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治通鉴,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学习内容 一、司马光生平 二、 资治通鉴 (一)资治通鉴的编撰经过 (二)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 (三)资治通鉴体例、价值和缺点 (四)与资治通鉴有关的著作,一、司马光生平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他出身于官僚家庭,年少时就表现出过人之处,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他20岁就考中进士。,神宗时王安石主持变法,守旧派官僚纷纷表示反对,司马光作为守旧派领袖(旧党首领),以判西京御史台的名义(判,出任地方官),退居洛阳十五年,一心编著资冶通鉴。宋神宗死后,哲宗继位,哲宗支持守旧派,迎司马光回朝任宰相,但不久司马光去世。,二、资治通鉴 (一)资治通鉴的编撰经过 司马光很早就想以编年体形式撰写一部通史,目的是为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 宋英宗时期,司马光的宏愿得到了实现。他将战国和秦代的史事写成8卷,称为通志,上奏给英宗,获得赏识,英宗命他继续编撰,改称为历代君臣事迹。,英宗提供物质、资金支持,让司马光自己选择助手和自由借阅皇家藏书。司马光选用了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作主要助手,由儿子司马康总任检阅文字之责。刘氏等3人对史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是司马光志同道合的晚辈,负责搜集资料。刘恕负责三国到隋,刘攽负责周、秦、两汉,范祖禹负责唐、五代。,他们先集中有关史料作成“丛目”,再按照帝王在位年月,一条一条摘录下来,整理成为略具条理的初稿,称为“长编”,而后由司马光一手详加考订、删烦取要,笔削成有条统、有体例、有组织的史籍。每成一部分,即奏上。(这种先编草卷,集合史料,后加删定,使之成书的修史方法,为后代所采纳),宋神宗初立,听司马光进读历代君臣事迹一书,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赐名为资治通鉴。 此后,司马光因为反对新法,退居洛阳,经过15年,资治通鉴最后完成。从治平二年(1065年)设史局于崇文院,到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编撰时间前后共计19年。,(二)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 全书包括3个部分,即正文294卷;目录30卷,是资治通鉴的提纲;考异30卷,是辩证各种史事的不同记载。原来都是单行本,胡三省把三部分合在一块。资治通鉴是一部通史,上起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一共1362年的历史,以朝代为纪,,共分十六纪。即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没有列蜀纪、吴纪、后魏纪、北齐纪、北周纪及十国纪,说明了正统的历史观。,(三)资治通鉴体例、价值和缺点 编年体史籍成熟于战国时期,以左传为代表,是中国产生最早的一种史籍体裁。其优点为叙述史事发生的次序分明,从时间上给人以完整的历史概念。但由于同一时间发生的史实不止一件,既须一一叙述,史实发展的连续性就势必要被割裂开来。,较为晚起的纪传体同时具有以时间、事类和人物为纲的特点,成为综合的体裁,较之编年体优点多,因而逐渐取得正史的地位。而编年体则退居于正史的辅助地位。自唐代以官修正史定为制度后,以编年体著书者已寥寥无几。,唐朝以后,全国统一的时间较长,编写通史成为更多人的要求。于是在唐代中叶,杜佑首先写成了通典200卷,出现了第一部以事类为中心的通史著作。北宋中期,司马光写成资治通鉴一书,出现了第一部以时间为中心的通史著作。资治通鉴写成后,不仅恢复了编年体史籍体裁在历史上的地位,而且促进了其他史籍体裁的发展,,资治通鉴的成就和影响非常大。 就体例而言: 首先,采用左传的形成,按照年、时、月、日的次序记事,年、月以数字顺序,日以干支,时书春、夏、秋、冬,时间不甚分明者,则概括地叙述在年终或月末。 其次,常用追叙或附叙之笔以减少史实的分散割裂性。,再次,叙述史实之外,有分析、有评论。其评论之语,引自他人者皆著其名,如“班固论曰”,“袁宏论曰”等,本人之语则用“臣光曰”。 就价值而言,资治通鉴的学术价值,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罗宏富、体大思精 司马光和三个助手都是当时第一流的史学家,除了根据正史外,采集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总集别集、传状碑志等杂史,引书多达222种。“兼收并蓄,不遗巨细”,“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据说手稿堆满了两间房屋。说资治通鉴“体大思精”也是当之无愧的。所记历史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1362年。,这样长的历史断限,只有史记可与之相比。仅以时间来看,史记比通鉴所记时间长,不过史记相当多的时间是传说时代。通鉴则不然,皆依据大量确凿可靠材料写成,首尾一贯。从这一意义来说,资治通鉴所记可靠的历史断限并不比史记短。,资治通鉴的记事也详尽,文字有三百万左右,比“前四史”的字数总和还多。资治通鉴选材标准严格:“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其余材料则坚决删掉。,第二,考史方法佳 著史必须考证,传说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作左传为考史之祖。裴松之注三国志,详引诸事错互之文,折衷定夺,被称为“其例最善”。但“修史之家,未有自撰一书,明所以去取之故者,有之实自光始”(“自撰一书”指考异,今已散于资治通鉴各条之下)。,考异是第一部考史专著。司马光自我评价为人做事“视地而后敢行,顿足然后敢立”,做学问谨慎踏实,无征不信。司马光对史料的搜集相当详备,无论正史、杂史、诸子、小说、谱录、墓志、碑刻、行状等等,一视同仁;考辨精到,“一事常用三四处去处纂成”,,真正做到“抉捶幽隐,校计毫厘” (抉ju,挖出。捶chu,用棍打)的程度。司马光的过人之处还在于,吸收了北宋刚刚兴起的金石学研究成果。总之,通鉴考异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南宋李焘作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作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清毕沅作续资治通鉴都沿用了资治通鉴考异的方法。,清代的考史专著,包括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廿二史札记等都受到资治通鉴考史方法的影响。 第三,为编年体的典型 编年体出现得比纪传体早,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不便把人物、故事叙述得完整集中,也不便把不同性质的史料区分记录。,因此,司马迁进行了改革。虽然史记的问世是古代史籍体例的一次革命,但纪传体自然也有其不足:同一件事情会反复出现;不按时间顺序记载的时候,会不利于从时间上把握历史的发展。资治通鉴又是一次改革,将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资治通鉴充分运用了追叙、插叙以及人物首出交代籍贯、世系等方法,较好地把纪传、编年的优点荟萃为一。自资治通鉴问世,被冷遇了千余年的编年史体又军威重振,光耀史坛。宋元明清以来,有一系列模仿资治通鉴的优秀编年体著作。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明薛应旂宋元资治通鉴,毕沅续资治通鉴,夏燮明通鉴等。 第四,文史相结合 文史不分家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但并非每部史学著作都文史兼备。资治通鉴是集体编修的大书,最易发生结构松散,文字风格各异的毛病。但事实上没有发生这些毛病。,其原因是,司马光兼具才、学、识三长,虽然丛目、长编由三个助手做,但剪裁熔铸之功全由他自己动手。这样,结构上珠贯绳联,浑然一体,文字上彻始彻终,如出一炉,“非惟可观,而又可诵”。资治通鉴特别善于描写战争,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写得十分生动,独具匠心。其写作手法是:,综合众多材料,抓住中心线索,于大处着笔铺叙战争场面; 注意写交战双方的战略方针和将谋; 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这些手法相信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会领会到。总之,资治通鉴善于叙事又有文采,许多片断都被选为典型的文学作品。,第五,不记灾异,不为尊者讳 春秋不到两万字,记灾异有88条,解经者大加附会,把自然界的灾异看作上天对人世的警告,历代正史也往往记录灾异。而资治通鉴则大反其道,对灾异或削而不写,或写而不联系人世,对范缜神灭论、韩愈谏迎佛骨表却存录原文,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破除迷信的作用。,资治通鉴不为尊者讳,直写最高统治者丑行。反映了许多阴暗面。如晋纪中写贾后的放荡,唐纪中写唐玄宗晚年的奢靡,都无所掩饰。 但资治通鉴也存在缺点,最大缺点是司马光保守的政治主张。在整个史实取舍原则以及对于一些史实的分析评论等方面,都打上了保守的烙印。,以史实取舍为例,商鞅变法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两件事中,主张改革的言论很多,有几处重要的都被删去。 以对史实的分析评论为例,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和对西夏用兵。因此在书中往往借助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评论,隐晦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针对王安石变法,司法光在书中分析智伯灭亡之事,提出了有名的“才德论”,认为有才有德者必定败事,暗示变法者一定失败。 针对宋夏战争,司马光把契丹、西夏对北宋的扰掠威胁,归罪于北宋边将惹事生非,主张以割土地、增岁币的办法换取和平。因此在书中,通过唐朝,与吐蕃争夺维州的事件,司马光贬斥了唐朝用兵的主张,认为应该放弃维州,以暗示宋朝也应该放弃边地,不必和西夏争夺。,(四)与资治通鉴有关的著作 1、编著者所著 司马光:通鉴举要历80卷,是通鉴的节要本,因未定稿,未流传后世;历年图5卷,自共和至五代,百官表4卷,专记宋代事,二书性质相同,以编年形式略记大事;稽古录20卷,起于三皇,止于英宗治平末年,共和以后全取以上二书内容。,刘恕:资治通鉴外纪10卷,起于三皇五帝,止于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共和以前采取编世形式;共和以后共438年(公元前841公元前404),采取编年形式。其性质为资治通鉴的补编,搜集资料很丰富。 刘羲仲:为刘恕之子,撰通鉴问疑1卷,记刘恕与司马光讨论修撰资治通鉴的意见。,范祖禹:唐鉴20卷。原来刘氏、范氏在修史时,与司马光多持不同看法,此为范个人看法,可视为通鉴的补充著作。 又,南宋初年某人:通鉴释例1卷,记载资治通鉴的凡例,附司马光、刘恕、范祖禹的往来信件,是南宋初年人所撰而托名于司马光。所附书信真实,有参考之用。,2、注解资治通鉴者 南宋初年,史炤zho撰通鉴释文30卷,是胡注完成前流传最广的资治通鉴音释(训释文字的音义),胡三省为之作辨误12卷。 而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是对资治通鉴最重要的注释(在训释文字的音义方面,胡注的工作量大而有独到之处,音注闻名,以此代称)。,胡三省,字身之,今浙江省宁海县人,1230-1302年(理宗绍定三年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开鲁县高中政治 1.1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4
- 郗公吐哺-【2022年暑假预习】云名著《世说新语》之“德行”卷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4单元 环境中生物的统一性 第8章 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第2节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学设计设计(新版)苏科版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及反思
- 2024中广核新能源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发电厂集控运行培训课件
- 初中英语Lesson 26 Our River一等奖教学设计
- 2024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全球春季校园招聘正式启动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六盘水市分公司员工招募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教版(2017)-科学二年级上册
- 崇尚科学反邪教主题教育PPT反对邪教主题教育宣讲课件
- 三防漆外观检验重点标准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学生相关因素调查问卷
- 宾客期望的酒店管理
- 经典知识产权培训课件
- 小学阶段数学术语英文词汇表-横版打印
- 餐饮食材原材料验收标准(完整版)
- 站务一号线low培训
- 锅炉安装检验资料:水冷壁安装检查记录
- 矿浆比重与矿浆浓度对照换算表 (1)
-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水分代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