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周边山体绿化用业设计及方案.doc_第1页
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周边山体绿化用业设计及方案.doc_第2页
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周边山体绿化用业设计及方案.doc_第3页
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周边山体绿化用业设计及方案.doc_第4页
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周边山体绿化用业设计及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后山绿化实施方案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后山绿化实施方案1 一一、作业区基本情况作业区基本情况1 (一)社会及自然条件.1 (二)土地利用现状.2 二、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二、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 (一)主要依据.2 (二)指导思想.3 (三)主要原则.3 三、设计规模与布局三、设计规模与布局4 (一)规模.4 (二)布局.4 四、施工作业技术措施设计四、施工作业技术措施设计 4 (一)设计方法.4 (1)外业调查.5 (2)内业设计.5 (二)绿化造林技术措施设计 .5 (1)整地设计.5 (2)造林树种设计.6 (3)需苗量.6 (4)造林类型设计.7 (5)栽植设计.7 (6)抚育管护设计.7 (7)环保设计.8 五、作业时间要求五、作业时间要求 .8 六、投资概算六、投资概算.9 (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9 (二)投资概算 10 七、实施对策及建议七、实施对策及建议10 (一)施工组织.10 (二)土地落实.11 (三)苗木提供和资金筹措.11 (四)现场技术指导.11 (五)造林质量验收.11 (六)督促检查.11 附件:附表附件:附表 1、2、3 及规划设计图和典型设计图及规划设计图和典型设计图 1 雷山县西江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千户苗寨”绿化绿化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雷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快我县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决定 中明确指出:“从我县实际出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实施政 府主导,适度超前,集约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大旅游战略,在规模和效益 上整体推进旅游经济的全面增长,使之尽快发展成为我县新阶段国民经济 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旅游带动战略已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 展计划,并正得到不断的发展。 雷山县西江镇是中国第一大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早已斐誉海内外, 被国家文物局定为“露天博物馆” 。其周边还分布着国家级雷公山自然保 护区、雷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国家古建筑重点保护单位”郎德上寨、 被联合国列为乡村旅游发展示范点的巴拉河民族风情旅游谷、 “中国芦笙 歌舞之乡”南猛等可借景观资源。雷山县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业,实现 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在雷山县西江镇旅游景区和线路绿公建设中,采用 封山育林、人工改造和人工栽培等技术手段,在增加林木植被覆盖度,增 强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和质量的同时,提高沿线森林的景观等级,美化沿线 村寨寨容寨貌,增加整个旅游线路及景区的可进入性,为整个区域的旅游 业奠定生态基础,为此,根据需要,编制本绿化方案。 一、作业区基本情况一、作业区基本情况 2 (一)社会及自然条件(一)社会及自然条件 西江村位于西江镇的政府所在地,全村辖 37 个村民组,总人口 4577 人,总户数 1285 户,母岩为前震旦纪板溪群变质岩系,由浅变质岩组成, 岩质松脆,侵蚀强烈,易风化,以中山深谷形成的地貌为主,境内有西江 河穿寨而过,流到郎利汇入清水江,属长江水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 润区,雨量充沛,冬春多阴雨,境内年均气温 15左右,年降雨量在 12501500 毫米,一般集中在夏季。 作业区位于西江村后山,海拔 630820 米。多为仍在耕种的农田和 农土,土壤为黄壤,自然肥力较好。作业区的地质、地貌复杂多样,气候、 土壤等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由于周边山上用于耕种的非林地较多,水土流 失隐患重,受森林植被减少和森林质量下降等因素影响,西江河水源逐年 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二)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利用现状 用于造林绿化的土地大多是正在耕种的农田和农土,需要政府给予土 地使用者进行一定经济补偿后,方能进行造林作业。在造林绿化实施区域 有农田 100 亩、农土 226 亩,其余为宜林荒山 18 亩。详见附表 1。 二、设计依据及指导思想和原则二、设计依据及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主要依据(一)主要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实施条例 ; 3 3、 黔东南州雷公山区旅游总体规划 ; 4、 雷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5、 雷山县“十一五”林业可持续建设发展规划 ; 6、 雷山县综合农业区划 。 (二)指导思想(二)指导思想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全民绿化造林、建设生态文明旅游为指导,以 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为出发点,从千户苗寨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千 户苗寨的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以景观生态经济学为基础,以增加千户苗 寨绿量和促进森林健康为核心,以千户苗寨周边大环境绿化为背景,以 “造、管、改”为主要手段,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稳步实现“四季常青、 花色点缀” 。同时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留历史文化古 迹、保持自然风貌和田园风光,推进千户苗寨农户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主要原则(三)主要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 2、坚持“造、封、管、改”相结合,各种季相变化的森林景观相结 合的原则。 3、坚持选用乡土树种,适当引进外来树种的原则。 4、坚持乔、灌、草、竹相结合,观花、观叶观形树种相结合;绿化、 美化、香化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多渠道筹集工程建设资金,与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相结合,国 4 家、地方、集体、个人相结合,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原则。 6、坚持依法治林,依法维护森林、林木、林地所有者和经营者合法 权益的原则。 三、设计规模与布局三、设计规模与布局 (一)规模(一)规模 西江村周边需绿化面积为 1050 亩,整个绿化工作分二期进行(第一 期的实施时间为 2008 年春,第二期的实施时间为 2009 年春) 。本期设计 为第一期工程,作业设计共区划 3 个作业小班,总区划面积 344 亩, 植树 104920 株、丛,其中含笑 12040 株,香樟 12040 株,杜英 12040 株,黄花 槐 34400 丛,迎春花 34400 丛。 (二)布局(二)布局 在作业区 1 号小班面积 209.5 亩,栽植苗木 63896 株、丛,其中含笑 7332 株,香樟 7332 株,杜英 7332 株,黄花槐 20950 丛,迎春花 20950 丛; 2 号小班面积 48.6 亩,栽植苗木 14823 株、丛,其中含笑 1701 株,香樟 1701 株,杜英 1701 株,黄花槐 4860 丛,迎春花 4860 丛;3 号小班面积 85.9 亩,栽植苗木 26201 株、丛,其中含笑 3007 株,香樟 3007 株,杜英 3007 株,黄花槐 8590 丛,迎春花 8590 丛。 四、施工作业技术措施设计四、施工作业技术措施设计 (一)设计方法(一)设计方法 本次作业设计分为外业和内业两个部分,对小班进行区划调查和设计。 5 (1)外业调查)外业调查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作业区范围的地形、地势、气候、土壤、植被及森林火 灾和病虫害等。调查作业区人口分布,劳动力情况,交通条件,农林业生 产状况等。 小班勾绘: 外业采用 1:10000 地形图勾绘小班,再到室内用 CAD 软件计算小班 面积和转绘小班位置。 (2)内业设计)内业设计 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检查核对外业工作,做到图表无误,资料齐全, 内容完整,计算正确。最后进行内业设计。按国家、省颁布的有关造林作 业设计技术规程要求,对外业小班调查情况进行作业设计,主要完成内业 小班细划、面积求算、树种设计、造林技术措施设计、投资概算、表格数 据汇总、施工设计图绘制和说明书编写等。 (二)绿化造林技术措施设计(二)绿化造林技术措施设计 (1)整地设计)整地设计 1、整地规格 本次设计大苗采用 606060cm 规格整地,灌木采用 303030cm 规格整地。 6 2、整地方式 标示栽植穴: 大苗按 2.5 米2.5 米的规格安排栽植穴位置,用石灰做标记,灌木 穴按 1 米1 米在大苗穴四周均匀布置。对穴位上有较大树木的应尽量避 让,既保护原有树木,又保证景观效果。 挖穴: 以石灰标示位置为中心(若遇岩石或大树可适当上下左右移动)开挖, 先将表面杂灌清除,然后将表层土壤取放于穴的上部,再将下层心土挖出, 堆放于穴的两边,大苗栽植穴不得小于横向宽 60cm、纵向宽 60cm、深 60cm 的标准,灌木栽植穴不得小于横向宽 30cm、纵向宽 30cm、深 30cm 的 标准。 施基肥: 栽植穴按如下标准施肥:大苗穴每个坑施入复合肥 1 公斤、过磷酸钙 0.1 公斤,灌木穴每个坑施入复合肥 0.5 公斤、过磷酸钙 0.1 公斤。 回填: 回填时先将表土填入穴内,将表土和施入的肥料充分混匀,再填入心 土。回填时要捡去草根和石块,并要高出种植穴 30cm 以上,形成馒头状。 (2)造林树种设计)造林树种设计 根据雷山县现有绿化苗木情况,本次设计的乔木绿化树种为含笑、香 樟、杜英,采用胸径 5-8cm 的苗圃移植苗。根据本次绿化需要设计灌木树 种为黄花槐、迎春花,苗木规格 3-5 株每丛的苗圃实生苗和扦插苗。 7 (3)需苗量)需苗量 本次绿化造林共需绿化苗 104920 株、丛,其中含笑 12040 株,香樟 12040 株,杜英 12040 株,黄花槐 34400 丛,迎春花 34400 丛。 造林类型设计造林类型设计 本次设计为阔叶混交林,混交方式为行间混交,顺序为第一行为含笑, 第二行为香樟,第三行为杜英,以此类推。详见小班造林类型表(附表 2) 。 栽植栽植设计设计 根据苗木大小的需要,取出种植穴内回填的部分泥土,放入适量保水 剂,将带土球的苗木放入。栽植深度略深于原来的 23 厘米。带土球苗 木剪断草绳(若为麻绳必须取出),取出蒲包或麻袋片,边埋土边夯实。栽 植后用木棒给树木做好三角支架,木棒支柱与树干相接部分要垫稻草,以 防磨伤树皮。 栽植时间选择在下透雨后的阴天进行。若无雨必须人工挑水浇灌,浇 水要浇透。 抚育管护设计抚育管护设计 补植 夏季结束后,全面检查苗木成活情况,对死亡的苗木,在当年冬季或 翌年春季进行补植。 后期追肥和抚育管理 8 “三分造,七分管” ,初定植的绿化苗木对外界不良的环境条件抵抗力 弱,因此要进行精细的抚育管理。对新造林地要进行封禁保护,对易倾倒 的大苗(树)要搭建支撑架。抚育采用锄抚法,采用三年五次抚育法,造 林当年秋季抚育一次,第二年和第三年夏秋抚育各一次,进行松土和除去 穴内的杂草。为了促进苗木生长,缩短培育期,每年锄抚时还要追肥一次, 每年施尿素 0.25 公斤。 病虫害防治 坚持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所用苗木必须进行严格的病 虫害检疫,发现带有危险病虫害的苗木,应就地进行销毁,同时加强对新 造林地的抚育管理,改善新造林地立地条件,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 护工作。 管护 为保证造林区树木的生长,必须有专人进行常年巡护。根据作业区比 较集中的特点,聘请 2 名专职护林员,制止在造林区及周边山地上放牧、 割草等一切不利于林木生长的人为活动,并禁止在造林区内用火。管护期 为 3 年。 环保设计环保设计 对造林地清理时,要注重水土保持,严禁全面整地,保留穴间原有的 乔、灌、草植被,造林地沿等高线采用穴状整地,按“品”字型排列。 9 五、五、作业时间要求作业时间要求 整地时间在 2008 年 2 月底至 3 月中旬完成,栽植在 3 月底完成。 六、投资概算六、投资概算 根据造林用苗量、苗木运输、整地、栽植等环节结合本地劳务用工单 价、绿化苗木及所需物资市场价格,作出如下投资概算: (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栽植穴标示费:0.5 元/个,包括人工和石灰费用。 2、整地挖穴及回填费:10 元/个。 3、种苗需要量:每穴用绿化苗 1 株、丛。 4、种苗费:含笑 150 元/株,香樟、杜英 100 元/株,黄花槐 1 元/丛, 迎春花 0.8 元/丛(含起苗、运输) 。 5、苗木搬运费:大苗 6 元/株,灌木 0.5 元/丛(从西江村公路抬到 造林地) 。 6、栽植费:大苗 4 元/株,灌木 0.5 元/丛。 7、大苗支架费:10 元/株。 8、抚育费:40 元/亩。 9、后期肥料费: 278 元/亩。 10、补植费: 510 元/亩。 11、保水剂:900 元/亩。 12、人工浇水费:150 元/亩。 10 13、管护:9600 元/人年。 14、病虫害防治:30 元/亩。 15、管理费用:30 元/亩。 16、设计费:30 元/亩。 17、不可预见费:50 元/亩。 (二)(二)投资概算投资概算 总投资 6910940 元,其中:栽植穴标示费 18060 元,整地挖穴及回填 费 636400 元,种苗费 4244920 元,苗木搬运费 251120,栽植费 178880 元, 大苗支架费 361200 元,抚育费 68800 元,后期肥料费 478160 元,补植费 175440 元,保水剂 309600 元,人工浇水费 51600 元,管护费 57600 元,病 虫害防治费 10320 元,管理费 10320 元,设计费 10320 元,不可预见费 17200 元。详见附表 3。 七、七、实施对策及建议实施对策及建议 (一)(一)施工组织施工组织 为确保造林的质量,保障本次绿化的顺利实施,成立西江村造林绿化 领导小组,负责绿化工作的统一协调和指挥;同时成立督查组和技术指导 小组、检查验收小组,负责对造林绿化工作进行督促、技术指导和工程验 收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