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教学要求,掌握平肝息风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分类及各类性能特点; 掌握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地龙、全蝎、蜈蚣、白僵蚕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珍珠母、刺蒺藜的功效、主治。,概 述 一、含义: 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由于平肝潜阳药多兼有息风止痉的功效,息风止痉药又多能平肝潜阳,故在一章学习。,二、分类: 平抑肝阳药用于肝阳上亢; 息风止痉药息肝风、止痉挛抽搐。 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掉:肢体摇摆、动摇(痉挛抽搐)肝风内动 眩:眩晕肝阳上亢,定义: 以平抑或潜镇肝阳为主要功效,主治肝阳上亢病证的药物,称平抑肝阳药。,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性能特点,药性:寒 药味:苦、咸(动物药) 归经:肝,有的兼归心 升降浮沉:多为介类及矿石类,质重沉降 毒性:无毒,功效与主治,功效:平肝潜阳 主治:肝阳上亢证 原因:肝阴不足,阴不制阳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脉弦等。 部分平肝药兼有 镇惊安神、清肝明目、降逆、凉血等作用。,功效术语:平肝、平肝阳、平抑肝阳、平肝抑阳、平降肝阳、平肝潜阳 观点一:“潜”字来源于重镇潜阳,使用 “潜阳”二字的药材,质地应是重坠的,主要指的是一些贝壳或甲壳、矿物药或动物的骨骼、甲、角。 观点二:平抑肝阳、平肝潜阳可以混用。,配伍应用 1.其病本为肝肾阴虚,故常须与滋养肝肾之阴的药物配伍,益阴以制阳。 2.肝阳化风,导致肝风内动者,当与息风止痉药配伍。 3.若肝火亢盛,烦躁易怒者,宜与清泻肝火之品配伍; 4.肝阳上亢,内扰心神而兼心神不宁者,又常与宁心安神药配伍。,使用注意: 1. 介类、矿石类药物,入煎剂宜打碎先煎或火煅后入药。 2. 个别有毒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服。应注意掌握用量及疗程。,【来源】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等的贝壳。打碎生用或煅用.,石决明 名医别录,杂色鲍,皱纹盘鲍,【性能】 咸,寒。归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药性特点】石决明咸寒,质重沉降,入肝经,善清肝热、平肝阳; 味咸入血,且能益肝阴,衷中参西录谓其“为平肝凉肝之要药。”“肝开窍于目”,本品入肝,既可清肝明目,又能益肝明目,故有“决明”之称。,【功效与应用】,功效,主治病证,石决明,平肝 潜阳,清肝 明目,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目赤翳障 视物昏花 青盲雀目,咸寒清热,质重潜阳,专入肝经,而有平肝阳、清肝热之功,为凉肝、镇肝之要药。,清肝火而明目退翳,不论虚实均可使用,为治目疾常用药。,【用法用量】 煎服,620g,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点眼宜煅用、水飞。 【使用注意】 本品咸寒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珍珠母本草图经,【来源】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珍珠贝的贝壳。,【性能】 咸,寒。 归肝、心经。 【功效】 平肝潜阳, 安神定惊, 明目退翳。,【应用】 1.平肝潜阳 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2.安神定惊 惊悸失眠。 质重入心经,有安神定惊之功。 3.明目退翳 目赤翳障(肝热),视物昏花(肝虚)。 此外,本品研细,能燥湿收敛。,【用法用量】 煎服,1025g;宜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属镇降之品,故脾胃虚寒及孕妇慎用。,【鉴别用药】珍珠母与石决明,珍珠母、石决明皆为贝类咸寒之品,均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治肝阳上亢、肝经有热之头痛、眩晕、耳鸣及肝热目疾,目昏翳障等症。石决明为凉肝、镇肝之要药,兼能益肝阴,善治肝肾阴虚,眩晕、耳鸣等阳亢之证;又长于清肝明目,故目赤肿痛、翳膜遮睛、视物昏花等症,不论虚实,皆可应用,为眼科要药。珍珠母又入心经,能安神定惊,故心神不宁,惊悸失眠,烦躁等多用。,牡蛎本经,【来源】为软体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牡蛎,牡蛎本经,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性能】 咸,微寒。 归肝、胆、肾经。 【功效】潜阳补阴, 重镇安神,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制酸止痛,【功效与应用】,功效,主治病证,牡蛎,潜阳 补阴,软坚 散结,肝阳上亢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癥瘕痞块,收敛 固涩,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崩漏带下,重镇 安神,惊悸失眠,有类似石决明之平肝潜阳作用,制酸止痛 可治胃痛泛酸,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与珍珠母、石决明、龙骨等同类配伍,并还配补阴药。 收敛固涩:与龙骨完全一样,主要在敛汗和肾气不固的尿频、遗尿、遗精、白带过多等。也要配补虚药,常和龙骨一起用。 软坚散结:主治主要是腹内的一些癥瘕积块和体表的一些结块,一个是瘀,二是痰,配伍活血化瘀、和消痰药。,重镇安神:作用弱于龙骨,长于龙骨相须为用。 制酸止痛:牡蛎煅了后有制酸止痛的作用,外用收湿敛疮生肌。,【用法用量】 煎服,930g;宜打碎先煎。外用适量。 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生用; 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煅用。,【鉴别用药】龙骨与牡蛎,龙骨与牡蛎均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作用,均可用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阴虚阳亢、头晕目眩及各种滑脱证。然龙骨主入心经,长于镇惊安神,且收敛固涩力优于牡蛎,外用还能收湿敛疮;牡蛎主入肝经,平肝潜阳功效显著,味咸又有软坚散结之功,煅后还能制酸止痛。,紫贝齿 来源:宝贝科动物蛇首眼球贝、山猫宝贝、绶贝等的贝壳。别名:文贝、紫贝。 药性:咸,平,归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清肝明目。 用于肝阳上亢的眩晕头痛; 肝阳上扰的惊悸失眠及小 儿高热抽搐;目赤翳障、 眼目昏花等证。,代赭石 本经,【来源】 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生用或醋淬用。,【性能】 苦,寒。归肝、心、肺、胃经。 【功效】 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药性特点】 代赭石苦寒质重,善降有余之火,抑亢盛之阳。入肝经, 能清降肝火,平抑肝阳,入胃,镇降胃气,止呕吐;入血分,凉血止血。,【功效与应用】,功效,主治病证,代赭石,平肝 潜阳,重镇 降逆,肝阳上亢,耳鸣眩晕,凉血 止血,呕吐、呃逆、嗳气、气逆咳喘,血热吐衄、崩漏下血,矿石类药物,质重沉降而长于镇潜肝阳,性味苦寒,又清降肝火。,重镇降逆,可降上逆之胃气而止呕、止呃、止噫;降上逆之肺气而平喘。,入心肝血分,凉血止血;善于降气、降火,适宜于火气上逆、迫血妄行之出血证,降胃逆:治疗胃气上逆 降逆 降肺气平喘:张锡纯提出,现代有争议,【用法用量】 煎服,930g;宜打碎先煎。入丸、散,每次13g。外用适量。 降逆、平肝宜生用,止血宜煅用。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因含微量砷,故不宜长期服用。,【鉴别用药】代赭石与磁石,代赭石与磁石均为铁矿石类重镇之品,均能平肝潜阳、降逆平喘,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及气逆喘息之证。然代赭石主入肝经,偏重于平肝潜阳、凉血止血,善降肺胃之逆气而止呕、止呃、止噫;磁石主入肾经,偏重于益肾阴而镇浮阳、纳气平喘、镇惊安神。,刺蒺藜 本经,【来源】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炒黄去刺入药。,刺蒺藜 本经,【性能】 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 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 【药性特点】 刺蒺藜味苦降泄,主入肝经,有平抑肝阳作用;本品辛散苦泄,调畅气机,入肝经,善能疏泄肝气,调达气机以解郁;且疏散肝经风热,以明目;质轻疏散,祛风止痒。,【功效与应用】,功效,主治病证,刺蒺藜,平肝潜阳,疏肝解郁,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祛风止痒,肝郁气滞,胸胁胀痛,乳闭胀痛,风疹瘙痒,白癫风,祛风明目,风热上攻,目赤翳障,【用法用量】 煎服,610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罗布麻叶 救荒本草,【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叶,【性能】 甘、苦,凉。归肝经。 【功效】 【应用】 平肝安神 肝阳眩晕,心悸失眠。 清热利水 浮肿尿少。 今用于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高血脂症及慢性气管炎等。可开水泡服。,【用法用量】 612g。 肝阳眩晕宜用叶片,治疗水肿多用根。 【使用注意】 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以免中毒。,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一.含义 以平息肝风,制止痉挛抽搐为主要功效,适用于温热病热极动风、肝阳化风及血虚生风等所致之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以及风阳挟痰,痰热上扰之癫痫、惊风,或风毒侵袭,引动内风之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证。 抽搐:主要是手足 痉挛:主要是躯体抽动,二、性能特点 药性:寒,温 药味:甘、苦、辛 归经:肝 升降浮沉:沉降 毒性:全蝎、蜈蚣有毒,三、功效与主治 功效:息风止痉 兼有功效:平肝潜阳、清肝、通络 主治:1.温热病热极动风、肝阳化风及血虚生风等所致之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等证; 2.用治风阳挟痰,痰热上扰之癫痫、惊风抽搐;或用治风毒侵袭引动内风之破伤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症。,四、配伍应用 根据病因病机予以配伍:肝阳上亢最易导致肝风内动,宜用既平肝又止痉之药,并常与平肝潜阳药配伍。温热病和肝热内盛而热极生风者,宜用既清肝又息风之药,并常与清热泻火、解毒药配伍以增效;外风引动内风之破伤风,口眼喎斜者,宜用祛风止痉之药,并常与祛风之品配伍;脾虚之慢惊风,宜用性平的止痉药,并当配伍补脾益气之品。 根据不同兼证予以配伍:兼闭证神昏者,可与开窍药配伍;兼心神不宁者;宜与安神药配伍。,五、使用注意 阴血亏虚之虚风内动者,应以滋阴补血为先,非该类药所主治;而脾虚之慢惊风,不宜选用寒凉性的息风止痉药。 少数药物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用。,羚羊角(掌握),【来源】 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性味归经】 咸,寒。入肝、心经。 【功效】 平肝息风, 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性寒:适合于肝热化风的患者 清热解毒:常用于温热病的肝热生风 平肝:适合于肝阳化风(羚角钩藤汤),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要与补阴药同用。 清热解毒:治疗疮痈,在既有肝风内动,又有热毒炽盛时综合利用。,【功效与应用】,功效,主治病证,羚羊角,平肝 潜阳,清热 解毒,肝风内动 惊痫抽搐,壮热神昏 温毒发斑 痈肿疮毒,性寒,清热力强,善入肝,有良好的清肝热、息肝风作用。最宜于热极生风,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入心、肝二经,气血两清,有清热泻火解毒之效,息风 止痉,清肝 明目,肝阳上亢 头痛眩晕,肝火上炎 目赤翳障,【用量用法】 煎服,13克。单煎2小时以上;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克。 【使用注意】 本品咸寒清热,故对内无实火者忌用。 脾虚慢惊慎用。,牛 黄,【来源】牛科动物牛的胆结石。,药物来源: 卵黄:胆囊中的结石 管黄:胆管中的结石 人培牛黄:在牛的胆囊里植入异物,以此为核 心慢慢长成牛黄。 人工牛黄:从猪或牛的胆汁中分离出胆红素或 胆酸盐等主要成分,用人工的方式配制。,【性味归经】 苦,凉。入心、肝经。 【功效】 凉肝息风, 清心豁痰, 开窍醒神, 清热解毒。,寒性,宜用于热极生风,息风止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温热病中出现肝风内动非常适合。,能化痰开窍,可用于痉挛抽搐同时兼有痰热闭阻心窍。,注:无平肝作用,肝阳化风证用的相对较少。,凉肝息风,清心豁痰,开窍醒神,清热解毒,化痰,痰热咳嗽效果非常好(一般不用),祛除心肝之痰,用于痰热壅盛的神昏抽搐。,清热解毒:对疮痈、热毒咽喉肿痛作用很强(六神丸);对于热毒很盛的恶疮,可以用牛黄来解毒消痈。 注:牛黄较贵重,一般在热毒炽盛、窍闭神昏、痉挛抽搐都同时出现时才使用。,凉肝息风,清心豁痰,开窍醒神,清热解毒,【应用】 1.热病神昏,中风痰迷 性凉,气味芳香,入心经,既能清心热,又能豁痰开窍而苏醒神志。用治温热病热入心包及痰热阻闭心窍等症。 2.惊痫抽搐,癫痫发狂 入心肝二经,有清心凉肝、息风止痉之功。 3.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性凉,为清热解毒之良药。,凉肝息风,清心豁痰,开窍醒神,清热解毒,【用量用法】 入丸、散剂,每次0.150.35克,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使用注意】 非实热证不宜用。 孕妇慎用。,【附药】人工牛黄 (牛胆汁或猪胆汁提取合成加工而得) 实验证明:有抗惊厥、解热、抗菌、祛痰等作用。 功用与天然牛黄相似,但效力较逊。 临床初步观察:人工牛黄用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解热和祛痰作用比较显著。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明显的减少分泌物作用。但在用治乙脑中,抗惊厥效果还难以肯定。,珍珠 【来源】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动物贝壳内形成的珍珠。,【性能】甘、咸,寒。归心、肝经。 【功效】安神定惊,明目退翳,解毒生肌,润肤祛斑。 【应用】 1、惊悸失眠。 2、惊风癫痫。 3、目赤翳障。 4、口舌生疮、咽喉溃烂、疮疡不敛。 5、皮肤色斑 【用量用法】0.10.3克,入丸散;外用适量。,钩藤,【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及其同属多种植物带钩茎枝。,【性味归经】 甘,凉。 入肝、心包经。 【功效】 息风定惊,清热平肝。 【药性特点】本品轻清性凉,既可定风,又可泄火,故能息肝风、泄肝热、平肝阳。,寒性不强,在儿科中用的较多,可 用于急惊风或小儿其他原因引起的 肝热生风。 平肝,适合于肝阳化风。,息风定惊,清热平肝,息风止痉,功效,主治病证,钩藤,息风 定惊,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高热惊厥,清热 平肝,头痛、眩晕,对热极生风、四肢抽搐及小儿高热惊风症,尤为适宜。,既清肝热,又平肝阳,故可用治肝火上攻或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功效与应用】,本品亦有轻清疏泄之性,能清热透邪、定惊止搐,用于感冒夹惊,风热头痛等;又能凉肝止惊,用治小儿夜啼等。 【用量用法】312克。 入煎剂宜后下(钩藤碱不耐高温)或泡服。( 一般不超20分钟),天麻(掌握),【来源】 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经。 【功效】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药性特点】 天麻甘平,质地柔润,入肝经,善平肝阳、息肝风、定惊抽,因其性质平和,无燥烈伤阴之弊,因内、外风、寒证、热证均治,所以,古本草有“定风草”之称,被誉为“治风圣药”。,功效,主治病证,天麻,平抑 肝阳,息风 止痉,小儿惊风 癫痫抽搐 破伤风,祛风 通络,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手足不遂 肢体麻木 风湿痹痛,入肝,功能息风止痉,且甘润不烈,作用平和。故可用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既息肝风,又平肝阳,故为止眩晕之良药。,【功效与应用】,祛外风,通经络,止痛作用,【用量用法】 煎服,310克;,天麻与钩藤功用的比较:,天麻、钩藤均有平肝熄风、平抑肝阳之功,均可用治肝风内动、肝阳上亢之证。 但钩藤性凉,轻清透达,长于清热熄风,用治小儿高热惊风轻证为宜;天麻甘平质润,清热之力不及钩藤,但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证,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使用,且能祛风通络止痛,治风湿痹痛、中风偏瘫。内风可息,外风可祛,故有“定风草”之名。,【来源】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等的干燥体。,地龙,【性味归经】 咸,寒。入肝、脾、膀胱经。 【功效】 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药性特点】 地龙气味咸寒,性善走窜(属虫类药善行)。入肝,清肝热, 息肝风、止惊抽;地龙体滑下行,入络,则通络清热止痛; 入肺,则清降肺气而平喘;下入膀胱, 则通调水道, 利尿通淋。,息风止痉:作用不强,新鲜地龙作用好一些。 清热定惊:治疗心神不宁,尤其是作为化痰药的 辅助,用于心神失常的病证,主要是用于治疗癫 狂或癫痫。 通络:治疗中风后遗症,麻木偏瘫,口眼歪斜或 风湿痹病。(蚓激酶有抗血栓作用) 平喘:寒性,治疗热证比较适合。,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功效,主治病证,地龙,清热定惊,高热神昏 惊痫抽搐 癫狂,平喘,肺热咳喘,通络,关节痹痛 肢体麻木,利尿,水肿尿少,通经活络,性寒清热,适宜治疗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之热痹。亦用治风寒湿痹,【功效与应用】,【用量用法】 煎服,510克。,全蝎,【来源】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性味归经】 辛,平;有毒。入肝经。 【功效】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药性特点】 全蝎辛散有毒之品,其性走窜搜风,祛风力强,入肝经,则息肝风、止痉抽;入于络,则祛风通络止痛;且性平无寒热之偏,故为息风止痉良药。外用,以毒攻毒,解毒散结。,功效,主治病证,地龙,息风镇痉,肝风内动 惊挛抽搐 小儿惊风 中风 破伤风,攻毒 散结,疮疡,瘰疬,通络 止痛,风湿顽痹 偏正头痛,性善走窜,既平息肝风,又搜风通络,有良好的熄风止痉之效,为治痉挛抽搐之要药;急慢惊风、破伤风、癫痫抽搐、风中经络均可用,【功效与应用】,【用量用法】 入煎剂,36克;研末服每次 0.61.0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蜈蚣,【来源】 为蜈蚣科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入肝经。 【功效】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药性特点】 医学衷中参西录:“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 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其性尤善搜风, 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瘛疭,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眼歪斜、手足麻木。”,功效,主治病证,蜈蚣,息风 镇痉,攻毒 散结,通络 止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风湿顽痹 顽固性偏正头痛,肝风内动痉挛抽搐 小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管理考试的评估标准试题及答案探讨
- 激光技术工程师的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
- 药物发酵工艺研究试题及答案
- 模特职业测试题及答案
- 药物使用风险评估知识试题及答案
- 电气检测面试题及答案
- 成果分享卫生管理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与数据架构的关系探讨试题及答案
- 激光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试题及答案
- 激光设备性能指标试题及答案
- 入团志愿书表格(空白)
- 秘密花园读书交流会(课堂PPT)
- 安装工程开工报告表格
- 浙江省公安民警心理测验考试题目(含答案)
- 森林防火安全责任书(施工队用)
- Duncans 新复极差检验SSR值表
- 自卸车液压系统安装手册
- 商务部商业保理企业管理办法
-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工序卡(共3页)
- 初中英语语法-介词、连词.ppt
- 【精选】配电室安全管理制度精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