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月考1(有答案).doc_第1页
九年级上语文月考1(有答案).doc_第2页
九年级上语文月考1(有答案).doc_第3页
九年级上语文月考1(有答案).doc_第4页
九年级上语文月考1(有答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语文月考(一)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语文知识(6小题,19分)1 阅读下面几行文字完成(1)(3)题(3分) (1)“江山如此多矫,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1分) (2)“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加点的“喑”读音为 (1分)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加点词“妖娆”的意思是 (1分)2、下边不是病句的一项( )(3分)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3、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黄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 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 )(3分) A. 我们黄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您小心点,不就不被划了吗? B. 您看我们黄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 C. 我们黄山的荆棘就是这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D. 我们黄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4分)几年前,我与母亲之间就有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我们之间是否真的存在血缘关系。一次在外祖母家,母亲又为学习方面的事情唠唠叨叨,我顶撞了几句,正当“硝烟四起”时,外祖母把我拉到另一个房间。“鸿沟”: 。 “硝烟四起”: 。5、根据语境或者成语的意思,给成语填上叠字。(任选两题作答)(2分)例,他有教学才能,在教育界赫赫有名。例,形容非常稀少。(寥寥无几)(1)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 向荣的景象。(2)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 不倦地吸收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3)形容话多,连续不断。( 不绝)(4)形容非常得意,异常高兴的样子。(喜气 )6、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请按要求写下你的惜别赠言(4分) (1) 你一位家庭条件好但学习不很用功的同学。 (2)给一位学习成绩好但易骄傲自大大的同学。 二、古诗文(2小题,共15分)7、古诗文默写。(10分,1空1分,有错不得分)请把下列诗文句子补写完整(任意选做4题)(4分)望长城内外, ;今夜偏知春气暖, 。 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 。物是人非事事休,。 无意苦争春, 。浊酒一杯家万里, 。根据初中课本,默写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的下阙,或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下阙。(4分) 默写有关民俗风情的诗句。(2分)默写一句有关民俗风情的诗句。(提示:可以从我国的节日考虑,不分课外课内,试卷内出现过的诗句除外。)(1分) , 。下面四句诗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1分) A箫鼓追随村社近 B闲来垂钓碧溪上C沙场秋点兵 D零丁洋里叹零丁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等死,死国可乎 ( ) 休祲降于天 ( )今亡亦死( ) 今日是也( )长跪而谢之曰 ( )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6分)三古诗文(16分)阅读古诗文,回答9-12题甲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9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分)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 ) A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B卒数万人例句:天子之怒( ) A二世杀之 B专诸之刺王僚 C布衣之怒10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译文: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译文: 1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1)甲段中陈胜吴广为何要打着扶苏、项燕的旗号?(2分) ()乙段中唐雎列举了几个历史人物,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3分) 12阅读下面的词,回答后面的题目。(分)望江南 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词中的 字写出思妇的孤单身影, 字写出思妇久久等待的神态。(2分)“斜晖脉脉水悠悠”是一句情景交融的妙句,你能作一点分析吗?(3分) 四、现代文(10小题、4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6分)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同学们一定会说,因为夜空没有太阳照耀。但是,无限的宇宙,充满了无数个恒星构成的星系,虽说夜晚没有太阳照耀,可是那满天的星星,都是会发光发热的“太阳”呀。一颗恒星的光芒的确很微弱,但是,无数颗恒星的光芒合起来应该是无限的亮,夜空也应该处处是一片光明。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等人的观察发现,几乎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即宇宙像正在充气的气球似的膨胀着,越来越大;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我们而去的速度(即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退行使星系辐射到我们这里来的光减弱。因此,虽然宇宙是无限的,但光可以照到我们这里的天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只要那些有限的天体射到地球上的光比太阳光,地球上的日夜就取决于太阳。要是宇宙没有膨胀,也就没有夜黑问题。大爆炸宇宙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个温度极高、体积极小的原始火球,在距今大约200亿年前,不知什么缘故,这个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在大爆炸中诞生了“我们的宇宙”。随着空间膨胀,温度降低,物质的密度也逐渐减小,原先的质子、中子等结合成氟、氦、锂等元素,后来又逐渐形成星系、星系团等天体。宇宙好像一个在不断充气的带花点的气球,上面的各点彼此分离。经过200亿年的“分离”才变成今天这个模样。根据天文学家的推测,我们的宇宙将来有一天会停止膨胀,然后转为收缩,直至收缩到大爆炸前的原始火球状态,接下来会出现新的大爆炸。宇宙的膨胀和收缩,这种循环可能不断地重复进行,宇宙处于这种来回振荡式的变化之中。13、下面是根据文章内容作出的推论,请你选出推断错误的一项( )(3分) A如果没有宇宙的膨胀,那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白昼。 B距离我们越近的星系,其退行速度越慢。 C宇宙的“膨胀收缩”,这种循环肯定会不间断地进行。 D如果没有原始火球的爆炸,就没有我们的地球。14、对本文说明顺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过去到现在的时间顺序 B由表及里的空间顺序 C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D既有时间顺序,又有空间顺序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10分)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对于吃牡蛎)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母什么田地!”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两法郎50生丁。”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就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于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首,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15“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中,“心里默念”为什么不能改成“叫出声来”?(2分)答: 16选文中对于勒形象的刻画既运用了侧面描写,又运用了正面描写。请你各举一例。(2分) 从 到 是侧面描写。 从 到 是正面描写。17虽然于勒的“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但如果偶然间抬起头后,其目光与菲利普夫妇的目光相遇请你选择一种最有可能出现的场面并从选文中找出这种选择的依据。(4分)A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想相认B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却不想相认C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却想相认D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不想相认选( )之所以这样选择,在选文中的依据是 阅读名城梦,回答 1822题.(26分)。东西塔旁,百柱殿前。明天,这里。就在这里。他信上说:看凌空双塔,听檐角风铃。追寻40年前失落的梦?那天,他要赴刺桐港,乘刺桐舟,履滚滚波涛,穿茫茫大海,去南洋寻金黄色的梦。我再一次劝他:“就这样离开生你养你的名城?”“名城!名城?”他几乎喊了起来。“你跟我去看看,曾是天下第一大港的刺桐港如今有几条破木船!唐宋以来,多少刺桐舟风帆高悬,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把我们东方文明输注大洋彼岸,如今运的却是劳工!”离开船还有3个小时。他不急着去赶两个多小时行程的路,却折向城西北隅的开元寺,颤悠悠地燃起一炷香,发呆似地站在古榕荫霭下的拜庭中。眼前深堂广殿,跪着众多祈求平安的善男信女。他却左顾右盼,仰望东西两边那两座已有一千多个年轮的擎天石塔,和着凄清的檐角铃声喃喃自语:不回来了,不回来了他走了,迈着沉重的脚步,踏着破碎的街石,消失在鸠形鹄面的行人中我不相信他不回来,就凭着他对古城象征的东西塔的这最后一眼!待刺桐古港涌起新潮,等泉州名城再度春风,双塔下会出现他的笑脸。古城我默默地向着双塔祈求重铸你盛唐有过的光辉,再造你宋元出现的繁荣,呼唤万千离你而去的游子回归!于是,当新中国从东方崛起,古城喜沐东风,新姿丰盈;当改革开放大潮席卷神州,海上丝绸之路雄风再振,我便喋喋不休地诉说,这城,这人,这海,这港,这山,这田,这路我不知道他庐结何方。40年来,他没有遣过鸿雁落脚古城。然而我相信,无论在海峡彼岸的国土,或在蕉风椰雨的菲岛,夕阳落处的欧美他听得见气势凌云的东西塔尖那日夜自语的风铃诉说的古城的变化;他看得到海上丝绸之路风樯竞渡,刺桐新港古城市井接踵而至的万国商贾。我迟早会在那热泪盈眶的海外游子的回乡人流中,辨出他哪怕已是双鬓侵霜的少时伙伴!我的预感没有错。他终于要重履故土了。前几天,一封加急特快件从菲律宾飞进我家:飞机票已定,明日抵古城。那飘洋过海的信笺上写着踏上异邦,才知古国名城在心底的分量。名城钟灵毓秀,孕育出的优秀文化从小就铸进我的肌体。天涯海角,春花秋月,做不尽名城梦。名城有过璀璨的历史,那是祖先奋斗创造。我今日回归,带去些小余资,兴学办校,弘扬名城意识,建设新的名城。呵,名城!东西塔!明天,这里,又一个去国离乡的游子投入你的怀抱向你倾诉肺腑之音同风铃和鸣(注:泉州古称刺桐城,“百柱殿”即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18、 根据语境,揣摩语言(4分) (1)“履滚滚波涛,穿茫茫大海”、“他终于要重履故土了”。“履”的意思是:_。请再写一个含“履”且意义相同的成语:_。 (2)“我便喋喋不休地诉说,这城,这人,这海,这港,这山,这田,这路”一句运用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19、比较阅读。试将名城梦与鲁迅的故乡作比较分析。 (1)故乡以“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线索组织材料;名城梦以“他”( )( )( )为线索组织材料。(3分) (2)对比作者笔下故乡今昔的变化,把相关内容概括填写在表格里。(4分)内容比较昔今故乡名城梦 (3)简答填空。(4分)故乡中, “我”离开故乡时怀着的希望是:_名城梦中,“他”欲回故乡时的心愿是:_ (4)请结合两文内容并仿照下面的句子,谈谈你对游子思乡情结的理解。(3分)家乡的贫穷落后是游子的牵挂,家乡的繁荣兴旺是游子的希望。_20、对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主要情感,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A.欣闻海外游子即将回归,盼望儿时伙伴早日团聚。B.讴歌刺桐古城雄风再振,抒发名城儿女爱国爱乡之情。C.赞美名城唐宋盛景,留恋故乡昔日辉煌。D.歌颂家乡建设新貌,呼唤海外游子回归。21.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2分)上联:历史古城雄风再振下联:_22.东西塔檐角风铃在文中多处出现,它在内容上有何意义?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说明。(4分) 第三部分写作与练笔(60分)23、请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39=(27) 49=(36) 59=(45) 69=(54) 79=(62),当这名同学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大声叫喊起来 :“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题答错了” 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 要求: 1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4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题目:老师啊,你可曾想到要求:根据给出的题目作文。文章要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语文月考(一)答案一、语文知识(6小题,19分) 1 (1)矫-娇 (2)“喑”读音为yn (3) 娇艳美好(1分)2、(c)(3分) 3、 B )(3分)4、指自己和母亲之间不能沟通、交流指我和母亲之间发生的冲突5、(2分)(1)欣欣向荣(2) 孜孜不倦(3)滔滔不绝)(4)(喜气洋洋 )6、(4分)(1) 你一位家庭条件好但学习不很用功的同学。 (2)给一位学习成绩好但易骄傲自大大的同学。 7、古诗文默写。(10分,1空1分,有错不得分)(4分)望长城内外, ;今夜偏知春气暖, 。 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 。物是人非事事休,。 无意苦争春, 。浊酒一杯家万里, 。根据初中课本,默写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或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下阙。(4分)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默写有关民俗风情的诗句。(4分)默写一句有关民俗风情的诗句。(提示:可以从我国的节日考虑,不分课外课内,试卷内出现过的诗句除外。)(2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A )(2分)8、解释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