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 录前言11农业用地规模经营概况-1 1.1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概念-1 1.2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出现-1 2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现状-22.1人地矛盾凸显- 2 2.2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初具规模- 2 2.3规模经营的经营主体多元化,面积还在低位徘徊- 2 3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2 3.1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优势- 2 3.2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 3 4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模式- 44.1完全的家庭经营型模式- 4 4.2联户经营型模式- 4 4.3双层经营型模式- 5 4.4集体经营型(政府主导型)模式- 5 5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实施对策- 65.1促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7 5.2建立我省有效的劳动力转移机制- 7 5.3建立农业用地规模利用的社会信息化网络体系- 7 5.4建立农业用地规模化经营的风险保障体系- 8 5.5加强实施业农用地规模经营的农民的素质教育- 8 5.6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8 6结论8 参考文献- 9 致 谢10 摘 要农业用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几年来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弊端。本文针对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模式展开研究,从现状分析到实施政策研究,逐步探讨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模式发展之路。关键词:农业用地;规模经营;模式;山东省;对策AbstractAgricultural land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most basic survival of farmers production. I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farmers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of rural society and even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n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scale of oper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Shandong Province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is paper, the size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Shandong Province to commence the study mode of operation, from the status to analys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research, and gradually the size of agricultural land of Shandong Province business model develop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land; Scale operation; Mode; Shandong Province; Strategy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模式研究前言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逐步实施,使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为解决农民温饱问题、改善农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国一家一户均田制式的土地分配产生的零碎化生产,带来的只能是小农生产的延续,这种小农经济对机械化、科学技术的排斥,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1】。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是个农业大省,总人口9417.2万,其中农业人口7079万人,约占总人口的75% 【2】。一家一户均田制式的土地分配仍然是山东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是传统的小农经营,农业生产也停留在传统阶段,只有规模经营的实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诸问题。本文针对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发展的问题,深入研究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内涵,由中国现状看山东省现状,针对山东农业用地现状,对山东农业用地规模经营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1农业用地规模经营概况1.1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概念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可以这样理解: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营环境下,经营者为实现规模经济,获取农业用地规模效益,投入生产经营的农业用地规模可以满足充分发挥现有劳动力和其它要素作用,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时的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状态。即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力要素,在一定的经济实体内的聚集程度。1.2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出现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阶段后,出现了能源短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不足、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诸多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发现这些问题的产生大都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发展手段和模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于是,他们提出了农业用地需规模经营的必要性。2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现状2.1人地矛盾凸显全省现有耕地面积771078.922公顷,按照2010年统计9500万人口数计算,人均耕地0.813公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列各省第19位。2010年底,人均耕地面积由2009年的0.096公顷减为0.86公顷【3】。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以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等,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还将继续减少,人地矛盾进一步凸显。2.2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初具规模近年来,随着山东省政府加大对农业的科技与政策支持,充分调动我省农民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积极性,使我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得到一定的发展。例如,枣庄的万亩石榴园、寿光的规模经营等,都是我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典范。2.3规模经营的经营主体多元化,面积还在低位徘徊 随着专业合作社的兴起,打破了历年来种植大户一统天下的格局,土地流转的对象发生多元化的改变。但是,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制约,适度规模经营的面积多停留在13.3366.67 公顷,从而影响农业新科技的推广应用和现代大农机的使用。 3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优势与制约因素3.1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优势3.1.1资源优势山东省农用地面积为1082174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90。其中耕地面积为76892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96;园地面积为10333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8;林地面积为1315275公顷,占土地总画积的8.37;牧草地面积为417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O.27%【4】。3.1.2科技、人才、资金优势山东省拥有较强的科研、人才、资金优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渗透、融合力大大加强,传统的城乡生产要素分割布局的状态被突破,大量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流向农村,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紧密结合,一批工商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纷纷在农村兴建。3.1.3市场优势 山东省交通运输发达、区位条件优越,其农副产品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航空运输、或者海运出口创汇直接面向国际大市易。3.1.4基础优势 山东省农业开始由传统粗放经营方式向现代集约经营方式转变,由城郊型向都市型农业迈进。以规模集约农业、设施化高科技农业、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市场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大农业框架基本形成,为我省农用地规模经营提供有利条件。3.2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3.2.1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单一,流转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现行的土地承包法,流转程序复杂,流转成本高昂,往往使协议双方不得不瞒着集体交易,采用“口头协议”,私下进行自发性的流转,很少签订正式合同,土地流转中的责、权、利很不明确,土地经营权纠纷时有发生。使承包协议的有效性缺乏透明性和法律保障。在我省实施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农业用地规模经营推进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问题【5】。3.2.2承包土地地块分散破碎,流转中成片集中经营困难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承包土地的分配具有明显的平均主义特点,即不仅承包的面积,而且承包土地的位置、质量都体现平均的色彩,土地的位置和质量则按照“远近、好坏搭配”的原则来分配。由于平均分配承包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呈现规模小,地块分散的特点。而且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要把土地从分散的农户手中集中成片流转给业主开发经营,目前没有较高的利益或新的政策,大多数农户是不愿转让的;而少部分农户即使愿将土地使用权转让出来,由于接包的土地来自于不同农户的不同地块,很难做到集中连片,规模效益难以发挥。如果有一两户不愿转让,就难以成片集中统一规划经营,降低了土地的开发效益,从而又增加土地流转的阻力【6】。3.2.3土地经营者的素质较低由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差距显著。农村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所以农业经营者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然而,农业用地规模经营需要一定程度的文化素质,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发展【7】。3.2.4农民的小农思想意识严重,恋土情节严重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由于农民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农民在思想上表现出传统经营方式的思想意识,对土地的依赖感情尤为强烈。因此,“人人种地,户户有田”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从而使过多的人口停滞在农业生产中,土地的相对集中难度加大,限制了规模经营的发展,不利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转移出去,土地就难以达到规模化经营。因此要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必须改变传统小农意识存在的小块经营的家庭承包制的生产方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8】。3.2.5政策方面存在不足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我省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农业用地规模经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例如在我省部分的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得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我省政府应该为我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发展提供政策支持【8】。4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模式4.1完全的家庭经营型模式农户通过土地转包或进行土地开发,扩大了农业用地规模,但完全不改变原有的家庭经营形式,仍以家庭为单位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各地的种田大户和家庭农场都属这一类型,种田大户的主要劳动力是家庭成员,而家庭农场则有长期的雇工。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经营农业。由于专业化分工协作要求高,家庭农场的管理农户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农业的管理水平【9】。4.2联户经营型模式扩大农业用地规模的农户仍各家各户独立核算,但在某些方面进行合伙经营,尤其是在机械设备规模要素的利用方面。也有采用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入股,统一经营和操作,生产成果按劳动量和股份分配的合作经营形式。股份制经营型是按照股份公司的模式建立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与制度。农村中的股份制企业主要集中于乡镇非农产业,农业中的股份制经营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农业股份制经营具有投资主体和产权结构多元化的特点。股东可包括普通农户、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及其他经济实体、社会法人。普通农户以承包的土地、生产资料和资金入股。从经营控制权来分类,农业股份制经营有集体控股经营型、大股东控股经营型和合作导向股份经营型。其中合作导向股份经营型也可算是一种介于股份制经营型与合作经营型之间的一种类型。因为股份制公司的模式代表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发展方向,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业的股份制经营是种具有发展潜力的组织与制度10。4.3双层经营型模式农户原有的农业用地规模基本上没有改变,或略有扩大,但在资源基础上,由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分散地块进行调整集中,统一规划,实行区域化种植,并在供销、加工、农机、植保、科技等环节上提供有偿的社会化服务。这种经营形式仍保留了小规模的农户经营规模格局,但因由合作组织的统一组织、规划和系统的社会化服务,提高了整个社区的群体规模水平,提高了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各农户能取得一定的规模效益。既发挥了集体经营“统”的优势,又保留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分散经营的长处,形成了集体统一服务与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生产经营格局,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促进了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10。4.4集体经营型(政府主导型)模式包括村办农场、专业队,农业车间等形式,是集体经济的组织。土地、农机等主要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均属集体所有,统一组织生产、经营和核算。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这种类型的种植业总体规模较大,规模要素组合也比较合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内部责任制的完善,集体经营型不再是简单的“归大堆”或走回头路。村办农场的基本特征是统一经营,核算在场,联产承包,责任到劳。专业队则是统一管理,承包到劳,核算在户,自负盈亏。农业车间是直接依附与乡镇企业的集体经营形式,基本报酬以务工人员收入为准,超产给以奖励。只适用于在一些大城市郊区或少数发达地区,集体经营型之所以主要出现在这些地区,并不是市场经济的自然结果,而是因为地方政府及社区集体组织在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明显低于非农产业的情况下,为了维持本地农业生产正常进行、完成政府的有关指令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非市场性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生存的前提是这些地区的非农产业相当发达,社区集体组织有能力以工补农。所以说,农业生产中的集体经营型体制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制度安排,不具有普遍推广的意义。5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实施对策针对山东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存在的制约因素和不利条件,必须采取一些积极的对策与措施,努力克服不利因素,促进我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发展。5.1促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因此在我省要实施农用地的规模化经营必须要搞活土地使用权,建立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健全和完善土地的流转机制:(1)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原则。(2)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农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法规体系。(3)明确农民家庭是实行土地使用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首要主体。(4)因地制宜,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形式要多样化【11】。5.2建立我省有效的劳动力转移机制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不稳定将直接导致中国的国民经济不稳,农村的不稳,也将导致中国社会不稳定。当前土地现状主要是耕地资源有限,后备资源不足,人地关系紧张。在农村土地上中滞留的劳动力远远超出所需要的劳动力规模, 导致了我省土地生产力的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因此,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用地规模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当前我省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主要是建立和完善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体系:(1)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这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3)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4)完善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5)打破一切导致城乡差别的制度壁垒【11】。5.3建立农业用地规模利用的社会信息化网络体系实现我省农业用地规模化经营,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社会信息化网络体系作支撑。农民可以通过信息资源平台来进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减少土地经营的风险,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从而进一步促进农业用地的规模经营。(1)政府要对农业用地规模利用的信息化网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提高农民运用信息化网络技术的能力。(3)建设专业化信息发布网站,建立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4)培养专业化的农村信息网络人才【12】。5.4建立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风险保障体系在我省农业用地规模化经营中,面临着自然灾害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三大类风险。因此,为了避免和抗御土地生产中的各种风险,保护土地承包者的经济利益,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保障体系。例如在我省,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体系。为解决农民和投资者后顾之忧,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土地生产风险保障体系,以鼓励土地经营农户规模种植和大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1)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2)建立农业用地规模化经营的风险调控基金,解决农民独立承担风险的问题,同时减轻民政部门的救济负担。(3)建立政策性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互助保险机构,通过各种农业用地规模化生产保险,转嫁农户在土地生产经营中的风险。(4)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为实施农业用地规模化经营服务【13】。5.5加强实施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农民的素质教育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建设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必须加强广大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然而,在对我省各地区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农户调查中发现,土地种植大户年龄偏大,科技文化素质低,属于传统型种田能手,并且90以上的种植或养殖大户文化水平都较低,大多是高中以下文化层次,仅有少数人接受过短期农业职业培训,这势必要影响到农用地规模经营的效果。因此在进行农业用地的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加强对这些种植大户进行必要职业培训,以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现代化的经营和管理理念,同时对种地的农业工人也要加强职业培训14。这样有助于我省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实施。5.6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从根本上稳定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的又一个有效途径。建立、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度养老保险制度等可以使那些出门务工,把承包地作为最为保险的退路,以防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回家种田的农民消除后顾之忧,促进他们尽早自愿的转出承包地,并且也有利于防止大批非农产业劳动力回流到农业中的现象,对实施农业用地的规模化经营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15】。6结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农村经济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认知言语障碍康复护理知识
-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三单元二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新教材统编版)《念奴娇·过洞庭》《牡丹亭·游园·皂罗袍》知识点+专项练习(原卷版)
- 产品运输代理合同书
- 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27 方程及函数的实际问题(17题)(学生版)
- 汽车配件采购合同范本简单
- 离职后重新聘用人员合同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六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栽蒜苗(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 二手房交易委托协议
- 护理培训总结报告
- 浅谈男女二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声音的情感处理
- 建筑消防设施检查报告模板
- 机械设备租赁合同范本简洁版
- 广东省义务教育学生毕(结、肄)业鉴定表
- 起诉保险公司的诉讼书范本
- 中考英语适当形式填空专项练习(含参考答案)
- 老年医学概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
- 产品生态设计报告模板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选择题】专项复习训练真题100题(附答案解析)
- 《功和机械能》 单元作业设计
- 家电产品设计(PPT10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