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doc_第1页
申请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doc_第2页
申请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doc_第3页
申请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doc_第4页
申请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3: 2010年度河北省精品课程申 报 书(本科)学 校 名 称保定师范专科学校课 程 名 称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课 程 层 次本科课 程 类 型实践为主课程所属一级学科名称05文学所属二级学科名称0502外国语言文学类课 程 负 责 人展素贤申 报 日 期2010年03月30日课程建设网站网址/jpkc/网站用户和密码河北省教育厅制二九年三月27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3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展素贤性 别女出生年月1967年06月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副教授电 位博士职 务外事办主任传 真所在院系外语系E-通信地址(邮编)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3027号保定学院外语系(071000)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教师教育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教师的荣誉、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综合英语(专业基础课),周6学时,1届学生共60人科研方法及论文写作(专业主干课),周10学时,2届学生共350人2近五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指导本科毕业生科研实践与论文写作,共计22人。3近五年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国家留学基金委(编号2003813150),2004-2005. 保定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现状调查与师资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全国基础外语教学研究中心(编号JJWYZX2004024),2004-2007。4近五年公开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论文Holistic literature-integrated curriculum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of English at Chinese tertiary normal institutions: A suggested model, EJ: Language, Society and Culture (.au/users/tle/), 2004, 14. 论文Changes to a Chinese pre-service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Analysis, results and implication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08, 1. 论文 保定市中小学英语教师现状调查报告,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 撰稿人.5近五年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2004年主持的课题师资培养与中小学英语教学获保定师专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2005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在澳大利亚访学研究。2005-2009年获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博士生研究奖学金,进行博士课题研究。2009年获市嘉奖。2010年被河北省认定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中国当前英语教育改革与教师职业发展(编号00002J),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国际博士生研究奖学金资助金项目,2005-2009,独立完成。 国家“948”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项目的农业科技录像资料翻译工作,2003-2005,本人为主要翻译者之一。 2近五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的学术著作论文被禁锢的心灵:查尔斯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监狱意象”,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第一作者.书评Struggles over differences: Curriculum, texts and pedagogy,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06, 2. 独立完成.博士论文 Supporting primary school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2009,由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图书馆收藏,面向世界读者。合著Language and literacy in a challenging world,即将于2010年6月由Nova S cience Publishers 出版发行。 3. 近五年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主持的课题师资培养与中小学英语教学,2004年获保定师专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被河北省认定为 “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课程类别: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主干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王振立性 别男出生年月1955年06月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教授电 位学士职 务外语系主任传 真所在院系外语系E-通信地址(邮编)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号保定学院外语系(071000)研究方向外语教学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教师的荣誉、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综合英语 (专业基础课),周12学时, 1届学生共420人。英语教学法(专业基础课),周 6学时,5届学生共600人。2近五年讲授的实践性教学指导本科毕业生科研实践与论文写作,共计65人。3近五年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构建高师新型教学模式,河北省教师学会 (编号JJS2005-15 ),20042006。 保定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现状调查与师资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中心(编号JJWYZX2004024),2004-2007。4近五年公开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论新时期应用时态的教与学,中国科教研究,2006,4.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实证研究,科教文汇,2007,3. 5.近五年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2004年主持的课题师资培养与中小学英语教学获保定师专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6年获保定市嘉奖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运用元认知理论 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框架,河北省教育厅(编号:SZ060309), 2005.主持人。2近五年公开发表的论文构建新型在岗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现代教育通讯,2006,2第二作者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新闻天地, 2006,9第二作者对高校大学生素质的调查与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6,4.第二作者元认知理论与大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中国素质教育研究,2006,5第二作者.用对立、创新、和谐视角透视布莱克神话体系,时代文学,2009,10.第一作者.3近五年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中小学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缺板”的原因与对策,2006年获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术年会获二等奖。中小学英语师资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2007年获首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师培训者高级研讨班大会一等奖。对高校大学生素质的调查与研究,2007获保定市社科三等奖。课程类别: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主干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刘福学性 别男出生年月1956年11月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教授电 位学士职 务传 真所在院系外语系E-通信地址(邮编)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号保定学院外语系(071000)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教师的荣誉、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 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高级英语(基础课),周6学时, 5届学生共250人.现代大学英语 (基础课),周6学时, 5届学生共250人.综合英语(专业基础课),周6学时,5届学生共250人.2. 近五年讲授的实践性教学指导本科毕业生科研实践与论文写作,共计50人。3. 近五年公开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大力提倡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北方论丛,2004,2.影响大学生外语学习成效的策略因素探析,江汉论坛,2005,1.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策略探析, 大学时代,2006, 5.学好英语,要靠“五勤”,英语知识, 2008, 3.4.近五年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2005年论文获保定市社科联二等奖;2007年立三等功;2008年获得保定学院师德先进个人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运用元认知理论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框架,河北省教育厅(编号SZ060308), 2005-2007. 主要参研人。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策略教授情况调查研究,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编号JJWYYB2009067),2009-2010。主要参研人。2近五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重新认识英语教师角色的转位,外语教学探索,2004,2. 3近五年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2005年论文获保定市社科联二等奖。课程类别: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主干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申宝国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2年09月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副教授电 位硕士职 务传 真所在院系外语系E-通信地址(邮编)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号保定学院外语系(071000)研究方向英美文学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教师的荣誉、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 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综合英语(专业基础课),周12学时,2届学生共有140人听力(专业基础课),周6学时,2届学生共有240人英美文学选读(专业主干课),周8学时,4届学生共有600人语法(专业基础课),周4学时,2届学生共有200人2. 近五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指导本科生毕业生科研实践与论文写作,共计40人。3. 近五年承担的教学研究课题构建高师新型教学模式,河北省教师学会 (编号JJS2005-15),20042006。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学模式,河北省教育厅(编号b-22),2007. 4. 近五年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认知心理学在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大学英语,2004,6. 激活人类第六感觉,提升学生创造力,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2005,9. 高师教学模式现状调查研究,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解析信息加工过程,提高语言综合技能,21世纪报 200612-11。幽默在培养创造力和元认知的作用,当代教育论坛,2007,2.基于元认知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国外语,2008,5.5. 近五年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2006年获保定市嘉奖2006年获保定市“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9年获“保定学院十大科研标兵”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中小学英语师资现状调查与师资培训模式的实证研究,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编号JJWYZX2004024),2004-2007,后期主研人。运用元认知理论 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框架,河北省教育厅课题 (编号SZ060308) 2005, 第二主持人。2. 近五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小学英语教师科研素质的调查报告,教师教育研究,2009,5. 独著。基于知识汤结晶论拓展科学研究素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第一作者。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初探,扬州大学学报,2007,4。第一作者对高校大学生素质的调查与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6,4.第一作者。布莱克的四重视像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甘肃社会科学,2007,6.第一作者。3. 近五年获得的学术研究奖励 对高校大学生素质的调查与研究,2007获保定市社科三等奖。 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元认知能力,2006年 获中国科技翻译论文评比三等奖。 中小学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缺板”的原因与对策,2006年获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术年会获二等奖 中小学英语师资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 2007年获首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师培训者高级研讨班大会获一等奖。课程类别: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主干课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展素贤女1967年06月副教授应用语言学、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的主讲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王振立男1955年06月教授语言教学本课程三年级第一学期主讲、指导学生论文刘福学男1956年11月教授语言教学、跨文化交流 本课程三年级第二学期和四年级第一学期主讲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申宝国男1962年09月副教授英美文学本课程三年级第二学期和四年级第一学期主讲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杜小梅女1968年09月副教授英语国家文化、语言学习策略本科生三年级第二学期主讲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申枚女1964年10月副教授语言学本课程四年级第二学期主讲教师、指导学生论文3-2教学团队整体结构教学团队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高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还要注明双师结构本课程组共有教师10人 (其他四位主讲教师请看“说明”一栏)。学历结构:教师学历层次高。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1人具有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英语语言教育方向博士学位(PhD),1人具有新西兰兰卡托大学外语教育硕士学位,1人具有北京大学语言学方向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齐全,涵盖英语学科主要研究领域。职称结构:教师职称结构搭配合理。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助教3人,高级职称占60%。年龄结构:老、中、青相结合。50岁以上2人,40-49岁4人,40岁以下4人。学缘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国外大学博士生、硕士生2人、北京大学硕士生1人,南开大学毕业的1人、河北师大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3人、河北大学硕士生3人。课程负责人展素贤副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国内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外从事近6年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具有本专业领域的国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在应用语言学、教师教育、英美文学研究领域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科研经历丰富,科研成果丰硕。 主讲教师王振立教授、刘福学教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研究功底,在英语专业教学、教师教育及文化研究方面获多项教研、科研成果和奖励。 主讲教师申枚副教授、申宝国副教授、杜小梅副教授分别在各自研究的语言学、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造诣深厚,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年轻的主讲教师张广天、赵楠、韩杰、张利明均为国内外重点大学外语教学、翻译、文学和语言学硕士研究生,撰写了高质量的硕士论文。四位年轻教师的硕士研究生研究经历及自身的科研素养为“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本课程组于2003年在教授第一届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过程中,借保定师专教学改革之机,酝酿而成。研制开发以来,课程组围绕着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以申请科研立项为导向,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到教学改革,使本课程建设不断完善。首先,教学研究论文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针对英专业本科生(师范方向)的“思辨缺席症”,探讨了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加强学生科研论文指导的意义和解决方略。为了卓有成效地改革职前英语教师培养模式,课程组成员主持完成了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实验中心资助项目中小学英语教师现状调查与师资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此项目的完成解决了外语系职前英语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短板”和“缺板”问题,特别是师范生欠缺的科研能力。与此同时,课程组主持完成了河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运用元认知理论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框架,对提高外语系及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针对如何完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课程组负责人主持申请了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金项目英语教学模式探究。回国后,在个人课堂教学中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并邀请其他课程组成员进行现场课堂观察与堂后的观摩交流。借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之机,课程组其他成员主持完成了河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构建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学模式,促进了“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的改革。与此同时,课题组主持完成了河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大学生英语职业应用能力的需求趋向性及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此项目针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取向,调整增设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课程,取得了初步的社会效应。以上5项科研立项的完成,使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从最初侧重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发展到了目前培养毕业生在应用语言学、翻译 、文化、旅游、贸易等多个方向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3-4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中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以精品课建设为阵地,以申请科研立项为导向,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 采取了多种措施培养中青年教师,取得了显著成效。1. 鼓励中青年教师“走出去”,进行学历、学位及各种形式的脱产在职教师进修活动。 五年来课程组1人取得国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1人获国外著名大学硕士学位,5人获得国内大学硕士学位。1人完成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访问学者项目,1人在国内著名大学完成国内访问学者项目。2. 在课程组内,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一是完善“导师制”。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不仅要指导帮助年轻教师的教学,而且要带领年轻教师申请科研课题。“导师制”取得了明显效果,年轻教师不仅在校内获得了青年教师优秀奖,还和老教师一道申请完成了5个省级科研立项。二是组织青年教师举办英语沙龙活动。由课程组负责人和外籍教师组织引领的年轻教师外语沙龙活动,促进了年轻教师综合英语素质的提高。 3. 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走进来”,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培养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开拓了教师科研视野,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通过以上措施,目前我们课程组已基本形成教学、科研水平较高、职称、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研究领域齐全的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数的比例。4课程描述4-1 本课程在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本课程的开设是保定师专外语系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创造性成果,是原保定师专升本建院,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资料显示,本课程是全省高校中唯一融合“科研方法”和“学术论文写作”的综合性专业主干课。 2001年,保定师专与河北大学联合招收了第一届英语师范专业本科生,成立了“毕业论文指导教研室”(本课程负责人展素贤博士及申枚副教授先后出任教研室主任)。教研室的建设宗旨是针对本科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组建具有不同研究方向的课程团队,用以指导学生的科研方法和毕业论文写作实践。教研室通过调查研究、申报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等举措,向全系本科生推出系列不同研究领域的专题讲座。“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就是由这个系列讲座发展而成的。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从本科生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至四年级第一学期,每学期36学时, 共计108学时。本科四年级第二学期为“一对一”教师辅导学生论文写作。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本课程从授课教师、授课内容、授课形式上经历了如下变革: 单一教师的独立授课到教师团体的集体授课。2003年之前,本课程主要由外籍教师或课程组成员讲授英文写作的一般特点和具体的写作方法。2003年之后,由于意识到教师团队的重要性,授课教师团队组建,由2-4名具有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主讲,2-4名具有不同研究方向的年轻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辅导。 授课内容整合了原来分散的“英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和英美文学、语言学、翻译等所涉及的零星科研方法,形成目前系统性、实践操作性很强的“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课程。 授课形式从原来的注重理论传授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有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又有学生课外的科研实践和写作实践;既有面对全体学生的讲授,又有“一对一”个性化的教学辅导。 本课程目前已在5届近400名本科毕业生中讲授,对培养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保证毕业论文写作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不同于其他院校一般意义上的“毕业论文”或“学术写作”课程。它融合了英语学科的各个专业方向,帮助学生定位自己的研究领域,培养学生科研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科研活动,使学生体会科研过程,并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为未来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保定学院立足于保定市,面向河北省其它地区,主要服务于河北省保定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英语系本科的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意识,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中小学教育、旅游、经济和文化行业从事教学、科研和翻译工作。本课程适应这一定位,作为主干课面向不同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开设,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实践和论文写作活动,对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高。4-2-2 说明本课程的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模块一:科研论文的基本特点,36学时模块二:科研方法和实际科研操作过程,36学时模块三:毕业论文的设计过程,36学时模块四: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引领学生亲身经历严谨、系统、科学的科研过程。在“做中”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做中” 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体验科研乐趣、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写出高质量科研论文和毕业论文。难点:英语专业是一门融合语言、语言教学、文学、文化和翻译的综合交叉学科,科研方法因学科不同而迥异。如何针对不同专业领域,指导具有不同研究兴趣的学生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成为本课程的难点。解决办法:搭建了由不同研究领域的老、中、青教师组成的主讲团队,这些教师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学历高、职称搭配合理、教学科研经历丰富。他们共同讲授、指导本科生从事科研,撰写本科毕业论文。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论课程不填) 第二模块中科研方法的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了从事科研的机会,在实践中学生获得了科研能力和知识运用的共长,能够完成高质量的科研报告。 第三模块和第四模块的论文设计和写作过程,使学生熟知了从事科研的方法与过程,初步具备了科研能力,能够写出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设计思想: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源于学生对学术写作特点的熟知、源于学生在真实科研环境中感悟科研真谛,掌握科研方法;源于学生基于科研实践的论文写作过程的探究。效果:通过学生在四个模块中的自主探究,积极实践,科研认知和论文写作水平逐步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大幅度提高。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探讨和学生的实际操作,在四个不同模块达到如下目标:模块一:使学生熟知学术写作的基本特征,掌握学术论文的语言形式、写作风格等写作规范;模块二:使学生熟知英语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具体研究方法;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 感兴趣的专业领域进行小型课题研究。学生通过实际参与,了解系统、严谨和科学的科研过程;学生能够对自己所从事的小型课题研究写出科研报告。包括:题目的选取、相关的文献回顾、数据采集与分析,为学生未来的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坚实基础。模块三:学生熟知英语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论文写作要求;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包括:题目的选取、相关的文献回顾、拟采用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毕业论文框架搭建。模块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即,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文献回顾、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士学位论文。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实训或其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知识模块教学内容授课时数(108学时)授课 自主探究第一模块(学术论文写作特点)从一般到特殊文本的写作2常用写作范式2数据评述方法4书写提要2书写述评22如何写小型学术论文64如何建构大型学术论文84第二模块(科研方法和实际科研操作过程)如何在不同研究方向选题42如何在不同研究方向进行文献回顾42如何在不同研究方向选取恰当的科研方法4如何在不同研究方向采集相关数据42如何进行数据分析 4如何展示数据 4如何撰写论文提案42第三模块(毕业论文的设计过程)构架不同研究方向的论文框架64文章介绍部分42文献回顾、科研问题的细化62科研方法描述部分22结论部分22启示部分4第四模块(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写作4-2-3本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在模块一、二、三的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模块四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具体形式如下:模块一:以任务为驱动,教师提出任务,学生自主探讨、教师总结讲授模块二:以任务为驱动,在教师讲授每个议题之后,教师提出任务,学生积极探究模块三:同模块二的教学方法模块四:教师指导、学生为主的“一对一”辅导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模块一:考核学生是否熟知学术写作的基本特征;掌握学术论文的语言形式、写作风格等写作规范。通过学生完成论文进行考核。模块二:学生熟知英语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具体研究方法;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进行小型课题研究。学生通过实际参与,了解系统、严谨和科学的科研过程;学生能够对自己所从事的小型课题研究写出科研报告。考核方法采用写作实践、课堂参与讨论、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模块三:学生熟知英语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论文写作要求,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方法同模块二。模块四:考察毕业论文质量。所有主讲教师集体评审4-2-5创新与特点 该课程实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创新: 课程内容的创新:本课程注重解决国内学生科研能力偏差这一普遍性问题。授课内容涵盖了科研方法的理论探讨、学生从事科研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及毕业论文的具体撰写。 授课团队的创新:跨专业方向搭建授课团队。主讲教师学历高、职称搭配合理、理论水平较高、教学能力强。教师间交流探讨教学思想,集体备课、共同讲授,教学科研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总任务和子任务为驱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既有讲座式的大课堂,又有讨论式的小型“工作坊”和讨论会,还有“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指导。 考试形式的创新:本课程的考试采用动态评价机制,采用过程性评价手段。不仅仅注重学生最后的论文质量,同时也注重学生平时的口头展示和书面作业以及阶段性成果汇报。从以上创新不难看出,本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引领学生参与整个科研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科研基础。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实训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条件;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使用与建设:国内教材为主,引进国外相关科研方法和学术写作专著,结合教师对各自研究领域的热点及研究方法的综述。除此之外,学生平时的写作实践也成为活性的文本教材。 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主讲教师针对本领域,即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学、文化和翻译等领域的热点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相关研究书籍及本研究领域国内外著名学者的学术论文及学术专著。除此之外,外语系每年投入专项经费,建立课程资料室,其中包括书籍、音像资料、电子读物和有关期刊杂志。学校图书馆也定期和课程组联系,定向采购添置相关书籍。配套实验实训教材的教学效果:通过讲授国内教材,引进国外专著,结合教师自行编攒的教学材料,以及提供相关领域扩充性阅读资料,学生熟知了自己感兴趣领域的热点问题,熟知了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以及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实践教学条件:学校已投入建设经费几万元,购置了计算机、扫描仪、刻录机、打印机、移动硬盘等设备和大量教学资料。在指导学生从事小型科学研究过程中,外语系及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图书资料和各种人力资源。例如:在进行文献回顾过程中,外语系资料室和学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学生所需阅读书目;学生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主讲教师团队辅导学生,同时协调其他系、部门协助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观察活动。网络教学环境:学校闭路电视网、计算机网络中心,建立了电子期刊网、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外语系拥有7个现代化多媒体语言实验室,1个无线电频率发射台,1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因特网络,速录机、传真机和复印机,设备总价值100多万元。外语音像资料丰富,录音带、录像带近千盘,DVD光盘达到370套。这些教学仪器设备为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故此,主讲教师能够在多媒体教室为学生展示信息容量大、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计算机与互联网相连接,讲课的同时能够为学生演示动态的教学资源,提供相关电子资料,使学生熟知本领域网络资源。课堂外,学生能够自主在学校图书馆上网查阅所需科研资料。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教学理念、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及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方面的教改举措) 教学理念: 高水平的教学取决于教师能够集体对学生负责,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而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则取决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目标性任务,完成一系列自主探究活动。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基于以上理念,本课程采用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教师通过设计大任务下的每个“子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行设计研究过程。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获取科研能力,撰写科研论文。通过设计系列任务型教学活动,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撰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 实施效果: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能够独立从事小型课题研究。在“做中” 学生培养了科研兴趣,明白了从事科研的过程,提高了论文写作能力。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 在主讲教师总结展示本研究领域热点问题及相关科研方法探讨时,主要采用副教授以上主讲50人左右的大班“讲座”形式,在学生汇报自己科研过程、科研活动时,采用由助教辅导的10-15人的“工作坊” 和“讨论会”。在最后阶段主要采用“一对一”的个性化论文辅导。 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本课程的讲授部分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文献回顾部分,引领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掌握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学生初步接触了SPSS社会学统计软件。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作业、考试等方面的教改举措: 本课程的作业和考试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考试结果。作业既包括平时的口头展示汇报和书面作业,又包括阶段性的成果汇报。考试采用动态评价机制,主要使用了过程性评价手段,为每位学生建立了过程性评价档案袋。档案袋记录了如下内容:学生课堂上的积极参与、课外完成的作业质量、学生口头汇报和笔头作业,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这些构成了评价系统的重要参考因素。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校外专家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田贵森教授,外籍专家James Bishop 和河北大学温荣耀教授对此课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该课程抓住了高校培养本科生的关键,有益于加强高校学生科研这一薄弱环节。”,“有助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以此课程作支撑,我校与河北大学合办的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一次性通过率为100%,研究生考取率20% 多。在校生成立了大学生研究会,紧密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协助教师完成了“保定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现状实证研究”国家级课题以及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 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估我院督导组马淑珍、齐常立、李德祥、尹苏敏、赵大军教授通过听课、说课、评课,认为该课程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时效性。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具有培养大学生研究能力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为大学生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和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达成的共识是:此课程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师层次阶梯化,教师教学艺术化。学院组织的教学调查问卷,全系召开的有关教学的座谈会,教师单独组织的教学反馈,都表明学生对此课程热情高,兴趣大,收获广。教务处统计的学生评价结果此课程已连续三年获得“优秀”,被确定为“校级精品课”。两名教师获得教学优秀奖,两名教师获市嘉奖,三名教师立“三等功”。三名教师属校际教学团队成员。5自我评价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与创新(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本课程注重解决国内学生科研能力偏差这一普遍性问题。授课内容涵盖了科研方法的理论探讨、学生从事科研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及毕业论文的具体撰写。 跨专业方向搭建授课团队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理论水平较高、教学能力较强。教师间交流探讨教学思想,集体备课、共同讲授,教学科研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以总任务和子任务为驱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既有讲座式的大课堂,又有讨论式的小型“工作坊”和讨论会,还有“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指导。5-2 本课程与省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本课程与省内外同类课程相比,处于领先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省内外同类课程一般由单一教师讲授,其局限性在于单一教师的授课内容不可能涵盖英语学科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范式和论文写作规范。而本课程主讲教师团队由不同专业研究领域的教师组建而成,能深层次探讨各个领域的热点问题,供不同研究兴趣的学生选择科研课题,指导学生选取合适的科研方法,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 省内外同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重论文写作的“理论讲授”,而忽略了学生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兴趣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毕业时,缺乏科研创新能力。本课程在注重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理论探讨”的同时,更多关注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的教学设计保证了学生具有从事基本科研活动的能力,保证了学生能够基于真实的科研实践活动,撰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有效地避免了学生的论文抄袭现象,论文质量大幅度提高。 省内外同类课程一般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本课程教学方法多样,实现了三个结合。即:课堂内师生间 探讨和课堂外学生自主参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理论探讨的大课堂、师生间探讨交流的小课堂和“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相结合;整体任务设计和阶段性的“子任务”相结合,驱动了学生在不同阶段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本课程仍然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问题一:师生比失调:尽管搭建了10人的教师主讲团队,但是生源人数逐年递增导致该课程师生比失调 (目前为1:22.7),教师在组织小型“讨论会”和进行“一对一”辅导时,难于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