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腺炎,博罗人民医院 外五科王芸,分类,急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腺结核 乳腺脂肪坏死,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有文献报道急性乳腺炎初产妇患病占50%,初产妇与经产妇之比为2.4:1。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故又称产褥期乳腺炎。,急性乳腺炎,病因 1.乳头皲裂 2.乳腺管阻塞 3.细菌入侵 主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少见于链球菌。 4.乳汁淤积,急性乳腺炎,临床表现 1.淤积性乳腺炎 发生于产褥初期(常在产后1周左右)。由于初产妇缺乏喂哺乳儿经验,易致乳汁淤积,未按时排空所致。患者感双乳不等程度的胀痛,并有中等度体温升高(38.5左右)。检查乳房胀满,表面微红(充血),压痛,但经吸出乳汁后症状多能消失。但如不及时处理,或乳头较小,被新生儿用力吮破,滞留乳汁可为化脓性细菌所污染。因此,须将多余乳汁排空,并注意乳头清洁。 2.化脓性乳腺炎 多由于葡萄球菌或链球菌通过破裂的乳头感染所致。如前所述,产后乳汁淤积,如不及时排空,易致感染。细菌侵入乳腺管后,继续向实质部侵犯,则可形成各种类型的化脓性乳腺炎。 (1)炎症扩散至表浅淋巴管,导致丹毒样淋巴管炎。患者突发高热,往往伴有寒战,乳房触痛,局部皮肤出现红点或红线,为此型特征。 (2)炎症局限于乳晕部结缔组织,形成乳晕下脓肿。 (3)感染沿着淋巴管扩散到乳腺间质内,可自表面至基底,横贯乳房组织。由于结缔组织化脓而形成间质部脓肿。此种脓肿可局限于单一乳腺小叶,亦可扩散至大部乳腺。 (4)感染迅速扩散,深达位于乳房基底部与胸大肌之间的乳房后疏松结缔组织,形成乳房后脓肿。 炎症或脓肿所在部位,均表现红肿及压痛。脓肿部按之有波动感,必要时可行试验穿刺,抽出脓液做细菌学检查,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供选择抗生素时参考。,急性乳腺炎,治疗 1.脓肿形成之前 (1)采取积极措施促使乳汁排出通畅,减轻淤积。 (2)局部治疗对乳房肿胀明显或有肿块形成者,局部热敷有利于炎症的消散,每次热敷2030分钟,3次/天,严重者可用25%硫酸镁湿敷。 (3)抗生素使用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抗生素,根据病情或口服或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 2.脓肿已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肉芽肿乳腺炎症,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以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乳腺慢性炎症,包括多个临床病种,其中一种较为为多见,病因不明,肉芽肿性炎症以乳腺小叶为中心,故叫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1972年Kessler首先报道,病名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以前有人叫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肉芽肿或肉芽肿性小叶炎,是指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小叶的肉芽肿病变,查不到病原体,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象肉芽肿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睾丸炎一样,易与结核性乳腺炎混淆,以前发病率不高,所以,临床和病理医生都对其观察研究不多。,肉芽肿乳腺炎症,病因 1、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乳汁所引起的局部免疫现象及局部超敏反应。非细菌感染,与口服避孕药的应用有关。也可能为感染、创伤、化学刺激引起炎症,毁坏导管上皮,腔内容物进入小叶间质,引起肉芽肿反应,并进一步破坏小叶结构有关。好发于生育年龄、已婚经产的妇女。 2、可能由于导管内的乳汁、分泌物及角化上皮逆向外逸于小叶间质内,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及超敏反应,导致肉芽组织的形成。 3、病变中可见微脓肿,上皮样巨噬细胞及异物肉芽肿形成,认为本病的发生为局部感染、创伤及化学物质引起炎症,因炎性损伤导致导管上皮破坏,管腔内容物进入小叶间质,引起肉芽肿性炎症。,肉芽肿乳腺炎症,临床表现 多为已婚、经产的妇女,大部分有哺乳经历。常发于单侧乳腺,除乳晕区外的其他部位均可发生,但以外上象限为多见,肿块大者可累及整个乳房。常以乳房单发肿块为主要表现,不痛或微痛,肿块质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可与皮肤或周围组织粘连,局部皮肤可出现红肿,可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多不明显,少数可伴有发热。肿块增大迅速,若不及时治疗,短期内可出现乳房脓肿,溃破后形成窦道,经久不愈。,肉芽肿乳腺炎症,病理改变 巨检:大小不等的肿块,没有包膜,有的切面呈实性,色灰白、质硬,发污。散在烂肉馅状的坏死病灶,多发大小不等的脓肿,米汤样或黄白色稠脓,总之病变表现多种多样。光镜观察:见乳腺小叶结构尚有轮廓,低倍观察乳腺小叶有多数肉芽肿,有的相互融合。高倍观察有异物型多核巨细胞、上皮样细胞、嗜酸性细胞、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等构成肉芽肿病灶。抗酸染色未见结核杆菌,PAS霉菌染色阴性,镜下所见是乳腺组织慢性炎,肉芽肿散在或大片坏死性融合 可见多核巨细胞反应,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部分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多伴有脓肿形成。,肉芽肿乳腺炎症,治疗 1.抗生素:利福平,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氧氟沙星,阿奇霉素。不宜选用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 2.类固醇激素:首选甲基泼尼松,起始计量0.5mg/(kg.d)(经验计量20mg/d起)2-4周。泼尼松0.75-1.0mg/kg.d(经验剂量60mg/d起)6-8周。逐步减量。术后低剂量(如甲基泼尼松2-4mg/kg.d)维持1-3个月。 3.手术切除。 4.脓肿型的急性期采用穿刺抽脓,不推荐切开引流。 5.难治性的可使用甲氨蝶呤(MTX)等免疫抑制剂。 6.抗结核的三联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浆细胞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又叫导管扩张症,中医叫粉刺性乳痈,俗称导管炎,简称浆乳。浆乳不是细菌感染所致,而是导管内的脂肪性物质堆积、外溢,引起导管周围的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导致大量浆细胞浸润,故称浆细胞性乳腺炎。反复发作,破溃后形成瘘管,可以继发细菌感染,长久不愈。所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炎症。,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 与乳腺导管排泄障碍、异常激素刺激导管分泌和厌氧菌感染有关。由于上皮细胞碎屑及含脂性分泌物积聚,充满乳晕下乳管内,使其扩张,造成周围纤维组织增厚,管腔内淤积的脂质类物质分解后,产物由管内渗出,刺激周围组织引起浆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的异物反应性瘤样变,病变以乳管为中心。,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表现 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突然,发展快。病人感乳房局部疼痛不适,并可触及肿块。肿块位于乳晕下或向某一象限伸展。肿块质硬、韧。表面呈结节样,界欠清,与胸壁无粘连。有的乳房皮肤有水肿,桔皮样,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乳头常有水肿,桔皮样,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乳头常有粉渣样物泌出,有臭味。少数病人伴乳头溢液,为血性或水样,还可伴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晚期肿块发生软化,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流出混有粉渣样脓汁,并造成乳晕部瘘管,以致创口反复发作、渐成瘢痕,使乳头便内陷成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的病人表现为长期乳头溢液,或仅乳头内陷,或局部肿块持续不消长达数年。 特点:1、 与妊娠哺乳无关,即不是在哺乳期发病。2、 多数病人伴有乳头的各种畸形或导管扩张。3、 年轻妇女多,未婚的也不少。4、 反复发作,长久不愈的乳晕旁瘘管或慢性炎性肿块。有一例病史长达13年。5、 本病并不少见,约占乳腺病人的10%。,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理改变 多位于乳晕下深部乳腺组织内,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呈广泛黄白相间的结构,并见扩张的导管及囊腔,囊内充满黄褐色奶油样或豆腐渣样物质,囊腔内壁光滑,管内结缔组织增生而坚硬或有炎症反应。镜下观察:早期仅见导管扩张;随着病情的进展,扩张的导管上皮细胞萎缩并有脱失,管腔内有脱落的上皮细胞及含脂质的分泌物,导管周围组织伴有纤维化而明显增厚,并有淋巴细胞浸润。后期典型变化有导管周围脂肪组织内出现坏死灶,乳腺小叶结构被破坏。坏死组织周围有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多核巨细胞浸润,尤以浆细胞浸润为主。,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 1.激素口服地塞米松,或者强的松治疗,逐渐减量, 2.同时中药口服温阳化痰,消肿散结。慢性期用温热药阳和汤加减。 3.与头孢类静滴消炎,破溃期间,积极换药,或者采取挂线疗法。 4.手术治疗:发作间期,即伤口愈合期是最佳手术时机 5. 抗结核的三联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结核性乳腺炎,乳腺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肠结核或肠系膜淋巴结核,是经血行传播至乳房所引起的结核,临床较少见。,结核性乳腺炎,病因 大都是继发于肺或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血源性播散的结果,或是由于邻近的结核病灶(肋骨、胸骨、胸膜或腋淋巴结结核)经淋巴管逆行播散或直接蔓延而引起。 感染途径可能有以下四条: 1、经乳头或乳房皮肤创口直接感染; 2、血形性感染; 3、邻近结核病灶蔓延; 4、淋巴管播散,多来自同侧腋窝淋巴结核逆性播散到乳腺。,结核性乳腺炎,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2040岁妇女,病程缓慢。初期乳房内有一个或数个结节,无疼痛或触痛,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常有皮肤粘连,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临床表现无发热。肿块软化后形成冷脓疡,可向皮肤穿出形成瘘管或窦道,排出有干酪样碎屑的稀薄脓液;少数病人的肿块经纤维化而变成硬块,使乳房外形改变和乳头内陷,与乳腺癌不易鉴别。,结核性乳腺炎,病理改变 皮肤边缘有色泽较苍白的肉芽组织。镜检可见到有坏死组织,有时可以找到结核杆菌。,结核性乳腺炎,治疗 1.增加营养、注意休息。全身抗结核治疗。 2.病变局限一处者,可切除病灶,一般应避免切除乳房;如病灶较大,可作全乳房切除术;有原发病灶患者,在手术后仍需继续抗结核治疗。,乳腺脂肪坏死,乳房作为一个体表器官,还有丰富的脂肪组织并籍以保持乳房的外形。当脂肪坏死后,可产生酷似乳腺癌的局部表现,值得重视。乳房脂肪坏死的发生率,一般占乳房良性疾病的1-2%左右,并以乳房丰满的年轻女性多见。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多见。,乳腺脂肪坏死,病因 外伤是造成乳房坏死的主要原因。多数病例有明确的外伤史,如撞击、跌交、挤压、手术和穿刺等病史。但有少数病例,外伤轻微,以致患者无法回忆起外伤史。根据脂肪组织本身结构的特点,如细嫩而脆弱,血供较少等,均使脂肪组织在经受外伤后出现血供障碍及脂肪细胞的破裂与坏死。此外,现代人的活动范围的扩大、劳作、运动的增加等,均可增加体表软组织包括乳房脂肪组织的外伤可能性。,乳腺脂肪坏死,临床表现 常有外伤。伤后早期局部皮肤略红或有瘀斑,轻度压痛。坏死广泛或外伤累及较大的血管者,可以出现大片瘀斑,随后有微痛或无痛的肿块于伤处皮下出现,肿块中央液化后可出现柔软区或有波动。局部切开或穿刺后可见暗红色或血性颗粒状坏死脂肪组织。病变靠近乳房皮肤及皮下浅层者,常可扪及皮下结节;皮肤粘连及病变靠近乳头、乳晕者,可以有乳头内陷等表现。坏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种设备安全操作人员法规与安全预案考试题库试题
- 企业应聘合同样本
- 人才引进劳务合同样本
- 加盟驿站合同样本
- 代理投资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租地鱼塘合同标准文本
- 兼职合作老师合同标准文本
- 代建工程施工合同样本
- 出售赠与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路灯工程合同样本
- 2025年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50497-2019)
- 深静脉导管维护流程
- 录音证据文字模版
- DL∕T 617-2019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
- 冲压作业机械类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TCVN-2622-越南建筑防火规范(中文版)
-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一模考试反思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主题班会(共17张PPT)
- 什么是管壁厚度号Sch
- 液压阀详细讲解课件
- DB13(J)∕T 256-2018 农村气代煤工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