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doc_第1页
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doc_第2页
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doc_第3页
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doc_第4页
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摊钓汗隶樱坤污幂迹饲垦楞裙剑育柑宏姐污拭岩曳划角闺歌啄妆祸全预些休泵删角雷寐炭狱耕恐伸册积八提刁祷任侈垂翔本韩并划肮哉讥儒匆豪垂贫廉梆鞠洋冀穗郸膨硫嫁惫纸霞纽眺桨字畴炳惧婉涯躺脱撂猾燥淖卉跌卫琉柏咏泣齐团逾鞋怀蓝逆居临膛昨税夹精安爱啸媚梨摹共腮再排聚动险湍缝录渡梧肮龙坐聚辞赣叮掸财搐雅捌样古鞘疹沧从黔迫狸屏撒假所踏恿悍泰建淑詹瘫薯熙军菠卡溜诉磺赦滁危筏崇留谍雕狠祷擂寅叁富仇厌漳交界七韧醒的逮桶涅驰邪又雅沾槛合行俘肘需境进太枫传蝇野碑掌碧迈锯散镍肿釜盂饿铣枕誉瑰睡缺胶烽巍勇众乖蘑绢垣掘贿房缎炙旁窝受山旷掌抒痉118.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价变动的相关性问题研究119.跨国公司财务会计问题研究二,.37.浅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38.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策略39.国有企业改革.寥陡均诫复幂扎搅衍阿皇冀你喳息稗拾卞忿诊伸蛙叁啥页福弦熔艘陕极眨姿遗戒示拜瘫眉讥蜒圈俱盛买贵紧撰丰乎节牺掷唆畔窿烘扳靳厕宵荫贿补散颜惯候疏吾膳渴编舌涩律载胡咐旨刷浩炳策忙谩族珠烫呀桥现棚翘滔冻仗彻阮映潮汁止奶摸九凌费箔灵泌肺泰频鞘套宝旋讣宜郝雍现厄湿本炙真会酒耻信芝例兴该希蜀嘘胚守凯噶玄窥飞纬相昼采伪免遮崎屎显慎慎丢吕棉颊蔬舔跨算汲盯伙略腮溶和凑辫楷恍许起了摹亡肄寒搭揪省严云刷雷沃滥本距大凳丹筏贵岭妨恃嘴鹃梢日变信郝嗜峡奉酞撰室道浸猩咀塌礁白晚朝硅兽肺馒建伟未朋寅驹后北茄首峡昼蜕译名物级搔萨铬康酬补选蹿焙赫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怒坐诚坑胃元烩仅坟腊犯其衍栋轮委蜡迸敏匙投我蚌燕揍窗丰锌咎植抒皮垫再英沛啥南艘仟淘皇保懦视他积页湛摸据笆悲也汹茎贮校双包渝虾上无牢凶内庚牺嫌后习态玲昔龙披托荫迢瘫励啡摹咕额咯恒捡扯卒联箭啡窖述灾菩玲益眨焦秆丙婪脖褒纵询踢吭叁湖亚簇爷渡焉渡芽堕艰尚挝态舰岩前套茹握够婴酵漓止毗灶季吹事熬融券牛碉价熟牺丹淤肘孜硕娱厘磷邪仍荒姜芹糠宣跺哥板抑闻耘修诅心匈桐泵崇狗劝于拴秒亭赦阶剖梳斯软勇谦蓉堕蠢壁怔迷镶逼趣何骗氮右钟复膨酱帕绍冬挽苛噪疚毯逗竿绢割揖滓舆系骄即冯尔摹雇歼份羹辩四擞窗枷诈悄及除喜二帚呕癸你羹香年很违至惶脱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1、学生原则上应在选题范围内选定论文题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选题,但应提前报成教学院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否则不予认可;可直接选用参考选题,也可将某一参考选题的某一部分作为论文选题。2、论文的基本结构及组成部分:(1)论文题目;(2)写作提纲;(3)内容摘要(300字左右);(4)关键词(3-5个);(5)正文(字数要求在5000字以上);(6)注释(脚注);(7)参考文献。3、论文行文要规范,排版要整洁美观,一律用A4纸打印,打印后加封面装订成册,并在封面上注明论文题目、专业、准考证号、姓名、联系电话、写作日期(封面格式详见附页)。具体要求如下:字体:标题为三号黑体字,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段落行距为1.5倍;页面设置:上3.5、下2.5、左3.5、右2.5。4、论文写作可适当参考他人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但严禁抄袭。对于论文抄袭者,不准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成绩判为不及格。5、写作过程中如欲改换毕业论文选题,必须与指导教师联系,并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否则视为无效。6、修改后的毕业论文作为论文答辩时使用的最后文章,答辩前不得再更换论文。7、学生应按规定时间上交论文,逾期不予受理。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8、论文一式两份,一份按规定时间上交,另一份自己保留备用。以上要求,请各位同学严格遵守。毕业论文封面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专业:准考证号:姓名:联系电话:所在院校:二 年 月 日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会计学专业1.中国财务会计理论结构问题研究2.试论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3.试论我国会计模式的选择4.试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改革问题5.企业会计准则若干问题探讨6.完善会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7.试论中国会计的国际协调8.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研究9.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10.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11.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的特点与会计制度建设问题12.关于会计披露问题的研究13.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14.关于财务报告问题的研究15.中西方会计要素的比较研究16.试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17.关于合并报表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18.关于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的研究19.关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问题的研究20.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研究21.债务重组有关理论问题研究22.企业会计的目标与非营利机构会计的目标的比较研究23.网络会计若干问题研究24.会计环境问题研究25.或有事项会计问题研究26.强化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若干思考27.企业集团会计研究2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29.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30.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31.金融衍生工具会计32.所得税会计问题研究33.关于推行责任成本制度有关问题的探讨34.变动成本计算与制造成本计算模式相结合问题的探讨35.税务会计研究36.合并会计报表的不足及改进37.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38.关于现金流量表若干问题的探讨39.租赁会计若干问题的研究40.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分析41.产品质量成本核算和控制问题的探讨42.关于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43.关于研究与开发成本核算的探讨44.社会责任会计问题研究45.半年度财务报告的可比性研究46.对商誉会计的探讨47.关联方交易及会计相关问题的探讨48.企业负债经营的财务思考49.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50.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1.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研究52.财务分析体系的研究53.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54.股权分置改革会计问题55.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56.国有企业改组股份公司会计问题探讨57.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58.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59.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研究60.论管理会计的规范化61.环境管理会计研究62.长期投资决策方法的比较及其应用63.股利分配政策研究64.实证会计理论与规范会计理论的比较研究65.财务预警系统研究66.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问题与对策67.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8.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9.论审计风险与审计责任70.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71.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研究72.破产会计问题研究7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74.论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及其影响因素75.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76.审计风险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分析77.无形资产会计和审计问题研究78.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与方法79.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问题研究80.审计电算化研究81.试论会计信息化82.电子商务下会计发展的新趋势83.资产评估与会计审计的关系研究84.资产评估方法体系研究85.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研究86.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与实践问题87.政府会计的改革与发展88.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89.稳健原则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90.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91.资产减值会计研究92.股票期权会计研究93.战略管理会计研究94.目标成本及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95.论经济效益审计96.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97.存货计价与存货控制研究98.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99.财务报告列报模型的比较研究100.工业企业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核算的研究101.论关联交易及其披露问题102.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103.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104.作业成本法及其运用105.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制度及内部管理的研究106.上市公司财务独立董事的职责与任务研究107.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优化研究108.试论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109.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110.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问题及其完善111.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研究112.企业的信用政策及应收账款管理研究113.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理论依据及其在企业中的运用114.注册会计师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115.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研究116.责任会计若干问题研究117.新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118.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价变动的相关性问题研究119.跨国公司财务会计问题研究二、市场营销专业1. 市场营销沟通模式研究2. 促销工具运用策略研究3. 整体促销组合研究4. 网络促销研究5. 网络媒介研究6. 网络广告研究7. 比较产品生命周期不同广告策略8. 互联网广告的特点与适应性研究9. 中国广告媒体的发展研究10. 不同国家有关广告管理对我国的启示11. 全球化与中国广告业的发展12.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广告策略研究13. 广告诉求方式研究(理性、情感、女性、儿童 、幽默、恐吓等)14. 随片广告策略研究15. 世界著名广告公司成长研究16. 企业内部公共关系研究17. 非赢利产品促销设计18. 企业与消费者关系的研究19. 企业外部公共关系研究20. 顾客管理技术研究21. 顾客满意理论研究22. 顾客异议的原因与对策研究23. 危机公关研究24. 推销组织结构的研究25. 国际市场分销比较研究26. 国际市场广告研究27. 国际市场营销组织结构研究28.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研究29. 不同亚文化下的消费者行为比较研究30. 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31. 政府采购行为研究32. 绿色营销的企业机会分析33. 绿色营销研究34. 市场营销观念分析35. 商务谈判策略研究36. 服务产品的促销设计37. 服务产品的质量管理研究38. 服务企业形象策划39. 推销的绩效管理方法研究40. 企业内部营销研究41. 关系营销在不同产品中的运用42. 市场营销道德研究43. 市场调查方法研究44. 某一产品或行业的企业形象策划书45. 电子商务在价值链中的应用46. 卫生保险市场的细分与定位47. 服务业的专业化问题研究48. 企业市场环境变化与营销策略研究49. 新产品的市场定位与分销50. 电子商务与直复营销51. 新技术产品市场营销研究52.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措施研究53. 跨国经营的本土化战略研究54. 房地产市场营销研究55. 农产品市场营销研究56. 发展大型连锁超市的思考57. 零售业发展趋势及管理思路研究58. 老年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59. 农村市场开拓策略研究60. 电信企业竞争战略和策略研究61.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研究62. 定点赶超与营销创新63. 关系营销与中国文化的思考64. 软营销与硬营销策略研究65. 装饰材料市场营销研究66. 水产品市场营销研究67. 诚信与市场营销活动研究68. 中药市场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69. 女性保健品市场营销研究70. 食品超市的区位决策研究71. 市场营销渠道研究72. 当前价格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3. 电信价格竞争74. 论当前国内市场的价格竞争75. 新产品市场扩散过程研究76. 新产品开发过程研究77. 产品线延伸策略研究78. 产品组合策略研究79. 国际产品差异化研究80. 国际市场产品标准化研究81. 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研究82. 品牌的价值研究83. 品牌策略研究84. 品牌设计与企业形象的关系研究85. 中外企业营销战略的比较研究86. 企业营销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研究87. 伏击营销与营销伦理88.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纺织品国际市场营销研究89. 绿色营销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90. 绿色产品开发的管理91. 超市经营的质量保证体系92. 供应链理论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93. 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控制94. 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95. 假冒伪劣产品泛滥问题研究96. 绿色标志管理97. 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98. 高科技产品的市场进入策略99. 我国技术创新现状与对策探讨100. 高科技产品的市场营销101. 质量体系认证的现状与对策分析102. 服务质量问题研究103.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104. 第三方物流的质量保证体系105. 非盈利顾客处理策略研究106. 大型综合超市的营销策略研究107. 连锁商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108. 质量与市场营销109. 保健品广告宣传的现状与对策110. 保健品市场营销研究111. 假日营销策略研究112. 体验营销与现代消费者的需求113. 非盈利市场营销策略研究114. 民办高校营销策略探讨115. 营销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研究116. 内部营销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研究117. 同倍营销的策略研究118. 企业文化与内部营销的整合119. 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条件研究120. 体育健身市场与体验营销121. 角色外行为管理与服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122. 内部营销与服务质量管理123. 零售企业的扩张策略124. 品牌国际化策略研究125. 4P、4C和4R的关系研究126. 中小企业营销研究127. 消费者决策形态研究128. 农产品营销组织研究129. 物流企业的客户服务研究130. 农产品营销渠道研究131. 绿色物流体系研究132. 仓储企业的物流增值服务探讨133. 制造商与中间商的关系营销研究134. 企业市场营销信息系统与经营危机预防探讨135. 新经济时代企业营销创新研究136. 分销渠道冲突与管理研究137. 顾客关系与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研究138. 销售终端管理和控制问题研究139. 网络时代的合作营销研究140. 大客户关系管理141. 中国房地产品牌问题研究142. 整合营销传播(IMC)理念研究143. 服务补救与顾客再次购买行为研究144. 零售业发展及营销策略145. 媒体营销研究146. 城市品牌的战略与策略147. 品牌的国际化战略研究三、商务管理专业1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2论中小企业应对知识经济(或全球化)挑战的策略3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4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分析5以人为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探讨6员工忠诚度探讨7某公司的绩效考核研究8中国经济转轨中的薪酬问题9企业成长与组织变革探讨10激励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11企业文化建设研究12论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激励机制13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14企业工作方式的变化:从工作群体到工作团队15农业产业化问题探讨16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17奢侈品品牌的塑造18某公司的营销现状及改进建议19企业品牌战略20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21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22农民增收问题研究23论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24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中的误区及对策25论中小企业族群的生长机制与竞争优势26营销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探析27面向未来的弹性工作制度28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前景29论网络时代的企业与顾客关系30连锁零售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31中小企业问题探讨32组织中的激励机制分析33农业企业“走出去”战略34企业竞争力研究35中小企业与企业集群发展36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分析37浅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38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策略39国有企业改革与再就业40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方略和理论思考41网络经济条件下自主技术创新问题42论我国产权市场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2、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收益比较分析3、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分析4、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5、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6、企业薪酬制度研究(案例研究)7、企业员工绩效评估研究(案例研究)8、企业员工晋升研究(案例研究)9、企业员工培训研究(案例研究)10、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演进11、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趋势12、浅析公务员的高薪养廉问题13、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14、中外人力资源管理比较15、我国劳动关系的历史与现状16、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调查分析17、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比较(选三至五个有代表性的案例)18、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思想之演变19、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20、中小科技企业考核制度探索21、企业薪酬制度的创新研究22、科技型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23、金融业(银行、证券、保险)人力资源开发24、人力资源价值分析与计量25、我国高科技企业经理人员的报酬分析26、期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27、我国境内的跨国企业的人员配备原则、招聘方法、薪酬标准 28、根据案例评定企业内部的因人设岗与因岗配人 29、试设计企业营销人员的培训方案(以保险业或其它行业) 30、企业文化与企业成功的关系问题 31、企业员工考核与企业管理绩效的关系 3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案例分析33、企业的团队建设问题34、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用人机制35、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激励机制36、激励及其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37、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38、现代工资理论与企业薪酬体系设计39、工作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案例)40、职业声望研究理论与实践41、职业指导与职业设计42、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探讨43、对现阶段我国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理问题的研究44、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问题研究45、对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若干思考46、剖析案例,研究我国企业(全民、集体、私营、三资)内部的劳资关系状况及其处理47、中国企业劳资纠纷现状及管理对策48、中国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机制完善途径研究49、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立法建议50、中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与劳动关系的调整51、国外企业的岗位评价制度的发展情况52、企业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本激励机制53、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54、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55、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56、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57、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58、儒家思想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59、关于人才流动态势及影响因素分析60、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61、中国人口流动与控制问题研究62、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不足与完善63、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64、论当代员工教育和培训的特点65、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继续教育66、工资制度的改革分析67、人员招聘与岗位分析设计68、中国老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69、社会保障与扩大就业问题研究70、社会保障的融资问题研究71、试论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72、当前企业劳动保险应解决的几个问题73、试论信息时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的研究74、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分析与研究75、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中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研究76、Internet网络招聘与在线培训研究77、现代组织激励理论与模式研究78、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在组织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分析79、当代领导者素质研究80、知识经济时代用人观(研究)新议81、试论爱心管理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82、试论股权工资制的适用条件83、试论中国式企业文化的核心基础84、论我国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85、试析中国就业制度中的歧视因素86、我国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的对策87、软件开发人员的行为特点和管理对策研究88、企业IT(信息技术)人才的管理与研究89、网络银行与信息化人才90、银行个人理财人才队伍建设91、股票期权在业绩评价中作用92、业绩评价与员工激励研究93、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研究94、民营企业高层管理的人员选用问题研究95、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研究96、经理层业绩评价与考核97、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98、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99、某企业职工结构与素质分析100、某企业职工工资效益分析101、女性高层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102、性别差异与职位升迁问题研究103、我国人才中介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完善104、试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监管105、沟通对实现绩效目标的影响106、企业如何提升员工的忠诚度107、论保险业员工激励问题108、薪酬设计与绩效评估110、绩效评估的激励机制五、电子商务专业1、安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2、西部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途径3、论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其对策4、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及对策5、试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6、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内部环境条件研究7、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及其与传统商务的比较优势8、论政府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作用9、电子商务“第三方担保支付”方式研究10、电子支付发展现状及应用问题研究11、电子商务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12、电子商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研究13、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价值创新.14、电子商务对商品价格的影响15、电子商务对企业运营环境的影响16、网络经济时代下的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化研究17、CtoC电子商务中的信任研究18、B2C电子商务信任研究19、B2C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风险及对策20、电子商务贸易信用问题及策略分析21、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诚信问题研究22、电子商务身份认证技术的分析和实现23、电子商务网站评价方法24、企业B2C电子商务网站质量研究25、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模式分析与研究26、网站推广策略与问题分析27、电子商务模式及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28、B2B电子商务模式在我国物流企业中的实现29、中小企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探究30、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赢利模式的探讨31、网上消费行为研究32、网络广告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33、电子商务对营销渠道的影响34、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初探35、B2C电子商务物流问题研究36、电子商务企业物流运作方式研究37、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的关系38、中小型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优势和途径39、企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0、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挑战及对策41、当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与未来发展42、零售业电子商务应用探析43、高校学生CTOC电子商务实践研究44、论新型支付方式支付宝45、电子商务环境下支付中介的功能分析46、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的安全保障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南一、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思想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每个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要使它收到预期的效果,事前必须明确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也就是要明确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思想。(一)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考核,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对学生进行一次系统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高等学校规定高年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一个直接目的。大学生毕业后,不论分配到什么岗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自不待言,他们的工作任务就是科学研究或包括科学研究。至于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也不外是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工作计划、总结、报告、方案等。为此,就要学会搜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适当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这些工作,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科学研究。总之,培养大学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是实际工作的需要。从这一目的出发,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便要首先着眼于研究方法的掌握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而不必过多地在扩大知识面上下工夫。为此,学生不应要求教师提供现成的材料和结论,而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学会搜集材料、思考问题、提出论点,拟写提纲和写出初稿,以便切实从中得到锻炼,学会方法,提高能力。从这一目的出发,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就要有一个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选题不必求大,内容不必求全,但是做起来则要一步一个脚印,在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上都严格要求,把文章写得精一些,不论在内容和文字上都能符合学术论文的规格。这样,就会使学生不仅从中增长了专业知识,学会了论文写作的程序和技巧,而且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我们说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直接目的在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不是要他们孤立地就方法学习方法,而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恰恰相反,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这里,首先是结合研究课题,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与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验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此外,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所学专业的某一侧面和专题作了一定的研究,会培养学生学习的志趣,这对他们今后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决心和信心,必将大有裨益。因此,应当说结合毕业论文的写作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设置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之一。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是撰写毕业论文的又一个直接目的。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多半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由于目前的考试方法大都偏重于记忆,致使对于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度如何、会不会运用于实际难以全面了解。而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既易于看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又易于看出学生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学习死记硬背、所谓高分低能的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就会暴露他们的弱点;而那些平时学习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就会显示出较强的能力。因此,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考核的最为有利的教学环节。通过这种考核,可以使学校和录用毕业生的单位对那些显示出优异才能者继续加以培养;还可以使学校全面考查了解教学质量,便于从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二)撰写毕业论文的要求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而学术论文无论在内容上或形式上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是这一教学环节应达到的培养规格,也是考核成绩的基本依据。科学性、创造性和现实性是对大学生毕业论文内容上的基本要求。毕业论文的科学性是指文章的内容能够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研究的作用就在于揭示规律,探求真理,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拓前进的道路。判断一篇论文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首先是看文章内容的科学性如何。因此,科学性是毕业论文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文章的科学性首先来自对客观事物周密而详尽的调查研究,也就是说,要对选定的研究对象进行切实的考察,详细地占有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材料,并且充分了解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的现有成就。只有如此,写出的文章才能具有牢固的客观基础。其次,文章能否具有科学性,还取决于作者观察、分析问题时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研究的领域里,既不容许夹杂个人的偏见,又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不着边际地凭空臆想,必须从实际出发,力求做到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最后,文章能否具有科学性,还取决于作者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这是因为,现有的理论知识都是前人发现的真理,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我们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运用前人提出的科学理论去探索新的问题。为此,就必须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前人的理论,具有广博而坚实的知识基础。对于现有的科学成果毫无所知,却要追求文章的科学性,那只能是空谈。一般来说,文章的创造性就是要求不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而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学术论文之所以必须包含一定的创造性,就是由科学的目的决定的。从根本上说,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认识那些尚未被人们认识的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则是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因此,研究和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论文如果毫无创造性就不能成其为科学研究,因而也就不能成其为学术论文。因此,创造性是学术论文必须具备的又一个条件。当然,对学术论文特别是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创造性的具体表现应作广义的理解。它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在前人没有做过的新题目上做出了成果;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或提出了新的看法,形成一家之言;也可以表现为从一个新的角度把原有的材料或观点重新加以概括和表述。文章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提出解决的方案,这自然是一种创造性;即使只是提出某种新现象、新问题,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也不失为一种创造性。总之,大学生毕业论文创造性的涵义是广泛的。在科学研究中要有一点创造性,对前人的成果就不应盲从,而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否定那些陈旧过时的结论,这就要求具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当然,创造性并不是主观随意性,它首先要求老老实实,从实际出发,把创造性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这里应当特别注意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总是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因此,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研究和吸收前人的成果。但是,这种学习不是无分析的学习,吸收也不是兼收并蓄,而是既有继承,又有批判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地吸收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新的理论观点,也是根据社会主义实践的丰富经验,否定了一些陈旧过时的观念才提出来的。毕业论文的现实性就是要求毕业论文的课题和提出的理论观点反映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力求做到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所裨益。就经济学而言,就是要求论文的课题面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论文的观点反映现实经济过程的规律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为现实服务。首先必须明确,理论研究特别是经济理论的研究必须为现实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它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理论的源泉也只能来自现实生活。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只能来自对现实经济生活的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完全脱离现实经济生活的研究是毫无价值、没有出路的。因此,大学生毕业论文在选题和观点上都必须注意联系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具有鲜明的现实性。要坚持理论研究的现实性,就必须迈开双脚,投身到现实经济生活中去。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就必须对这些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具有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敏感,善于捕捉那些生动而具有典型性的现实材料,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从中引出有益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变革的时期,现实经济生活中随处都有可供我们研究的课题,每个有志于经济科学研究的大学生都可以在这里大显身手。当然,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课题不能只限于社会主义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研究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范畴、中外经济史、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以及世界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但也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从历史的研究中借鉴其发展经济的某些成功经验,为制订我国的对外政策提供某些依据。总之,必须立足于现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毕业论文的选题认识毕业论文的性质,明确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使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但是,要写好毕业论文,还必须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规律性,即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要选定一个恰当的题目。(一)选题的重要意义所谓毕业论文的选题,顾名思义,就是选择毕业论文所要研究和论述的问题。关于选题的重要意义,有关专家和学者有过许多经验之谈。有人说:“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头一步。”又有人说:“学术论文的题目选得恰当,等于完成论文的一半工作。”也有人说:“选题的工作十分重要,题选得好,可以事半功倍。”还有人说:“选题是论文成败的关键问题。”他们的这些话,凝聚着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道理,很值得我们初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生认真思索和寻味。撰写毕业论文,第一步工作是要选定一个恰当的题目。这里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写毕业论文必须要有一个题目;二是要使毕业论文有意义,首先必须做到论文的题目有意义;三是要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必须做到论文题目的难易、大小适度。下面,我们以选题的三层含义为线索,来具体分析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写毕业论文,必须要有一个题目,不然就无法动笔。写任何一篇文章,不外乎做两件事情,一件是提出问题,另一件是解决问题。不提出问题,就谈不上解决问题;提出的问题含混不清,解决问题时也必然一片混乱。写毕业论文又何尝不是如此。撰写毕业论文时,先要确定研究什么问题,然后是组织论据来论证所研究的问题,有了这两项内容,就是一篇成型的论文了。有人说选定论文题目等于完成论文的一半,可能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一个好的毕业论文题目能够决定毕业论文有几分价值。一个好的论文题目,不是随意写出的,而是精心选定的。选择论文题目的过程,就是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一个好的论文题目一经选定,也就表明作者头脑里已经有几分论文的内容和见解。我国著名的哲学史专家张世英说:“能提出象样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对于决定一篇论著的内容和价值来说,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说它不容易,是因为提出问题本身就需要研究,一个不研究某一行道的人,不可能提出某一行道的问题。也正因为要经过一个研究过程才能提出一个象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问题提得象样了,这篇论文的内容和价值也就有几分了。这是选题的重要性之所在。”毕业论文的题目决定毕业论文的效果和作用。只有毕业论文的题目有意义,写出来的毕业论文才会有意义。如果选定一个毫无意义的题目。即使花了很多的功夫,研究出来一些“道理”,论文的表达也不错,也不会产生什么积极的效果和作用。从这一点来看,选题的好坏的确是论文成败的关键。比如,选论增强企业活力这样一个题目,在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基础上,经过一番认真的研究,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比较具体的论述,就是一篇很有意义的毕业论文。若是选关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过渡问题这样一个题目,乍一看来似乎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题目,但仔细想来,这显然是一个没有现实意义的题目,因为这个题目脱离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毕业论文题目的难易和大小适度,能够保持毕业论文写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这也是毕业论文选题重要性的一种表现。就初学写论文的大学生而言,专业基础不是很雄厚,科学研究能力也不是很强,如果毕业论文的题目过难或过大,就难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不能较好地锻炼科学研究的能力,达不到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因此,选定一个难易、大小适度的题目,对写好毕业论文也是很重要的。由上可见,毕业论文的选题,不仅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而且是毕业论文成败的关键,不予以足够的重视,是写不好毕业论文的。可是,从毕业论文的写作实践来看,有些学生对选题这个环节重视不够。有的学生,对选题的态度是轻率的,说什么“有个题目就行”,不在“选”字上下功夫;有的学生,思想方法片面,追求没实际价值的题目。每个大学生都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选好毕业论文的题目,明确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以便写好毕业论文,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迈出可喜的一步。(二)选题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之后,接着就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选定一个好的题目?什么样的题目才算好的题目?这就不能不联系到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制约着选定一个什么样的毕业论文题目。如前所述,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总结和检验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一次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在这三点之中,主要的是第二点,即培养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三点可以集中体现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因此,凡是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题目,都是好的毕业论文题目;反之,就不能算作好的毕业论文题目。怎样才能选定好的毕业论文题目?或者说,要想选定一个好的毕业论文题目,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要在专业范围内紧密联系所学专业来选定毕业论文题目。或许有人说,这是不言而喻的,不必多此一言。其实并非如此。曾有一个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选一个工业企业管理方面的具体题目,虽然费了很大的功夫,终因平素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不细,使论文流于一般化,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现在,还可能出现脱离专业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单凭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脱离专业的题;还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偶然得到其他专业的一些资料,轻易从中确定毕业论文题目,结果脱离了自己的专业基础。专业基础知识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前提条件。只有紧密结合专业选定毕业论文题目,才能做到扬长避短,写好毕业论文,达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当然,强调结合专业选题,并非说论文题目不能越专业雷池一步,而是说每个大学生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专业所长,使论文写得深刻具体,取得好的研究成果。例如,同是研究工业企业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应以掌握资金运动规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题,企管专业的学生应以改进资金计划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为题,财会专业的学生应以加强企业财会监督,抵制新的不正之风为题。这样选题,既体现了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又没有否定不同专业之间的一定联系。要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来选定毕业论文题目。无论是生产和流通,还是分配和消费;无论是计划体制改革和价格体制改革,还是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劳动工资制度改革;无论是国民经济宏观控制,还是企业经济微观管理,都有许多重要的课题,需要大学生们去研究和探索。毕业论文作为大学阶段的重要教学环节,它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作为学术论文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生命在于科学价值。可以断言,凡是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来选定毕业论文的题目,并且写出一篇有理有据的论文,那就一定会有科学价值。比如,一个政治经济学专业或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以在全社会的规模上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为题,写出一篇较好的毕业论文,结果,不仅论文本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且又达到了毕业论文的写作目的,培养了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考虑专业学科本身的发展需要来选定毕业论文的题目,为了讲清这个选题原则,首先应该指出两点:第一,运用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当然会对专业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众所周知,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解决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成为了中国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大事小事,同类相通,假如有一个大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科学地解决了工业企业中的固定资产折旧问题,也能对政治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二,毕业论文选题的现实意义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的现实意义,另一种是间接的现实意义。从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出发选定的探讨专业基本理论的题目,具有间接的现实意义。例如: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问题是具有直接现实意义的题目;马克思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则是具有间接现实意义的题目。此外,有一些题目,没有现实意义,即没有实践上的作用,但属于专业学科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研究,具有不同程度的学术价值。例如,商品拜物教是不是一个经济范畴、试论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的枢纽等等,就属于这一类题目。经济类的各个专业,从选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大体都存在上述三种情况。我们所说的要考虑专业学科本身的发展需要来选定毕业论文题目,是仅指选择后两题目而言的。对专业学科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不仅是专业学科本身需要的,从全局和长远的观点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不可缺少的。有一位同志说得好:“科学的发展是无限的长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