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肝胆的保健.doc_第1页
胃肠肝胆的保健.doc_第2页
胃肠肝胆的保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腸肝膽的保健臺中榮民總醫院 胃腸肝膽科 張繼森主任胃腸是養生繫命的根本,口腹之需有賴它們為後盾,人體養分有賴它們的消化供給。而現代社會飲食多變,多數人在意吃得好不好、多不多,但吃下肚以後的種種呢?胃腸三餐五頓地時時操勞,加上大家總習慣於病了才看醫生、痛了才找藥吃,不重視預防、保健的結果,胃腸肝膽疾病反而成為現代文明的困擾之一。根據衛生署最新公佈的統計資料顯示,俗稱癌症的惡性腫瘤仍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榜首,其中肺癌為所有癌症死因的第一位,至於一向威脅國人健康甚鉅的肝癌則退居第二名;專家認為這二項癌症排名的改變,顯示我國肝癌防治宣導有成,不過也凸顯出肺癌防治宣導仍有待加強,國人不能輕忽吸菸、二手菸、廚房油煙及空氣污染等環境因素對肺臟的危害。肝癌退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由此顯示我國多年來對於肝癌防治已初具成效,證明新生兒接種B型肝炎疫苗政策是正確的,而成年人也漸漸具有防治觀念,像肝病防治基金會等公益團體,近年來不斷宣導國人應抽血檢驗,知道自己是否為B型肝炎帶原者及有沒有C型肝炎,如果有而只是慢性肝病患者則應每半年抽血檢查一次甲種胎兒蛋白,一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若是肝硬化患者則應每三個月抽血做一次甲種胎兒蛋白,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若有病變則應及早治療。 B型肝炎的治療近十年快速的進步,藥物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目標有:(1)抑制或清除病毒以達到肝炎的緩解。(2) 降低感染力。(3)使病毒複製的標記持續性地受到抑制甚至消失。(4)血清AST(GOT)、ALT(GPT)值正常,同時肝組織發炎改善。(5)表面抗原消失,表面抗體出現,達到痊癒的終極目標。目前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藥物有兩大類:(一)具免疫調節功效的干擾素,(二)阻止病毒複製的核(苷)酸類似物。醫師在治療之前應詳細評估病人的年齡、肝病的嚴重程度、治療的可能反應、藥物潛在的副作用和併發症。除非病人有用藥的禁忌,和對特定治療無反應者,對於代償型慢性B型肝炎病患,干擾素、干安能、干適能、貝樂克和喜必福都可用於初次治療。干擾素的優點是治療期間固定、反應穩定度高、沒有抗藥性突變的病毒株,缺點是費用略高、副作用略大。干安能治療較經濟且耐受性良好,但反應的穩定度較低,長期治療伴隨抗藥性產生的機率增加,且突變株病毒有可能抵消先前的效益,少數可能導致肝病的惡化。干適能的優點是對干安能抗藥性病毒株有效,且初次治療抗藥性很低,但其費用比干安能高,同時每日10毫克的劑量略顯不足,較大劑量則有腎毒性之風險。貝樂克和喜必福都是很強的病毒抑制劑。C 型肝炎的治療目前是以長效型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經過24或48週的治療其病毒檢測的持續反應率不分基因型國人接近七成,其中第二基因型治療反應將近九成,不過因為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大約有5-9%患者無法完成整個療程的治療。對於肝功能異常,C 型肝炎病毒陽性、肝組織切片證實有纖維化或中度發炎者建議給予治療,治療之療程則依病毒基因型及治療前的病毒量多寡來決定。如果病人之病毒基因型是第一型且病毒量 400,000 IU/mL建議接受24 週的抗病毒治療;若是第一型且病毒量400,000 IU/mL建議接受48週的治療;病毒基因型第二或三型則建議24週的治療;過去治療失敗(傳統型干擾素單獨或合併治療)或是復發者可接受長效型干擾素及雷巴威林合併療法;若是無法使用雷巴威林者例如血液透析患者,可使用較低劑量長效型干擾素單獨治療6或12個月。如果治療四週後,檢測不到病毒,代表快速病毒反應可預估治療效果佳;若治療進行至12週,血液病毒下降未超過兩個Log以上則建議停止治療,代表早期病毒反應不佳,治療成功的機率低於5%。結腸直腸癌也是近年來本國急需注意的癌症,男性及女性都是癌症死因的第三位,長期食用高脂肪食物經代謝後,易產生致癌的化學物質,又因為低纖維的關係,使糞便停留在腸內的時間長,致癌物和大腸的接觸時間也長,發生癌症與息肉的機率就更高。大腸癌病人的直系血親,得大腸癌及腺瘤的機會比正常人高數倍;而國內大腸癌病人的好發年齡在30歲以前有一個小尖峰,也應與遺傳有關。遺傳性之家族性大腸息肉症,其大腸癌之發生率隨著年齡增加,並不受任何國家,環境及食物之影響。另外遺傳性非息肉症性大腸癌亦為一顯性體染色體遺傳之疾病。病人在年輕時就會發生大腸癌,多半在右側結腸,且可能多發,而其大腸中常無息肉存在。此兩情況顯與基因有關。臨床上較常採用之大腸癌篩檢方法有:理學檢查,內視鏡,X-光,癌胚胎抗原及糞便潛血反應等。其中糞便潛血反應不但經濟,容易接受,而且可發現不少之癌症及前癌病變。大腸癌的預後雖比其他消化器官的癌症,如胃癌、食道癌、肝癌等預後好很多,但是若已經到了晚期才發現,預後就不佳。 飲食、環境、種族、遺傳等因素則與胃癌的關係密切,例子食用過量醃製的蔬菜、魚類或肉類則發生胃癌機率高,相反地,多蚩新鮮蔬菜者,罹患胃癌機率較低,此外醫師也建議應儘量避免食用含硝酸鹽添加物的食物製品。值得注意的是,若40歲以上者出現不明原因的疲憊、消化不良、體重減輕或貧血都應接受健康檢查。 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七位的口腔癌致病原因則與嚼檳榔、吸菸、喝酒有關,只要戒除前述不良嗜好,多吃蔬菜、水果應可降低罹患口腔癌的危險。 除了以上各種癌症以外,當今人類正承受長期飲食失衡造成的嚴重後果,據統計顯示:美國將近有六億肥胖人口;四百萬人因關節炎而不良於行;一億六百萬糖尿病人;每三十三秒就有一人死於心臟病;每五個小孩就有一個體重過重。台灣每年有六萬多人死於癌症與心血管疾病;平均每十分鐘就有一人得癌;40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學二十五;中風的年齡逐年降低,而糖尿病死亡人數則逐年攀升。這些疾病與現代飲食結構脫不了關係,過度攝取動物性食品、脂肪、鹽、糖,以及五穀雜糧、多種蔬菜、水果攝取不足是重要關鍵。預防最好的方法就是改變日常飲食習慣,飲食要儘量把握三低一高的飲食原則,亦即:低油脂、低糖、低鹽及高纖維。張繼森醫師小檔案1963 忠孝國小1969 衛道中學1972 臺中一中1975 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