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安全生产工作总结.doc_第1页
f安全生产工作总结.doc_第2页
f安全生产工作总结.doc_第3页
f安全生产工作总结.doc_第4页
f安全生产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安排哈尔滨市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哈尔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今年以来,我市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深入整治,加强监管,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好转,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1至10月份,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155起,同比减少2067起、下降了39.58%;死亡485人,同比减少134人、下降21.65%。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占省政府下达的全年控制考核指标的74.16%,控制在均衡进度指标之内。 其中,发生火灾事故1138起,同比减少2904起,下降71.8%;死亡8人,同比减少9人,下降52.9%。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949起,同比增加841起,上升75.9%;死亡395人,同比减少123人,下降23.75%。发生建设安装施工事故22起,同比增加3起,上升15.79%;死亡29人,同比增加8人,上升38.1%。发生煤矿事故1起,同比减少1起,下降50%;死亡1人,同比减少9人,下降90%。发生非煤矿山事故9起,同比减少4起,下降30.77%;死亡10人,同比减少6人,下降37.5%。发生工商贸企业事故26起,同比减少3起,下降10.34%;死亡29人,同比减少3人,下降9.38%。发生农业机械事故8起,同比持平;死亡2人,同比减少2人,下降50%。发生水上交通事故2起,同比增加1起;死亡11人,同比增加10人。(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年初召开的市第十二届党代会把安全生产纳入建设“三个适宜”城市的重要内容,作为今后五年的重要工作目标。宇新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强调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效廉市长主持召开的第一个全市性大会就是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必须确保各类事故主要指标明显下降,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的工作目标,多次组织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听取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汇报,提出工作要求;副市长王维绪定期组织召开安委会全体会议,及时组织召开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建设施工等安全生产专项工作会议,研究分析形势,解决存在的问题并经常深入到基层单位,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其他副市长也都按照分管战线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保证了各条战线的安全稳定。同时,市委、市政府在机构、人员、资金等方面对安全生产工作给予大力支持。11月8日挂牌成立了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支队、建立了市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中心、制订出台了哈尔滨市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批准筹建全市安全生产专家组。全市各区、县(市)党委、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也普遍加强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加大了工作力度,保证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开展。(二)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本着安全生产工作属地化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市政府与各区、县(市)政府和市有关委、办、局,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与所属部门、单位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二是市政府重新调整印发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安全生产工作包保责任制的通知(哈政发200710号文件),对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包保责任分工、主要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区、县(市)政府也按照市政府的要求,重新调整包保责任分工,做到一级保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三是为确保不突破省政府下达的2007年各类事故死亡控制考核指标,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按地区和行业,将各项指标进行了全面分解和落实并列入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对突破考核指标的,实行一票否决。(三)充分发挥安委会作用一是重新调整了安委会组成人员,并根据工作需要,充实了部分成员单位,更好地发挥了安委会指导协调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作用。二是多次召开市安委会工作会议,及时部署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任务。三是在国家、省、市“两会”、“五一”节、哈洽会和“十一”黄金周期间,市安委会组成18个监督检查组,对各区、县(市)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安委会作用,为确保我市特殊、敏感时期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四)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以“一案三制”为重点,狠抓应急预案编制、体制机制建设、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救援演练等各项工作的落实。现已修订完善10个市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编制的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预案;65个中直、省属及市属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安全生产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8个区、县(市)人民政府编制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72个区、县(市)安全监管部门编制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应急预案。同时制定了我市今年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的总体计划,在依兰县二煤矿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五)以重点行业和领域为重点,集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制定了哈尔滨市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对各区、县(市)和12个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明确了分工、任务、目标及完成时限,从5月份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1全方位排查治理隐患,深化专项治理煤矿。配齐驻矿安全监管员,安全生产责任包保到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开展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和预案,充分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以瓦斯治理和煤矿整顿关闭为重点,今年以来组织开展煤矿安全隐患大检查5次,下达现场处理决定书7份,累计发现各类隐患34条,整改完成33条,余下的方正县宝兴煤矿水害重大隐患正在治理中,预计12月末完成。非煤矿山及冶金等相关行业。一是从3月1日起至4月30日,对全市718户非煤矿山企业全面实行开工验收制度,准予464企业开工生产,责令254户企业限期整改。二是对19户申办非煤矿山许可证的企业进行了现场审查,对1户未取证生产的企业进行了经济处罚,严把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关。三是开展非煤矿山取缔关闭“回头看”工作,防止关闭取缔企业“死灰复燃”。四是制定了哈尔滨市开展非煤矿山相关行业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方案,在企业自查的同时,市安监局集中组织了2次专项排查行动,共排查企业819户,发现隐患3147项,已整改3147项。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一是继续开展“五小”化工企业专项治理,对18户隐患整改不彻底和手续、证照不全的企业进行了关停、关闭。二是继续开展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专项治理。安监、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查处和打掉私藏烟花爆竹窝点18个,收缴非法烟花爆竹7510箱,并进行了公开销毁。对80余家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重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集中大检查,对32家违法、违规企业进行了严厉处罚,暂扣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17个。同时,对道外区五道街部分企业严重违法经营储存危险化学品和巴彦同乐焰花有限公司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未经同意擅自投入生产烟花等行为,在全市进行了通报,在新闻媒体予以曝光,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行为。三是制定了哈尔滨市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领域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集中整治百天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检查企业3211户,查出各类问题和隐患2214条,下达整改指令书109份,投入整改资金近亿元,整改隐患2212条,整改率达99.9%。10月份后,又对隐患整改情况及“零报表”企业进行了“回头看”检查补课,发现并整改各类问题和隐患862条。目前,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除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和哈尔滨华尔公司的2项隐患正在积极整改过程中之外,其余均已整改完毕。人员密集场所方面。制定了全市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截止目前,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成立检查组972个,检查单位11954家,发现火灾隐患11061处,当场整改隐患6328处,限期整改完成3630处,整改率达90%。下发法律文书4799份,查封22家,停产停业400家,警告1500人,行政拘留208人,罚款1000余万元。全市15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已有12家摘牌, 3家6项正在限期整改阶段。道路和水上交通方面。一是公安交警部门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促畅通”的目标,今年以来,共组织各项专项整治5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3645件,刑事拘留3人,行政拘留57人,罚款1130万元;扣留无路权车辆973辆,清查出2004年以来应强制报废处理而至今未做报废处置的车辆16807台。二是交通部门组织开展了“整治运营秩序、确保安全百日会战”活动,对省委主要领导批示指出的“疯狂公交老鼠”问题进行集中专项排查治理,对“疯狂公交老鼠”,驾驶员、安全员下岗,车辆停运,所在线路整顿,车队队长、书记撤职。三是海事部门与各区、县(市)政府联合对辖区渡口渡船进行整治验收,共检查人员454人次,排查各类船只375艘,消除水上安全隐患13起,实施行政处罚50余件,罚款5万余元。四是市农委对渔船驾驶员培训662人次;检验不合格船舶11艘,限期整改32艘,强制报废5艘;全市水上渔船立案18起,结案18起,处罚18人。建筑、电力、特种设备、农机、水务、教育等行业和领域也都按照各自监管职能,认真组织企业进行了自检自查,加强了督查检查工作。对公路交通、水运交通、大型水利、大型煤矿、重要电力、石油天然气、城市基础等各类设施的安全生产隐患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目前,已排查全市重大基础设施425处,共查出安全隐患88条,整改75条,整改率达85.23%。其中重大安全隐患13条,整改10条,整改率76.92%。各区、县(市)政府全力组织推进专项行动。道里区政府组成了由区委书记、区长及五个班子领导为组长的23个督查组,检查企业、单位674家,解决了道里区环卫车队车库、日月潭酒店和新阳大厦等长期难以解决的隐患问题。阿城区认真开展隐患自查自改工作,全区557户重点行业领域的企业共查出隐患89项,已整改82项,整改率92%。截止10月末,全市21738个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企业,共查出各类安全隐患24865条,累计投入整改资金3.27亿元,整改隐患22707条,整改率91.32%;查出重大安全隐患87条,投资整改资金2.52亿元,整改隐患71条,整改率81.61%;未整改的重大安全隐患16条,计划投入整改资金1.22亿元,已全部落实了整改部门和责任人。2认真开展“回头看”检查,整改重点问题和隐患为确保隐患整改工作取得实效,从9月中下旬开始,市领导带队,以确保“十一”黄金周和党的十七大安全稳定为重点,深入各区、县(市)及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多层次的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检查和督查,强力整改重点问题和隐患,取得了较好效果。 市领导带队对包保地区进行督查。按照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分工,市政府领导深入到包保的区、县(市),共检查企业43个,查出隐患61项,整改 60项,整改率98.4%。市安委会组成督查组持续开展监督检查。由18位副局级以上领导任组长,从有关部门抽调90人,市安委会组成18个督查组,分片包干,深入到各区、县(市)进行持续、不间断地安全生产监督和检查,共组织检查37次,检查单位103个,查出隐患121项,整改104项,整改率86%。组织开展区、县(市)间的互检联检。由各位主任带队,市安全办组成六个检查督查组,组织检查18次,检查单位57个,查出隐患74项,整改74项,整改率100%。同时,抽调各区、县(市)安全办主要领导,又组成六个检查组对各区、县(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回头看”互检互查,共组织检查18次,检查单位53个,查出隐患62项,整改50项,整改率80.6%。通过“回头看”检查和督查,又对1865个企业进行了“补课”,共查出隐患1962条,整改1961条,整改率为99.95%;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和重大隐患得到解决和整改。一是由市安监局、公安局、环保局和道外区政府等部门现场办公,将哈尔滨化工轻工材料总公司储运分公司留存的1.1吨闲置的氰化锌剧毒化学品,运到沈阳进行专业化销毁,消除了遗留多年的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二是针对曼哈顿商城地下停车场部分改为简易商品仓库、存放大量商品及施工材料、形成了严重安全隐患等问题,责令其立即停止使用、限期整改并依法进行了处罚。3吸取事故教训,深化隐患整改10月23日,呼兰区孟家乡沉船事故发生后,分别于10月25日、29日、31日和11月8日连续四次召开会议,组织全市立即对所有水域、渡口和船舶进行全面普查、排查并登记造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全面整改,坚决取缔“三无”船只;开展了农用船舶安全知识培训,向船主和农户发送安全常识宣传单2万余份;市政府下发了哈尔滨市乡镇船舶和渡口安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水上安全监管责任。(六)加大培训宣传教育力度一是对25756名商场、市场的从业人员进行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二是春节前对烟花爆竹从业人员进行了培训,保证了烟花爆竹销售市场安全。三是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设安装施工等高危行业开展了安全生产培训专项监督检查。四是按照国家事故调查处理“四不放过”原则,市安监局分期、分批对2160名2003年后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单位的相关责任者和2007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单位的干部职工进行了全员培训。此做法得到了国家安监总局的肯定。五是组织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2万多名干部和职工参加全国安全科普知识竞赛和全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并分别荣获优秀奖和优秀组织奖。六是以“综合治理,保障平安”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委员会给予我市“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单位”的殊荣。七是为配合493号令的颁布实施,印发了2万余册宣传单免费发放;筹资40万元正加紧编辑哈尔滨市民安全手册、农民工安全知识手册和中小学生安全知识手册,预计年末出版,将免费向城乡市民发放;按照市领导的指示,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合推出了主题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系列宣传报道活动。从11月15日起,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开辟安全生产专栏和专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安全宣传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七)加大执法工作力度2006年以来,全市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生产事故128起,死亡155人。在事故处理中,共371人受到行政处分,其中14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46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其中7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128起事故的处理工作中,共采取经济处罚罚款563万元。今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之后,进一步加大了对瞒报事故的惩处力度。对6月20日哈尔滨泰山建筑公司发生的死亡1人的瞒报事故,处以110万元罚款;对10月16日省体工队网球馆网架坍塌谎报事故做出罚款200万元的处罚决定(现已暂扣100万元)。对较大事故和瞒报、谎报等典型事故除加大处罚外,还采取召开事故现场会、全市通报、媒体曝光等方式,起到教育警示作用。二、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安排今年以来,尽管我们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