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SECI模型的图书馆员知识创新研究王建功(闽江学院图书馆 福州 350108)摘要:图书馆员知识创新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前提,而现有的知识创新研究主要基于企业视角,鲜有针对组织群体的知识创新研究。基于SECI知识创新过程模型,探讨馆员知识类型、馆员知识转化过程和知识创新路径,对知识创新的实证性研究和指导馆员知识创新均有一定价值。关键词:知识创新 图书馆员 SECI 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BIdeas on Knowledge Innovation of Librarians Based on SECI ModelWANG Jian-gong(Department of Library,Minjiang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Abstract: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of Librarians plays a important role in library service.The article analyses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SECI and try to find out methods and paths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for librarians.Key words: Knowledge innovation; Librarians; SECI; Empirical research1 引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作为技术、文化及管理创新的基础与支持,受到各类组织的重视和学术界的关注,成果涌现。但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都是基于企业视角,探讨如何通过知识创新持续地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而鲜有针对组织中群体的知识创新研究1。网络环境下,读者的信息需求呈个性化及多元化特点,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能够根据不同情境、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服务策略,避免工作的程序化,要以知识创新为基础进行技能和方法创新,提供差异化服务,从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2 知识创新SECI模型概述知识已经成为组织的核心资产,知识管理受到各类组织的普遍关注,因而作为知识管理核心内容的知识创新便成为研究的焦点。知识创新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知识创新研究已从早期的意义、概念的界定向创新过程、创新环境、创新源的方向发展。陈晔武认为知识创新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知识创新的阶段化与知识创新活动上;第二阶段研究关注的焦点是知识创新过程模式与机理;第三阶段除了继续对知识创新机理和模式的研究外,开始关注知识创新的发源地,即影响知识创新因素空间环境的研究2。而其中被业内广泛认同且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对知识创造过程最为深入、透彻分析的SECI模型。Nonaka等人基于日本制造企业经验认为,知识创新的过程就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不断转化的过程,可以将这两种知识的转化分为四类,即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外化(Externalization)、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组合化(Combination),以及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内化(Internalization)。1999年Nonaka等人在SECI模型中引入“Ba”的概念,旨在为企业创造一种促进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环境,并定义了四种“Ba”,分别是发起Ba、对话Ba、系统Ba及实践Ba,分别对应知识转化模式中的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及内化3。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SECI与Ba理论的基础上引入知识资产概念,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创新理论框架,即:使用组织现有的知识资产,通过在Ba中进行SECI过程来进行新知识的创造,当新知识产生后,又成为下一次知识创新的基础,完成知识创新的螺旋上升4。后续的研究者,基于Nonaka等提出的基础模型,不断细化和完善。Scharmer把隐性知识细分为物化的隐性知识及自我超越知识,并在SECI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创新的双重螺旋模型5;陈晔武分析了显性与两类隐性知识的内涵,提出了三类知识间相互转化的九种知识创新的模式和知识创新的三重螺旋模型6;芮明杰在评价SECI模型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创新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动态知识价值链进行知识创新模式、知识场和知识库的研究7。3 基于SECI的图书馆员知识创新3.1 图书馆员知识类型借鉴李涛等人对知识的分类方法,图书馆员的知识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关系知识及模式知识8。(1)显性知识是馆员已掌握的读者服务工作流程、心理学知识、人际交流知识、文献管理方法等,这类知识可以通过阅读、培训等途径获得,也能通过语言或文字进行表述,与其他同事一起分享。(2)隐性知识是馆员高度个人化的,难以编码与沟通的,或为了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而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的,通过不断的实践而积累起来的技巧、诀窍等。比如在拉近与读者情感距离过程中应用的肢体动作、眼神交流、语气语速等,而且面对不同的读者,均有细微的变化或调整;在文献导读工作中,切入主题信息的方式或途径等。隐性知识通过拥有者的行为体现出来,且以一定的隐性知识存量和大量的实践为基础,这类知识只能在特定条件及区域内通过活动进行传播。通过观察、模仿及实践活动,或通过学徒式的培训及通过人的流动在组织内转移。(3)关系知识是关于读者间相互关系及馆员人际能力方面的知识。比如,读者的好友圈分别包括哪些人,馆员自身的人际能力怎么样,是否取得了读者的信赖等。事实证明,大多数情况下,读者会向他熟悉或信赖的馆员寻求信息帮助,而并不在意该馆员的专业知识是否最优。因此,馆员是否掌握读者的人际脉络是其能否准确获得读者信息需求的关键因素。(4)模式知识是馆员分析问题的框架知识,包括思维方式和过程模式。比如贯彻“读者第一”的思维模式、把读者当成自己伙伴的角色定位、换位考虑读者心理等知识。模式知识是与组织文化密切相关的,组织的文化氛围对模式知识的构建起着关键作用,不同组织内群体的模式知识不尽相同9。3.2 馆员知识转化过程Drucker在为知识创新定义时,提到了知识创新是由某种动议或创意引导下产生的10,就馆员而言,动议主要有具体的工作难题和个体对职业归属感的认同。创意主要有个体的顿悟及灵光闪现。无论是动议还是创意引导,个体馆员此时均有了倾诉和交流的欲望,那么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社会化)程序启动。通过个体间的局部对话,某些优秀的信息服务及读者工作方法凸显出来,这时可以由管理部门组织更大规模的群体交流会,以读者工作案例分析、先进馆员经验交流会、共同学习会等形式让经过初步交流的隐性知识显性化,部分读者代表应鼓励参加,因为在辅导员的知识创新过程中,读者的知识发挥重要作用。在知识组合化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具体的处理方法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汇总、分类、比较等。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图书馆管理者需安排工作人员汇编读者服务工作案例、制定信息服务应急处理流程、收录实用的心理沟通技巧等,并以工作手册的形式印刷,或通过EMAIL、BBS、博客或网站的形式发布,所有馆员都可以访问并学习相关材料,同时也设置讨论程序,鼓励用户针对组合化后的知识查找不足,并持续改进。最后就是图书馆员的自我学习、内化知识的过程。馆员内化知识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二方面:(1)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需要通过针对性的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2)对图书馆工作的热爱,通过广泛汲取相应知识,不断创优自己的工作方式,有想把工作做的更好的欲望。在这一过程中,馆员自我学习的动力是关键,动力来源除了馆员的职业动因外(对事业的热爱),更多得需要依赖有效和合理的管理制度及激励措施。其实,在知识转化过程中,馆员知识的每次转化并非是单纯二种知识之间的转换,而是多种知识融合。比如在知识组合化(Combination)阶段并非是显性到显性的单纯转化,而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模式知识显性知识”的融合转化,在组合化过程中,知识加工者在考虑把哪些显性知识组合的时候,肯定融入了自己的隐性知识及模式知识,这也是不同的知识工作者面对同样的显性知识综合出不同知识的原因。3.3 馆员知识创新路径及创新BaBa在创新模式中被定义为知识分享、创造和使用的背景环境,Ba不仅包括物质空间(办公室等具体空间)也指虚拟空间(电子邮件、博客、BBS)和精神空间(共享的人生观、价值观),Ba有四种类型,分别对应知识转化过程中的四个阶段,Ba就是组织内促进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环境与文化总和。基于馆员知识转化过程,可以总结出知识创新Ba及路径(表1)。其中,馆员培训、自主阅读与同伴互助是馆员知识创新过程中常见且有效的典型路径。表1馆员知识创新Ba及路径知识转化知识传递方式知识创新路径Ba的表现形式社会化隐性隐性关系隐性咨询交流探讨面谈、私聊、QQ、电话、EMAIL、留言鼓励馆员个体间的请教与交流、馆员与读者的沟通、网络咨询外化隐性模式模式显性隐性显性报告会学习会研讨会群体交流、群组讨论、视频会议、Blog、Wiki、SNS、BBS讨论、协同软件经常召开案例学习会、经验交流会、主题研讨会,对会议的成果进行处理结合化显性显性汇总分类加工汇编显性知识、印刷工作手册、网络传递、鼓励数据挖掘、激励在综合显性知识过程中生产新知识分类标准的确定、知识筛选、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网络传递、数据挖掘内化显性模式显性隐性自学实践应用自学场所、现场观摩、反馈协调、读者评价、个体流动鼓励自主学习、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并给出反馈意见及改进办法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有效的知识创新,应鼓励和创造条件加强馆员之间的交流及群体讨论,而馆员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因此要对现行的馆员沉溺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的模式进行调整。4 结束语Nonaka等人在1995年论知识创造的能动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了SECI模型,并对知识创新的知识场Ba,以及知识创新的结果与支撑知识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描述,这是迄今为止对知识创造过程最为深入、透彻的分析。笔者基于这一核心基础理论,探讨了图书馆员的知识类型、知识的转化过程与知识创新路径。服务创新是网络环境下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而一切创新服务的承担者均是图书馆员,馆员的知识创新是工作创新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馆员群体知识创新机制的研究有待加强,需要图书馆同仁通过实践不断探讨,有效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参考文献1江新.基于知识生态的小企业知识创新模型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6):55-592陈晔武.国外知识创新模型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12):74-773张少杰,汤中彬.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四维动态企业知识创新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07(8):25-274Nonaka K, Toyama P, Konno N. SECI, ba and leadership: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 Long Range Planning, 2000,33 (1) :5-345Scharmer C O. Self- T ranscending Knowledge: Sensing and Org anizing Around Emerging Oppor tunities, Journal of Knowledge M anagement, 2001(5):137-1506陈晔武.知识创新的三重螺旋运动模型J.情报科学,2005(2):171-1747芮明杰,李鑫,任红波.高技术企业知识创新模式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5):8-128李涛,李敏.基于知识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物监测中的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生物考试初二试题及答案
- 笔试测试题 及答案
- 激光检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工程师试题与答案趋势
- 监督所面试试题及答案
- 激光光束控制技术考题试题及答案
- 药剂学与公众健康的考题试题及答案
- 健康管理师职业标准的重要性与总结试题及答案
- 激光行业发展政策分析试题及答案
- 预包装食品标签审核表
- 边缘计算项目可行性报告
- 回填灌浆和围岩固结灌浆简介
- 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阅读记录
- 2024年电力市场居间服务合同模板
- 铁路技规(全-上传)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 大棚包工包料施工合同范本
- 2024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小升初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3年孕妇健康管理分析报告
- JJF 2119-2024低气压试验箱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