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评价体系研究.doc_第1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评价体系研究.doc_第2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评价体系研究.doc_第3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评价体系研究.doc_第4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评价体系研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评价体系研究王新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许多高校在大学英语课程考核中增加了口语测试部分,借以评价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促进口语教学。但相应的评价体系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没有充分体现出网络多媒体的作用以及学生口语水平渐进性发展的特点。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评价体系进行了论述。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College English Reforming, many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ave added Oral English testing into the college English testing system with the hope to assess the students oral English ability and promote oral English teaching.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ect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assessing system which include that the current system doesnt reflect the function of network and multimedia well enough and the system doesnt show how the students oral English ability develop gradually. The paper concentrates on the assessing system of college oral English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network and multimedia.关键词: 网络环境 口语测试 评价Key words: network environment oral English test assessment作者简介:王新,1980年生,女,籍贯:辽宁,工作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与教学法,地址:吉林长春市 130022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引言:随着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的提高,在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测试的引导下,各大院校也在开设大学英语口语课的同时设置了校内口语测试环节,如何较为科学地测试并总结出学生相应学期的口语能力,使测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推动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迫切思考的问题。一、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评价体系研究的必要性目前大学英语口语评价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效度和信度上存在其不足。由于大学英语课堂普遍存在班级人数众多,教师缺乏口试专门的培训,口语测试时间短,评分方法和评分标准难以统一和严格实施,这样口试成绩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而且一些学校会事先让学生知道考试范围和题目,导致成绩的可信性降低,因此,这样的口语测试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口语教学水平。其次,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地强调甄别与选拔,过于注重自上而下的评价。再次,过多地依赖于终结性考试来评估口语教学和学生口语水平,不利于口语教学的改进和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无法及时地为教师了解学生口语学习情况提供信息,发现教学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教师很难及时地调整教学或给学生提供具体对症的反馈。而且终结性评价形式往往强化了考试和分数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只重视支离破碎的语言知识点的记忆与背诵,忽视了对语言本身的运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此外,由于目前实施教改的学校都加入了网络多媒体的授课内容或自主学习的内容,学生在除口语课堂之外也拥有练习口语的机会,实行人机对话,所以在大学英语教改模式中完善口语评价体系,加强平时对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评估以推动和促进口语教学显得极其必要。二、理论基础(一)交际教学法指导下的口语测试理论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巴克曼(Bachman)在其专著语言测试要略里提出了较为复杂的交际能力模式。他认为交际能力包括三大部分:语言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生理语言机制。语言能力指结构组织能力(语法和篇章能力)和语用能力(指做事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包括了评估、计划和执行三方面的内容;心理生理机制指交际的方式和渠道。交际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掌握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规则、语篇结构等,并通过一些得体的交际策略把语言知识运用到各种交际活动中,完成它的交际性功能(Bachman,1999) 。口语测试就是对学生的语言知识把握程度及其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活动能力的一种测试,因此它具有交际测试的特点。其交际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性:评分按照完成任务的综合效果来评定成绩。 真实性、有效性:即口语测试体现出交际的真实需要。大部分的口语测试题在情景、语境设计上都具有相当高的真实性。比如,要求考生互相介绍自己的情况,谈论具体的工作情况,安排会议等。这在国内外大型的口语测试中都有体现。 功能性:突出使用语言的任务性,完成某项功能。比如在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测试中就设置了要求考生完成诸如友好往来、相互交流、劝说、空间描述、发表意见和看法等功能的题型。 交互性、合作性:参与者之间围绕话题进行几个回合的交流。在英语口试中,除了设有背诵、复述等单项表达的测试方式外,还有双向和多向交互式的测试方式。双向交互式包括考生和考官之间的对话,考生与考生之间的交流;而多项交互式则是考生与考生之间、考生与考官之间交叉进行的交流方式。如BEC中第三部分的讨论就属于多向式交流。英语口试具有合作性的特点。考生在测试中除了要完成单独进行的任务外,还要扮演好合作者的角色。考生之间如何提出话题,如何进行话轮转换,如何避免出现冷场的僵局,都需要有合作精神。(文秋芳,2004)(二)社会建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交流(会话)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所主张的是建立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而这些学习方式是否有效则要通过相应的测试模式进行检验,即相应的检验模式一定要体现出情境性、合作性、探索性、创新性等。三、实践基础口语测试具有瞬息万变、难以捕捉的特点,要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客观的、高效度的评价标准具有相当的难度,加上口语测试又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测试,主考教师能否准确地把握其评价标准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践中要想真正做到保持口语测试的信度、效度和公平度绝非易事。上世纪70年代之前鲜有语言学家对口语测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70年代以后,美国应用语言学学会和国际语言测试学会前主席Bachman,Wire,Stansfield & Kenyon,McNamara,Graddol,Skehan和Hughes等人借鉴Hymes关于“交际能力”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口语测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为口语测试标准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至于如何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测试标准,学术界各据其词,莫衷一是。针对新型的在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口语测试的评价体系则更是没有明确的论述。在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中,对口语测试研究较多并且取得较大成果的学者主要有文秋芳、赵学熙、张文忠、吴旭东等人,其中文秋芳、赵学熙主要致力于英语专业口语测试体系评估的研究;张文忠、吴旭东主要研究的是与口语流利性评估方面有关的内容,他们于2001年对于英语口语流利性发展的定量研究为口语测试的客观评分奠定了基础。1999年5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开始实施大学英语口语考试,杨惠中教授就口语考试的性质、设计原则、口试的操作和评分等各个方面提出口语考试应考虑到信度和效度两个质量指标,充分反映口语交际的交互性,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创造真实的交际语境,但这也只是针对全国范围内大面积进行的口语测试而进行的研究。以上针对口语测试的研究侧重的都是终结性的评价,并没有体现出口语层级性与渐进性发展的特点,也就缺乏相关的评价体系。四、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评价体系构想(一)总体评价体系在相应的理论支撑下,在实践基础上,笔者对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评价体系进行了如下构想:本构想针对的是开设了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利用网络多媒体设备实施一至四级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学校。在本评价体系下,学生每个级别的口语成绩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最终口语成绩形成性评价成绩(50%)终结性评价成绩(50%)口语课堂活动表现(20%)网络课堂口语练习记录(20%)学生互评(10%)1、口语课堂活动表现(20%):该部分成绩是由教师针对学生在普通口语课堂上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教师及同学之间的互动性给出一定的课堂表现分数,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平时成绩;2、网络课堂口语练习记录(20%):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练习不再仅仅局限于普通口语课堂上与教师及同学之间的互动练习,练习的场景已经拓展到了网络多媒体教室中,在这种场合下学生进行的是人机互动,学生口语练习的情况及口语表达能力将由机器给出评价并进行记录,但考虑到有些同学来自于欠发达地区,网络设备使用上存在一定困难,且机器对于相当一部分口音识别有欠缺,因此该部分的成绩比重应适度;3、学生互评(10%):考虑到口语能力的形成是在交际过程中实现的,而学生的交际对象一部分为同班同学,由于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点,即:不可能对于每个学生每次表现均能做到客观评价,因此学生互评也相当必要,但该部分比重不宜过大;4、期末口语测试(50%):即通常所指的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一个学期口语能力的测评,由于该部分的评价内容是由考官经过精心提炼而成,因此在经过严格培训的考官主持下,在相应评价模式及评分标准的指导下是能够较为客观的反映出学生口语能力的进展水平。以下是针对终结性评价部分进行的构想,每个级别从评价模式到评分标准依次递增,彼此之间具有衔接性,并与相关的口语测试有关联性。(二)终结性评价模式终结性评价过程采用考官和考生二对一进行口头交流的方式,考官来自于非本班任课教师,保证评分的公平性;考试时间为五分钟及以上,以便学生有充足的思考问题时间,使教师做出更为细致的评判;测试过程中进行跟踪录音,使得考官在试后对不确定之处或有争议之处进行重新评估,同时为学生留下一个改进提高的依据。以下测试内容的设定综合考虑了报考高校英语专业的高中生加试口语(以江苏省高中英语口语等级测试纲要为模本),大学英语四级口语测试及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际。模式级别别评价模式(测试内容及时间)一级1、口语课文指定段落的背诵(三篇以内,100-150词);2、回答与背诵内容相关的问题。测试时间为五分钟。二级1、口语课文指定段落的背诵(五篇以内,150-200词);2、与教师就日常生活话题的简单会话。测试时间为七分钟。三级1、听录音(两个人的对话),回答教师依据对话提出的问题(二个之内);2、与教师就日常生活话题的深入会话。测试时间为九分钟。四级1、听录音(两个人的对话或短文),并对录音内容进行复述;2、学生之间就某一图片或话题的小组讨论。测试时间为十五分钟。(三)评分标准本构想中每个级别的评分均采取以整体印象法为主,同时兼顾分项打分的办法。具体评分标准细化如下:一级评分标准1、语音语调: 60%考虑到第一学期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正音,因此要特别关注语音语调,这是保证顺利交际的第一步,也是成功交际的关键;2、语言连贯性: 40%作为有效交际的必要组成部分,连贯表达自己的思维是英语学习者特别要关注之处,对于一级水平的同学也不例外,但相对于语音语调而言大部分同学在连贯表达上还有所欠缺,因此这部分所占的比重要相对小于语音语调部分。二级评分标准1、语言准确性(包括语音语调、语法、词汇): 40%经过一个学期的正音,学生发音问题基本解决完毕,因此语音语调的比重可以下降,对于二级水平的同学而言,在语法和词汇的使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欠缺,这与词汇量的积累和平时对口语中语法使用的重视程度有关。因此相对于连贯表达,准确性所占的比重可以相应降低;2、语言连贯性: 60%连贯的语言使用仍是成功交际的重点,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二级水平的同学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语言水平上都有所提高,因此相对于一级而言他们可以较为连贯的使用语言,相对完整的传达相关信息。三级评分标准1、语言准确性(包括语音语调、语法、词汇): 60%达到三级水平的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可以应对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话题,随着教师的引导,他们也会逐渐重视口语中语法的正确使用,因此本级别语言准确性所占的比重可以相对较高;2、语言适切性:40%即指在不同场合使用适合的话语。随着学生级别的渐进,他们接触口语知识和练习机会的不断增加,在口头表达时教师开始逐步引导他们重视恰当语言的应用,只有使用恰当的语言才能形成有效而愉快的交流过程。四级评分标准1、语言准确性:20% 2、语言连贯性:30%3、语言适切性:30% 4、语言灵活性:20%经过四个学期的口语学习和词汇量的积累,学生对于在口语中如何准确的使用语言已相当重视,这也是语言学习中时刻都在强调的部分,因此这部分所占的比重可以相对较低;对于语言使用的连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