赏,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课件:图文对照) 3、有感情地朗读。 五、小结 林山水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连绵80公里都是如此美丽,构成连绵不断的画卷。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从天下第一美景的桂林观赏归来,一定很快乐吧!老师们也想去游玩一下,谁愿意当我们的导游。(学生用自己编的一段解说词,看着图,导游。)(课件:好几幅图连续出现,配乐。) (课件:突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教学后记:7、走进丽江教学目标: 1、 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 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 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 2、 初步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词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美丽的漓江画面),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美丽的漓江。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雄伟城镇纯朴下旬纺织 百货绵延闪烁昂然挺立 3、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 4、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丽江的景点?) 5、指名说 三、练习朗读 1、 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2、 同组互读。 3、 小组内交流,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优美的词句。 2、收集有关丽江的图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 学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 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地图)。 导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滇西北高原之上的漓江古城。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全文,说说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思考: 我们都到达了哪些地方? 板书:地点 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 3、 自读自悟。 (1)自由读,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神奇而美丽) (2)默读课文。把体现丽江神奇而美丽的句段画出来。 (3)练习朗读。 4、 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 (1) 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你读这段的感受。 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2)带着赞赏的感情读。 第五、六自然段: (1)想象读。 (2)集体交流,评读。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3)出示图片,看到这么美的玉龙雪山你想说什么 5、揭示中心 文中的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后记:8、五彩池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五彩池美丽奇异的景象,了解产生奇异景象的 原因,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感情。 2、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体会五彩池的特点。 3、认识9个生字。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体会五彩池的特点。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五彩池美丽奇异的景象,了解产生奇异景象的原因,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图片: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出示课题,这就是齐读。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 2、检查字词 3、全班论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创设情境,(出示图片、音乐) 读读课文2、3、4自然段说说五彩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五彩池神奇在哪里呢?自读2、3、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讨论板书水池池水原因 四、深入理解,读中赏析 1、哪一自然段写了水池的样子? 2、 轻声读第2自然段,哪些句子使你感受到水池的神奇,用“”画出, 多读几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根据学生各自体验,随机进行教学。以下两句估计学生理解上有难度,加以重点指导。 电脑出示“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电脑屏幕出示“无数宝石” 把什么形容成“宝石”?又把什么说成“巨幅地毯”?读一读这一句,你感受到什么? 师述:藏龙山上共有水池693个,这么多水池像宝石一样遍布山野,熠熠生 辉,该怎么读?指名读。 电脑出示“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 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月牙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出示“池边莲花的” 你感受到什么? 师生连读两遍,在第二遍句子结束时以“还有像”结语。还有像什么? 有没有,你是怎么知道的? 4、播放录像,激发情感 多媒体配乐播放五彩池自然风光片,把我们看到的美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5、默读第三自然段,对照屏幕,哪地方不一样? 联系上文想想,没有“更”字行不行? 6、这时,你最想知道什么? (1)默读第4自然段,找找看有哪几个原因,标上序号,再四人小组讨论。 (2)讨论板书石笋石粉阳光倒影 五、小结课文 今天,我们感受了五彩池的神奇,请同学们把你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你的家人朋友教学后记:语文百花园二教学目标: 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1、 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 2、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1、分类积累词语。 2、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 教学难点: 1、 练习把句子写具体。2、 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 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一个地方,看这是知识花园,你们想去看看那里有什么吗?知识花园有很多的地方可玩,但是只有答对问题过关才可以往下走。 二、出示词语 姐妹花园 来到姐妹花园你会发现有很多词语就像姐妹一样有相似之处。 1、找姐妹 想一想,下面哪些字可以和以上的字音搭配组成词语,试着把这些词语写下来。 hjigngm ()蝶()水 ()驶衣() 山()()才炼() ()色()布()碑 2、(出示一株大花,每朵花的花瓣上都有一个词语)在姐妹花园里,有一株特殊的花,每朵花的花瓣上都有一个词语,想想这些词有什么特点,试着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词和这些词差不多。 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变万化千姿百态 千差万别千丝万缕千真万确千奇百怪 三、丰收园 来到这个园子你们肯定能猜到,这里会有很多知识等着你来收获。 出示:百花图 谁先背下来,百花园的花就会为你开放一次,看谁背得快。 出示古诗、诗歌 同学们背诵得很快,百花园不仅为你们开了花,看还有很多硕果等着你们拿.看看这些诗歌中有哪些你喜欢的词语,把它写在卡片上的小花篮里。 四、妙语堂(练习句、段、篇) 介绍:在百花园里我们有很多收获,妙语堂里更是妙语连珠,我们将在这里有什么发现呢?还是进去看看吧! 同学们每天都在学校学习,校园里有你喜欢的地方吗?是什么样的?你心目中的学校是什么样?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练习说 小组推荐说 五、小结:今天我们在知识花园中畅游了一番,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在知识海洋中,有更多的收获。 六、作业:把你们今天说的写在本上。教学后记:9、卫星比武教学目的:、学习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卫星的种类、特点和作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自己喜欢的卫星,说说你对它的认识与了解。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卫星的种类、特点和作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几种卫星?、谁来说一说课文如何介绍卫星的?二、学习新课。、指名读第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同学们自由读第自然段,画出表示卫星特点和功能的句子。、出示表格。、归纳学法:读课文找词语填表格谈体会、按照这种方法自学自然段。、展示交流。鼓励其他同学如果有不同答案,可以给同学提意见,看看如何进行改善。、学生交流、展示后,师出示自己的表格。、师生共同看表格,进行巩固。三、感悟、品读。、把自己在课文中体会比较深的词语、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老师也有几句体会比较深的句子,下面请大家来和我共同体会。师出示:(1)垂直上升的火箭开始拐弯,宛如一条白龙在长空飞行。宛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它能换成什么词?(好像、仿佛)这个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它十分得意地说:“我能看到士兵在营房里走动,人们在树荫下歇息;还能从汽车的轮迹、战马的蹄印上、推算出部队转移的情况和指挥部所在的位置。”它指谁呢?它说话的语气怎样呢?十分得意为什么十分得意?它有几种功能?这一句话中运用了一个什么关联词?还表示更进一步谁能用它来造句?()它像一只悬挂在天上的宫灯,有节奏地摆来摆去,还不断地发出银铃般的叫声。这一句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打比方为了说明这种导航卫星的导航功能,作者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它身上贴满了太阳能电池,头上有一个喇叭形的天线装置,在三万六千米的高空,跟地球同步运行。找出这一句话中的数词。说明性的文章经常用到举例子、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四、活动巩固。、创设活动情境。如果你是一颗卫星,你会如何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你的特点和功能,让卫星成为家喻户晓的东西,好好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和你所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里说说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这颗“卫星”,看谁能成为最耀眼的“卫星”。、生小组交流,学生可以结合事先收集到的材料。师提示要求:要注意讲清卫星的特点和功能,并且要注意推销过程中的礼貌用语。、让学生展示交流、介绍卫星。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如用自身实例,很有说服力,善于说服力,把特点和作用说得很清楚,用了很多广告词。五、齐读课文第、10自然段。它们的外形千姿百态,有的是球体,有的是长方体,有的是圆柱体,有的是多面棱柱体真是琳琅满目,使人目不暇接。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各是什么意思?这一句话采用什么手法来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教案设计
- 六年级数学下册 四 快乐足球-比例尺信息窗1 比例尺的意义第1课时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设计
-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粮食来的真不容易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鸡骨支床、哀毁骨立-【2022年暑假预习】云名著《世说新语》之“德行”卷
- 标书制作方法与技巧培训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 父母多爱我教学设计
- 癌痛规范化治疗的目标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用玻璃球作单位测量物品的质量|冀教版
- Q-GDW 644-2011 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导则
- (自考)财务管理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 《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NX_Nastran_超单元指南_cn
- 校服评标方法及打分表
- 疟原虫生活史
- 绘本教学The hug 课件
-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 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
- 第一人民医院员工待岗管理办法
- WordA4信纸(A4横条直接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