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元寺导游词 _第1页
归元寺导游词 _第2页
归元寺导游词 _第3页
归元寺导游词 _第4页
归元寺导游词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4 归元寺导游词 归元寺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大家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张芳,大家叫我张导就好了。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周师傅,他有多年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接下来的几天就由我和周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一路上大家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我们将尽力满足。最后希望大家能玩的开心,吃的放心,住的舒心。 上有宝光,下有西园,北有碧云,中有归元。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武汉市著名的 4A 级风景区 归元禅寺。归元禅寺,又名归元寺,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刹寺院始。归元寺属 禅宗南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与宝通寺,溪莲寺,古德寺并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位于武汉汉阳翠微峰下的翠微路西侧,与古琴台相邻。它取意 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 ,建于清代顺治十五年,也就是公元 1658 年,整座寺院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面积约 46700 多平方米,整个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归元禅寺现存殿堂楼阁28 栋,它是白光法师、主峰法师在明朝诗人王章甫的葵园旧址上建造而成的。主体建筑分内外两院。外院主要由门楼、庭院、池塘组成 ;内院由北院藏经阁、中院大雄宝殿及南院罗汉堂三个主体建筑,以及天王殿、地藏王殿等组成。 好了,各位游客,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归元禅寺,现2 / 24 在请大家随我一起下车参观吧。现在大家眼前所见的就是归元寺的大门了,也称为三门,即佛经里的三解脱之门,中间的是空门,左右分别为无相门和无作门,这门的建筑形式也是有讲究的,此寺的三门为八字外开,意为广结善缘,普渡众生,寓意吉祥。大门上方 归元禅寺 四字,相传是当年归元禅寺的开山祖师白光法师在寺院建成后要离去时,主峰法师率众僧挽留未果,就请白光法师题写寺名,永志纪念,在众僧人真诚邀请之下,白光法师便起笔写下了归元禅寺四字。 步入三门,映入我们眼前 的便是晚清文人张日煜的手迹 南无阿弥陀佛 ,似乎在向世人昭示皈依佛门。现在大家看到的 翠微妙境 这几个字,其中翠微二字源自 王氏葵园 ,据载,当年王章甫购得太湖石,在葵园之后垒砌了一座高大的假山,雅称翠微峰,以供高朋玩赏。当年的翠微峰比现在的藏经阁还要高,可惜的是它在明末毁于战乱。在建造归元寺时又搬掉了一些颓废的残石,因此翠微峰也是名存实亡,不能复睹当年丰姿。现在归元寺附近的翠微街等都是以此命名的,而那妙境二字则是包含了宗教色彩。 归元寺是有南院,北院和中院三个院落组成的,那现在我们就先从北院开始 参观吧,现在我们去北院的主体建筑 藏经阁,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门上的一幅对联: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3 / 24 不了 。里面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这里虽不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有各种各样的武林秘宝,却也是归元寺宝物的集中地。它是 1920 年重建的,是一座两侧五开间的楼阁式建筑,高约二十五米,顶为大脊,鱼角搬爪,飞栱飞檐,古朴玲珑;当面为四柱通天,双凤朝阳,五龙戏珠,整个建筑精巧壮观,金碧辉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它的宝藏,这里藏品十分丰富,不仅有佛教珍品藏经,还有众多的佛像法物以及石雕,书法 碑帖等。 而在大雄宝殿的左侧是大士阁,供奉的当然就是观音大士了。阁内左侧右臂上镶嵌摹刻杨柳观音像的是唐代大书法家阎立本的手迹。 穿过大士阁,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中院的大雄宝殿了。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殿堂,这是僧人们早晚做功课,大小法会的地方。大家看到的这尊身材高达 5 米多,慈眉善目,珈趺与莲花之上的便是释迦牟尼了,左右两边分别立着阿难和迦叶两大弟 传在释迦牟尼死后,阿难和迦叶带领广大佛教弟 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佛像前面这条长 ,高 的供案,也是一件不可多得樟木雕刻珍品。在释迦牟尼的背后,则是以海岛观音象为中心的雕塑群。海岛观音又称 倒坐观音 或 南海观音 。在观音的身后有一组佛像,有兴趣的游客,大家可以数一数。没错,一共是4 / 24 24 座,他们代表着 24 诸天,这些雕像采用了大型夹麻艺术工艺。大家可以发现这些雕 像都呈立体倾斜式与墙面基座连接,经过测定,雕像的倾斜度有 30 度,从清顺治十八年至今,它不坠不毁,实属一大奇迹。 看完了大雄宝殿,再到前面的韦驮殿去看看!我们所看到的这尊右手持杵在地的雕像便是韦驮了,不 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为什么各个寺院韦驮持杵的姿势会不同呢 ?大家可以尽情的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其实,韦驮持杵的不同姿势,与寺庙的规模大小由着密切的关系。韦驮左手持杵在肩,则表明该寺庙太小,既不供吃也不供住;两手持杵的,则表明寺庙为中等规模;供吃但不供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尊韦驮像持杵在地,则表明归元寺的规模很大,既能供吃又能供住。而韦驮殿上还悬挂着一幅匾额,上书 归元古刹 ,这是黎元洪题写的。 经过放生池,穿过不二法门,就来到了万众期待的地方,没错,它就是归元寺久负盛名的罗汉堂了。罗汉堂最早建于 清道光年间,在咸丰年间毁于兵乱之中,于光绪年间再建。罗汉堂布局成 田 字型, 田 字内四个口为四个小天井,给庞大深邃的殿堂提供了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罗汉依 田 字排列,殿堂里尽管安放了五百多尊塑像,却没有拥挤之感。这罗汉堂除了可供参观外,人们还喜欢用它来5 / 24 预测一年内的祸福,也就是武汉人说的 数罗汉 ,方法是随意选中一尊罗汉,男从左女从右顺着数下去,数到和自己年龄相等时看看那尊罗汉是什么样子就可以推测这一年的运势了。 中国有句俗话叫:泥菩萨过江 自身难保,而在归元寺的罗汉堂就不能这么说了,因为这里 的罗汉既不是木雕也不是泥塑,而是采用一种盛行于唐代的独特工艺制成的夹 伫 像。这里的罗汉每尊不超过 25 公体轻质坚,不透水,不怕浸,很适合武汉地势低洼,湿度大的气候条件。 1954 年武汉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很多地方都变成了汪洋,这些罗汉也浸泡在水里,洪水退后,罗汉却安然无恙。如此看来,别说是过江,就算是让它们去漂洋过海恐怕也不成问题。 我们今天的归元寺之行到这里就结束了,在这里我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和讲解不够详细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希望有缘还能够和大家再次相逢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再见! 上有宝光,下有西园,北有碧云,中有归元 .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武汉市一处著名的 4A 级风景区 归元禅寺。归元禅寺位于武汉汉阳翠微峰下的翠微路西侧,与古琴台相邻。佛经有言 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归元寺寺名即来源于此。归元寺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刹6 / 24 寺院 , 始建于清代顺治十五年,也就是公元 1658 年,面积有 46900 多平方米,整个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主体建筑分内外两院。外院主要由门楼、庭院、池塘组成 ;内院由北院藏经阁、中院大雄宝殿及南院 罗汉堂三个主体建筑,以及天王殿、地藏王殿等组成。 归元寺原址为明代的私人花园,到 1658 年,由园主布施给化缘和尚在此修造了三座小塔,塔中掩埋无主的尸骨。归元寺给人的一个突出印象是它的建筑风格与其他寺院不大一致。它不具有整齐对称的宏大格局,却略显杂乱。原来,初建寺院时,化缘的和尚无法在短期内凑聚足够的钱财做整体安排。有钱时就赶快买地抢修,否则等到钱筹集足够时,周围构想中的地方则已被别人抢先买了。和尚们不得已,只能够有一笔钱就修一处。山门朝东,建筑物却由南向北逐次侧进。与一般大丛林相比,归元寺 百尺茂 林,千杆修竹,红分日刹,绿绕云房 ,多彩多姿,秀丽宜人。 好了,各位游客,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归元禅寺,现在请大家随我下车,更精彩的内容和更有意思的事情等着我们大家呢! 现在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归元寺的三门了,也就是归元寺的大门了,佛教寺庙的三门又称山门,左右分别为无相门和无作门,细心的各位游客,您能看出归元寺的三门呈什么形状吗?不知道也没关系。那就我来告诉大家了,此寺的三7 / 24 门呈八字形,意为广结善缘,普渡众生,寓意着吉祥。大门上方归元禅寺四字,相传是当年归元禅寺的开山祖师白光法师在寺院建成要离去 时,主峰禅师率众僧挽留未果,但请白光禅师题写寺名,永志纪念,在众僧人真诚邀请之下,白光禅师便起笔写下了这归元禅寺四字。 好了,各位游客,在游览完北院的翠微妙境和念佛堂之后,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归元寺的主体建筑之一的藏经阁了。说到藏经阁,大家可能在各类的武侠小说和电视剧中见到过,不过呢,归元禅寺里可没有什么武功秘籍,这里主要是一座用于收藏、陈列佛教经典艺术珍品及各种法器、法物的殿堂。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大雄宝殿了。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殿堂,这是僧人们早晚做功课,大小法 会的地方。大家看到的这尊身材高达 5 米多,慈眉善目,珈趺与莲花之上的便是释迦牟尼了,左右两边分别立着阿难和迦叶两大弟 传在释迦牟尼死后,阿难和迦叶带领广大佛教弟 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佛像前面这条长 ,高 的供案,也是一件不可多得樟木雕刻珍品。在释迦牟尼的背后,则是以海岛观音象为中心的雕塑群。海岛观音又称 倒坐观音 或 南海观音 。在观音的身后则是一组佛像,有兴趣的游客,大家可以数一数。有的游客已8 / 24 经数出来了,确实是 24 座,他们代表着 24 诸 天,这些雕象采用了大型夹麻艺术工艺。大家可以发现这些雕象都呈立体倾斜式与墙面基座连接,经过测定,雕像的倾斜度有 30 度,从清顺治十八年,也就是公元 1661 年至今已有 300 多年历史,它不坠不毁,实属一大奇迹。 看完了大雄宝殿,我们再到前面的韦驮殿去看看!我们所看到的这尊右手持杵在地的雕像便是韦驮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为什么各个寺院韦驮持杵的姿势会不同呢 ?大家可以尽情的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其实,韦驮持杵的不同姿势,与寺庙的规模大小由着密切的关系。韦驮左手持杵在肩,则表明该寺庙太小,既不供吃也不供住;两手 持杵的,则表明寺庙为中等规模;供吃但不供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尊韦驮像吃杵在地,则表明归元寺的规模很大,既能供吃又能供住。 游完了韦驮殿后了,我将带大家去一处不得不去的地方,可能大家已经猜到了,我们下一站将是归元寺久负盛名的罗汉堂了。进入内室,可以看见呈 田 字形排列的五百罗汉。它们起伏坐卧,喜怒哀乐,各具姿色,各富特色,或盘腿端坐、或抱石问天、或研读佛经、或驱除邪魔,动作各不相同,有的勇武、有的温和、有的天真憨坦、有的饱经沧桑,表情个个有异,有的在怡然自得地掏耳朵,有的在百无聊赖地打着呵欠,使人 忍俊不禁。罗汉堂最早建于清道光年间,在咸丰年间毁于兵乱之中,于光绪年间再建。这罗汉堂9 / 24 除了可供参观外,人们还喜欢用它来预测一年内的祸福,也就是武汉人说的 数罗汉 ,方法是随意选中一尊罗汉,然后顺着数下去,数到和自己年龄相等时看看那尊罗汉是什么样子就可以推测这一年的运势了。 我国有句俗话说的:泥菩萨过江 自身难保,而在归元寺的罗汉堂就不能这么说了,因为这里的罗汉堂既不是木雕也不是泥塑,而是采用一种盛行于唐代的独特工艺制成的夹 伫 像。这里的罗汉每尊不超过 25 公斤,体轻质坚,不透水,不怕浸。很适合武汉 地势低洼,湿度大的气候环境。1954 年武汉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很多地方都变成了汪洋,这些罗汉也浸泡在水里,洪水退后,罗汉却安然无恙。所以如此看来,别说是过江,就算是让它们去漂洋过海恐怕也不成问题。 归元寺也是近代佛学复兴的发源地之一。一九二二年间春,太虚法师在归元寺讲经弘法,时听者甚众,激发太虚弘法志愿,与两湖听讲的名流商议,为更好地弘法利生,必须设立佛学院,广泛培养佛学人才,此是武昌佛学院得以兴办的缘起之一。 好了各位朋友,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感到如此的短暂,关于归元寺我就给大家介绍 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和大家在一起很开心,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10 / 24 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顺风。谢谢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末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 ,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归元寺位于汉阳城内翠微路,创建于清顺治十五年,也就是公元 1658 年, 规模宏大,意义非凡。下面是湖北归元寺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湖北归元寺导游词一: 各位朋友大家好,大家一路辛苦了 !我叫 *,是武汉希望旅行社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李导,我身边的11 / 24 这位是司机王师傅,首先让我代表旅行社、王师傅向各位远道而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来的几天将由我负责各位的观光游览活动,由李师傅负责乘车的各项事宜,我们将会以各位的安全和满意为目标,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充实和丰富各位此次的江城之旅,最后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武汉市一处著名的 4A 级风景区 归元禅寺。在此我就先向各位简略的介绍一下这座不平凡的佛教寺院吧 !归元禅寺,又名归元寺,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刹寺院始建于清代顺治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85 年,整座寺院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面积由 46900 多平方米,整个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归元禅寺是禅宗白光、主峰法师在明朝汉阳诗人王章甫的葵园旧址上建造而成的。 好了,各位游客,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归元禅寺,现在请大家随我下车,更精彩的内容和更有意思的事情等着我们大家呢 ! 现在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归元寺的三门了,也就是归元寺的大门了 ,佛教寺庙的三门又称山门,左右分别为无相门和无作门,细心的各位游客,您能看出归元寺的三门呈什么形状吗 ?不知道也没关系。那就我来告诉大家了,此寺的三门呈八字形,意为广结善缘,普渡众生,寓意着吉祥。大门上方归元禅寺四字,相传是当年归元禅寺的开山祖师白光法12 / 24 师在寺院建成要离去时,主峰禅师率众僧挽留未果,但请白光禅师题写寺名,永志纪念,在众僧人真诚邀请之下,白光禅师便起笔写下了这归元禅寺四字。 好了,各位游客,在游览完北院的翠微妙境和念佛堂之后,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归元寺的主体建筑之一的藏经阁了。说到藏 经阁,大家可能在各类的武侠小说和电 视剧中见到过,不过呢,归元禅寺里可没有什么武功秘籍,这里主要是一座用于收藏、陈列佛教经典艺术珍品及各种法器、法物的殿堂。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大雄宝殿了。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殿堂,这是僧人们早晚做功课,大小法会的地方。大家看到的这尊身材高达 5 米多,慈眉善目,珈趺与莲花之上的便是释迦牟尼了,左右两 边分别立着阿难和迦叶两大弟 传在释迦牟尼死后,阿难和迦叶带领广大佛教弟 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佛像前面这条长 ,高 的供案,也是一件不可多得樟木雕刻珍品。在释迦牟尼的背后,则是以海岛观音象为中心的雕塑群。海岛观音又称 倒坐观音 或 南海观音 。在观音的身后则是一组佛像,有兴趣的游客,大家可以数一数。有的游客已经数出来了,确实是 24 座,他们代表着 24 诸天,这些雕象采用了大型夹麻艺术工艺。大家可以发现这些雕象都呈立体13 / 24 倾斜式与墙面基座连接,经 过测定,雕像的倾斜度有 30 度,从清顺治十八年,也就是公元 1661 年至今已有 300 多年历史,它不坠不毁,实属一大奇迹。 看完了大雄宝殿,我们再到前面的韦驮殿去看看 !我们所看到的这尊右手持杵在地的雕像便是韦驮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为什么各个寺院韦驮持杵的姿势会不同呢 ?大家可以尽情的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其实,韦驮持杵的不同姿势,与寺庙的规模大小由着密切的关系。韦驮左手持杵在肩,则表明该寺庙太小,既不供吃也不供住 ;两手持杵的,则表明寺庙为中等规模 ;供吃但不供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尊韦驮像吃杵在地, 则表明归元寺的规模很大,既能供吃又能供住。 我国有句俗话说的:泥菩萨过江 自身难保,而在归元寺的罗汉堂就不能这么说了,因为这里的罗汉堂既不是木雕也不是泥塑,而是采用一种盛行于唐代的独特工艺制成的夹 伫 像。这里的罗汉每尊不超过 25 公斤,体轻质坚,不透水,不怕浸。很适合武汉地势低洼,湿度大的气候环境。1954 年武汉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很多地方都变成了汪洋,这些罗汉也浸泡在水里,洪水退后,罗汉却安然无恙。所以如此看来,别说是过江,就算是让它们去漂洋过海恐怕也不成问题。 美好的时光总是让 人感到如此的短暂,我们今天的黄14 / 24 鹤楼之行到这里就结束了。在这里我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和讲解不够详细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希望有缘还能够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后祝大家爱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再见 ! 游完了韦驮殿后了,我将带大家去一处不得不去的地方,可能大家已经猜到了,我们下一站将是归元寺久负盛名的罗汉堂了。罗汉堂最早建于清道光年间,在咸丰年间毁于兵乱之中,于光绪年间再建。归元禅寺的罗汉堂布局呈田字形,内有四个天井式的内院,院中栽种了奇花异草,四季长青。这罗汉堂除 了可供参观外,人们还喜欢用它来预测一年内的祸福,也就是武汉人说的 数罗汉 ,方法是随意选中一尊罗汉,然后顺着数下去,数到和自己年龄相等时看看那尊罗汉是什么样子就可以推测这一年的运势了。 湖北归元寺导游词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归元禅寺旅游,我是这里的讲解员,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服务,希望大家的这次归元之旅能够开心愉快。 归元禅寺建于清顺治十五年,也就是 1685 年,整个寺庙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院落,占地 46900 平方米,整个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为什 么布局成袈裟形状呢 ?在这里我先卖个小关子,请大家听我的讲解,待会儿自然就明白了。归元寺现存殿堂楼阁二十九栋。据说是禅宗的白光法师15 / 24 在明朝汉阳诗人王章蒲的葵园旧址上兴建的,关于当时修建归元禅寺的说法有几种,有说是白光、主峰两位法师明末战乱时募化于汉阳府城凤山门外,见尸骨遍野,一片凄凉,欲行善事,建 普同塔 和 归元禅寺 , 掩埋白骨,超度亡魂 ,王章甫问何为归元禅寺,法师答: 元 ,数之始、道之极、物之总也。 归元 即归真、归化、归本,出生灭界,还归真寂本元,义同 圆寂 。 圆 是一切功德圆满, 寂 是一切烦恼寂 灭。归元便是得道成佛之义也 。如此一说,王章甫心悦诚服,深知法师道行无量,便将葵园献出,作为建寺之地。还有一说,明宗祯末年,一富豪无名指断,幕翠微草庵长老医道非凡,隧穿草鞋来进香,祈求再接断指。长老见其心诚,果然为他接活断指,口讼 归本归元 。富豪感恩戴德,愿为长老新建寺庙,即就其规模请问长老,长老法事完毕,随手将破袈裟抛向天空: 就此一袈裟之地 ,顿时,袈裟越变越大,徐徐降落,竟覆地五十余亩,富豪见长老有如此法力,欣然买得这一袈裟之地,聘全国能工巧匠,选各地上等材石,经数年营造方告成功,并由法师以 归元 为寺命名。相信我讲到这儿大家应该已经知道我前面提到的 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 是怎么一回事了吧 ? 现在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归元寺的三门,也就是归元寺的大门,佛寺的大门称三门,即佛经里的三解脱门,中间的16 / 24 是空门,左右分别是无相和无作门。这门的建筑形式也是有说法的,归元寺的三门呈八字朝阳外开,就是象征着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喻意吉祥。大家再看门上方的蓝底镶金边的长方形竖匾,相传当年白光法师要离去,主峰及众僧挽留不住,只好请他题写寺名,永志纪念,白光盛意难却,便在临行时亲笔写下了这归元禅寺四个字。 步入三 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晚清文人张日煜的手迹 南无阿弥陀佛 ,意思呢就是皈依阿弥陀佛。现在在大家右边的是北院,里面主要有念佛堂、藏经阁等几座建筑,下面我们就从北院开始游览。 大家看这圆形门上的 翠微妙境 , 翠微 二字还是源于王氏葵园,据记载,当年王章甫购得太湖石,在葵园中垒砌了一座高大假山,雅称翠微峰,供高朋玩赏,当年的翠微峰比现在的藏经阁还要高,可惜的是在明朝末年毁于战乱。建造归元寺的时候又搬掉了颓废的残石,翠微峰便名存实亡,白光法师感到很惋惜,就将此石移到了寺右后方的小石山上至今。现在归元寺 附近的 翠微街 等皆是由此而得名。这里的 妙境 两个字则是蕴藏着佛教的色彩。 这里就是念佛堂了,念佛堂供奉着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和他的两个协侍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另外还有文殊和普贤菩萨。念佛堂内神龛高 6 米,宽 5 米,顶饰红日高照,二龙出海,双凤朝阳,寓意 龙凤呈祥 。大家可能已经注17 / 24 意到这个供桌了吧 ?它长达 ,是于 1935 年制成的,上面刻了五组浮雕图案,各位能看得出来刻的是什么吗 ?其实它从左到右再现了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几个情节,分别为:唐太宗为唐僧师徒送行、如来向伽蓝等菩萨说法、四大天 王及 七佛 、如来说法于树下、佛祖给唐僧师徒封位。很有意思吧 ! 好,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去藏经阁,现在我们看到的藏经阁是 1920 年重建的,为两层五间,高约 25 米,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阁中洁白无暇,光彩照人的玉雕释迦牟尼座像。这座佛像是 1935 年缅甸仰光三宝弟 佛重约两吨,属国内寺庙中保存最好的佛像了。藏经阁的珍藏十分丰富,有南宋苏州砂廷圣院所刊孤本啧砂藏以及清代刊印的龙藏。龙藏有 7250 卷,至今完好无损,是国内研究佛教的珍贵资料之一。藏经阁中还有我国的佛教文物和外国的佛教礼品,如 北魏的石雕观音,明代的冰裂纹净瓶,清代的镂空浮雕如意,印度的贝叶经,缅甸的檀香木雕香盒,马来西亚的玉塔等。大家可以慢慢的参观。 在藏经阁旁边的就是大士阁了,主要是供奉观音菩萨的殿堂。大家可以看到神龛左侧的墙壁上镶着的杨柳观音像,画像为唐代闫立本所绘。画像中的观音,文静安详,前胸丰满,体态轻盈多姿,显示了唐代以丰满为美的审美观念。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归元寺的主殿大18 / 24 雄宝殿,这里供奉的是佛教的最高神释迦牟尼,它是全寺中最为高大的一尊佛像,你看他丈六金身,头上宝幢华盖,摩顶而结枷跌 坐于莲台上。背后装饰一火焰圈,中是一面魔尼镜,象征光明,佛前一尊狮子,是佛前世为狮子王的形象。大家看佛前的这两棵树,代表的是释迦牟尼涅磐时的双婆罗树,据说释迦牟尼涅磐后遗体火化,有七佛在火中显现,因此人们拜佛前常先化纸钱或黄表纸,并焚香点烛,所以这里的树叶也做成火焰形,树叶间各有七佛。还书写有 佛日增辉,法 的八个相轮。佛左边弟 边的名叫 阿难 。 我们再来看看弥勒佛吧 !他被称为三世佛中的 未来佛 ,你看他憨态可掬,滑稽可笑,给人们一种洪福不浅,快乐无忧,宽宏大度的象征。成为人 们心目中的 笑佛 或 快乐佛 。神龛上有一副对联: 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此联传说是明太祖朱元璋所撰呢 ! 下面再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游览罗汉堂。我国五百罗汉的形象是自唐以后,由五代开始兴盛,人们将散见于各经之中的名号录出,不足的就加以杜撰,凑足了五百个。北宋以后各地的寺院就多建有罗汉堂,而到了今天,在全国寺庙中保存比较完好的罗汉堂已为数不多,主要有北京碧云寺、武汉归元寺、昆明筇竹寺、成都宝光寺、重庆罗汉寺和苏州的19 / 24 西园寺。相比较而言,又属归元寺的罗汉堂最有特色,名气最大。 罗汉堂的平面布局呈田字形,内有四院,是为了使殿内的罗汉有充足的光线。另外田字恰好又是佛教中正反两个 万 字相叠加,这种布局暗示着一种善神降世的吉祥和神秘感。 这罗汉堂除了可供参观外,人们还喜欢用它来预测一年内的祸福,也就是武汉人说的 数罗汉 ,方法是随意选中一尊罗汉,然后顺着数下去,数到和自己年龄数相等时看看那尊罗汉是什么样子就可以推测这一年的运势了。 我国有句俗语说:泥菩萨过江 自身难保,而在归元寺的罗汉堂就不能这么说了,因为这里的罗汉既不是木雕也不是泥塑,而是采用的一种盛行 于唐代的独特工艺制成的夹伫像,又称脱纱像或干漆像,归元寺的罗汉塑像属活脱干漆,其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首先要用粘土做成人形胎模,干后用生漆将丝绸或夏布层层粘附于其上,再用生漆将混合的膏灰、木粉调匀涂刮,塑造细部,阴干后再打磨抛光,然后在塑像的背后开一个小孔,注水化泥成浆脱出胎模并冲洗干净,晾干后再木块封口,再刷上生漆、贴上金箔, 最后涂上桐油或亮漆以保持光泽。 这里的罗汉造价虽然很高,但采用的工艺不仅省料,而且每尊不超过 25 公斤,体轻质坚,不透水,不怕水浸。20 / 24 很适应武汉地势低洼,湿度大的气候环 境。 1954 年武汉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很多地方都变成了汪洋,这些罗汉也浸泡在水里,洪水退后,罗汉却安然无恙。所以如此看来,别说是过江,就算是让它们去漂洋过海恐怕也不成问题。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归元寺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令大家满意,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欢迎各位再次光临武汉,再来看看归元寺。 湖北归元寺导游词三: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来到美丽的江城 武汉,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我的名字叫王晶,晶是晶莹剔透的晶,希望能够用我晶莹剔透的心为大家带来优质 的导游服务,大家也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导。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他的车技十分娴熟,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希望在我和老搭档张师傅的配合下,大家能够行得安全,游得愉快,玩的开心 !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武汉市一处著名的 4A 级风景区 归元禅寺。它与宝通寺,溪莲寺,古德寺并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是武汉和湖北省对外友好往来接待的知名旅游景点之一。归元寺位于汉阳城内翠微路,创建于清顺治十五年,也就是公元 1658 年,规模宏大,意义非凡。相传归元寺的开山祖师是白光、主峰两位大师,他们祖籍浙 江,云游到武汉的汉阳兴国寺研究藏经,同时行医,行善三载,普度21 / 24 世人。汉阳富商孙耀光、戴天成等人深感恩德,故此民间出钱修建了归元寺。而归元寺这 归元 二字便是出自佛经楞 (经 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意为万法归一,方便于人的门道有很多。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已经到了归元寺的门口了,请大家带齐随身物品随我一起下车去里面参观,让我们正式踏上这求佛之旅吧 ! 现在在大家面前的是归元寺的三门,也就是归元寺的大门,佛教寺庙的三门又称山门,左右分别为无相门和无作门,细心的各位游客,您能看出归 元寺的三门呈什么形状吗 ?对了,就是 八字形 ,归元寺的三门呈八字形,意为广结善缘,普渡众生,寓意着吉祥。熟悉佛学的人可能会感到奇怪,大多数寺庙的铭牌,都是横书悬嵌在寺庙三门的门楣之上,但是归元寺却是为直匾,全国罕见,原来是当年白光、主峰两位法师行善积德、功德无量,清道光皇帝特御赐玉玺一方,从此寺名便改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