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文明的传承者.doc_第1页
印刷术文明的传承者.doc_第2页
印刷术文明的传承者.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刷术,文明的传承者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匆匆划过指尖,未曾留下太多的痕迹。但是毕竟我们拥有过,所以,多少会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科技发展史的学习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随着假期的临近,我们的课程也马上就要结束了,很舍不得。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课程,可以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得以小憩一番,而且我们在这期间还能了解一些重大科技事件的发展经过。我的结课作业是我最感兴趣的话题印刷术。我认为她的发展和文字的起源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堪称我们的“文明之母”!是她们传承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悠文明。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和指南针、火药、造纸共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着有痕迹谓之印,涂擦谓之刷。用刷涂擦而使有痕迹着於其他物体,谓之印刷。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代表,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印刷术的发展历程印刷术究竟是什么年代发明的?根据现有资料,已经无法确定。但它是由拓石和盖印两种方法逐步发展而合成的,是经过很长时间,积累了许多人的经验而成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从现存最早文献和最早的印刷实物来看,我国雕版印刷术是在公元7世纪出现的,即唐朝初期。雕刻印刷是我国的印刷术的最早形式,是印章盖印和拓石两种方法的结合和逐步演变,所以印章和拓石为印刷技术的发明准备了技术条件,是印刷术发明的先驱。张秀民著中国印刷史中提出雕版印书始于唐贞观,其主要依据是明史学家邵经邦的弘简录,因唐太宗令梓行长孙皇后的遗著女则约在贞观十年印刷,是世界雕版印刷之始。书中还引唐冯贽云仙散录:唐玄奘印施普贤菩萨像施送四方为旁证。这一切说明印刷术发明于7世纪,也就是唐朝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时期,这是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 印刷术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毕生所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西方的很多书籍中,往往把印刷术的历史起点,定为谷腾堡的铅活字印刷,这实际上割断了在此之前八百多年的印刷历史。公元10411048年,为了克服雕版印刷的不足,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涨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这种既经济又简便的印刷方法,是毕升在世界印刷史上树立的一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碑。自此,中国的印刷术将全世界带入了新的文明时期。印刷术的意义早期,人们为了记载事件、传播经验和知识,创造了早期的文字符号,并寻求记载这些字符的媒介。由于受当时生产手段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自然物体来记载文字符号。例如,把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等自然材料上。由于记载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贵,因此,只能将重要事件做简要记载。大多数人的经验,只能靠口头进行传播,这严重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改变了这种面貌,人们积累的经验可以写成文字,进行大批量的复制、传播,这就是社会的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更多的人有了读书的机会。雕版印刷事业,从唐代推广应用,到宋代得到普遍发展,大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的学术传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还仅仅只是雕版印刷术带来的重大贡献,活字印刷术的作用就更是不言而喻的了。有了活字印刷术,整个世界的文化、教育、沟通等等都发生变化了,就中国而言,中国突然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印刷的书籍比起前代成倍的增长,图书的普及带动了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中国之雕版印刷术在发明后不久,即传至日本,后来又在十二世纪传入埃及。欧洲大约在十四世纪才有木版印刷的图像,现行之木版水印画依然采用雕版印刷之方法。活字印刷术则在大约十四世纪传到朝鲜、日本,复由中亚传至小亚细亚与埃及,并影响于欧洲。欧洲最早用铅、锑、锡合金所制之活版印刷,乃1450年德人古腾堡(J.G.Gutenberg)所创,距毕升之发明已四百余年了。 可以说,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对世界进步的一大贡献。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同文字一道,记载、传承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文明。活字印刷术在今天已经发展到高度机械化的地步,是现代文化的一根主要支柱。既然印刷术的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