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2).ppt_第1页
课件: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2).ppt_第2页
课件: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2).ppt_第3页
课件: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2).ppt_第4页
课件: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河北联合大学 张慧珠,目的要求,1. 了解慢性心功能不全时心脏的病理生理改变及神经内分泌等变化. 2. 治疗CHF药物的分类 3. 掌握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 4. 掌握ACEI及AT1拮抗药治疗CHF的作用机理及防治作用 5. 了解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受体阻断药的抗CHF的药理作用,定义: 多种病因所致的心脏泵血功能降低,不能有效的将静脉回流的血液充分排出,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及临床综合征。 也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功能不全 (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心排血量不足,心脏收缩性,收缩时的张力,收缩 速度,心脏负荷,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性降低: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肌病变,如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 心肌肥厚等。 后负荷:心脏收缩时所克服的排血阻抗。 后负荷增加: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 窄、高血压病、肺动脉高压。 前负荷:心室舒张时所承受的容量负荷。 前负荷增加: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的血液反流及全身性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素(Renin): 血容量降低或受体激动时由肾脏分泌。 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 引起血管收缩、心肌肥厚、心脏重构。 醛固酮:减少尿量,增加血容量。,心脏的代偿机制,在CHF早期,机体通过一系列的代偿机制使心肌收缩性增高,心率加快,和心肌肥大等使心输出量恢复正常,维持组织代谢需要,即心功能的代偿期。 但心脏的代偿功能是有限的,当心输出量的减少超过代偿的限度时,即为失代偿期,可表现出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心功能不全者 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 交感神经,迷走神经 心率,心肌收缩力,外周阻力(代偿) 舒张期,心肌肥大,后负荷 (失代偿) 心输出量,交感神经系统,心衰的表现,心肌收缩力 心输出量 心内残余血量 肾血流量 回心血量 醛固酮 静脉压 水钠潴留血容量 左心淤血 右心淤血 肺循环淤血 体循环淤血,临床症状,左心室负荷,左心衰竭、心室输出量,左心淤血、回心血量,肺循环淤血,呼吸困难、 咳嗽、肺水肿,高血压、 二尖瓣关闭不全,右心室负荷,右心衰竭、心室输出量,右心淤血、回心血量,体循环淤血,下肢水肿、内脏淤血肿大、腹腔积液等,肺动脉高压,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物治疗,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前、后负荷),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强心苷,减负荷药,肾素-血管紧张 素系统抑制药,利尿药,血管舒张药,1受体激动剂,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受体阻断药,一、强心苷类药物,紫花洋地黄,毛花洋地黄,甾核,不饱和内酯环,三分子洋地黄毒糖 (苷元的作用强度和时间),苷元 (正性肌力),C3 、C14、C17具构型。否则苷元失去强心作用。,化学结构,构效关系,1. 苷元:是强心苷作用的关键部位 C3位羟基必与糖结合,若脱掉糖,转为构型失效 C14位羟基(强心必需) C17位不饱和内酯环(打开,被饱和失效) 甾核上“OH”数目影响药动学( OH多,极性高):毒毛花苷-K(4个“OH”):速效、短效;洋地黄毒苷(1个“OH”):慢效、长效。 2. 糖:数目:作用加强;稀有糖:维持久。,1、强心苷口服吸收后可形成肝肠循环。 2、洋地黄毒苷在肝中代谢,肝药酶诱导剂可促进其代谢。 3、主要经肾排泄,老年人及肾功不全者易致中毒。,【体内过程】,分类 长效 中效 短效 药物 洋地黄毒苷 地高辛 毒毛K PO吸收率% 90-100 50-90 3-30 蛋白结合率% 97 25 少 肝肠循环% 26 7 少 消除方式 肝代谢 肾排泄 肾排泄 t1/2 5-7d 33-36h 21h,常用强心苷体内过程比较,药理作用,治疗量下,直接作用于心肌,加强心肌收缩性,加快心肌收缩速率,对正常心脏和已衰心脏都有效。 心肌收缩力加强增加每搏输出量 心肌缩短速率提高心动周期的收缩期缩短、舒张期延长,有利于静脉回流和增加每搏输出量。,1、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输出量,而不增加正常人的心输出量。 原因:,心功能不全者 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 交感神经张力 外周阻力 心输出量,正常人 收缩血管 提高外周阻力 限制心输出 量的增加,作用机制 与增加心肌细胞内Ca2+含量有关。,作用机制 与增加心肌细胞内Ca2+含量有关。,增敏压力感受器,增强窦房结对乙酰 胆碱的敏感性,2、负性频率作用,心功能不全 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 交感神经张力 迷走神经活性 心率 心输出量,强心苷,强心苷减慢心率是其治疗心功能不全的又一药效基础。 心率减慢可延长舒张期,增加静脉回流,有利于提高心输出量,也使心脏获得更多的冠脉供血。,3、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治疗量反射性增强迷走神经活性,促进K+ 外流,降低自律性,抑制Ca2+内流,减慢传导,缩短有效不应期。 窦房结:降低自律性。 房室结:减慢房室传导速度,被阿托品阻断;ERP延长。 心房肌:降低自律性,有效不应期缩短(是治疗房扑转为房产的机制)。,中毒量 浦肯野纤维:抑制Na-K-ATP酶,细胞内失钾,减少最大舒张电位负值,升高自律性,并使慢钙通道激活,触发迟后除极,导致自律性升高。是强心苷引起室早、室性心率失常的原因。 房室结:抑制Na-K-ATP酶, 细胞内失钾,减少最大舒张电位负值,减慢房室结传导,此作用不被阿托品阻断。,强心苷对心肌电生理的作用,4、对心电图的影响,T波低平 甚至倒置 S-T段下降 呈鱼钩状 动作电位2相缩短 P-R间期延长 房室传导减慢 Q-T间期缩短 ERP和APD缩短 P-P间期延长 窦性心率减慢,5、其他,治疗量:直接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NA水平; 增强迷走神经活性,间接降低交感神 经张力。 中毒量:通过中枢和外周作用升高交感神经活 性引起中枢兴奋。,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降低肾素水平,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分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醛固酮分泌,降低心脏负荷。 收缩血管,使外周阻力增加,但对心衰患者,使外阻力不变或减少。 对心衰患者有利尿作用,主要是由于增加心输出量。还能抑制肾小管Na+-K+-ATP酶,抑制Na+重吸收,排钠利尿。,对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动脉硬化及高血压引起的CHF效果良好。 对伴有房颤及心室率过快者疗效最好。 继发于甲亢,严重贫血,VB1缺乏等疾病的CHF效果较差。 继发于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心肌损伤或活动性心肌炎疗效不佳。,临床应用 1、慢性心功能不全(CHF),伴有机械性阻塞的CHF(缩窄性心包炎,严重二尖瓣狭窄,心包积液)几乎无效。 2、某些心律失常 心房纤颤:心房肌发生细微而不规则的纤维性颤动。400-600次/分 心房扑动:快速而规则的心房异位节律,250-430次/分,房扑,房颤: 心房过多冲动传导至心室,心室率过快,泵血功能,强心苷,迷走兴奋,房室结传导,心室率过快,泵血功能,强心苷,心房ERP,扑动变颤动,房扑: 心房扑动更易传导至心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增强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心房自律细胞的自律性,中止室上性心动过速。 对室性心动过速不宜用强心苷,因可引起心室纤颤。,不良反应,治疗安全范围小,一般治疗量已接近中毒量的60%。 1.胃肠道反应 较常见,较早出现,腹泻,恶心,呕吐,剧烈呕吐可因失钾而促进中毒。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眩晕,头痛,疲倦,失眠,谵妄等;视觉异常(黄视、绿视、视物模糊等)为中毒先兆,与强心苷在视网膜分布较多有关。,3.心脏毒性反应:(最严重毒性反应) 快速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及房性、房室结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室性心动过速为停药指征之一。 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动过缓:降低窦房结自律性所致,心率降至60次/分以下,作为停药指征之一。,注意诱发因素低血钾、高血钙、低血镁、心肌缺氧等。 警惕中毒先兆:室性早搏、窦性心律过缓(低于60次/分)及视觉异常等。 快速型心律失常及时补钾 重症快速型心律失常苯妥英钠救治 严重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利多卡因 缓慢型心律失常阿托品,中毒防治,给药方法,1、全效量后再用维持量为强心苷经典的给药方法,此法显效快,但易致强心苷中毒,临床已少用。 2、每日维持量法 对病情不急CHF,目前倾向小剂量维持疗法,可减少中毒发生率。 如地高辛每日0.25(0.125-0.375),6-7日达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奎尼丁、胺碘酮、钙拮抗药等能使地高辛血药浓度提高,合用时应减量。 拟肾上腺素药可提高心肌自律性,使心肌对强心苷的敏感性增高,而导致强心苷中毒。 排钾利尿药可致低血钾而加重强心苷中毒。,【药物相互作用】,氨力农 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 舒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和肾血流量,降低右心房压和外周阻力。 主要用于治疗严重及对强心苷和利尿药不敏感的心功能不全。 不良反应发生率很高,如心律失常、低血压、胃肠道反应等。,二、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作用机制,氨力农、米力农,磷酸二酯酶,cAMP,激活蛋白激酶(PKA),磷酸化相应蛋白,发挥正性肌力,5-AMP,三、作用于受体的药物 受体激动剂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激动心脏的1受体:增强心肌收缩性和心脏指数,增加心输出量,但影响心率不明显。 对血管2受体也有一定激动作用,能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 可用于对强心苷反应不佳的心功能不全患者。 剂量大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可能因增加心肌耗氧量而诱发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拉贝洛尔,使受体上调,增加心肌对激动剂的敏感性; 降低RAS的活性,使血管扩张,减轻水钠潴留,降低前后负荷。 减慢心率,延长心室充盈时间,改善心肌供氧。 限用于常规治疗无效或合并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等,须谨慎用药。,四、减负荷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氯沙坦、颉沙坦、厄贝沙坦等,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血管紧张素I转化 酶抑制剂(ACEI) 卡托普利 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受体)阻断剂 氯沙坦,致心肌肥厚、 促生长、 原癌基因表达,AT1受体,ACE,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致心肌肥厚、 纤维化、 心脏重构,ACEI,AT1受体 拮抗药,缓激肽,失活肽,ACE,血管收缩,血压,保钠排钾 血容量,血管舒张,血压,利尿,2、利尿药 促进体内潴留的水、钠排出,减少血容量和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增加心排出量,因而缓解体循环充血、肺淤血。 增加钠排出,降低血管壁中钠含量,减少Na+-Ca2+交换,降低血管收缩性,降低后负荷。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常规辅助药,主要用于轻度和中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是前负荷升高且易发生强心苷中毒的病例。,3、血管扩张药:降低前、后负荷,辅助用药,主要用于对正性肌力药和利尿药治疗无 效的难治患者。,肺静脉压升高,硝酸酯类 扩张静脉,外周阻力升高,左心前负荷,左心后负荷,肼曲嗪 扩张小动脉,哌唑嗪卡托普利 扩张动、静脉,以往认为慢性心衰基础是由于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肌收缩力的损害,造成单独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而现在明确神经体液激素紊乱和心室重塑是心衰最主要的病理机制。 90年代中叶起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已从过去的老三样(利尿剂、洋地黄、ACEI)发展为新五样,即前三种加上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而治疗的重点是阻滞神经内分泌的种种“代偿”机制。,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