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人教版).ppt_第1页
江西省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人教版).ppt_第2页
江西省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人教版).ppt_第3页
江西省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人教版).ppt_第4页
江西省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常用计量,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的相互关系 ,二、物质的量浓度与w、S 的相互关系 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c = (的单位为g/cm3)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的换算 c = (的单位为g/cm3),3.标准状况下V L(摩尔质量为M g/mol)的气体完 全溶于V L水(密度为1 g/cm3)中,所得溶液密 度为(g/cm3): c = =,解析 本题由n= =cV 进行计算:B项, =11, =141;C项, 由n=c V,V未知,故n无法求知。,【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 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 量比等于141 C.0.5 mol/L的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 占的体积为11.2 L,考点一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B,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需注意的问题 1.“一个中心”:必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2.“两个前提”:在应用Vm=22.4 Lmol-1时,一定要有“标准状况”和“气体状态”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 3.“三个关系”: (1)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等)间的关系; (2)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 (3)“强、弱、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特别提醒,4.“七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即时巩固1 在a 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 离子完全沉淀; 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则原溶液 中的Al3+离子浓度(mol/L)为 ( ) A. B. C. D.,2- 4,解析 由于产生c mol NH3,则必定有NH c mol,使SO 完全沉淀需Ba2+ b mol,因此SO 有b mol。根据电荷守恒:2c(SO )=c(NH )+3c(Al3+),则3c(Al3+)=(2 ) mol/L c(Al3+)= mol/L,+ 4,2- 4,2- 4,答案 C,考点二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例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的33.6 L氯气与27 g铝充分反 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 19 NA,+ 4,2- 4,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 的氧原子数为2NA D.1 L浓度为1 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2- 3,解析 A项中“常温常压下的33.6 L Cl2”不足1.5 mol,故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要小于3NA,故错误;B项中标准状况下己烷是液态烃,22.4 L不是1 mol,故含共价键数目不等于19NA(1 mol己烷含共价键数为19NA),故错误;C项中因为1个CO2分子和1个O2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故NA个混合物分子必含2NA个氧原子,正确;D项中因为CO 要水解消耗,故含 1 molNa2CO3的溶液中n(CO )NA,故错误。,2- 3,2- 3,答案 C,名师点拨 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问题,实质上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物理量间的换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准确掌握有关概念的内涵。主要有: 1.状态问题,如标准状况下SO3为固态,戊烷为液态。标准状况下的气体适用气体摩尔体积 (22.4 L/mol),相同状况下的气体适用阿伏加德罗定律。 2.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18O2等。 3.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O3、白磷、稀有气 体等。 4.某些物质中的化学键,如SiO2、P4、CO2等。,名师点拨 5.物质中某些离子或原子团发生水解,如Na2CO3中的CO 、AlCl3中的Al3+。 6.常见可逆反应,如2NO2 N2O4,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等。 7.应用22.4 L/mol时,物质是否为气体,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8.某些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如:,2- 3,即时巩固2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0 g甲烷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 B.常温常压下,4 g氦气所含有的中子数目为4NA C.标准状况下,22.4 L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2NA D.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 g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 为2N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摩尔质量等内容。1 mol CH4含10 NA个电子,则10 g CH4所含电子数目为 10NA10NA,A不正确; 1 mol He含有(4-2)mol=2 mol中子,,4 g氦气所含中子数目为2NA,B不正确;标准状 况下,单质溴为液态,2.24 L液态溴的物质的量 远大于1 mol,故C不正确;由 2NaOH+Cl2+H2知产生2 g H2即1 mol H2时转 移2NA个电子,D正确。,答案 D,考点三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溶液的密度之间的关系,【例3】 在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为V mL,溶液密度为d g/cm3,质量分数为w%,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溶液中含氢氧化钠质量 为m g。,(1)用w来表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S) 为 。 (2)用m、V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为 。 (3)用w、d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为 。 (4)用c、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换算,一定要通过溶液密度这个桥梁来进行。,答案 (1)S= 100 g (2)c= mol/L (3)c=0.25dw mol/L (4)w%= %,知识归纳 1.溶液浓度的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算。可运用公式:n=m/M,c=n/V或运用“倍数关系”算出1 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知识归纳 已知气体溶质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水的体积和溶液的密度,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先运用n=V/22.4 L/mol,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运用V=m/求出溶液的体积。 计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需要根据溶质的电离方程式,算出离子的物质的量。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c= (c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是mol/L;为溶液的密度,单位是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按此公式换算即可。,知识归纳 2.有关同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规律 (1)溶质相同的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两溶液质量分数和的一半。 (2)溶质相同的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时: 对于密度小于1 g/cm3的溶液,如氨水、乙醇的水溶液,等体积混合时质量分数小于两溶液质量分数和的一半; 对于密度大于1 g/cm3的溶液,如硫酸溶液、氯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时质量分数大于两溶液质量分数和的一半。,即时巩固3 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nH2O,其相对分子质 量为M。25时,将a g该晶体溶于b g水中恰好可 形成V mL饱和溶液。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 C.25时R的溶解度S= g D.饱和溶液的密度= g/L,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等有关概念及其相互求算关系。A项,晶体的物质的量等于无水物的物质的量,,c(R)= = B项,w= C项, ,S= D项, ,因此只有选项C正确。,答案 C,考点四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及误差 分析,【例4】 实验室配制500 mL 0.5 mol/L的NaCl溶 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把称量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 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把所得溶液小心转入500 mL容 量瓶中。 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23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 底部与刻度线相切。,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填序号)。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有 。 (3)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上图所示,对所配溶 液浓度将有何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没有进行操作步骤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操作步骤)溶液流到容量瓶外面 。,解析 (2)为防止仪器的遗漏,可根据步骤进行选取。(3)根据c= ,V偏小,c偏高。 (4)加蒸馏水超过刻度,V偏大,c偏低这种情况下配制的溶液浓度不是0.5 mol/L,因此要重配。,答案 (1) (2)500 mL容量瓶、托盘天平、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3)偏高 (4)偏低 偏低 (5)重配 重配,思维拓展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根据c= 进行分析: 1.若称量固体溶质时,操作无误,但所用砝码生锈,m偏大,结果偏高。 2.若没有洗涤烧杯内壁,使n减小,结果偏低。 3.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则对结果无影响;定容后反复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则结果偏低。 4.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 (1)仰视刻度线:由于操作时以刻 度线为基准,故加水量增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c偏低。 (2)俯视刻度线:加水量减少,溶液体积变小,c偏高。,高考失分警示 1.在运用气体摩尔体积时应把握22.4 L/mol的使用条件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如SO3、CHCl3、苯、辛烷等,在标准状况下为非气体,命题者常把这些容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作为气体来命题,让考生落入陷阱。而有些物质虽是气体,但给出的气体数值没有指明是否在标准状况下,也不能直接利用22.4 L/mol(换算其物质的量)。 2.一些物质变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时需要借助方程式分析才能挖掘出其隐含的变化情况。如NO2存在与N2O4的化学平衡,NH 、Al3+、CO 等存在水解平衡。考生若不注意挖掘隐含变化,往往会误入歧途,+ 4,2- 3,3.在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时,溶液的体积要用溶液的质量除以溶液的密度求得,并且要把溶液的体积单位换算为“L”而不是“mL”。在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氨水的溶质以NH3计算,而不是NH3 H2O;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CuSO4,而不是CuSO45H2O等。 4.由于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标线),所以配制80 mL溶液应选100 mL的容量瓶,应以配制100 mL溶液的标准计算溶质的量,并且指明所需仪器为 100 mL的容量瓶。,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48 g 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 B.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含有1.811023个 NO2分子 C.0.5 mol/L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 D.标准状况下,33.6 L H2O含有9.031023个 H2O分子,解析 A项中O3的分子数为 6.021023个/mol =6.021023个,故A正确;B项中常温常压下,4.6g NO2含有的原子个数约为1.811023个,而分子个数由于存在2NO2 N2O4的转化,无法计算出其中NO2的具体分子数,B错;C项因不知其体积,只知道浓度,无法计算Cu2+的个数,C错;D项中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D错。,A,智能检测,2.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 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 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解析 由公式m= V得出, 甲V甲= 乙V乙= ,因为 ,则V甲n甲。 由M甲= ,M乙= 得M乙M甲,因此B正确。,B,3.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 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 A.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C.20时,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 饱和溶液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 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解析 K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增大而增大,因而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将饱和KCl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仍为饱和,密度还是1.174 g/cm3。,D,4.t时,将100 g某物质A的溶液蒸发掉10 g水,恢复 至t,析出2.5 g晶体;再蒸发掉10 g水,恢复至 t,又析出7.5 g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t时,原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