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隧道应急预案.doc_第1页
高速公路工程隧道应急预案.doc_第2页
高速公路工程隧道应急预案.doc_第3页
高速公路工程隧道应急预案.doc_第4页
高速公路工程隧道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汕头市达濠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大云隧道应急救援预案目 录一、大云隧道进口工程概况2二、大云隧道进口应急救援组织机构2(一)突发事件的风险预防2(二) 应急响应5三、大云隧道进口大断面施工应急预案8(一)一般坍方应急处理措施9(二)重大坍塌应急处理措施10(三)处理隧道坍塌方常用支护形式12(四)衬砌措施与回填方法14(五)隧道坍塌时伤员现场急救措施16四、隧道内涌水、涌砂事故的应急措施16(一)涌水、涌砂事故事故原因16(二)涌水、涌砂事故预防措施16(三)涌水、涌砂事故应急处理措施17五、触电事故应急措施18(一)触电事故原因18(二)触电事故预防措施18(三)触电事故应急处理措施19六、防止机械伤害应急措施20(一)机械伤害事故原因20(二)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21(三)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理措施22七、火灾的应急措施22(一)火灾事故原因22(二)预防措施22(三)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措施23八、洞顶下沉、洞内收敛过快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26大云隧道进口应急救援预案一、大云隧道进口工程概况大云隧道进口,左右分离式,双向四车道,右线K76+095K78+080,长度1985m,属于长隧道;左线ZK76+105ZK78+032,长度1927m,属于长隧道;隧道左右线进口端为端墙式洞门。大云隧道左线围岩级289米、级460米、级1160米;右线围岩级285米、级364米、级1316米。二、大云隧道进口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一)突发事件的风险预防为达到突发事件、紧急情况等事故的损害最小化,对于突发事件或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必须确保技术、人力以及财力、物力的充足支援和供给,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进行风险预防准备是必要的。1)内部预防完善应急预案的编制,加强应急小组对应急预案的掌握程度,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做好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以及抢险物资和设备的储备以及临场调度能力的准备。具体抢险物资和设备见下表。应急组织机构、职责项目部设应急救援机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见下图。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总指挥: 项目经理副指挥: 项目总工副指挥: 隧道负责人信息发布小组: 通讯联络小 组: 安全救护小 组:物资供应小组:疏散引导小 组: 抢险物资和设备表序号抢险物资或设备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工字钢支撑 I20 根 40 2 木 枋 100100 根 50 3 钢 管 423.5mm 米 1000 4 小导管 423.5mm 米 500 5 钢筋网片6.5 平方米 400 6 草 袋 个 1000 7 砂 子 立方米 50 8 水 泥 P.O42.5 吨 5 9 水玻璃 桶 10 10 螺纹钢筋 22 吨 5 11 电焊机 台 4 12 注浆泵 台 2 13 混凝土喷射机 台 2 14 木 板100mm厚 块 50 15 潜水泵30米扬程 台 2 16 水 管100mm 米 1000 17 消毒用品 若干 18 担架 副 2 19 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 若干 20 氧气袋 个 10 21 灭火器 个 10应急小组成员以及职责项目部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信息发布、通讯联络、疏散引导、安全救护、物资供应等配合小组。各种小组的组成人员职责和名单如下表。各应急小组的责任在于保证在任何时候接到报警后能立即采取行动,及时正确的应急行动,把事故减至最低点。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实行替补原则,指挥部负责人及成员因故不能履行职责的,由行政副职替补,确保随时到位,实施指挥应急小组成员以及职责 序号 应急小 组名称 主要成员名单 职责 1应急救援 指挥部 总指挥:郭升烈 副指挥:彭新平 成 员:李茂 指挥、组织、协调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及其事故上报、通告、调查、善后工作等。 2信息发布小组 组 长:杨娟 成 员:王焕丽负责应急救援工作信息发布工作。 3通讯联络组 组 长:刘经永 成 员:王鹏晓迅速与市消防大队或当地消防部门取得联系,引导消防人员和设施进入火灾现场。 4疏散引导小组 组 长:代和平 成 员:郭超引导职工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并负责重要物品的看守工作 5安全救护小组 组 长:周雄斌 成 员:王明德利用就便器材对伤病员进行紧急抢救,联系当地医院送救 6物资供应小组 组 长:丁磐龙提供救援物资的保障2、外部预防确保能有效及时的将现场情况对相关方进行通报,相关方(如邻近的居民或工地等)做好紧急疏散或抢险等预防准备,相关方做好支援或急救等预防准备。可利用的外部机构的名称、联系电话见下表。可利用外部机构名称、联系电话序 号可利用外部机构名称电 话1报 警1102火 警1193急 救1204交通事故急救122(二) 应急响应1)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应当立即做到:事故现场主要负责人或现场人员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项目部的主要负责人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如发生火灾,火势不能控制,立即拨打(火警)119报警,同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如实报告上级部门、市或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任何人对事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事故现场指挥应当作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确定重大事故未能有效控制时,应当立即向公司、上级单位或业主提出启动上一级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建议。启动公司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须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应急预案启动后,项目部、各部门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公司指挥部或上级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为了有效地处置重大事故,各有关部门按职能的应急救援分工如下:项目部应当加强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区治安。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应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项目部总工应当制订或审核抢险方案,指导方案的实施。工程部应当组织、指导监督抢险工作的进行。物资设备部应当组织抢险物资及时到场,主导、监督机电设备、设施的抢险工作口。综合管理部应当及时做好公共信息工作,对受影响的社区、人群妥善安置受伤害人员的善后工作。财务部应当及时提供抢险及善后等的资金。经理室应当组织对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需要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各部门应当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2)应急响应流程图应急响应流程图外部通报事故报告项目救援小组领导确认外部报警消防:119匪警:110 交通:122 救护:120项目救援小组指示现场指挥事故现场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监理单位结果建设单位应急救援预案检验评价、修改政府有关部门三、大云隧道进口大断面施工应急预案1)大断面施工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大断面施工安全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的重点,大断面施工容易发生的事故有地表下沉、周边建筑物变形超限、隧道坍塌。造成大断面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双侧洞导坑法施工步序多,结构力学转换复杂。大断面采用双侧导坑法施工,开挖共分九部,衬砌分三部,分节分部较多,施工时累计沉降较大,力学转换复杂。施工法较多,有台阶法、中隔壁法、双侧洞导坑法,各种断面和工法转换。断面变换的难点主要是施工法之间的转换,施工工法转换有三种:台阶法与中隔壁法之间的转换、中隔壁法与双侧洞导坑法之间的转换、双侧洞导坑法与台阶法之间的转换。根据断面转换大小方向又可分为二类:一类是由大断面向小断面的过渡转换;一类是由小断面向大断面的过渡转换。断面跨度较大,施工时拱顶沉降较大;断面转换时,由于安装横向及竖向支撑不及时,造成初衬拱顶沉降较大,甚至坍塌。隧道洞口通过岩堆松散体,一经开挖,潜在应力释放,承压快、围岩失稳而坍塌;当通过各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引起坍塌;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软弱面强度大大降低,开挖过程中发生坍塌。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或工序间距安排不合理。各工序间距时间拉的较长,围岩层暴露时间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招致坍塌的发生。喷锚不及时,或喷混凝土质量、厚度不符合要求。采用钢支撑时,支撑架设质量欠佳,支撑与围岩不密贴,两者间的空隙填塞不密实,或联结不够牢固,不能满足围岩压力所需的强度要求。有时抽换支撑不当,或当支撑已经出现受力过大的现象而未及时加固。地表未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地表截排水措施不当,地层渗水严重,降低围岩物理力学指标。超前预支护(小导管,长大管棚)措施不到位。2)隧道坍塌前的征兆 隧道坍塌之前往往有如下征兆:量测信息所反应的围岩变形速度或数值超过允许值。喷射混凝土产生纵横向的裂纹或龟裂;在坑底或坑壁发现不断掉下土块。钢拱架(格栅)发生变形或扭曲,连接钢板脱焊、拉裂,钢拱架(格栅)发生“噼啪”的拉裂声。坑道内渗水、滴水突然加剧或变浑。3)大断面发生塌方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塌方出现后,当班人员、工班长立即向队长或现场管理人员报告,队长或现场管理人员向项目经理汇报,项目经理向经理部及驻地监理和桂三高速指挥部汇报,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立即到达现场,防止坍方进一步扩大,同时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同监理工程师进行原因分析,确定坍方等级,立即启动相应预备方案。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坍方划分为一般塌方和重大塌方。(一)一般坍方应急处理措施坍方高度小于80cm,坍方出现后当班人员、工班长立即向队长或现场管理人员报告,队长或现场管理人员向项目经理汇报,项目经理向经理部及驻地监理汇报,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立即到达现场,采取应急措施;非抢险人员立即撤离施工现场,地面进行警戒,严禁人员从塌方地段通过,抢险物资迅速到位。总工程师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原因分析,确定处理方案。当坍方段有渗水时,采用塑料管对渗水进行引流处理,防止渗水软化坍方土体,引起连续坍方事故。坍方发生后,首先应防止坍方继续扩大:在坍方范围顶部、侧壁上,应先行清除或深孔注浆锚固;对坍方范围前后原有的支护进行加固,以防止坍方扩大。用方木、工字钢支撑坍方掌子面,及时挂网喷射C20混凝土封闭坍方土体,并对距离掌子面5米范围初期支护采用工字钢支撑进行加固,横向支撑及立柱临时支撑间距1m。喷射混凝土封闭后在塌方段径向打设42mm注浆小导管,按0.5m间距梅花型布置,小导管深入坍方土体1m以上,外露长度到初期支护外0.2m,便于回填注浆;并根据坍腔高度在深度方向按0.3m间距横向焊接22mm钢筋,分层填充高标号轻质预制混凝土,填充一层喷射C20混凝土回填密实后填充下一层。坍方处理后分次进行回填注浆,确保坍方段支护密实。并加强监测,每天观测频率2次以上并及时上报量测情况,指导现场施工。坍塌体积较小,且坍塌范围内进行了喷锚,或已架设好较为牢固的构件支撑,可由两端或一端先上后下的逐渐清除坍渣,随挖随喷射混凝土,随架设临时支撑支顶。(二)重大坍塌应急处理措施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隧道通过地层大部为中粗砂层,很容易发生坍方冒顶。坍方出现后当班人员、工班长立即向队长或现场管理人员报告,队长或现场管理人员向项目经理汇报,项目经理向经理部及驻地监理和从莞高速指挥部汇报,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立即到达现场,会同项目经理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如坍塌体积较大,或地表已经下沉,或因坍塌体堵塞,无法进入坍方范围进行支护时,则可注浆加固坍体,然后用“穿”的办法在坍体内进行开挖、衬砌;并在塌空处埋管,用泵送砼砂浆进行回填。如坍塌通天,则先对地表进行防排水处理,防止塌方范围扩大。封闭周边后清除坍塌体,地表采用深孔预注浆加固,增设护拱通过塌方段后再及时回填地表。处理坍塌的同时,应加强排水。坍方处理全过程,抢险人员随时观察塌方情况,防止塌方伤人。必须确保通信信息畅通,并对处理情况、围岩变化情况、人员及机械设备状况等及时上报,在抢险有困难或需要救援时,以便领导决策,及时提供救援。在报告的同时,立即组织向事故现场调配所备用的抢险机械设备、抢险物资及人员,以配合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当险情危及重大设备及人身安全时,人员、设备尽快撤离危险区。当灾情出现人员伤亡时应立即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同时送往就近医院抢救。在向有关部门通知的同时,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发生坍塌事故后,现场抢险抢修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清理土方或杂物,如有人员被埋,应首先按部位抢救人员,其他组员根据指挥部指令,采取插打钢板桩、木桩等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指定专人负责监护边坡状况。及时清理边坡,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发生。当坍方段有渗水时,采用塑料管对渗水进行引流处理,防止渗水软化坍方土体,引起连续坍方事故。用方木、工字钢支撑坍方掌子面,及时挂网喷射10cm厚C20混凝土封闭坍方土体,并对距离掌子面10米范围初期支护采用工字钢支撑进行加固,横向支撑及立柱临时支撑间距0.5m,防止坍方进一步扩大。处理隧道坍方体应在架设支撑牢固时,从两端或从一端逐步清除塌渣,随挖随喷砼,必要时可先行施作砼护拱。并做好地表及洞内围岩变形观测。当隧道塌方堵塞逃生通道,或隧道断面后,必须通过高压风管、水管进行通风、供氧、供应牛奶等流质食品及与里面的人员互通信息等,如遇管道损坏可用水平或竖直钻机先从合适的位置打孔到里面。内部人员应尽量少动,减少热量消耗,及时与外界沟通,等待救援。可行处理方案确定后立即按方案进行坍方处理。当险情完全控制和排除后,项目部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验收和善后处理。(三)处理隧道坍塌方常用支护形式1)喷锚处理采用喷锚处理较大型坍方,较之采用架设支撑,更加安全快速,且省工省料。由外向内、由上而下,逐段随清坍渣随向岩壁先喷射一薄层砂浆,然后再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宜分层厚5cm左右。喷射12层混凝土后,可随即加设锚杆在喷射混凝土上。坍渣清除后,随即做好衬砌。2)构件支撑处理在坍体不太高、坍穴略呈锥形、坍壁不太松散的情况下,使用人字架支撑(见图)。当坍体较高,但坍体两侧壁形状比较整齐,且侧向不大时,可按垂直于隧道中线的方向架设横向排架。现将坍体顶的石渣扒平,铺上横梁,再在其上架设排架。排架间距根据坍穴围岩情况而定,一般为12m左右。须注意在排架间用剪刀撑撑稳,下部横梁要随坍渣的清除随时倒换支撑(见图)。当坍塌方较大,且围岩压力也较大时,宜在坍方范围内全部用纵向棚架支撑。现将坍渣顶部适当扒平,沿隧道中线方向平行设置纵地梁数根(地梁下预铺横梁),于纵地梁上按照导坑支撑的形式以1m左右的间距架设箱形棚架。以后逐层向上架设至坍方顶部,用填塞木塞紧。随着坍渣的清除,加设立柱,并以纵撑撑好(见图3-4)。当坍塌方直至地表而深度不大时(小于10m),可设置井箍。由地面向下逐步清除坍渣,随即架设箍架支撑。箍架的形式可为多边形、矩形或方形,视坍穴的形状而定,架距不大于1m。当坍方较深时,则可先将井口至坍渣顶面一段箍好,不进行清理坍渣,而在洞内采用穿过坍方的施工方法。如坍井较大,宜采用喷锚支护井壁的方法。当坍塌穴成斜孔时,处理方法根据斜度而定,倾角小于等于30度,可按斜井的施工方法进行出渣及支撑;倾角大于35度时,运用井箍支撑及由上而下地清渣。(四)衬砌措施与回填方法1)衬砌施工随着坍渣的逐渐清除,衬砌逐段推进,快速成环。最好由坍体的两端对向施工,随即回填密实。在坍穴最高处或两端衬砌接头处应预留回填及进出料孔。如坍塌范围的围岩不够稳定,在处理坍塌方中有继续坍塌的可能时,可在坍方范围内选择适当的位置做坍体护拱,以掩护施工操作。护拱上应以碎石铺填2m厚左右作为缓冲层(见图3-5)。如坍体未进行预先注浆加固,而采用“穿过”的施工法时,拱角处的衬砌圬工应加宽灌抵开挖轮廓壁(开挖轮廓不过大时),以便保证拱脚稳固。2)坍塌回填坍塌清除坍渣后,则拱背应先以浆砌片石回填23m厚,其上再用干砌片石回填,回填应尽量填满坍塌范围,坍体内木支撑应尽量拆除;在坍塌体的护拱与拱圈间应全部回填密实,坍体护拱以上回填厚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不应小于2m;如坍塌范围高大,在坍塌穴内进行回填操作不便时,可选择适当位置另行开凿专供回填用的坑道;如坍塌方直达地表,除按规定做好拱部回填外,另用一般土回填夯实至距地表12m,再用粘土回填至略高于地表并向四周倾斜,周围做好排水沟。(五)隧道坍塌时伤员现场急救措施项目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救助队进行救助工作,并组织医务人员赶赴现场随时听候调遣,尽可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快、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证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往医院。四、隧道内涌水、涌砂事故的应急措施(一)涌水、涌砂事故事故原因可能导致洞内涌水、涌砂的主要原因有:隧道周边的降水没有按照设计要求降至隧道初衬底板以下1米,隧道开挖时,地下水涌出,掌子面出现流沙。隧道周边的降水使用的电力设备出现故障,降水突然停止,造成地下水位不断升高,当升高至仰拱以上标高,地下水涌出,掌子面涌砂导致坍塌。(二)涌水、涌砂事故预防措施如果发现没有按照设计要求降至隧道初衬底板以下1米,督促降水单位加大泵量抽水以满足设计要求。督促降水单位每天派专人对所有降水使用的机电设备进行巡查,发现有不工作的降水泵,马上检修。开工之前,对所有的经过隧道上方的管道进行排查,发现有可能渗漏的排水管,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导水措施。注浆加固措施。在发现渗漏点进行注浆封闭,注浆浆液为CS双液浆。处理的长度根据渗漏的范围确定。同时,派专人密切监视掌子面的渗水情况,发现渗漏较大的部位,要停止施工,不渗漏才能继续隧道施工。(三)涌水、涌砂事故应急处理措施1)一般性涌水或小量流沙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当涌水量较小,采用钢板和方木能够支撑控制,并能用现有潜水泵将涌水排出的。当出现一般性的涌水时,用钢板和方木对涌水处进行支撑,并沿涌水处周边间隔50cm布设导管将水引出迅速排除,然后对周围土体喷浆加固,直至涌水处没有渗水为止。2)重大涌水或大量流沙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洞内突然出现透水事故时,洞内工作人员应绝对听从组长的统一指挥;按预先安排好的撤退路线进行撤退,不要惊慌失措、各奔东西。万一迷失方向,必须朝有风流通过的向上通道方面撤退。派专人进行警戒。事故发生后,如果有人受伤,应积极进行现场抢救。出血者立刻止血,骨折者要及时固定和搬运。如透水事故发生并有有毒气体喷出的可能时,探水人员带防护器具,或者在工作地点加强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和畅通,不可把通风机关闭。被水隔绝在掌子面应清醒沉着,不要慌乱,尽量避免体力消耗。全体洞内人员还应做长期坚持的准备,所带干粮集中统一分配,不要无谓地浪费掉;洞内透水事故发生后,应尽快通过各种途径向洞内、地面指挥机关报告,以便迅速采取营救措施。为预防洞内透水,应掌握透水前的征象和规律。这时,工作面温度下降,变冷,同时出现流水和滴水现象,工作时能听到水的“嘶嘶”声等。发现这些透水征兆,要及时撤离人员躲到安全地点。五、触电事故应急措施(一)触电事故原因可能导致触电的主要原因有:未严格执行电气安装、维修技术规程。操作人员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私拉电线,不规范用电。除电工以外的人员接电。洞内未使用安全电压。设备开关箱内未配置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损坏。(二)触电事故预防措施2.1现场安装变压器时,变压器宜安装在施工用电区间的中部。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隧道内380v电缆应采用乙丙橡胶铜芯电缆。自开闭所至竖井或隧道口的10kv电缆应穿管保护,并应采取保护措施。竖井内电缆应敷设在不易受外力损伤的部位,并应穿钢管保护。钢管固定应牢固。隧道内电缆宜用挂钩悬挂敷设。金属挂钩应装设绝缘套管。挂钩检举不宜大于2米。电缆敷设应留有适当驰度。对人员经常接触或易遭受外力损伤的电缆线段,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每条电缆的两端应拴挂电缆标牌。电力电缆应有相色标志。隧道内高压电缆应敷设在无人行道的一侧,其高度应在运输车辆顶部20公分以上。隧道内高、低电缆应敷设于隧道两侧上方。若受条件限制必须同侧敷设时,高低压电缆间距不得小于10cm。隧道内电缆与其它管道同侧敷设时,电缆应敷设在管道上方,并不与其交叉。2.2隧道内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包括电缆线)时,应切断电源,并悬挂警示牌。2.3设置隧道内照明应遵守下列规定:照明线路应采用橡套电缆。固定安装照明电压可采用220v,灯具高度宜距人行道2.4米以上,由于条件限制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采用行灯照明时,应采用36v含以下的安全地点。隧道漏水地段应采用防水照明灯具。(三)触电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发生触电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帮助触电者脱离电源, 对触电者立刻进行抢救,或者立即送往医院救护。高压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使触电者带电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或用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等方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触电者未脱离带电设备前,现场救护人员不得直接用手触及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保证自己免受电击。低压触电脱离方法:低压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如拉开关、刀闸、拔除插头等方法,或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服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或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为使触电者迅速脱离导电体,最好用一只手进行。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 轻症: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 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 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处理。 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六、防止机械伤害应急措施(一)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可能导致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有:设备无安全保护装置或装置不全。设备使用伪劣零件。没有专人指挥。设备超载或违章使用。为赶进度造成机械疲劳作业未能及时检修。操作人员培训不够。未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倒塌。(二)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施工机械操作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公安交通主管部门颁发的机动车驾驶执照后,方可上岗。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和检测、指示、仪表、报警、信号等自动装置必须完好齐全,有缺损必须及时修复。电动机械的电气接线必须由电工操作,在漏天和潮湿地区使用,应采取防潮保护措施。施工机械使用前,操作工应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机械各部完好,防护装置齐全有效,并经试运转,确认正常,方可作业。电动机械必须在机械附近配备开关箱,且一机一闸。启动前,应检查电气接线,确认完好,无漏电。检查漏电保护装置,确认灵敏、可靠。使用中遇停电,必须关机断电并制动。机械运行中,操作工和现场人员严禁触摸运转的部件,并保持安全距离。机械运转中严禁维修保养。维修、保养机械必须在断电或熄火、制动和揳紧行走轮后进行。在机械悬空部位下作业时,必须将悬空部位支撑或支垫稳固。(三)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理措施事故发生后,应第一时间切断动力电源,同时操作者开展力所能及的事故自救。第一到达现场的负责人应承担指挥责任或立即向值班领导或相关部门汇报,使救援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在第一时间配送到事故现场。同时项目部应配足有效的消防灭火器材,以防机电事故诱发火灾。根据伤情对伤员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从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颚,使呼吸道畅通,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操作,原地呼救。对伤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七、火灾的应急措施(一)火灾事故原因工地上存在一些易燃物,如木模板、冬季取暖、保暖材料,因管理保管不当引起火灾事故。电气线路老化、电热设备和照明灯具使用不当、焊割作业产生火花以及临电拉设不规范引起火灾。冬季施工锅炉引发火灾。氧气、乙炔仓库设置不当引起火灾。(二)预防措施成立以项目副经理为组长的防火小组,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项目经理部与当地公安机关合作,工地建立消防、保卫责任制,设专、兼职消防和保卫干事,培训上岗。开工前,物资部按有关规定配置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在易燃物口处制定专门的消防措施。施工现场和生活区配备有效器材设备,易燃易爆材料要集中堆放,采取可靠的消防措施,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严格控制火源、电源和明火使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临设搭建符合消防要求,水源配置合理对职工经常进行治安、防火教育,培训消防人员,现场设消防通道。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现场及生活区不得乱拉线、拉用电热器具。施工现场严禁抽烟,现场的防火作业,必须按防火要求,严格执行“十不烧”的规定。施工现场的防火作业,必须执行审批制度。施工现场的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加强电流管理,以防发生电气火灾。安质部负责对本项目部的防火安全教育工作,普及消防知识,保证各项防火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日常消防检查由安全日检查人员负责,项目部防火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由项目部防火责任人组织执行。发现火险隐患,必须立即消除,对于难于消除的隐患限期整改。对违反规定造成火灾的有关人员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根据当时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或进行现场抢救,同时以最快的速度报警,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救排险,并根据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发生火灾时,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扑灭火灾时,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战术。当火场离开关较远,需要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 当电源线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一方面灭火,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提保持充分的距离,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绝缘用品。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较好的灭火器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气焊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阀门停止供氧。一般情况发生火灾,工地先用灭火器将火扑灭,情况严重及时拨打119报警,讲清火险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如果火势较大而无法扑灭时,各级领导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固定消火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火灾时,由于有烟气,能见度差,现场指挥人员应保持镇静,稳定好人员情绪,维持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利用现场有利条件,快速疏散。有条件的可用湿毛巾、堵住嘴、鼻、用湿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