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常态下菏泽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的辩证研究 摘 要:以菏泽市地区生产总值为研究对象,选取20012015年的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菏泽市三次产业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关联以及结构演进的脉冲响应等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出经济新常态下菏泽市三次产业与地区生产总值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经济发展与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机制。菏泽市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时,应当扶持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并且有效扶持第三产业,以达到协同发展。 下载 关键词:新常态;菏泽市;经济发展;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9-62 -03 一、引言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是山东省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很长一段时间内,菏泽市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在山东省内比较靠后。进入“十二五”规划以来,全国各地方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出现了明显的回落,然而菏泽市却逆势而为, 2016年,菏泽市全年GDP共计2550亿元、增长8.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7%、9.1%,国税收入增长3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这五项指标增速均位居山东省第1位。本文试图探索菏泽市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 二、文献综述 Colin Clark按照经济活动与自然界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将经济活动分为三大类别: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三大类别便是广义的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Kuznets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会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罗国勋(2000)认为经济增长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其结果会反过来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朱慧明(2003)实证分析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因果关系,认为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是经济增长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二者之间是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孙广生(2006)将中国经济的波动从产业层面上进行分解,并且得出了第一产业与宏观经济波动不相关,第二产业与宏观经济波动相关性最强,第三产业次之的结论。王忠平(2011)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江苏省GDP增长、产出结构变动与就业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认为三者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干春晖(2011)构建了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经济模型,探讨二者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认为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因此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作用肯定存在,对此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有大量的文献,关于中国的分析则比较少,而以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几乎没有。本文以菏泽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12015年的GDP和三大产业增加值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三、 实证研究 (一)数据处理 选取20012015年度的数据(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2016,分别用GDP、D1、D2、D3表示菏泽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榱讼?除各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分别对各个变量取自然对数,取对数后的数据序列命名为lnGDP、lnD1、lnD2、lnD3,实证研究使用的计量软件为Eviews7.0。本文首先利用单位根检验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然后利用协整检验确定三大产业与经济总量的长期均衡关系并采用Granger检验判断因果关系;最后利用稳定性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反映地区生产总值对三大产业的增加值的反应程度以及三大产业产值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二)单位根检验 由于实际的变量中误差的存在,从而会造成非稳定的时间序列产生“伪回归”现象。因此,必须使用单位根检验数据是否平稳。本文采用ADF法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最优滞后期用AIC最小准则确定,以保证残差非自相关。对上文中取自然对数后的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根据表1中的检验结果,各变量原始序列的ADF值都大于5%临界值,存在单位根,原始序列不平稳;经过一阶差分后,ADF值同样大于5%临界值,存在单位根序列仍旧不平稳;经过二阶差分后,ADF值均小于5%临界值,不存在单位根,所以各变量序列为二阶单整。 (三)协整检验 由ADF检验可知,原时间序列为二阶单整。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选取Johansen协整检验作为研究方法,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采用AIC信息准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为2。 由表2可知,Johansen的迹检验值协整检验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均拒绝4个假设,即不存在、最多存在一个、最多存在两个、最多存在三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因此,这四个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lnGDP=0.206975*lnlnD1+0.504208*lnD2+0.364642*lnD3+0.600225 (0.01578) (0.00568) (0.00287) (1.06333) 从建立的方程可以看出,菏泽市经济总量与三大产业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长期来看,三大产业对经济总量的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第一产业增加1%,经济总量相应地增加0.2%;第二产业增加1%,经济总量相应地增加0.5%;第三产业增加1%,经济总量相应地增加0.4%。第一产业的标准误差是0.01578,第二产业的标准误差是0.00568,第三产业的标准误差是0.00287。该方程只分析了当其他变量不变时,某一个变量的变化对保险密度的影响,但实际上各变量之间相互存在影响,所以需要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对4个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产业增加值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互不为格兰杰原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地区生产总值互为格兰杰原因。 (五)稳定性检验 只有收敛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才具有经济意义,所以必须对建立的VAR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通过图2可见,联立方程组全部解的模的倒数均落于单位圆内,说明所建立的VAR模型具有稳定性。 (六)脉冲响应函数 基于上文建立的VAR模型,拟合地区生产总值与三大产业增加值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以进一步分析它们的短期动态关系。脉冲函数中横坐标表示时期数,纵轴表示脉冲响应函数大小,实线表示地区生产总值受到冲击后的走势,上下的两条虚线表示走势的两倍标准误差。 由脉冲响应图可知,三大产业的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第一产业的影响起伏较大,在第6期、第7期甚至产生了负影响;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产生正影响,并且逐渐向均衡处靠拢;地区生产总值对其自身的影响作用同样为正,也逐渐向均衡处接近。 (七)方差分解 利用方差分解法分析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度,其结果见表4所列。 表4中的period是方差分解的时期数,即菏泽市地区生产总值标准差的预测期;S.E.是菏泽市地区生产总值预测的标准差;lnGDP列是地区生产总值预测方差中由地区生产总值自身引起的百分比;lnD1、lnD2、lnD3列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预测方差中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扰动引起的百分比。可以看出菏泽市地区生产总值的一期预测的标准差等于0.0512,二期预测的标准差为0.065161,比一期的标准差大,这是因为二期的预测包含了三大产业增加值在一期预测的不确定性影响,随着预测期数的增加,菏泽市地区生产总值预测的标准差也逐渐增加,在第8期趋于稳定。 在第一期预测中,菏泽市地区生产总值预测方差全部是由其自身扰动所引起的,这是因为方差分解的第一个输入的变量是lnGDP。随着预测期的增加,地区生产总值预测方差中由其自身扰动所引起的部分逐渐下降,由非地区生产总值变量的扰动所引起的部分增加。 四、结论与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打造?济增长点,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这成为各地区必须要面对的难点。本文基于菏泽市20012015年经济数据,运用VAR模型对菏泽市地区生产总值与三大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演进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地区生产总值与三大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1)菏泽市地区生产总值与三大产业增加值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2)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地区生产总值互为格兰杰原因;(3)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始终产生正影响。 参考文献: Colin Clllan Publishing, 1957,89-105. Simon Smith Kuzn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罗国勋. 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变动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0, 17(3):26-28. 朱慧明, 韩玉启.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运筹与管理, 2003, 12(2):68-72. 孙广生. 经济波动与产业波动(19862003)相关性、特征及推动因素的初步研究J. 中国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权代理合同模板
- 2025项目管理岗劳动合同范本
- 2025股权质押借款合同
- 2024北京八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 银行业法规与风险管理知识题库
- 农业产业链管理优化作业指导书
- 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流程规范
- 社会公共活动场地设计与安全评估指南
- 电商平台的交易服务协议
- 汽车维修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 2023年山东青岛局属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CBL联合情景模拟人文护理查房
-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模拟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LY/T 3371-2024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 JGJT322-2013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
- 《中药学》教案完整版
- 民政局发布的离婚协议书样本
- 油菜的生长发育特性
- 《系统思维解决问题》
- 保安经理工作计划
-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甲卷)(含答案与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