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就业政策与人口政策的完1.doc_第1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就业政策与人口政策的完1.doc_第2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就业政策与人口政策的完1.doc_第3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就业政策与人口政策的完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就业政策与人口政策的完善 2008-4-17 中宏数据库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虽然我国尚未达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但未雨绸缪,深入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未来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情况的影响机制,积极研究如何完善我国就业政策和人口政策,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人口、就业形势我国人口众多,一方面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构成我国企业和产品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带来劳动力的供过于求,加上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从而造成就业压力仍相当严峻。人口形势的基本特征是人口老龄化我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综合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六个方面的主要特点。第一,老年人口基数大。2005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0055万人,占总人口的7. 7%。如果进行世界排名的话,我国老龄人口数将名列前茅,超过绝大多数国家的全国人口数。第二,老龄化速度比较快。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据联合国统计,从1950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老年人口数量增长176%,同期我国老年人口增长217%。第三,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根据200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80岁及以上人口数高达1609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24%,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增长,人口高龄化趋势将会更加明显。第四,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区域性差异。人口老龄化的区域性差异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和人口老龄化速度均高于城镇;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和人口老龄化速度均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第五,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性别差异。由于女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长于男性,女性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男性。2004年,65岁以上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4. 45%,男性为4. 11%,男性约为女性的92.2%。第六,人口老龄化速度远远超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国人口老龄化属于未富先老,进入老龄化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80O美元。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都是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在10000美元以上。就业形势仍相当严峻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的就业形势仍将相当严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每年新增劳动力的总量规模较大,就业压力不小。城镇劳动力每年均供过于求,供求缺口在1300万1400万人左右。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长19.9%。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继续加大,而且转移速度不断加快。新增劳动力已经进入高峰期,大大超过了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吸纳能力,从而使得就业矛盾进一步突出。第二,体制转轨遗留的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根据抽样调查,下岗失业人员中“4050”现象比较严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3%,初级工及没有技术等级的占49.5%。虽然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和生活问题,但仍存在诸多后续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第三,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这种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很多劳动者缺乏基本的职业技能,或者原有职业技能无法胜任新岗位的需要;另一方面,新型的产业、行业和技术性岗位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供不应求,技工短缺性现象尤为突出。从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94个城市的统计数据来看,2007年第四季度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比较大,分别为2.36、2.36、2.2,反映出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紧缺需求。第四,农民工就业仍存在许多障碍。首先,农民工无法获取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劳动力资格,从而在城市社会中事实上形成两个劳动力市场。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和郑州等大中城市不仅对农民工进行总量控制,还对农民工所能从事的行业和工种予以限制。其次,农民工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目前,我国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未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占72%。最后,农民工在工资待遇上遭受歧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一般都比较低,即使从事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工作,也难以得到相等的工作报酬。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未来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情况的影响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直接改变劳动力供给的总量和结构,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通过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调整来间接影响劳动力需求,同时养老保障责任的加重也推动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改变了劳动力供给的年龄结构,从而使得劳动力供给在数量和结构上发生变化。首先从数量上看,人口老龄化将带来劳动力供给的相对减少。通常来说,劳动力供给与劳动适龄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劳动力供给与劳动适龄人口总量的关联度较高。在人口规模既定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出生率下降速度低于老龄化速度的话,那么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适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而使得劳动力的供给总量出现减少。其次从结构上看,人口老龄化提高了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与人口老龄化相伴随的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这降低了新增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当劳动力新增数量低于退出数量、新增速度慢于退出速度时,劳动力市场上年轻劳动力的数量将越来越少,这必然使得劳动力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大。1999年我国劳动适龄人口中45岁以上的比重为24%,据预测,这一比重到2040年将上升至37%左右,从而成为劳动力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最后从就业方式上看,人口老龄化使得灵活就业更为普遍。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很多老年人往往退而不休。人口老龄化带来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重返劳动力市场的老年人口也在迅速增加,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形式灵活多样。老年人口较少像退休前一样进行正规就业,而是选择返聘、兼职、顾问和自由职业等方式,根据自身条件提供相应的劳动服务。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劳动力需求是社会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派生性需求,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因此,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也是间接的,通过社会总消费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来增加劳动力需求。首先,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总消费的增加,提高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通常来说,老年人口的边际消费倾向显著高于劳动适龄人口,人口老龄化将提高社会的整体平均消费倾向,从而促进社会总消费的增长。社会总消费的增长需要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与之相对应,在现有劳动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引进劳动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用人单位的主要选择,从而带来劳动力需求总量的提高。其次,人口老龄化刺激老年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劳动力需求的新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和服务需求将会得到极大增加,如老年护理、老年娱乐和老年产品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伴随人口老龄化而来的“银色产业”已经有了显著发展,并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老年服务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需求量比较大,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会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由于行业特征和职位特点的不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机制也是较为复杂的。首先,年长劳动力的技能更新相对较慢,制约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知识体系迅速更新,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得到更为广泛地应用。而年长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老化速度加快,知识更新速度相对迟缓,难以达到工作岗位的技能素质要求,因此将制约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次,年长劳动力的经验积累比较丰富,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长期工作实践的积累,与年轻劳动力相比,年长劳动力在实践经验上占有优势,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较强的指导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岗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年长劳动力对年轻劳动力进行辅导和帮助,以促进年轻劳动力的快速成长,从而有助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成本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既改变了劳动力的供求总量,也改变了劳动力的供求结构,从而推动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首先,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力供给减少,带来劳动力工资成本的上升。从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下降,从而减少劳动力的有效供给总量。当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存在较大需求时,劳动力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的紧缺局面。从全社会层面上看,劳动力工资具有一定的刚性,即它随着劳动力的供不应求而提高,但一般不随着劳动力的供过于求而降低。其次,人口老龄化提高人口赡养比,增加劳动力的养老保障成本负担。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人口赡养比的提高,在不降低养老保障待遇标准的条件下,工作人口的人均养老保障负担将必然增加。虽然养老保障成本由不同的责任主体所承担,但人口老龄化提高养老保障成本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最终都转化为劳动力成本,这在世界各国均能得到有力的证明。完善我国与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就业政策、人口政策建议改革目前老年就业政策,延长高技能老年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我国应改革目前的老年就业政策,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劳动力推迟退休。尤其是对高技能老年劳动者,国家应逐步建立起灵活的退休制度,允许身体健康、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推迟510年退休,以延长其工作年限。改革老年就业政策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调整。第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达成共识,实行老年就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措施。老年就业一方面满足老年劳动者继续参与社会工作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能减轻政府和社会的养老保障负担。虽然当前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压力比较大,老年就业对新增劳动力就业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但这种挤出效应要视具体劳动力群体而定。高技能老年劳动者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新增劳动力所无法比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延长高技能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只会缓解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而不会加剧劳动力供求的总量矛盾。第二,政府应该对与退休相关的养老保障等各项制度进行调整,同时对老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予以法律保障。延长老年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后,应允许他们在具有养老金领取资格后自由选择领取养老金的起始时间,并根据领取养老金时的实际年龄对养老金待遇标准进行相应调整。老年劳动者的劳动形式相对比较灵活,但并非意味着他们的合法权益可以被忽视,他们应与其他劳动者一样平等享受劳动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待遇,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来加以规范。第三,应允许用人单位与高技能老年劳动者之间建立灵活的劳动用工关系。结合高技能老年劳动者的自身特点,不强求他们像年轻劳动力一样与用人单位建立固定的劳动用工关系,这样一方面照顾到老年劳动者的身体条件和时间安排,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用人单位实施更为灵活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定未来就业年限标准,延长退休年龄人口老龄化使得较低的法定退休年龄与较高的人均寿命构成巨大反差,因此应对现行退休政策进行调整,并对老年退休行为进行严格规范。第一,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退休年龄规定为60岁到65岁,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也应提高法定退休年龄。考虑到退休年龄的不可逆性、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和人们的心理接受程度,应将提高法定退休年龄视为长期性的政策行为,即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具体政策建议为,从2008年开始每年将退休年龄延长6个月,到2017年上升至65岁,将65岁规定为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允许老年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仍继续工作。第二,严格控制提前退休现象。在看到提前退休的积极效应的同时,却忽视了提前退休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提前退休的劳动者并未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不仅没有缓解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反而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从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和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的角度考虑,我国应采取果断措施,杜绝提前退休现象的继续发生。第三,将男女退休年龄调整一致。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男女退休年龄是一样的,而且在男性和女性内部没有干部和工人的区别,体现出人人平等的制度建构理念。在适当时间建立新的人口政策从人口发展规律来看,人口政策调整的影响通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新的人口政策,以降低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第一,稳定低生育水平,适当放宽人口控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我国应开始适当放宽人口生育控制。近年来上海等地区开始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进行调整,放宽了生二胎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等地区并没有因为放宽生育条件而出现出生率的大幅度上升。我国应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放宽人口控制,在生育率较高的地区仍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在生育率较低的地区促进生育率的提高,从而实现区域之间人口结构的平衡发展。第二,改善人口性别结构,防止人口出生性别比过高。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为103至107,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不断攀升,2005年高达118.58,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衡。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将人口出生性别比恢复到正常范围。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生育观,制定有利于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