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庄中学高一语文试卷.doc_第1页
巩固庄中学高一语文试卷.doc_第2页
巩固庄中学高一语文试卷.doc_第3页
巩固庄中学高一语文试卷.doc_第4页
巩固庄中学高一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巩固庄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一卷一、(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岁月稠 绸缎 惆怅 凋零 B浪遏 拜谒 竭力 渴望 C漫溯 朔方 塑料 横槊 D凌辱 绫绸 菱角 鲮鱼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怅廖廓 苍茫大地 忸泥 书生义气B静默 五岭逶迤 颓圮 凄婉迷茫C河畔 星辉班斓 笙萧 天伦之乐D青苔 披荆斩棘 花辨 廖若辰星3、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一个社会中的少数先驱往往从改造社会环境、_文化意识、提高民族素质三方面同时入手,来全面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那高高低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化成一片浓浓的乡愁,_在我的周围。、中学生吸烟既_中学生行为规范,又有害于身体。A、创新 弥漫 违反 B、创立 弥留 违反C、创新 弥留 违犯 D、创立 弥漫 违犯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读鲁迅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B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C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B.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C由于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正满怀豪情走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D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也是献给伟大祖国59岁华诞的珍贵礼物和诚挚祝福。6、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火把、在浪尖上等都是艾青的著名作品。B、戴望舒中国近代著名诗人,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C、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他的主要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偶然等。D、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二、新诗鉴赏7、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春水先驱者!绝顶的危峰上可曾放眼?便是此身解脱,也应念着山下劳苦的众生 1922年A“先驱者”,即走在探索前进道路上的领导者。诗人用“决定的危峰上”来形容他们因为脱离了劳苦大众而处境很危险。B后三句,诗人笔锋一转,把先驱者拉回到现实中来,提醒他们应不忘生活底层的劳苦大众。C全诗的视觉从“危峰上”降落到“山下”,从“先驱者”开头,以“劳苦的众生”结束,只有这两者联系在一起,“先驱者”的奋斗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D这首小诗,清新、凝练、含蓄,带有人生哲理意味;同时,诗人面对现实,通过向先驱者的呼吁,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10题。村庄离我很远,城市离我很远,金钱离我很远,地位离我很远,荣誉离我很远,我并不孤独,我的心很富有,我拥有一个海,一个始终生动、深刻、丰富的爱之海。我孤独吗?8、诗的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 ( )A 一个回国探亲的远离祖国的侨胞。 B一个生活在海边又长期出海的渔民。C一个保卫祖国海防的解放军战士。 D一个初到海边的孤独的行者。9、下列对始终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对祖国的无比忠诚。 B表达了对信仰的无比坚定。C表达了对事业的无比热爱。 D表达了对工作的无比热爱。10、下列给本诗所起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孤独 B 远近之间 C 我并不孤独 D 爱之海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每题3分,共15分)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怛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於后世。(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注释果:果断。顿舍:停止。为:惟。超距:跳跃。古代的一种游戏,用于习武。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引兵而西 引:率领。 B王翦谢曰 谢:推谢C、老臣罢病悖乱 罢:通“疲” D.翦因举兵追之 举:发动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说明王翦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非六十万人不可 唯大王更择贤将 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 坚壁而守之,不肯战 亲与士卒同食A. B. C. D.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信年轻壮勇,曾大败燕军,擒获太子丹,秦王对他评价很高,但他过于轻敌,导致征荆失败。B、面对李信的失败,始皇幡然悔悟,及时向王翦道歉并重新起用王翦,满足了王翦对兵力的要求,为后来大败荆军奠定了基调。C、出征前,王翦向始皇多多地讨要良田园林宅院,是为了妥善地安置自己的子孙,使自己领兵征战无后顾之忧。D、王翦坚守不战,是为了激发士气,避敌锐气,以便寻找最合适的作战时机,最后终于大败荆军。第二卷(共111分)四、1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2)诗的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6、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的,( )(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3)软泥上的青荇,( ):(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4)但我不能放歌,(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21分) 江 南 雨 巷 董滇宁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棱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纤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班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捶,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象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辩识出你的故居吗? 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拦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节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7、 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6分) 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 (2分) 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 (2分) 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2分) 18、第段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上的江南小巷曾有过的情景的怀想。请说说作者写井边“姑娘的影象”“似乎”出现又消失的用意。(3分) 19、江南雨巷的特点有哪些?它给人什么感觉?(6分) 20、第段与上文构成什么关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21、仿照下面的例句另写两个句子。(6分)例句: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拼搏;拼搏就像还米昂翱翔的海燕,任风吹雨打。(1) (2) 2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 ) 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都少了一样东西。 ,仿佛我们背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我们要谦卑,要懂得怜恤。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 你不想要它 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上了一道缺口 因为我认识到生命中的缺口 它却如影随形 但现在我却能宽心接受 A B C D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恰同学少年,风花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花正茂的你走进了高中,也就实实在在地站在了青春的门槛前。青春的激情带有几分单纯,求新的热望夹杂着一份冲动。有时热情似火,有时心境如水;有时迷茫似雾,有时开阔如海。冲动而又热忱,复杂而又单纯,容易沮丧而又很快兴奋,这就是作为高中生的我们。站在“青春的门槛”前,你有过怎样感人的经历?你见过怎样动人的风景?你又有怎样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呢?请以“青春的门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1D2B3A4B(“叹为观止”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不用于指读文章;“道貌岸然”感情色彩属贬义;“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属褒义,与语境不符,宜换用“夸夸其谈”。息息相关:形容关系极为密切。符合语境,是正确的)5D6B7A(诗人用”绝顶的危峰上”来形容他们的处境,在险峻的山峰之巅,站得高,看得远。)8C(“侨胞”不一定就远离村庄城市金钱地位荣誉,渔民不可能远离村庄,初到海边的孤独的旅行者看不出是否用有金钱地位荣誉。)9A1(该项委婉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其余三项过于直白或表述模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