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国药典2010版增修订情况介绍(省医药高专).ppt_第1页
课件:中国药典2010版增修订情况介绍(省医药高专).ppt_第2页
课件:中国药典2010版增修订情况介绍(省医药高专).ppt_第3页
课件:中国药典2010版增修订情况介绍(省医药高专).ppt_第4页
课件:中国药典2010版增修订情况介绍(省医药高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药典2010年版增修订概况,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郑国钢,药品标准,国内药品标准,中国国家药品标准的类型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Chinese Pharmacopoeia(Ch.P)。 2.国家药品成册标准 卫生部药品标准 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中药、化药) 新药转正标准 3.其他国家药品标准 如进口注册标准、新药或仿制药注册标准等。,主要国外药典标准,(一)、U.S. Pharmacopeia/National Formulary美国药典/国家处方集(简称USP-NF) 1、对于在美国制造和销售的药物和相关产品而言,USP-NF 是唯一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强制执行的法定标准,制药和质量控制所必需的规范。 2、最新版本为USP33-NF28,期间出版增补版。 USP药典在线: 美国药典论坛:,(二)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oeia (简称BP) 1、最新版BP2011,共分5 卷, 第一卷包括凡例和附录通则, 卷二和卷三是原料药质量标准正文, 卷四是制剂质量标准正文,卷五是兽药典。 2、配套资料有马丁德尔药典、英国国家处方集(BNF)、药物分离与鉴定(IID)及英国草药典(BHP)。,主要国外药典标准,(三)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 (简称EP) 1、最新版EP7,欧洲药典委员会还根据例会决议进行非累积性增补。 2、EP是欧洲药品质量控制标准。2007年经欧洲36个国家和欧盟批准的共同制定EP协定,申请上市许可证(MA)的药品必须符合EP; 在欧洲销售或使用所有药品都必须遵循EP,条文具法定约束力, 各国行政或司法机关强制执行; 3、其各论中只收载原料药标准。是世界药典中最全面、最完善, 也是最先进的标准。,主要国外药典标准,(四)日本药局方(日本薬局方) Japanese Pharmacopoeia(简称JP)。 1、目前为第15版。 2、由一部和二部组成,共一册。第一部包括凡例、制剂总则、一般试验法和各医药品。第二部包括通则、生药总则、制剂总则、一般试验法和各医药品,还有原子量表、附录和索引。 3、日本厚生省专门出版一本关于抗生素质量标准的法典日本抗生物质基准解说, 简称“日抗基”。,主要国外药典标准,(五)国际药典 (简称Ph.Int ) The International Pharmacopoeia 1、世界卫生组织综合世界各国药品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编写的,其特殊之处在于仅供各国编定各自的药品规范时作为技术文献参考,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2003 年出第五部。 2、重点药物是用于那些不均衡地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疾病, 如HIV/ AIDS、结核、疟疾和其他被传统药物市场所忽视的疾病,如青蒿素。,主要国外药典标准,中国药典发展简况,中国药典发展简况,中国自古编修药典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唐朝显庆四年(公元 659 年)编写,为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比欧洲1542年出版纽伦堡药典早880多年。 宋代(公元1078年)“太平惠民和剂局”组织集编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对相关处方、剂型、制剂工艺、用法、用量和功能主治作了详细解释,具有药典的性质,最早的中药处方和制剂规范。,中国药典发展简况,1930年国民党政府卫生署参照英、美药典编写中华药典。 1950年卫生部成立药典委开始组织编制药典。,中国药典发展简况,1953年版中国药典 为新中国第一部药典,中药、化药合为一部,以中药为主。 1963年版中国药典 1963 年版药典为突出中药标准地位,将药典分为一、二部。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药。 一部除收载品种大量增加外,为体现中药特色,增收了炮制、性味、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等项内容。 1977年版中国药典 收载药材品种最多,显微鉴别方法首次进入。,中国药典发展简况,1985、1990、1995、2000年版中国药典 自此每五年修订一次,逐步增加收载附录要求与品种。 1985年版开始编译中国药典英文版。 199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首次配套编撰临床用药须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将以往几版药典中的“作用”、“用途”、“用法”、“用量”及“注意”项内容移到配套的临床用药须知。,中国药典发展简况,2005年版中国药典 分为一、二、三部 生物制品标准首次列为药典三部。 一部(中药)首次单列并增加了植物油脂与提取物,配套编制了临床用药须知(中成药卷)。,中国药典发展简况,2010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中药)首次配套编制了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 中药饮片标准和药用辅料标准大幅增加。 原有药典标准修订完善覆盖面广。,中国药典发展简况,中国药典 (增补本) 与现行版药典具有相同法律地位 对本版药典拟收载的品种由于时间等因素没能收载的品种进行增补 由于药品监管或技术发展需要进行修订的品种 从部(或局)颁、注册标准中选择修订提升列入药典 增补本收载的品种将全部收入新版药典,2010年版中国药典概况,2010年版中国药典概况,凡例、正文、附录、索引组成完整的药品标准。 凡例包含:总则;正文;附录;名称与编排;项目与要求;检验方法和限度;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标准品;计量;精确度;试药、试液、指示剂;动物试验;说明书、包装、标签等。 一、二、三部内容略有不同。,2010年版中国药典概况,品种收载情况,2010年版中国药典概况,一部(中药) 增收89,2010年版中国药典概况,二部化药增收15.4,辅料增收86%,2010年版中国药典概况,三部(生物制品)增收29.7,2010年版中国药典概况,附录增收12.5,,药典二部主要项目情况比对,例: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未收载入2005版药典(二部)中品种名单,对多年无生产、临床不良反应多,标准不完善的药品,加大调整力度。,未收载2005版药典(二部)中品种名单,凡例的增修订情况,凡例的增修订情况,2005年版 (总则) 名称及编排,项目与要求,检验方法和限度,标准品、对照品,计量,精确度,试剂、试液、指示剂,动物实验,说明书、包装、标签。,2010年版 总则、正文、附录、名称及编排,项目与要求,检验方法和限度,标准品、对照品,计量,精确度,试剂、试液、指示剂,动物实验,说明书、包装、标签。,凡例的增修订情况,首次在凡例中设置总则一节 解读: 2010版“总则”部分内容2005年版中也有,但未命名为“总则”内容。 将中国药典中最重要、最原则、最通用、最基础的内容集中阐明。,凡例的增修订情况,总 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删除)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组成,内容分别包括凡例、正文和附录。 除特别注明版次外,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中国药典 本部为中国药典二部。,凡例的增修订情况,解读: 明确药典制定颁布依据。“依据药品管理法 ”过去药典均无此类表述,虽然药品管理法有规定,颁布件也会明确,但药典中没有文字衔接,新版药典实现了法律标准和技术标准的有机链接。 明确药典基本结构内容,“由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组成, ”,强化了中国药典的结构性、系统性、整体性、灵活性及其不可分割的特点。,凡例的增修订情况,总 则 二、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附录共同构成。本部药典收载的凡例、附录对药典以外的其他化学药品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凡例的增修订情况,解读: 首次在药典中规范国家标准,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国标”与“药典”之间的“模糊”关系,明确中国药典在国家药品标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国家药品标准”已超越中国药典范围,并扩大到整个国家药品标准的范畴。 扩大了凡例的约束范围。【(删除)“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具有法定的约束力】,理解为凡例对药典本身具有约束力。新版药典明确药典收载的“凡例、附录对药典以外的其他国家药品标准具同等效力”。 提升“附录”法律地位。,凡例的增修订情况,总 则 三、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修订) 解读: 阐明“凡例”在日常工作的作用。上版也有类似内容。 删除“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内容,避免误解成“凡例”仅起到文字上的精炼作用。,凡例的增修订情况,总 则 四、阐明“正文与凡例”关系, 未变。 五、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未原则性改变。,凡例的增修订情况,总 则 六、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产品而言。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凡例的增修订情况,解读 界定药典与GMP的关系,表明原料工艺修改,低(高)限投料,即使符合标准也可判为不合格。 界定药典与非法添加物质的关系,方便药检所日常打假工作。(非标方法-稽查) 药典属于技术标准并应与行为标准结合应用才能成为判定药品质量的依据。新版药典实现了技术标准与行为标准的衔接。,凡例的增修订情况,总 则 七、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文简称为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 P.。 解读: 扩大国际交流; 规范缩写。,凡例的增修订情况,正 文 八、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处方来源、生产工艺、贮藏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九、正文内容根据品种和剂型不同,按顺序可分别列有:(1)品名,凡例的增修订情况,附 录 十、附录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制剂通则系按照药物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通用检测方法系各正文品种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所应采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指导原则系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起草与复核药品标准等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凡例的增修订情况,“指导原则”地位变迁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附录中收载的指导原则,是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不作为法定标准。” (总则)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附录中收载的指导原则,是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总则) 新版药典虽然也有类似规定,但结合凡例总则之二明确药典收载的“凡例、附录对药典以外的其他国家药品标准具同等效力”的规定,附录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指导性规定。,凡例的增修订情况,项目与要求 十四、制法项下主要记载药品的重要工艺要求和质量管理要求。 (1)所有药品的生产工艺应经验证,并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过程均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2)直接用于生产的菌种、毒种、来自人和动物的细胞、DNA重组工程菌及工程细胞,来源途径应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应符合国家有关的管理规定。(注:生物制品),凡例的增修订情况,项目与要求 (3)来源于动物组织提取的药品,其所用动物种属要明确,所用脏器均应来自经检疫的健康动物,涉及牛源的应取自无牛海绵状脑病地区的健康牛群;来源于人尿提取的药品,均应取自健康人群。上述药品均应有明确的病毒灭活工艺要求以及质量管理要求。 (注:生物制品) 解读: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有机结合。,凡例的增修订情况,项目与要求 十五、性状定义 (1)外观 (2)溶解度 (3)物理常数 注:未进行修订,凡例的增修订情况,项目与要求 十六、鉴别 新:系根据反映该药品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特征所进行的药物鉴别试验, 旧:仅反映该药品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性质的特征, ,凡例的增修订情况,项目与要求 十七、检查 (第二段)对于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有机溶剂,应在后续的生产环节予以有效去除。除正文已明确列有“残留溶剂”检查的品种必须依法进行该项检查外,其他未在“残留溶剂”项下明确列出的有机溶剂与未在正文中列有此项检查的品种,如生产过程中引入或产品中残留有机溶剂,均应按本版药典附录“残留溶剂测定法”检查并应符合相应溶剂的限度规定。 解读:解决残留溶剂控制的难题,为逐渐过渡到欧美药典模式控制残留溶剂模式铺垫。,凡例的增修订情况,项目与要求 十八、含量测定(未修订) 十九、类别(未修订) 二十、制剂的规格(未修订),凡例的增修订情况,项目与要求 二十一、贮藏项下的规定,系为避免污染和降解而对药品贮存于保管的基本要求,以下列名词术语表示: 除另有规定外,贮藏项下未规定贮藏温度的一般系指室温。 解读 增加贮藏目的。 对“未规定”进行明确。,凡例的增修订情况,项目与要求 二十二、制剂中使用的原料药和辅料,均应符合本版药典的规定;本版药典未收载者,必须制定符合药用要求的标准,并需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制剂中使用原料要求) 注:均未进行修订。,51,凡例的增修订情况,检验方法和限度 二十三、方法变更要求及地位。 二十四、数据修约 二十五、原料及制剂含量限度。 注:均未进行修订。,52,凡例的增修订情况,标准品、对照品 二十六、(第一段)作用、来源、定义(未修订) 标准品与对照品的建立或变更批号【(删除)变更其原有活性成分和含量】 ,应与国际标准品、国际对照品或原批号标准品、对照品进行比对, 标准品与对照品均应附有使用说明书,标明【(删除)质量要求(包括水分等)、使用期限】批号,用途、使用方法、贮藏条件和装量等。,53,凡例的增修订情况,计量 二十七、试验用计量仪器均应符合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 二十八、计量单位 (1)法定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2)滴定液和试液浓度表示; (3)温度; (4)百分比 (5)缩写“ppm”表示百万分比,系指重量或体积的比例 (6)缩写“ppb”表示十亿分比,系指重量或体积的比例 (7)液体的滴; (8)溶液表示; (9)药筛; (10)乙醇,54,凡例的增修订情况,精确度 试剂、试液、指示剂 动物实验 说明书、包装、标签 注:均未进行修订。,55,各论(二部)增修订情况,各论的增修订情况,各论的增修订情况(1):名称与性状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2):鉴别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3):安全性检查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4):有效性检查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5):含量测定,各论的增修订情况(1):名称与性状,药品通用名称 (原料药) 按照INN规范了药品通用名称:如胸腺法新(曾用名为胸腺肽1) 根据药物结构式区分了通用名称 :2005版“樟脑”,2010版分为樟脑(天然)和樟脑(合成)两个品种,前者为光学纯(右旋),后者为消旋体。,各论的增修订情况(1):名称与性状,药品通用名称 (制剂) 规范并真正反映药品的组成和剂型特点,明确了剂型的亚类,与制剂通则一致。 将胶丸统一修改为软胶囊。 硫糖铝片改硫糖铝咀嚼片。 替硝唑注射液(均为大容量规格)改名为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把甲硝唑注射液中大容量规格改名为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各论的增修订情况(1):名称与性状,结构式: 对于光学纯原料药,明确立体构型。 英文名 与INN一致,各论的增修订情况(1):名称与性状,含量限度(原料药) 为了能正确反映药品的含量,一般应换算成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的含量。 按检查项下所规定的“干燥失重”或“水分”,分别写成(1)“按干燥品计算”或(2)“按无水物计算”; 如含挥发性有机溶剂且有机溶剂量明显影响含量结果时,也写明扣除, (3)“按无水物与无溶剂物计算”,但所含挥发性有机溶剂如已包括在干燥失重之内,则仅写明“按干燥品计算”而不再扣除溶剂。,各论的增修订情况(1):名称与性状,性状 (原料药) 色:样品的色泽应按照白色、类白色、微黄色、淡黄色、浅黄色、黄色这样的顺序排列(以黄色举例),如果两个色阶相邻,可用“或”来描述,如类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如果色阶之间相隔两个以上,应采用“至”来描述,如类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引湿性:更多品种中增加了对引湿性的描述。实验时是关键信息。,各论的增修订情况(1):名称与性状,溶解度(原料药) 对收录溶剂进行了适当的取舍,原则是首选标准中用到的溶剂及重结晶溶剂;选择常用试剂,考虑环保因素;对于难溶的样品,应考虑特殊溶剂,如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或二甲基亚砜和二甲基甲酰胺等对试验有帮助的溶剂。 加强对多晶型药物不同晶型溶解度的考察。,各论的增修订情况(1):名称与性状,熔点(原料药) 一般情况下删去了大部分200以上且熔融分解的品种的熔点。 例:丁酸氢化可的松,达那唑,泼尼松,泼尼松龙 应关注晶型和药效的关系。如确需利用熔点作为控制晶型的手段,则标准中应收入。,各论的增修订情况(1):名称与性状,比旋度(原料药) 主要区别比旋度和旋光度两个项目。比旋度作为光学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列在“性状”项下;旋光度作为检查外消旋体混合物中两对映异构体的比例的简易方法,列在“检查”项下,限度一般定为+0.1-0.1。 比旋度测定时所选择的溶剂尽量与欧美药典或相关文献一致,使最终限度具备可参考性,另外关于测定温度,附录要求为20,如果测定温度不同于20,应在个论项下明确测定温度(如:葡萄糖的测定),各论的增修订情况(1):名称与性状,吸收系数(原料药) 并非所有品种均收载了吸收系数。通常在同品种制剂的含量测定、溶出度和含量均匀度测定时如果采用吸收系数法时,测定原料的吸收系数。测定吸收系数应采用对照品级的原料药。上版多为定值,现版一般修订为范围。 例:烟酰胺(增加此项目),各论的增修订情况(2):鉴别,常用方法:化学反应、UV、IR、色谱法等。 收载原则:要求专属性较强、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以及操作简便、快速等。毒性大的、放射性强的、有悖于环保的化学反应,删除。 衍生化物熔点鉴别反应,删除。 部分品种列出了两种组合供选择。,各论的增修订情况(2):鉴别,(1)原料药:一般收入3-5个鉴别,一般情况下红外光谱是必不可少的,兼顾功能团的化学鉴别和光谱及色谱鉴别。 (2)制剂:一般收2-3个鉴别,以化学反应、色谱和紫外光谱鉴别为主。 部分制剂采用了红外光谱鉴别。根据辅料对样品提取结果的影响不同,采用了全谱比较或限定特征波数两种方式。,各论的增修订情况(2):鉴别,色谱法 一般多用于制剂,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均有应用。特别是检查或含量测定项下已采用色谱法,可附带引用。薄层色谱和液相色谱可选做其一。 例:十一酸睾酮注射液和软胶囊,各论的增修订情况(3):安全性检查,颜色与澄清度、细菌内毒素、无菌、微生物限度、无机离子等,各论的增修订情况(3):安全性检查,有关物质(特点概述) 对部分品种杂质进行了定性研究,确定了结构。 近600个品种增加了有关物质项目 优化方法(TLC改HPLC,增加了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等) 限度更为严格,各论的增修订情况(3):安全性检查,有关物质(关于杂质) 已知杂质在各论中第一次出现首先用化学名,括号内增加了对杂质的简写,以罗马数字杂质I、II等表示,以后在该各论中再次出现即采用简写。 从2010年开始,药典会审定的国家化学药品标准的后面列杂质序号、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中文化学名、英文化学名。,各论的增修订情况(3):安全性检查,残留溶剂 本版药典加强了对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查, 更多地采用了顶空进样方式和程序升温梯度洗脱的方法, 部分品种采用标准加入法,该方法可提高方法的准确度。 标准起草过程中,由于绝大部分企业未提供生产工艺资料,起草单位无法了解各药厂使用的全部有机溶剂,故标准中未能列出该品种使用的全部溶剂。但这个缺口在凡例中给予了弥补。,各论的增修订情况(3):安全性检查,颜色与澄清度 此项检查多用于供制备注射剂的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浓度与制剂规格相匹配,多规格的品种,与最大规格匹配。 强化了对注射剂颜色的控制。基于注射剂应选用优质原料药进行生产的理念,注射剂的颜色一般情况下与原料药相同。,各论的增修订情况(3):安全性检查,渗透压摩尔浓度 项目名称统一写为“渗透压摩尔浓度”,结果根据具体情况描述为“渗透压摩尔浓度为”、“毫渗透压摩尔浓度为”或“渗透压比为”。渗透压比限度原则上定为0.91.1。 大容量注射剂与部分滴眼剂增加了渗透压控制。 例: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 例:把替硝唑注射液(均为大容量规格)改名为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把甲硝唑注射液中大容量规格改名为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增加渗透压检查。,各论的增修订情况(3):安全性检查,高分子杂质 生化药品 提取过程中残余的蛋白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 抗生素药品 活性成分自身聚合和残余蛋白等。,各论的增修订情况(3):安全性检查,抑菌剂 苯甲醇或苯酚: 例: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鱼肝油酸钠注射液 苯扎溴铵或苯扎氯铵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甲酯、乙酯、丙酯) 其它,各论的增修订情况(3):安全性检查,细菌内毒素 增加项目,热原改细菌内毒素,限度更为合理。 静脉用注射剂及用于无菌分装静脉用注射剂的原料药增加了细菌内毒素控制项目。 例: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增加细内) 例: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增加细内、无菌),各论的增修订情况(3):安全性检查,无菌 132个品种增加了此项检查。对于直接分装的原料药增加了此检查项目。 微生物限度 对于在制剂通则中标识为【微生物限度】的部分品种,在各论中详列了具体检查法。,各论的增修订情况(3):安全性检查,无机离子 增加项目,优化方法 例:荧光素钠(氯化物和硫酸盐) 重金属:注射液中的重金属检查 例: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各论的增修订情况(4):有效性检查,各论的增修订情况(4):有效性检查,雾滴(粒)分布 例: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 例: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 粒度:混悬型注射液 例:曲安奈德注射液,各论的增修订情况(5):含量测定与规格,原料药含量测定变化的主要特点 非水滴定法革除汞盐 终点变色不明显的指示剂法改电位滴定法 例:丙硫氧嘧啶 紫外或滴定或重量法等改HPLC 例:荧光素钠(重量法改HPLC法),各论的增修订情况(5):含量测定与规格,含量测定(原料药) 紫外分光光度法 原料药一般避免采用UV法,必要时,采用对照品同时测定。对于吸收系数小于100的原料药、多组分原料药尽量避免采用UV方法。,各论的增修订情况(5):含量测定与规格,含量测定(原料药) 色谱法 对于纯度略低的品种更多地关注了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一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般用外标法 。 例:核黄素磷酸钠的含量测定由原来的紫外吸收系数法修改为高效液相色谱法。从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两种方法比较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新建方法可以将有关物质完全分开,使含量测定结果更接近于真实。,例2:含量测定(核黄素磷酸钠),含核黄素应为标示量的90.0%115.0%。,各论的增修订情况(5):含量测定与规格,含量测定(原料药) 原子吸收光谱法 对于部分离子型原料药加强了含量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有更多应用。 例: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检查:滴定法测总氯量;含量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钙),各论的增修订情况(5):含量测定与规格,制剂 滴定法改HPLC:例:丙硫氧嘧啶片,异烟肼片 永停滴定法改HPLC:例:对氨基水杨酸钠肠溶片 UV法改HPLC法 例: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衍生化紫外法改HPLC法) 例:达那唑胶囊,各论的增修订情况(5):含量测定与规格,制剂 更加注重方法的专属性,更多地采用HPLC法,不同剂型的含量测定方法应尽可能统一。一般采用HPLC外标法。 考虑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膏剂更多采用内标法。 例:丙酸氯倍他索乳膏 例: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2010版药典二部中仍采用内标法测定的品种,各论的增修订情况(5):含量测定与规格,制剂 各论中有含量均匀度检查项目且测定方法与含量测定相同的,测定法在“含量测定”项下描述。 复方制剂需建立方法对各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 用旋光度方法测定含量时,如大输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建议注明温度,其常用值为25测定数据(2.0852)。,各论的增修订情况(5):含量测定与规格,含量测定(色谱法) 有关物质项下的方法采用梯度洗脱记录时间太长,则含量测定方法可修改为恒组成快速洗脱,只要保证主成分和杂质分开即可。 例:戊酸雌二醇,荧光素钠,92,制剂通则增修订情况,93,制剂通则(二部)增修订概况,修订总数:10种制剂通则 具体内容 固体制剂:片剂、丸剂、颗粒剂 灭菌与无菌制剂:注射剂、眼用制剂 液体制剂:搽剂涂剂涂膜剂、糖浆剂、酊剂 其他制剂: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凝胶剂,制剂通则增修订总体原则,注重一个“严”字 新立项较多(如指导原则、质量评价、新增辅料等) 增修订慎重(如方法有争议、数据不完整、部门协调等) 定稿时稳重(如上版无明显问题或有争议时暂缓增修订等) 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步伐,95,(一)固体制剂(附录A 片剂),定义: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基本分类:口服普通片为主,另有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可溶片、泡腾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缓释片、控释片与肠溶片等(亚剂型) 片剂作为最常用口服剂型,其种类较多、发展较快,各国药典收载的制剂中以片剂为最多。但易出现溶出、释放、生物利用度问题;特殊人群不易吞服;挥发性组分不易保存等。,96,附录A 片剂,含片 1.定义:系指含于口腔中,药物,药物缓慢溶化(解)产生(持久)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 2.含片的溶化性照崩解时限检查法(附录 A)检查,除另有规定外,10分钟内不应全部崩解或溶化(30分钟内应全部崩解) 咀嚼片 定义:系指于口腔中咀嚼(或吮服使片剂溶化)后吞服(在胃肠道中发挥作用或经胃肠道吸收发挥全身作用)的片剂,97,附录A 片剂,缓释片 定义:系指在(水中或)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片剂。 控释片 定义:系指在(水中或)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的片剂。 (与指导原则修订一致) 口腔崩解片、口腔溶解片因崩解时限(溶解时限)测定方法有异议,暂未收载,98,附录A 片剂,片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规定(属于一般要求) 第五点:为增加稳定性、掩盖药物不良臭味、改善片剂外观等,可对片剂进行包衣。必要时,薄膜包衣片剂应检查残留溶剂。(把第七点部分内容归类) 第六点: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有适宜的硬度和耐磨性,以免包装、运输过程中发生磨损或破碎,除另有规定外,对于非包衣片,应符合片剂脆碎度检查法的要求(防止包装、运输过程中发生磨损或破碎)(内容前移,叙述更合理),99,附录A 片剂,除另有规定外,片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必检项目) 【分散均匀性】分散片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 取供试品6片,置250ml烧杯中,加1525的水100ml,振摇3分钟,应全部崩解并通过二号筛。 原方法(检查法 取供试品2片,置201的100ml水中,振摇3分钟,应全部崩解并通过二号筛。),100,附录B注射剂,定义:注射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基本分类: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 主要特点 作用迅速、疗效可靠(抢救危重病症等); 适用于不易口服患者(昏迷、抽搐、惊厥等); 适用于不宜口服药物(胃肠道不稳定、不吸收、刺激性等); 发挥局部定位作用(介入疗法、局麻等) 使用不便、注射疼痛、成本高、风险大。,101,附录B注射剂,注射液 包括(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射入体内用的无菌)溶液型(注射液)、乳状液型(注射液)或混悬型注射液。可用于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其中,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小于100ml)注射液也称静脉输液。 注射用浓溶液 系指药物制成的供临用前稀释(供)后静脉滴注用的无菌浓溶液。,102,附录B注射剂,注射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一般要求) 第一点:除另有规定外,混悬型注射液中药物粒度应控制在15m以下,含1520m(间有个别2050m)者,不应超过10%,。混悬型注射液不得用于静脉注射或椎管注射;乳状液型注射液应稳定,不得有相分离现象,不得用于椎管注射。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中乳滴(分散相球粒)的粒度90%应在1m以下,不得有大于5m的乳滴(球粒)。除另有规定外,静脉输液应尽可能与血液等渗。,103,附录B注射剂,注射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一般要求) 第二点:注射剂所用的原辅料应从来源及工艺等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并应符合注射用的质量要求。注射剂所用溶剂必须安全无害,并不得影响疗效和质量。一般分为水性溶剂和非水性溶剂。 非水性溶剂:。供注射用的非水性溶剂,应严格限制其用量,并应在品种项下进行相应的检查。,104,附录B注射剂,第三点: 。所用附加剂应不影响药物疗效,避免对检验产生干扰,使用浓度不得引起毒性或明显(过度)的刺激。常用的抗氧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和焦亚硫酸钠等,。 第四点: 。容器用胶塞特别是多剂量包装注射液用的胶塞要有足够的弹性和稳定性,其质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容器应足够透明,以便内容物的检视。,105,附录B 注射剂,第五点: 。注射剂必要时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性检查,如异常毒性、过敏反应、溶血与凝聚、降压物质、热原或细菌内毒素等,均应符合要求。(与现有法规要求一致) 第九点:注射剂所用辅料,在标签或说明书中应标明其名称,抑菌剂还应标明浓度;注射用无菌粉末,应标明注射用(所用)溶剂。 修订内容较多,特别关注!,106,附录B注射剂,除另有规定外,注射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必检) 【装量】 注射液及注射用浓溶液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检查法 ,将内容物分别用相应体积的干燥注射器及注射针头抽尽,然后注入经标化的(量具)量入式量筒内(量具)量筒的大小应使待测体积至少占其额定体积的40%)。 IN EX,107,附录B注射剂,【渗透压摩尔浓度】 除另有规定外,静脉输液及椎管注射用注射液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照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附录 G)检查,应符合规定。 新增项目,通过总体控制复杂处方组分每批次加入量,从另一角度检测产品质量重现性、可控性等,108,附录G 眼用制剂,定义:眼用制剂系指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无菌制剂。 (局部作用为主,亦有全身作用报道) 基本分类:眼用液体制剂(滴眼剂、洗眼剂、眼内注射溶液)、眼用半固体制剂(眼膏剂、眼用乳膏剂、眼用凝胶剂)、眼用固体制剂(眼膜剂、眼丸剂、眼内插入剂)等。眼用液体制剂也可以固态形式包装,另备溶剂,在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109,附录G 眼用制剂,影响吸收的因素: 眼睑缝隙损失(730l,1滴药液约5070l) pH和pKa值(分子型离子型药物,双亲性药物更易吸收) 刺激性、表面张力、粘度等 外周血管消除(结膜外周消除),110,附录G 眼用制剂,滴眼剂 系指由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供滴入眼内的无菌液体制剂。可分为水性或油性(澄明)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供滴入的眼用液体制剂,也可将药物以粉末、颗粒、块状或片状形式包装,另备溶剂,在临用前配成澄明溶液或混悬液)。,111,附录G 眼用制剂,眼用制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一般要求) 装量:除半固体制剂增加除另有规定外,其他均为文字统一的修改 第三点:洗眼剂属用量较大的眼用制剂,应(基本)尽可能与泪液等渗并具有相近的pH值。 第五点:眼内注射溶液、眼内插入剂(及)、供外科手术用(伤口、)和急救用(用角膜穿通伤用)的眼用制剂,均不(应)得加抑菌剂或抗氧剂或不适当的缓冲剂, 第六点:包装容器应无菌、不易破裂(并清洗干净及灭菌),,112,附录G 眼用制剂,除另有规定外,眼用制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必检项目) 【渗透压摩尔浓度】 除另有规定外,水溶液型滴眼剂、洗眼剂和眼内注射溶液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照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附录 G)检查,应符合规定。 【无菌】(眼内注射溶液、眼内插入剂及供手术、伤口、角膜穿通伤用的眼用制剂,)照无菌检查法(附录 H(J)检查,应符合规定。 删除【微生物限度】检查,113,附录H 丸剂,定义:丸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以适当方法制成的球状或类球状固体制剂。 基本分类:滴丸、糖丸、小丸等。 滴丸 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后溶解、乳化或混悬于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液)介质中,。 糖丸 系指以适宜大小的糖粒或基丸为核心,用糖粉和其他辅料的混合物作为(撒粉)材料,。 生产与贮藏期间(一般要求): 第四点:滴丸或小丸可包糖衣或薄膜衣。必要时,薄膜包衣丸应检查残留溶剂(与片剂要求一致),114,附录C 酊剂,酊剂 系指将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供口服或外用。 一般要求: 四、酊剂应检查乙醇量。(增加第四点,其他点相应后移) 必检项目: 【甲醇量】口服酊剂照甲醇量检查法(一部附录 T)检查,应符合规定。(增加相应检查项目),115,附录K 糖浆剂,糖浆剂 系指含有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供口服用。 一般要求: 第三点:羟苯(甲酸)酯类的用量不得超过0.05% (统一名称) 五、一般应检查相对密度、pH值等。 (增加第五点),116,附录K 糖浆剂,必检项目: 【装量】 单剂量灌装的糖浆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 取供试品5支,将内容物分别倒入经标化的量入式量筒内,尽量倾净。在室温下检视,每支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少于标示装量的不得多于1支,并不得少于标示装量的95%。(2005版按最低装量检查法) 多剂量灌装的糖浆剂,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F)检查,应符合规定。,117,附录L 气雾剂 粉雾剂 喷雾剂,定义与范围 气雾剂、粉雾剂和喷雾剂系指药物以特殊装置给药,经呼吸道深部、腔道、黏膜或皮肤等发挥全身或局部作用的制剂。 基本分类:吸入、非吸入和外用 吸入制剂分类:单剂量或多剂量 要求: 该类制剂应对皮肤、呼吸道与腔道黏膜和纤毛无刺激性、无毒性。,118,附录L气雾剂 粉雾剂 喷雾剂,一般要求的修订: 五、定量气雾剂释出的主药含量应准确,(每揿压一次,必须)喷出的雾滴(粒)应均匀(的雾滴(粒),吸入气雾剂应保证每揿含量的均匀性。(定量气雾剂释出的主药含量应准确。) 原第七点修订为第八点:定量气雾剂应标明:(1)每瓶总揿次;(2)每揿主药含量。(删除每瓶装量、主药含量) 删除气雾剂【泄漏率】 原方法测定数据无实际意义,【每瓶总揿次】和【每揿主药含量】已可控制,119,附录L 气雾剂 粉雾剂 喷雾剂,【每瓶总揿次】:取供试品4瓶,除去帽盖,充分振摇,在通风橱内,分别揿压阀门连续喷射于已加入适量吸收液的容器内(注意每次喷射间隔5秒并缓缓振摇),直至喷尽为止,分别计算喷射次数,每瓶总揿次均不得少于其标示总揿次 原方法:向已加入适量吸收液的容器内喷射最初10喷,用溶剂洗净套口,充分干燥后,精密称重(w2);振摇后向上述容器内连续喷射10次,用溶剂洗净套口,充分干燥后,精密称重(w3);在铝盖上钻一小孔,待抛射剂完全气化挥尽后,弃去药液,用溶剂洗净供试品容器,充分干燥后,精密称重(w4),按下式计算每瓶总揿次,均应不少于每瓶标示总揿次。总揿次=10(w1-w4)/(w2-w3),120,附录L气雾剂 粉雾剂 喷雾剂,【雾滴(粒)分布】 吸入气雾剂应检查雾滴(粒)大小分布。照吸入气雾剂雾滴(粒)分布测定法(附录 H)检查,使用正文项下规定的接收液和测定方法,依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雾滴(粒)药物量应不少于每揿主药含量标示量的15%。 比05版提高强制执行【雾滴(粒)分布】测定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吸入气雾剂应检查雾滴(粒)大小分布。照吸入气雾剂雾滴(粒)分布测定法(附录 H)检查,雾滴(粒)药物量应不少于每揿主药含量标示量的15%。) 但附录H测定方法仍按05版规定(有争议!主要是检测设备的普适性),121,附录L气雾剂 粉雾剂 喷雾剂,【每揿主药含量】 检查法修订内容: 所得结果除以取样喷射次数(原文为:10或20), 【喷射速率】 检查法修订内容: 平均喷射速率(g/s) (原文为:克/秒), (多剂量) 【喷出总量】 检查法修订内容: 分别连续喷射于已加入适量吸收液的容器(原文为:1000ml或2000ml锥形瓶)中, (多剂量) 粉雾剂、喷雾剂按气雾剂相关修订内容一致,122,附录N 颗粒剂,定义:颗粒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供口服用。 基本分类:可溶颗粒(通称为颗粒)、混悬颗粒、泡腾颗粒、肠溶颗粒、缓释颗粒和控释颗粒等。 缓释颗粒与控释颗粒 参照缓控释片剂(与指导原则修订一致) 一般要求项下:第二点:颗粒剂应干燥,颗粒均匀,色泽一致,123,附录N 颗粒剂,【粒度】 除另有规定外,照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附录 E第二法(2)双筛分法检查,不能通过一号筛(2000m)与能通过五号筛(180m)的总和不得超过供试量的15%。 【溶化性】 泡腾颗粒 因一般装量较大,测定数由6袋修订为3袋,124,附录T 搽剂 涂剂 涂膜剂,涂剂 系指含药物的水性或油性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临用前用消毒纱布或(棉花)棉球等蘸取或涂于皮肤或口腔与喉部黏膜的液体制剂。,125,附录T 搽剂 涂剂 涂膜剂,一般要求 第二点:,(如为)乳状液若出现(有可能)油相与水相分离,(但)经振摇后应能易重新形成乳状液;(如为)混悬液放置后若出现的沉淀物,经振摇应易分散,并具足够稳定性,以确保给药剂量的准确。易变质的搽剂或涂剂应在临用前配制。 第四点:搽剂(中所含药物有些为表皮所吸收),用时须加在绒布或其他柔软物料上 (删除不确切内容) 【无菌】 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涂剂、涂膜剂,照无菌检查法(附录 H)检查,应符合规定。 (发展要求),126,附录U 凝胶剂,凝胶剂 系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均一)溶液由(天然)高分子基质如西黄蓍胶制成的凝胶剂也可称为胶浆剂。小分子无机药物(如氢氧化铝)凝胶剂是由分散的药物(胶体)小粒子以网状结构存在于液体中,属两相分散系统,也称混悬型凝胶剂。,127,附录U 凝胶剂,参照一部修订的内容: 凝胶剂一般应检查pH值 除另有规定外,凝胶剂应避光,密闭贮存,并应防冻。(除另有规定外,凝胶剂应遮光密封,宜置25以下贮存,并应防冻) 删除(六、混悬型凝胶剂在标签上应注明“用前摇匀”),不合实际! 【无菌】 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凝胶剂,照无菌检查法,128,附录的增修订情况,129,附录的增修订情况,2010年版药典附录整体水平较2005年版药典有较大提升,增修订幅度较大. 二部附录收载152个 (1)增订15个 (2)修订69个 理化部分: (1)新增:8个(其中1个指导原则) (2)修订:35个。,130,附录的增修订情况,新增附录 附录J 离子色谱法 附录L 2-乙基己酸测定法 附录M 蛋白质含量测定法 附录N 合成多肽中醋酸测定法 附录S 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 附录K 核磁共振波谱法 附录K 锥入度测定法 附录L 拉曼光谱法指导原则,131,附录III 一般鉴别试验,钠盐 (1) 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2)【(删除)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醋酸氧铀锌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 】修改:取供试品约100mg,置10ml试管中,加水2ml溶解,加15%碳酸钾溶液2ml,加热至沸,应不得有沉淀生成;加焦锑酸钾试液4ml,加热至沸;至冰水中冷却,必要时用玻棒摩擦试管内壁,应有致密的沉淀生成。 醋酸氧铀:有毒,有放射性 ,很难购买到。,132,附录III 一般鉴别试验,锌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解。 (2)取供试品溶液, 【(删除)以稀硫酸酸化,加0.1硫酸铜溶液1滴及硫氰酸汞铵试液数滴,即生成紫色沉淀】制成中性或碱性溶液,加硫化钠试液,即产生白色沉淀。,133,附录的增修订情况,附录 分光光度法 附录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附录C 红外分光光度 附录D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附录E 荧光分析法 附录F 火焰光度法 附录 K 近红外分光光度法指导原则 附录 L 拉曼光谱法指导原则(新增),134,附录 分光光度法,常用的波长范围为:(1)200400nm 的紫外光区;(2)400760nm的可见光区;(3)7602500nm 的近红外光区;(4)2.525m(按波数计为4000400cm-1)的中红外光区。 注:增加“中”和“近”红外光区定义。,135,附录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增加仪器校正手段 (1)2005版收载:汞灯和钬玻璃 (2)新增:近年来,常使用高氯酸钬溶液校正双光束仪器,以10的高氯酸为溶剂,配制含氧化钬(Ho2O3)4的溶液,该溶液的吸收峰波长为241.13nm,278.10nm,287.18nm,333.44nm,345.47nm,361.31nm,416.28nm,451.30nm,485.29nm,536.64nm 和640.52nm,。 仪器波长的允许误差为:紫外区1nm,500nm 附近2nm。 (3)一般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读数,以在0.30.7之间【(删除)的误差较小】为宜。,136,(1)明确校正物质:用聚苯乙烯薄膜校正时, (2) 原料药多晶型处理方法:采用固体制样技术时,最常碰到的问题是多晶现象,固体样品的晶型不同,其红外光谱往往也会产生差异。当供试品的实测光谱与药品红外光谱集所收载的标准光谱不一致时,在排除各种可能影响光谱的外在或人为因素后,应按该药品光谱图中备注的方法或各品种正文中规定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再绘制光谱,比对。如未规定该品供药用的晶型或预处理方法,则可使用对照品,并采用适当的溶剂对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进行重结晶,然后依法绘制光谱,比对。如已规定特定的药用晶型,则应采用相应晶型的对照品依法比对。(从”注意事项”中提上来) 当采用固体制样技术不能满足鉴别需要时,可改用溶液法测定光谱后比对。,附录 C 红外分光光度法,137,(3)制剂鉴别 品种鉴别项下应明确规定制剂的前处理方法,通常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时应选择适宜的溶剂,以尽可能减少辅料的干扰,并力求避免导致可能的晶型转变。提取的样品再经适当干燥后依法进行红外光谱鉴别。 【(删除)品种项下应明确规定供试品的处理方法,如处理后辅料无干扰,则可直接与原料药的标准光谱进行对比;如辅料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扰,则可参照原料药的标准光谱在指纹区内选择35 个辅料无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