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立春到来话历法.doc_第1页
杂说:立春到来话历法.doc_第2页
杂说:立春到来话历法.doc_第3页
杂说:立春到来话历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杂说 立春到来话历法 第 4 页 共 4 页立春到来话历法 序言:立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历大年初一。自然历是简洁而又最科学的纪元法,它让立春、元旦和农历大年初一同在一天。一年历等同于万年历。周而复始,一劳永逸。这是现行的公元纪元历无法做不到的。今天,公元2013年2月4日,是我国农历法(即二十四节气法)第一个节气的头一天,叫“立春”。故名思意,立春就是春天的第一天,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与历书上的叫法不同,在民间管“立春”叫“打春”。别看仅一字之差,意境却大不一样,如同把搞卫生叫成“打扫卫生”一样,一个“打”字,大有把过去一年中的坎坷、不幸、晦气、背时、倒毒、不愉快等,通通扫地出门,一扫而光之意,让一切都从新开始。事实上,立春本身就意味着新的一年从这一天就开始了。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发明和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它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中国的传统历法首先源于农耕作业的需要,智慧的古人把月亮圆-缺-圆周期变化的平均时间定为一月,把太阳光下,圭影长-短-长周期变化的平均时间定为一年。这实际上是月亮绕地球公旋转一周的平均长度,和地球绕太阳公旋转一周的平均长度。同时穿插设置二十四个节气,以便更好地反映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特征,以利农耕作业。这样的纪元历法,遵循的是自然规律,是科学的。所以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中国周边一些国家仍在沿用,推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而公元纪年法,虽说纪年简捷,但是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年中季节的变化,局限性明显。稍有常识的人都要知道,公元纪年历法是以耶稣的出生之日,作为新年的第一天,以这天起计年,管这一天叫“元旦”,等同于中国的大年初一。这一年以前的年月叫公元前某年某月,以后的年月叫公元某年某月。要这样定纪年起始日的话,那么,中国的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近代的孙中山毛泽东,哪一位不是一代天骄?哪一位不是呼风唤雨,改朝换代的盖世英雄?要都以他们的出生日作为纪元历法,那还不乱套了。但我们智慧的祖先没有这样做,而是倾听了青年樵夫万年关于修历的想法和建议,在天坛前为他建起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让万年专心致志地观天和推推算历法。有志的万年不负众望,年复一年地经过长年累月的观察,精心推算,终于制定出了精准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献给后任国君时,已是白发银须的老翁了。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今天人们还在使用的万年历就是这样来的。 传说万年能制出新的历法,是受了自然现象的偶然启发。有一天,万年上山砍柴,坐在太阳底下晒太阳休息,晒热了就转到树荫下去休息。突然,地上移动的树影子引发了他的兴趣。回家后,他用了几天几夜的时间设计出一个测量日影计算天时的仪器-日晷。可是,当天阴有雨或有雾的时,就会因为没有太阳,而影响了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又引启发了他的思考,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祖乙,因为天气的不测很苦恼。万年听说后,就带着自制的日晷和漏壶去面见国君,对祖乙讲了日月运行的道理,和想运用日月运行规律测量天气的想法。祖乙听后很高兴,觉得万年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把万年留了下来,并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供万年使用。祖乙还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正因为万年的潜心专研,中国人才有了长期适用的万年历。然,瞎蒙的公元纪年法,却在西方列强枪炮的力挺下,传遍了全世界,至今还是世界各国通行的纪年法。有见于中国纪年法和公元纪年法的不足和缺陷,我国的关历法工作者,早在1991年就提出了历法改革方案,并设计做出了新历法,称为自然历法。其基本构想是,把每年的第一天定为立春,和传统的春节重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年初一(注:按我国传统的阴阳历法,立春和春节,一般是不会于同一天到来的)。一年仍是12个月,每个历月含两个自然节气,四个星期日,每年的元旦自然也定在立春那天,这样,12月1日肯定是小寒节。将闰年日放在元旦之前。每年含52个周,首个周一从1月2日起计,而12月29日亦正为周末日。元旦日不在周号内。闰年日不在周号内也不在月号内。采用这种纪年法,每年的季、月、节、周、日号间的关系都很固定,年年相同。所以,一年历就是万年历。周而复始,一劳永逸。这对社会、经济、文化、科研等的发展,将会带来无穷无尽的方便和好处。自然历的闰年周期是673年每个周期内闰163次,分四年一闰和五年一闰两种。其中,4年一闰的有142次,5年一闰的有21次。后一闰年周期与前一闰年周期中的同一年号在“黄道”平面上的起止点只差2秒。比现在的“格里历”还精确1600倍。我国历法工作者的这一发现,对我国来说,是继“四大发明”后的,又一重大发明,再次对人类文明作了伟大贡献。很可惜,我国科学工作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