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与自然的伦理思考.doc_第1页
关于人与自然的伦理思考.doc_第2页
关于人与自然的伦理思考.doc_第3页
关于人与自然的伦理思考.doc_第4页
关于人与自然的伦理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道德断裂刘继高 夏从亚(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山东东营 257061)内容提要:在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争议中,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关系成为一个争执不休的问题,人类中心主义论者强调伦理道德的人的独有性,认为非人的存在物是不可能有伦理道德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则宣称人不是伦理道德的唯一范畴,动物、植物乃至于所有生命和无机世界都要纳入伦理道德的范围,强调伦理道德的共有性。这两种观点从两个方向造成伦理道德的发生逻辑断裂,前者否认了伦理道德的历史演进过程,而后者则否认了伦理道德演进的层级。对此我们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把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关系放置到自然发展的系列中去考察。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伦理道德 断裂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中,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关系成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执不休的问题。“人类中心主义”论者强调只有人才能成为伦理道德主体,只有人才能具有伦理道德权利与义务;“非人类中心主义”论者则相反,认为伦理道德不是人的专利,动物、植物乃至非生物都可以成为伦理道德主体,以此来强调人的发展应该关照到其他生命以及整个自然界的发展。笔者认为,在人与自然伦理道德争论中,这两种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理论缺失,即在把人与其他生命绝对对立起来的视阈中来探讨其他生命具备不具备伦理道德问题,忽略了人的伦理道德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有一个同生命和人的发展相伴随的进化演变历史过程。人的伦理道德既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产物,也是生命进化的结果,伦理道德之花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之根在生命的进化历史中。一“人类中心主义”一般有三种含义:一是本体论含义,即把人看作是宇宙的中心和目的,自然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产生人类。古希腊的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1(P90),认为人是评价万物的根本标准,是万物世界的裁判。在基督教看来,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为了人,人是世界的最终目的。托勒密的地心说在此基础上宣称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星体都围绕地球旋转,而地球是上帝为人所创造的,所以人就是宇宙的中心。二是认识论含义,即人是唯一具有理性的生物,理性使人成为世界的唯一的认识主体,世界永远是人的理性认识的客体,人要用理性的方式来理解、解剖世界,正如康德所说,“悟性自身实为自然之立法者。”2(P144)自然界的规律是人为规定的,人的理性是这个象机器一样转动的宇宙的主宰。三是价值论含义,即所有生命中只有人才有意识,才能从对自己的利害关系中评判外物的价值。价值选择、判断的唯一依据就是人的尺度,是人的本性、需要、能力等,除了人之外的所有事物只有关系到人才有价值含义,其他生命是不能评价自身与它物的价值关系的。本体论含义的“人类中心主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与时势微了,当代国内外学界的“人类中心主义”论者主要是强调其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含义。从伦理道德视阈来看,当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类对伦理道德的独有性,认为只有人才具有伦理道德的主体自觉,才能践履道德责任和义务,才能享受道德关怀。因为“人或人的意志自由是道德行为的可能条件,责任是道德行为得以存在的形式,而利益则是道德行为所涉及的实际内容。没有人的利益或利益关系,人的行为就失去了道德意义。3(146)这种单纯的强调人的伦理道德独有性的观点具有内在的逻辑缺陷,如果像这种观点所指,道德是人的道德,“人是人的世界的中心,人是人自己的中心”,那么实际上这种观点只是在强调人的道德,按照人的道德逻辑,动物是没有伦理道德的,因为动物不是人。因此这种观点并没有解决动物乃至其他生命有没有伦理道德,而这一点也是被“非人类中心主义”经常非议的。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之后,“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道德人类独有性观点转变为人类独有、人和非人共享的观点。著名的“人类中心主义”论者罗尔斯顿说,“人与非人类存在物的一个真正具有意义的区别是,动物和植物只关心(维护)自己的生命、后代及其同类,而人却能以更为宽广的胸怀关注(维护)所有的生命和非人类存在物。”4(57)这种观点强调只有人才可能成为伦理道德主体,而伦理道德关怀的客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以外的“非人类存在物”,企图通过扩大伦理道德的客体来应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挑战。这种观点的转化虽然一定程度上回应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但在理论的根本上还是强调伦理道德的人类独有的观点,因为只有人是伦理道德的主体,那么也只有人才能确定伦理道德关照的对象,人可以把其他“非人类存在物”纳入自己的伦理道德关怀之内,当然也可以随时地将其驱逐,人在这里始终占据着主导的位置,其他“非人类存在物”只不过是被动的受到关照而已,理论的终点还是归结于独有性观点。“非人类存在物”有没有伦理道德,我们只能说它没有人类意义上的伦理道德,但人类的伦理道德并不是天生的,并不是人猿分别后,人就突生出了道德、社会性,人的伦理道德应该从动物的前社会性活动的规则中寻根,也就是说,动物特别是高等动物的社会性活动中本身就蕴涵了类伦理道德。“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伦理道德的人的独有的观点,排除了“非人类存在物”在人的伦理道德的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将其称之为“独有论”的基本含义即在于此。实际上这种观点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历史承继的关系,片面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分际,割断了人的伦理道德的历史继承关系。二“非人类中心主义”以“共有论”来批评“人类中心主义”的“独有论”。“非人类中心主义”论者强调人类与其他生命平等地享有伦理道德权利,在伦理道德的主体地位、自醒意识方面与人类平等,虽然这种平等不能自赋,但可以通过人的自醒自觉而赋予。“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很多,但基本观点一致,认为人和“非人类存在物”同样具有伦理道德。以辛格为代表的动物解放论和以雷根为代表的动物权利论认为,一个存在物只要它具有感觉,能感受苦与乐就有获得道德关怀的资格,动物和人一样拥有不可侵犯的权利,具有“避苦求乐”的行为,因此人应该把对动物的关心和爱护视为人生活意义的一部分,实现人与动物在伦理道德上的同等,把动物当作道德对象来对待。宣称动物权利运动是人权运动的一部分,动物解放是人类解放的继续,并号召人们做素食主义者。5生物中心主义则把道德义务的范围扩展到了所有的生命,认为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内的所有生命有关,所有的生命都具有天赋价值,都应被当作一种目的本身来加以尊重,“只有体验到对一切生命负有无限责任的伦理才有思想根据。”6(19)所以只有把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都认为是神圣的才是伦理的道德的。而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和奈斯的深层生态学则将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一般生命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乃至于包括无机物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既包括了有生命的物质,也包括了无生命的物质,道德关怀的对象应该包括所有的生命,也应该包括没有生命的物质,甚至“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7(140),因此要把物种和生态系统这类生态整体视为拥有直接的道德地位的道德顾客。 “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超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凸显了对人类过度开发大自然的理性追问,对当代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但这种观点把人与动物、乃至一切生命甚至于无机界在伦理道德上做等量齐观,实际上是把人类这一自然发展的最高成就降低为一般生命,显然这种思想抹煞了人的社会性,割裂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使人从属于自然,忽视了人的社会意义,否定了人的特质。虽然我们认为如动物等一些生命具有前伦理道德的历史意义,但人类的伦理道德不仅仅是生命进化的结果,更是人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的结果,与低等生物的前伦理道德是有质的区别的,否认这种质的区别,否认人的伦理道德的社会属性,必然抹煞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把人作为动物来看待。三人类的伦理道德有没有一个人类历史以前的发展历史,或者说,伦理道德是否就是单纯的人类社会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不仅在方法论原则上而且在实际案例上给了我们答案。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强调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原则,这一方法不仅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秘密的重要思维武器,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人类社会,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崇高目标的重要思维武器。资本论这部宏篇巨著正是经典的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的光辉典范。恩格斯在分析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对这一方法给出了经典的解释,他阐明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中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相互关系的原理,说明逻辑的方式实际上也就是历史的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843一方面,逻辑的反映必须符合历史,另一方面,逻辑的反映是历史发展规律的思维形式,逻辑作为人的思维对历史的反映必须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观抽象再现。 “人类中心主义”在论及人的伦理道德的独有性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论据就是只有人才有意识和理性,但即使是人的意识这一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产物,也是有其史前史的。列宁曾把意识的产生追溯到一般物质的反映特性,“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9116如果我们承认列宁的这一论断,那么我们也可以同样地推论出伦理道德等人的社会属性也必然展现为历史,即在整个从低等生命演化到人的历史中,伴随着生命属性的不断进化。恩格斯实际上对此已经作出了明确的说明,“此外,不言而喻,我们并不想否认,动物是有能力作出有计划的、经过事先考虑的行动的。相反地,哪里有原生质和有生命的蛋白质生存着并起着反应,即由于外界的一定刺激而发生某种哪怕极简单的运动,那里就已经以萌芽的形式存在着这种有计划的行动。这种反应甚至在还没有细胞(更不用说神经细胞)的地方,就已经存在着。在动物中,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作出有意识有计划的行动的能力也相应地发展起来了,而在哺乳动物中则达到了相当高的阶段。”10382由此可见,人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其本身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作为人的属性(社会属性)同样也具有一个自然进化的历史过程,是生命演化过程中生命属性的进化,即人的进化不仅仅是动物的肉体的、肢体的进化,而且是动物的获得性本能向人的学习性自觉的进化,是两个过程的历史统一。一方面,人的伦理道德是生命的“伦理道德”的进化成果,是其高级形态,其标志就是人的“自醒自觉”,自我意识到自己的伦理道德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责权;另一方面,人的伦理道德不是与一般生命相割裂的(这里的一般生命表现为包括人在内的生命进化序列,从低等生命到高级生命的一系列区别于非生命的所有生命),生命展现为序列,“伦理道德”也伴随着展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序列和继承链条。人的道德不是脱离自己的历史的,这里的历史包括了人自身的历史,即作为人的历史,同时也包括了作为非人的历史,即人的发展前史一般生命发展进化的历史。生命在它的历史初期即低等生命阶段,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在进化的过程中获得了初级的本能属性,如生物的群落性、同类认同性等。随着生命等级的进化,生物群落性、同类认同性等向生命存在更为复杂和高级的社会性演变,道德也是如此。道德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有其内在的发展历史,而从整个生命进化看,它也具有进化的历史。在古代猿人或类人猿那里,他们共同生活的准则(由于共同生活而形成的)、习惯等即为他们的“道德”,而当他们进化为人,他们的这种“道德”也即成为社会的道德、人的道德。这个过程是由本性到理性、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我们既不能割断这个历史,象“人类中心主义”那样,认为伦理道德是人的独有的特性;也不能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没有起伏的平铺直叙的过程,象“非人类中心主义”那样把伦理道德的最高形态即人的伦理道德同其低等形态即非人生命的类伦理道德等量齐观,混淆质的差异。我们强调“道德”、“伦理”的发生学意义,并不等于赞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而只是想说明,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时,既不能把人与自然、与一般生命的演化历程割裂开来,也不能把人等同于一般生命,等同于自然物,否认人与一般生命,与自然物的本质区别,而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整个自然(包括人的自然)的发展历史中去考察,把人(包括人的各种属性、特性)作为自然发展的过程系列的一部分去考察。The ethics rupture of anthropocentrism and anti-anthropocentrism JigaoLiu Congya Xia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Shandong, 257061, China)Abstract: among all the questions quarreled between anthropocentrism and anti-anthropocentrism, the relationship of ethics between mankind and nature is still questioned. Anthropocentrism insist on the mankinds solo preserve of ethics, and non-person without ethics. But anti-anthropocentrism emphasize that the ethics is the common this among the lives, even in non-life things. My viewpoint is that the two points made the similar mistake but the different direction in logic. The anthropocentrism denied the ethics has a history of evolutionary and the anti-anthropocentrism negated the different life has different level of ethics. Actually ethics have the same history as humans. when w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ethic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we should ob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