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基坑监测专项方案.doc_第1页
驻马店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基坑监测专项方案.doc_第2页
驻马店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基坑监测专项方案.doc_第3页
驻马店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基坑监测专项方案.doc_第4页
驻马店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基坑监测专项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驻马店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工程项目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施工方案 * 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场地位于驻马店市高新经济开发区,乐山大道与淮河大道交叉口东北角,拟建建筑为1栋商业、3栋28层住宅及整体围合的地下车库,车库地下3层,场地目前为空地;工程场地位于驻马店市高新经济开发区,乐山大道与淮河大道交叉口东北角,拟建建筑为1栋商业、3栋28层住宅及整体围合的地下车库,车库地下3层,场地目前为空地;2)、本工程基坑平面大致呈矩形,东侧边长约257m,南侧边长约112m,西侧边长约203m,北侧边长约113m,基坑底设计标高为-16.0m和-16.5m,设计室内外高差0.3m,基坑周边开挖深度在自然地面下15.7m和16.2m;3)、据勘察报告,场地内的地下水埋深在地面下约5.8m,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时需进行降水;4)、基坑设计时,详细周边环境如下: 位置 相邻构筑物 距基坑上口最近距离 基坑开挖两倍深度范围内构筑物 东侧 10层住宅楼 21.0m 坑边为规划道路,10层建筑物地下一层 南侧 临时板房 2.0m 2层临时建筑物 西侧 乐山大道 15.0m 道路东边有通信管线,围墙下有供水管 北侧 通达支路 8.0m 为规划道路,目前为场地施工道路 5)、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层号 土 名 (kN/m ) c(kPa) (度) fak(kPa) 平均厚度 杂填土 18.0 7.0 10.0 1.18m 粉质粘土 19.4 18.0 7.0(10) 160 5.62m 粉质粘土 19.6 40.0 8.0(14) 280 3.39m 粉质粘土 19.7 34.0 6.4(12) 240 1.80m 粉质粘土 19.7 44.0 8.7(15) 360 9.37m 粉质粘土 19.8 45.0 8.1(16) 400 9.31m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勘察时稳定水位约5.8m。第2章 、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DBJ14-024-2004);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9)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10)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第三章、监测目的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的变形,即使采取了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变形包括: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土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无论那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个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结构与管线造成危害。因此,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建筑物进行综合、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工程情况有全面的了解,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对基坑施工过程进行监测的目的如下: (1) 根据现场监测数据与设计值(或预测值)进行比较,如超过某个限值,就采取工程措施,防止支护结构破坏和环境事故的发生。保证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2)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3)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分析提供依据。 (4)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 (5)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6)将监测结果反馈设计,为其它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第四章、监测内容及要求1、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期间,应委托具有监测资质的第三方单位进行监测;2、基坑监测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监测范围为基坑外边线以外1-3倍基坑开挖深度,必要时应扩大监测范围。3、基坑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支护结构坡顶水平位移、坡顶竖向位移;基坑周边道路沉降,相邻建筑物变形;护坡桩后土体深层水平位移;锚索内力;地下水位观测;4、监测报警值:围护结构桩坡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变化速率2mm/d或连续3天达到1.4mm/d,水平位移变化累计值30mm,竖向位移变化累计值20mm;基坑周边道路沉降变化速率2mm/d或连续3天达到1.4mm/d,累计值30mm;周边建筑物沉降累计达到20mm,沉降变化速率2mm/d或连续3天达到1.4mm/d;围护桩后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变化速率2mm/d或连续3天达到1.4mm/d,累计值45mm;锚索内力见各剖面;地下水位变化速率500mm/d;5、监测频率:应严格按照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规定执行;当基坑开挖深度小于5米时,1次/2d,当基坑开挖深度510米时,1次/1d;大于10m及底板浇筑7天内,2次/1d,底板浇筑7天14天,1次/1d,底板浇筑14天28天,1次/2d,大于28天,1次/3d,以后可逐渐减少;6、当监测值达到上述报警值时,应及时报警,并及时上报各方,分析原因,及时处理。7、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周边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甲方、监理、监测、设计等相关单位,必要时协商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安全;8、监测点布置及测量除满足本设计要求外,还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应规范、规程执行;第5章 、监测点的布置及做法一、监测点的布置1)布置W1、W2、W3、W4-W31、W32、W33、W34点作为基坑周边的沉降、位移观测点。2)布置C1、C2、C3、C4-C16、C17、C18和C1-1-C1-5及C2-1-C2-5点作为周边建筑物及地表竖向位移监测点。3)布置M1-1、M1-2、M1-3;M1-2、M2-2、M3-2、M4-2;M2-1、M2-2、M2-3;M3-1、M3-2、M3-3;M4-1、M4-2、M4-3;M5-1、M5-2、M5-3;M6-1、M6-2、M6-3点作为锚索应力监测点。4)S1、S2、S3、S4、S5、S6点作为水位监测点。5)X1、X2、X3、X4、X5、X6、X7、X8、X9、X10、X11作为深层水平位移观测点。6)以上点位的具体布置详见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二、监测点的做法1)沉降点:各监测点采用5050角钢100mm长制作,角部朝上,埋入墙内50mm,留出50mm安平。2)水平位移点:用5050角钢长100mm中部锯印,横埋入桩顶部钢筋砼中,将锯印位置对准经纬仪控制线3)竖向位移监测点:在C1-C18点角点顶上用油漆作出垂直点醒目标记。第六章、仪器选用及观测一、仪器选用1)J2激光经纬仪。2)S2自动安平水平仪,铟钢尺。二、观测1)沉降观测:把水平仪架在W10点位置,无需转点,可一次观测W1、W2、W3、W4-W31、W32、W33、W34点,初值观测进行三次,采用平均值作为观测初值,监测间隔时间从土方开挖至基坑成形前每一天至三天观测一次,基坑成型后每12小时至一天观测一次,底板浇完后每一天至三天观测一次。及时绘制S-T曲线(用正规表格纸)。2)水平位移观测:基坑南侧水平位移:把激光经纬仪架在基坑南侧W17点,在基坑南侧定出W21点,使W17、W21两点的连线通过W18、W19、W20三监测点,突出桩面的角钢,作上原始记号。监测间隔时间同沉降观测一样,及时理出累计水平位移量,并绘制位移(S)-时间(T)关系曲线图。把W1、W2、W3点作为坑顶北侧位移点,是以W1、W3点作为基准点;W4-W16点作为坑顶东侧位移点,是以W5、W10、W6作为基准点;W17-W21点作为坑顶南侧位移点,是以W17、W21作为基准点;W22-W34 作为坑顶西侧位移点,是以W22、W26、W31作为基准点,共四组水平位移观测点,方法与基坑南侧水平位移类似。3)竖向位移观测:将仪器架于C8点,观测C1-C18和C1-1-C1-5及C2-1-C2-5等点垂直度变化、累计变形量,绘制倾斜和时间变化量(用正规表格)。4)水位监测: (1)水位管埋设:埋设水位管时,底部2m长范围内的测管每隔20cm打一小孔,共三排,便于地下水进入管中;同时用沙布包裹该段管子以免管外土粒进入管中。管子下入孔底后以中粗砂封孔,地表下2m长范围内管外孔隙用粘性土封堵,以免地表水流入管中。 (2)监测仪器:使用我单位自行研制的水位仪。(3)监测原理:监测时,将水位仪探头自上而下慢慢往下放,探头接触水面,二次仪表上的蜂鸣器就会鸣叫,此时的深度即为水位值。5)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宜布置在基坑边坡、围护墙周边的中心处及代表性的部位,数量和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每边至少应设1个监测孔。测斜监测采用XB30型测斜仪,观测精度1mm,测斜管应在测试前7天装设完毕,在35天内重复测量不少于3次,判明处于稳定状态后,进行测试工作。观测方法,使测斜仪处于工作状态,将测头导轮插入测斜管导槽内,缓慢放置管底,然后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导槽每隔0.5m(或1m)读数一次,并按记录键。测读完毕后,将探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导槽内,以上述方法再测一次,测点深度同第一次。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测斜仪数据处理软件计算成果。 当用测斜仪观测深层水平位移时,设置在土体内的测斜管应保证有足够的入土深度,保证管端嵌入到稳定的土体中。测斜管采用PVC工程塑料管或铝合金管,直径为70mm,管内有两组相互垂直的纵向导槽。 测斜管应在基坑开挖1周前埋设,埋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埋设前应检查测斜管质量,测斜管连接时应保证上、下管段的导槽相互对准顺畅,接头处应密封处理,并注意保证管口的封盖;(B)测斜管长度应与围护墙深度一致或不小于所监测土层的深度;当以下部管端作为位移基准点时,应保证测斜管进入稳定土层23m;测斜管与钻孔之间孔隙应填充密实;(C)埋设时测斜管应保持竖直无扭转,其中一组导槽方向应与所需测量的方向一致。 测斜仪应下入测斜管底510min,待探头接近管内温度后再量测,每个监测方向均应进行正、反两次量测。本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共设置4个监测孔。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应在基坑开挖之前做好。孔深应根据各边基坑深度确定,为1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位置详见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6)、锚索应力监测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锚索的拉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每边跨中部位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宜布置监测点。每层锚索的拉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并不应少于3根。每层监测点在竖向上的位置宜保持一致。每根杆体上的测试点应设置在锚头附近位置。本基坑锚索应力监测点共设计22个,具体见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第7章 、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1)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中。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去或涂改,原始记录不得转抄。2)观测结果超过限差时,应进行重测。3)对各周期的观测数据及时处理,选取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进行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4)对变形的分析应将变形大小和变形速率结合起来,考察其发展的趋势,并做出预报。5)提交当日报表及监测报告。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目标本项目质量目标:创优。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主动配合业主和总包在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处理好各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关系。服务于全过程。及时做好各类质量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和反馈。认真完成本项目由于设计与施工变更等原因而增加的工作量,并保证要求和工作质量不变。二、质量保证体系三、监测工作的管理(1)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组成员服从项目经理的统一调配,并在日常监测工作中严格按投标方案的要求带领作业人员实施作业,并经常保持与建设单位、总包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场地施工进度,安排与落实监测工作的步骤,配合施工的顺利进行。(2) 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作业人员应严格按方案要求及相应规范进行作业,发现超出允许误差时应及时纠正或进行返工。技术问题由工程负责人与审核人审定人商量后作出决定,工程负责人与审核人实施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杜绝质量问题的产生。(3) 文件与资料的管理监测工作中的相关函件、以及日常监测工作中的内外业资料等应分类装订统一管理,或者有计算机备份以防丢失。提交的监测成果资料应统一格式并进行签收登记。四、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1) 仪器、仪表a、将按设计图纸和文件以及生产厂家的产品说明书对所采购的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校正,以防质量不合格元件的埋入。钻孔孔深要到位,且孔身要垂直,回填应密实。各测点初始值的测定应待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一般710天)。b、监测仪器要经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机构进行校准,并取得检定证书后方可使用。如需更换仪表时,应先检验是否有互换性,并进行对比检测,以保持监测数据的延续性。(2) 野外作业a、组成强有力的项目组,抽调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担任项目组主要负责人。项目组的其它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关键、特殊岗位人员持证上岗。b、监测工程专业技术强,我司将对职工进行宣贯、培训,对职工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把“质量第一”从思想上落实到行动中去。对埋设全过程进行详细的施工记录。c、进场前,组织全体人员学习监测施工的技术方案,每个施工人员了解项目的总体要求,熟悉各自岗位的职责、技术要求和作业程序,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执行。d、加强测点的保护工作,测点周围设置明显标志并进行编号,严防施工时损坏。(3) 资料采集及整理a、 制定有关质量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办法,及时做好各类施工记录、工程检验资料、各类试验数据、鉴定报告、材料试验单、各种验证报告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b、外业观测资料在内业计算前均要进行检查与复检,在保证采集数据正确的前提下方可进行计算;c、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会审,及时编制分项施工指导性文件、制定工序质量控制文件,及时解决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第九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一、 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监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并在每次会议上,都将安全生产放到议事日程上,做到处处不忘安全生产,时刻注意安全生产: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积极推行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按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严禁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现场监测全体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监测人员应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拴安全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施工现场的规章制度,禁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监测施工用电、现场临时电线路、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按照建设部颁发的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防范(JGJ46-88)规定操作,严禁私自拉电或带电作业。使用电气设备、电动工具应有可靠保护接地,随身携带和使用的工具应搁置于顺手稳妥的地方,防止发生事故。施工用的高凳、梯子、人字梯、高架车等,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其牢固性。梯外端应采取防滑措施,并不得垫高使用。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围栏。人字梯距梯脚40-60cm处要设拉绳,施工中,不准站在梯子最上一层工作,且严禁在这上面放工具和材料。遇到不可抗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