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蒲团对月一心知学书简述恽建新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真正喜欢上书法的。小时候在村上的祠堂里读初小,有描红课。当时只是按规矩机械地将黑墨填满那些双钩的笔划,弄得手上、衣袖上,甚至嘴上都染上斑斑点点的墨迹,却并不感到兴趣和快乐。倒是村上本家有一位用木版活字修印家谱的谱师,他的儿子名叫全甫的,上学时经常带来家中留存的古墨,极精良,能磨出很香很亮的墨汁,据说还能治病。我们央求他敲给我们一小块,便得着很大的欢喜。上初中时,学校举行大字比赛,我临习颜字的两页大楷获得第一名,奖品有两支毛笔、两小瓶墨汁、两本米字格大字练习本,都是双份的。领奖时,看着台下黑压压的同学,还有些害羞,虽然高兴,但因为那次没有发奖状,心里怏怏,觉着有些缺憾。农村孩子不容易,接触面小,眼界不宽,外部世界的窗口是随着人生途程慢慢地一扇一扇打开的。也许我还算幸运,家中有一些文墨传统。祖父当过私塾先生,虽未见过面,但留下不少古籍和手迹。父亲也是教师,曾当过中心小学校长。他读过私塾,业师是常州名宿钱振鍠的学生。钱振鍠号名山,光绪年间中过进士,是当时江南三大名儒之一,著名书法家,晚年隐居常州东郊,设帐收徒,乡里呼为“大先生”。父亲虽然没有受过钱名山的亲炙,但作为再传弟子,也令他每每引以为豪。父亲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逢年过节村里的春联都是他包下书写的。那时家中有一墨盘,中间凸起,四周凹下,能磨墨存墨,冬天气温低,还要架在脚炉上烘烤。我一边帮父亲磨墨,一边看父亲写字,间或父亲会写几副隶书对联,于是我知道了运笔还要回锋、藏锋,也知道了隶书有“蚕头燕尾”、“燕不双飞”的说法。父亲会作对联,喜欢旧体诗词,在乡里颇有些名气,周边村子里有寿事、丧事,会专门来请他做寿联和挽联。那时他就会请来村上另一位当过私塾先生的老人一同研撰,听着他们平平仄仄地斟酌字句,我早早知道了古诗词中的一些规矩,也许,我后来的喜欢书法和古典诗词就是那时播下的种子。我开始喜欢写得好的毛笔字了。高中时,有一位教初中的老师,但凡学校有喜庆或政治活动,他都会写许多对联和语录贴在学校的墙壁和柱子上,看着那些飞扬优美的毛笔字,心里便对他充满了崇敬。其实,那时我并不真正懂得书法,甚至都不知道书法这门艺术的称谓。直到考上江苏师范学院(前身是东吴大学,现在是苏州大学),到了苏州,才真正领略到了书法艺术的巨大魅力。苏州是一座艺术底蕴极其深厚的城市,既是“人家尽枕河”的“东方威尼斯”,还是一座园林城市,城内分布着拙政园、狮子林、怡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等诸多名园,周围更分布着虎丘山、灵岩山、天平山、寒山寺、太湖、洞庭东山、西山等风景名胜。历史上,曾出过沈周、文征明、唐伯虎、祝枝山、王宠等书画大家。而且当时的苏州艺坛还活跃着一大批如费新我、张辛稼、蒋吟秋、周天民、崔护等书画名家和大家。记得我从武进奔牛小站乘火车去苏州,一下火车,便在候车室内看到四幅大画,画的是苏州四景,画款是蒋吟秋的手笔,题的是虎丘春晓、洞庭夏熟、天平秋艳、灵岩冬翠。那字当时看来真是写得好极了。我背着行李,在那里痴痴看了好半天,直到学校接车来了才依依不舍离开。江苏师院也是一所艺术氛围极其浓厚的学校。学校里除正规课程以外,还成立了许多兴趣小组,书法组的指导老师是物理系的徐正老师。他不仅教我们的制图课,还编撰书法讲义教我们书法。至今我还记得他那一手漂亮的钢板刻写的魏碑书体,其中的图例是他用双钩描摹出来的。从那时起,我才知道了甲骨文、金文、汉隶、魏碑、楷、行、草等书体变化,也才知道了毛公鼎、张迁碑、石门颂、龙门二十品、书谱、三大行书等名碑名迹,以及书法史上群星灿烂的诸多书法大家和名家。他带我们去他家看他的收藏,在他简陋的斗室里,我看到了悬挂的清代陆廉夫(恢)的隶书对联,看到了他收藏的王石谷山水及何绍基的书轴。他制作了许多苏州园林的幻灯图片放给我们看,细细讲述各大园林的历史和特点,以及它们的结构、布局、筑山、理水等造园知识。在有限的几个周末,他还带我们参观当时没有对外开放的耦园、畅园、半园、壶园、环秀山庄、听枫山馆、桃花坞等内部园林,使我们眼界大开。江苏师院的校园大道上建有“师院画廊”,橱窗内经常展出师生们的书画作品。学校里曾举办过一次书法比赛,评委由各个系的老师组成,获奖作品挂在画廊里展出,我的一件小楷作品获得了二等奖,这在当时对我是一次巨大的鼓励。师院画廊成了我们这些书法爱好者的福地,在那里能看到当时各系科书画才俊们的作品。记得有一次,画廊展出了中文系钱仲联教授的国画小品,画幅上画了两头羊,一公一母,又画了两只鹅,一黑一白。小品上方题了长款:“苏州人讲话很有趣,不管公羊母羊,一概称为羊妈妈;无论白鹅黑鹅,一律叫做白乌龟(苏州方言读j音)”。这原是一幅极好的趣味小品,后来在文革中竟被批判为“污蔑苏州人民公母不分、黑白不分”的大毒草,钱仲联先生也遭到了不公的批斗。苏州留给我太多温暖而隽永的记忆。寒山寺枫桥夜泊的诗碑,横塘路上范成大送客时的吟咏,虎丘雄深的剑池,太湖浩淼的烟水,以及观前街、人民路上的古旧书店和文物商店,甚至洞庭东山、西山的枇杷、杨梅,操着吴侬软语叫卖茉莉花、白兰花的苏州女子的蓝色腰裙,都成了此生萦回不去的美好梦景。艺术的苏州,诗意的苏州,天堂的苏州,给了我最初的艺术熏陶和洗礼。假如说,在书法和艺术上我还有过老师的话,那苏州就是我的老师;江苏师院物理系的制图教师徐正便是我书法上的启蒙老师。然而,一切都远去了。五十年后的今天,上世纪六十年代入学的江苏师院物理系的同学曾两次欢聚于张家港和扬州,在这两次聚会上,我曾写过两首七律,以纪念这两次难忘的活动。其一 秋光盈室喜开筵, 道姓呼名笑语连。 阿奶阿爷惊白发, 同窗同桌忆华年。 别情物理楼前月, 挥手姑苏劫后烟。 今日港城重聚首, 桑榆共祝晚晴天。其二 骀荡韶光日气熏, 扬州三月客如云。 风从豆蔻梢头绿, 香透珠簾十里闻。 每忆青春思报国, 焉知垂老喜同群。 湖山一遇又将别, 花雨满街落纷纷。毕业时,大学生一律下乡,我被分配到溧水县,在偏僻的农村中学当教师,后来又调到县文化馆和文联工作。其实,当初我的从教专业思想非常坚定,矢志作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终身不渝。为此,我还自修过超出中学物理教育需要的一些高等数学和第二门外语。后来,因种种原因调进了县城,期间,我创作过戏剧、曲艺等群众文艺作品,还写小说,出版过小说集,小说瑞雪兆丰年、国药还分获第一、第二届金陵文学奖。甚至,我还办过经济实体,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绩。一九九四年,溧水县文联荣获“江苏省优秀文联”称号。但是,刻骨铭心的书法爱好一直没有疏离过我。长长的几十年中,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县城,浓郁的墨香,书法经典的辉光始终笼照着我,给我滋润,给我慰藉。即使在那“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文革年代,我也会为一星半页的书法资料而到处寻寻觅觅。我曾经骑自行车,顶着炎炎夏日,到几十里外的另一公社,向一位下放干部借阅碑帖。在那里我借到了王铎的刻帖,王羲之的圣教序,非常珍贵。当时陪我去的一位绰号叫“小宝宝”的青年已经过世,至今我还怀念着他。我也曾回武进老家时,从常州的一位老书家周子青手里购买碑帖。周子青是常州著名老书家,南社耆宿、补白大王郑逸梅曾有文章介绍过他。周子青解放前是上海某银行职员,爱好写字,平素喜搜罗碑帖,文革中受到冲击,备及困顿,愿出售手中所蓄积藏。那次,由我表弟介绍去周子青家,周老病愈刚起,面容清癯,捧出一大摞碑帖,由我挑选,并一一介绍拓片版本的年代、价值:“这批汉碑虽然剪贴不佳,但都是拓片,又都是名碑名迹,你每件给四元;这本孙过庭书谱系珂罗版精印,品相甚佳,原价合大洋八元,你出个原数,”听着他娓娓的报价,远远超出我的经济实力,心里暗暗叫苦,我说:“周老,我也据实告诉你,我返程要去一同事家,车票已购,尚剩三十元,恐怕不够”其实,上世纪七十年代,三十元已是一笔巨款,他望着惴惴不安但又对碑帖渴望的我,沉吟半晌,说:“我看你这位青年心很诚,好吧,宝剑赠烈士,红粉贻佳人。这批东西就三十元给你了。”说着将那堆碑帖往我面前一推。当我拎着那捆沉甸甸的碑帖走下周家的小木楼时,长长嘘了一口气。但由此也使我陷入了另一场尴尬。返校时,我和无锡的一同事改道溧阳,因盘缠不够,只得乘车到上沛埠,随后步行二十多里到达溧水最偏远的“云合公社”,向云合中学熟识的老师借了两元钱,再乘车到我们工作的和凤中学。到校时,已是沉沉暮色,学校里已开过晚饭了。我当时任教的中学在溧水的最南端,与高淳接壤。中学极简陋,八间教室分成四座,呈田字形分布在一坡荒山上。老师无专门宿舍,住在与教室空间相通的隔间中。学生均走读,放学后,校园内仅余外地老师数人,孤月荒山,村犬吠野,十分空寂。那时的农村,除公社偶尔放几场样板戏的电影外,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学校又经常断电,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后,便把剩余的时间放在临摹碑帖上。那时条件很差,临写的纸都是用的学校的旧报纸和学生们考试用过的旧考卷。那时手上有了不少碑帖,便临得很杂,记得临过圣教序、兰亭序、祭侄稿、争座位帖、智永真草千字文、文征明北山移文、王铎的刻帖,以及张猛龙、爨宝子、龙门二十品,甚至石鼓文、汉隶碑刻等等,凡手头所有的碑帖几乎临了个遍。但因为对书法的认识很肤浅,因此所得甚少。可即便这样,也已经能书写一些毛主席诗词的条屏和横幅装饰学校的教室了。从一九六八年十月到一九七五年十月调进县城,有七年时间,生活虽然艰苦,但过得很平静,大量的临摹和阅读,使我对书法的大轮廓有了清晰的了解,甚至可以说,那段日子为日后进一步的学习深研打下了坚固扎实的基础。那时,人人都是革命的螺丝钉,对社会和人生的选择都是极为有限的。因为几次县里的文艺会演,我为公社和学校写作过几个节目和剧本,引起了县文化部门的重视,因此被调进了文化馆。粉碎“四人帮”后,又参加了镇江军分区组织的“茅山抗日斗争故事”的采写和编辑工作,随后一段时间,便投入了文学创作,一批小说相继在雨花、钟山、十月、青年文学等杂志发表,还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刊物转载和收录,并因此加入了江苏省作家协会,经常参加省市及全国的一些文学创作笔会。1980年左右,报纸上曾登出浙江美院招收书法研究生的消息,但总因当时文学的那段小小“走红”而打消了报考的念头。小县城的生活是值得怀念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县城,我始终怀着一份深深的敬意。小县城,它不偏僻,不喧闹,也不闭塞,它少了些眩目惑心,人事纷争,却使你多了一分澄澈和宁静。它是一方地域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集聚了那一方土地的风水灵气,积淀了那里千百年的人文资源。它最适合艺术的生长,也最适合从艺人的沉潜和修炼。在那一段时间里,除了文化馆的日常工作和文学创作外,我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书法的临摹和学习上,因此也可以说,书法从未离开过我。也真是机缘巧合,我在溧水县城居然借到了一部清石梁编著的三十二开本的草字汇,虽然有残缺,但真正是如获至宝。对这部习草的工具书,我下功夫通临了几十遍,大致掌握了汉字的草法和变化,也由此对草书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渐渐地,我对自己的书写感到了不满足,并越来越感觉到用笔的重要性,我遍查手头的书法理论著作,企图从古人的叙述中寻绎用笔理论的蛛丝马迹,我一遍遍审视米芾的虹县诗、多景楼、怀素的自序帖、王铎、董其昌的墨迹,并反溯二王的墨迹和刻帖后,看到了古人大量的用指痕迹,这些古人秘而不宣而由纸面透露出来的消息是掩不住的,因此千百年来凡悟性高或有幸见到古人真迹的都可以通过临习破译,直接探入古人堂奥。于是我开始从执笔入手,大量揣摩、尝试各种用笔技巧,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求证,每一次与古人的接近或暗合,每一次毕肖的成功都在我内心产生巨大的狂喜和深深的满足。由此终于认识到米芾所说:“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赵孟頫强调“用笔千古不易”的道理。这才认识到王羲之的伟大。他的这一用笔创造,是暗夜中的光亮,晴空里的霹雳,蛮荒中的拓进,沙漠里的清泉,使中国的汉字书写,真正进入了艺术的广阔大道。它的旋转特性使我联想到不易倾覆的飞速旋转的车轮;想到枪膛内因为有了来复线,打出的子弹会飞速旋转,不打跟斗,有了稳定的方向;也想到了火箭、导弹飞行中的稳定器飞速旋转的陀螺仪的作用。王羲之发明的旋转用笔使书法线条有了稳定的前进方向,使书法气息的韵流不致散乱,而纳入凝练的通道。这是中国四大发明以外又一大文化上的发明。它的横空出世催生了一门民族艺术的诞生,引发了文字书写的革命。它导致了汉民族千百年来亿万人众对汉字书写的热衷和痴迷。从此书法发展有了准则,有了定规,也有了评判的标准。遵从了它,便入正道,不遵循它,便入野道;不懂得它,便如盲人摸象,夜临深池,懂得了它,便拨云见日,一片光明。王羲之笔法的产生,使文字书写有了文、野之分;精、粗之分;写字与书艺之分;形上与形下之分。这一段摸索和探秘的实践过程发生在八十年代,时间大约有两年左右。从此书法在我眼里没有死角,一切都须发毕现,无所遁形,一切都明明白白,清清朗朗。也许,从那时起,才真正意识到,我这一生注定要与书法朝夕相伴,终生到老了。是缘份?是宿命?还是个性使然?可能都不重要了。从武进乡下的老家韩村走出,到苏州,又分配到溧水,最后定居南京,我从事过许多工作,也多取得相当程度的成功,但没有一项能使我的身心安顿下来。而唯独书法,恰如一坛陈年的老酒,越陈越香,愈久愈醇,没有一丝一毫淡薄、轻弃的念头。正如北宋欧阳修所说:“自小所喜事多矣,中年以来,渐已废去,或厌而不为,或好之未厌,力有不能而止者。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书也。”一千多年前后的古今人身上,书法的魅力产生了同样的效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书法与我不离不弃,相伴相守了几十年,在我做过的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中,不少都与书法有关,而且有些还很重大,值得在此记录一笔。譬如2000年,“全国第八届中青展”确定在江苏主办,评审地点还没选定,我与江苏省书协取得联系,和溧水县委书记专程赶到南京,最后将作品评审地点确定在溧水。这年秋天,全国中青展评委齐集溧水东屏湖国际度假村,并利用当时全国五百强企业“溧水农用车厂”的巨大车间,评审参赛的数万件作品。当时的溧水县委、县政府出钱、出力,保证了评审活动的圆满成功。这是对全国书法事业的一次支持,也是溧水县有史以来举办的最盛大的文化活动,应当载入县志史册。第二件是,为江浦建言,创建求雨山“金陵四老”纪念馆。1992年2月,我到江浦县参加“南京市区、县文联工作会议”,期间参观了已开工建设的“求雨山林散之纪念馆”。会议结束时,江浦县委宣传部张继平部长为我们饯行。饭桌上,我对张部长建言,江浦县对书法事业非常重视,拨款在求雨山修建“林散之纪念馆”,我们看了非常感动。但仅建林老一人的馆舍显得单薄了些,当时在南京有影响的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潭理工学院《新能源汽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安丘市重点名校2025届初三总复习质量调查(一)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区三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试题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华侨大学《信息内容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BM5D项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2025届初三下学期两校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泉州市晋江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物理化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共享农田合作合同协议书
- 风电基础合同
- 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原文)
- 02J611-2 轻质推拉钢大门
- DB51-T 3176-2024 四川省中心乡镇消防救援站建设规范
- DB11T 2279-2024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评估规范
- 养生理疗馆门店管理手册02
- 店里装修合同范本
- 文具采购合同范本版
- 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