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1011年度八年级(上)文言文比较阅读 第五单元 21课 桃花源记(一)(2010年甘肃兰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1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所识穷乏者得我与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橘生淮南则为橘D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1. 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3分) 12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4分)【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5题。(6分)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1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予始四望惨淡 予: (2)泫然不能自已也 已: 14. 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2分)(1)风渐劲时: (2)猛风大起时: 15.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2分) (二)(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交通: 户: 3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 ,乙文则是 。4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5概括甲文的大意 (三)(2010年四川成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C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D处处志之 志:记住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忘路之远近B见渔人,乃大惊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其如土石何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分) 译文: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 译文: 8 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六句填写)(6分) (3)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4)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22课 短文两篇(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注释“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益:长进。损:减损。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说:谈论。视:看,比照。化:融和。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谈笑有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17.简答题:(5分)(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氲氲(yny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瑞:吉,善。兼彩:兼有各种颜色。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亭亭净植 陶后鲜有闻 而名之不可 莫能肖也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B. 纯以情韵胜 皆以美于徐公C花之富贵者也 辍耕之垄上D.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莲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三)(2010年重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加点的字。(4分)(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不蔓不枝 枝 (4)陶后鲜有闻 鲜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2.你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4分) (四)(2010年湖南长沙) 爱莲说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 ) (2)亭亭净植( ) (3)出淤泥而不染( )16翻译下面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7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18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表达_;韩愈在马说中借_,表达_;周教颐借“莲”表达_。23课 核舟记【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轴:画卷。物色:观察。逮:等到。9【甲】文介绍了,【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佛印绝类弥勒类: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一士人善画善:旦而过之,轴必坠地旦: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帮帮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义项有:水涨,淹;遍;无边无际;随便。1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24课 大道之行(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选自荀子礼论)15解释句中加点的字。选贤与能与: 则不能无求则16翻译句子。男有分,女有归。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17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第六单元 26课 三峡(一)(2010年湖南娄底) 三 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来源:学。科。网Z。X。X。K A至于/夏水襄陵B绝/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1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天蔽日(隐瞒)B良多趣味(确实)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D哀转久绝(消失)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已而之细柳营D策之不以其道1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二)(2010年山东临沂)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6-9题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翳:遮盖,这里指云。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沿溯阻绝。 绝:或王命急宣。 或:不以疾也。 疾: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8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9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7课 短文两篇(一)(2010年山东东营)(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薜( b)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英英:声音和盛之貌。办:具备。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B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仆去月谢病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1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分)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12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2分)13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2分)(二)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912题。(18分)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12填空。(8分)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和 “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4分)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的语句中。(4分)(三)(2010年上海)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9、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B、第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C、第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景。D、第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28课 甲文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乙文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内(纳)云,日夜不止。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的样子),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皑皑,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整装前进);其旁作而奔起也,飘飘焉如轻车之勒(指挥)兵。20.根据上下文解释加线词:方 沃 云 闻 (2分)21.根据上下文翻译下列句子。(2分)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22.选文中所标数字的10处中,属于纯夸张的有 ,属于纯比喻的有 ,属于二者结合的有 。(2分)23.下面各项里的“之”用法相同的有 (不定项选择)(2分)A.白鹭之下翔 B.浙江之潮 C.皆吊之 D.天下之伟观24.选文中“飘飘焉”换成“飘飘然”理解,可以吗?为什么?(2分)25.请简要分析甲文和乙文的写作内容和方法的相同处和不同处。(2分)29课 湖心亭看雪(一)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龙山雪 张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选自陶庵梦忆 (卷七) 注释霁:雨后或雪后转晴。李岕(ji)等五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呆白苍白。苍头指年纪大的伙计。欱h,通“喝”。6、解释加点的字。(2分) 湖中人鸟声俱绝( ) 万山载雪,明月薄之( ) 7、选出与例句中的“而”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A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B从百步街旋滚而下 C义不杀少而杀众 D广起,夺而杀尉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 (2)声为寒威所慑。译文: 9、甲乙两文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古诗文默写一、直接填空。1.少壮不努力, 。2.树树皆春色, 。3.乡泪客中尽, 。 4. ,波撼岳阳城。5.黄鹤一去不复返, 。 6.日暮乡关何处是, 。7.常恐秋节至, 。 8.相顾无相识, 。9.,平海夕漫漫。 10.气蒸云梦泽, 。11.坐观垂钓者, 。 12.晴川历历汉阳树, 。13晴空一鹤排云上, 。14 ,落日故人情。15夜阑卧听风吹雨, 。 16 ?门前流水尚能西。17此地一为别, 。 18 ,我言秋日胜春朝。19闭之,则右刻“ , ”,左刻“ , ”,石青糁之。20. 菊之爱, 。莲之爱, ?牡丹之爱, 。21.中通 , , , ,可远观而不可 焉。22船头坐三人,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23佛印绝类弥勒, , ,神情与苏、黄不属。24 ,若听茶声然。25. 故渔者歌曰:“ , ”。26.大道之行也, , , 。二、理解性默写。2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 , , , 。28. 桃花源记描写桃源宁静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 , 。29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30.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_,_,_ _。_ _,_ _。3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32. 陋室铭中点明居室清幽环境的句子是: , 。33.引古贤居室证“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3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35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 , 。36. 爱莲说中最能表现莲高贵品质的一句是: , 。37. 爱莲说中表现作者对世人贪图富贵,追名逐利世风鄙弃的句子是: ,。38.杜甫在望岳中抒写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诗句是: ,。39. 三峡中与李白朝发白帝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 ,不以疾也。40.答谢中书书中写早晚之景的句子是: , ; , 。41.答谢中书书作者对景色做高度评价的句子是: 。,。4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庭下景物的句子是: , 。43记承天寺夜游中抒发感慨的句子是: ? ? 。44通过春望中的_ _,_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45.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 , 。46、通过春望中的_,_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47、石壕吏中_,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48、归园田居中透过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而流露出自惭之情。 49、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50、透过望岳中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51、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52、归园田居中_,_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5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4、使至塞上中_,_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55、望岳中_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56、望岳中_,_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57、春望中_,_承上启下,表明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58、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 59、石壕吏中_,_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60、请写出三峡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_,_, _。_,_ _。_ _,_ _。 61、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_ _ 62、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_ _ _ 63、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_ _ 64.长歌行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表达劝学的诗句是_,_.65.中写云外一声鸡鸣,告诉诗人有人家的诗句_,_.66.野望中颔联是对偶句,请写出来:_,_. 67.早寒江上有怀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 6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表达作者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_,_ 。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的是:_,_。 69.黄鹤楼最能体现作者思乡之情的是:_ ,_。70.送友人中写落日将下,依依不舍来喻故人之情的是:_ _,_ _ 。71.秋词把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是:_ , _ _ 。7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虚写的是:_ _,_ 。 73.浣溪沙中表达出“人生也可老当益壮”的内容是:_,_! _ _ 。20101011年度八年级(上)文言文比较阅读答案21课(一)9.(3分)C10.(3分)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关键词“妻子”“绝境”各1分,译出大意1分)11(3分)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12.(4分) (1)(2分)世外桃源 先忧后乐(出现错别字,该空不给分)(2)(2分)选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好生活的追求。链接材料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13(2分)(1)我 (2)停止14(2分)亦甚雄快(愉快) 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悲伤,泪流不止)15.(2分)抓住特征描写1分,语言优美1分。(二)1讲信修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 2交错相通 门 3描写 阐述 4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 5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幸福的生活 (三) 4、D(志:做标记)5、B(都解释为“于是”“就”;A项前句“之”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前句“为”解释为“向”,后句“为”解释为“为了”;D项前句“其”解释为“他”,后句“其”不译,加强反问语气)6、B(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外界朝代的更替及带给人们的战争灾难)7、(4分)(1)(2分)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异”“穷”的意思各计0.5分)(2)(2分)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妻子”“绝境”的意思各计0.5分)8、(6分)(3)惟无德馨(4)仍怜故乡水 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违约责任认定与诉讼程序的几个问题研究
- 中板购销合同样本
- 车库抵押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2025年双丙酮丙烯酰胺项目建议书
- 二零二五事业单位聘期工作总结
- 招聘委托合同
- 个人投放灯箱合同样本
- 资金监管协议书
- 公司转让协议合同书
- 二零二五版退休返聘人员劳务协议范例
- 物理-甘肃省2025年高三月考试卷(3月)(甘肃一诊)试题和答案
- 2025年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完美版
- 中医医生笔试试题及答案
- 《晴隆县长兴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晴隆县长流乡长兴煤矿(变更)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方案(三合一)》评审意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高三3月联考 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光伏发电站绿色拆除技术规范
- GB/T 35624-2025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技术要求
- 1688运营培训课件
- DeepSeek 15天培训教材从入门到精通
- 箱式变电站迁移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