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华东版].doc_第1页
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华东版].doc_第2页
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华东版].doc_第3页
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华东版].doc_第4页
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华东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选出并填入第卷前的答案表中。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请你计算一下,隋朝从建立到最后的灭亡,前后仅经历了A.28年 B.29年 C.36年 D.37年 2.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凿了大运河。你能说出隋大运河四段中,连接海河与黄河这段运河的名称吗?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3.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负责审议的机构是A.门下省 B.尚书省 C. 中书省 D.吏部4. 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这位名臣应是A.姚崇 B.房玄龄 C.魏征D.徐有功5.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武周政治 D.开元盛世6. 文成公主入藏所起的作用是A.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理 B.促进了吐蕃与唐朝会盟C.使吐蕃上书“唐蕃和同为一家” D.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7.916年,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的是A.耶律阿保机 B.耶律德光 C.完颜阿骨打 D.元昊 8. 下列四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西夏 金 北宋西夏 辽 北宋辽 金 南宋西夏 金 南宋 A B C D9.“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A.太湖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10.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A.瓦厂 B.早市 C.瓦舍 D.集贸市场11.宋朝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来自于A.越南B.印度 C.朝鲜D.日本12.世界最早的纸币出现在A.广州 B.四川 C.河南 D.杭州13.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是在A. 魏晋南北朝时期 B.五代十国 C隋唐时期 D南宋14. 元朝时,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与汉族、蒙古族等互相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A.回族B.藏族C.满族D.蒙古族15. 元朝时台湾被称作A.夷洲 B.琉球 C.澎湖 D.刘家港16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的名画是 A.清明上河图B.秋郊饮马图C.游春图D.步辇图17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丝绸之乡 .鱼米之乡 .瓷都.产茶中心18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A铁木真 B努尔哈赤 C完颜阿骨打 D忽必烈19.我国历史上,全国行政区以省划分,始于A.唐朝 B.明朝C.元朝 D.清朝20.学完宋元时期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进行了概括,其中比较准确的是A.国家的分裂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D.帝国的繁盛与民族大融合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题题号一二三总分21222324252627得分选择题答案表:题号12345678910得分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得分第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4页,用蓝黑色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不准答题。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得分评卷人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材料二 孟郊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再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材料三 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请回答:(1)简要说明出现材料一所述现象的原因。(2分)(2)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诗人的心情是否相同?为什么?(2分)(3)唐朝的科举制有何积极历史作用?(4分)得分评卷人2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汉、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情况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材料二 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从西汉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2分)(2)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2分)(3)说明促使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4分)得分评卷人2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南山阕。”材料二 岳飞墓(见右图)坐落在杭州西湖畔的栖霞岭。墓碑上刻有“宋岳鄂王墓”五个字,向墓而跪的有几个铁铸人像,他们就是陷害岳飞的秦桧等人。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匈奴”应指什么族? “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2)从这首诗中你会学到什么精神?(2分)(3)人们为什么立庙供奉纪念岳飞?(4分)三、简答题:本题共有4个小题,第26、27小题为必做题,24、25题选做其中一个,若两题全做,以24题计分,每小题12分,共36分。得分评卷人 24“贞观之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为唐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简要说明唐朝 “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4分)(2)概括指出“贞观之治” 的内容。(4分) (3)从“贞观之治”的出现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4分)得分评卷人25.1005年,宋辽之间订立了澶渊之盟。有人说:澶渊之盟是北宋的极大耻辱,反映了北宋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和软弱可欺,用人民的财富满足强盗的贪欲,这一事件无任何积极作用可言。你同意上述观点吗?为什么?(12分)得分评卷人27.综观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尽管统一与分裂局面往往交替出现,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主流,分裂割据是暂时的支流。回答下列问题:(1)南北朝时期,哪两大因素为隋朝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2分) (2)唐朝统治者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政策是什么?(4分)(3)元朝时期,中央政府怎样加强对西藏和台湾地区的管辖?有何意义?(6分)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题号12345678910得分DAACDDAA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得分ABDABACACC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21. (1)原因:隋朝以前,官员的选拔主要采取推举的方式,官员大都从权贵子弟中选拔,不论优劣,而许多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反而不能当官。(2分)(2)不一样。材料一反映了诗人科举失败的忧愁、悲伤和对前途的无望;材料二反映了诗人高中之后的得意与兴奋。(2分)(3)作用:科举取士不重门第,为大批庶族人才的参政广开了门路;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而官员任用的开放与高度流动,也使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4分)22. (1)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国家赋税仰仗南方。(2分)(2)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向南方转移。(2分)(3)原因:唐代中期以后,北方战乱不断,大量人口迁徙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加速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步伐。(4分)23. (1)女真族 。靖康之变(金攻破汴京,北宋灭亡)。(2分)(2)珍惜时光,有所作为,爱国主义精神。(2分)(3)原因:金对于南宋的战争主要是掠夺,造成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文明的破坏,岳飞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利益,也有利于南方地区的相对稳定,维护了人民的利益;岳飞治军严明,岳家军不仅作战勇敢,而且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等。(4分)三、简答题:本题共有4个小题,第26、27小题为必做题,24、25题选做其中一个,若两题全做,以24题计分,共36分。24. 图一:唐朝实行全面的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广泛的交流。(4分)鉴真:受日本僧人的礼请,东渡日本弘扬拂法。鉴真六次东渡终于成功,除讲授佛经外,还将盛唐时期中国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给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8分)图二:唐朝实行全面的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广泛的交流。(4分)玄奘:为了求取佛经经义,唐朝时从长安出发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携带657部佛经返回,并撰写大唐西域记一书。对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8分)25. (1)原因: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开放对外交流。(4分)(2)内容: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4分)(3)启示:皇帝要勤于政事,善于用人,集思广益,避免专权;要适时调整政策(制度创新);政府必须关心贫困人民的生活等等。(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6.观点:不同意。(2分)理由:一方面,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危机;但另一方面,澶渊之盟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