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周考试卷.doc_第1页
2013届高三周考试卷.doc_第2页
2013届高三周考试卷.doc_第3页
2013届高三周考试卷.doc_第4页
2013届高三周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漳州二中高三下语文试卷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3.3.1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3)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4)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5)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6)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高考资源网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 出身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延缓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B.发兵捕之,久不得 周怀政之诛,帝怒甚C.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 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D.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5、断句和翻译。用“/”给下列文段断句。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翻译下面的句子。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译文: 诏不许,然甚壮其意。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夜半闻横管【宋】程俱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金样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注】程俱,在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验谷,即金谷园。位于中原洛阳。(1)此诗对笛声的描写出色,请你指出笛声描写的主要艺术手法并概括笛声的特点。 (2)诗人夜半闻笛感慨万千,请你简要分析七、八两句中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1)选择题:下列对家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家中,觉慧对封建制度嫉恶如仇,关心国家的前途,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但他又有“幼稚”的一面,过高地估计了个人反抗的作用。 B. 高家的丫头鸣凤,为了反抗被嫁孔教会长冯乐山的命运而投湖自尽。事后觉慧悲痛地来到湖边。觉民劝他忘记此事,但觉慧却疯狂地拍打自己的胸膛,他认为自己是杀死鸣凤的凶手,认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也都是凶手。经觉民的劝解,他的心也就宽慰了! C.家中梅与瑞珏都具有美好的性格,也很有才华,梅青年孀居,终至悒郁而死;瑞珏被封建迷信残害,不幸难产而死。她们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 D.巴金的家,对觉慧在鸣凤死后的内心描写极细致,作者利用梦幻来剖示人物内心的隐秘,笔墨中透露出人物内心极度的悲哀与懊悔。E. 冯乐山在生日宴席上向高家提起了亲事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一口应允。正在与钱梅芬处于热恋中的觉民当即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祖父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那个敢说不对?我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8、简述家中“鸣凤之死”的故事情节。(5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论语季氏第十六) 【注释】(1)陈亢:亢,音,即陈子禽。(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3)远:音,不亲近,不偏爱。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亢可能认为孔子有私心,因此他才会问伯鱼孔子是怎么教他的。B、陈亢通过与伯鱼交谈,知道孔子没有什么私心,不偏爱自己的儿子。C、文中“不学礼,无以立”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学礼,就不懂得战栗的姿势。 D、文中“不学诗,无以言”的意思是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很好地表达。 (2)这一则文字侧面地表现了诗在哪些方面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题。常常可见一些文艺评论,用舶来的理论术语堆成山,用欧化的句子结构挖成河,让读者跋山涉水费尽艰辛。久而久之,广大读者对文艺评论也就敬而远之了。其实,很多读者并不知道,有些人手里端着吓唬人、常走火的新式武器,就是让你不懂。你不懂,他们就达到目的了。还有些文艺评论,带着道德或哲学的面具,操起社会学、文化学的利刃,貌似研究,实为屠宰。他们的工作是把文艺肢解成一个个似乎很专业的部分。这类评论中,基本是看不到文艺了,与市场上只见鸡零不见整鸡十分类似。常读此类文章数年之后,一些有心人成为某一社会问题的专家乃至争取诺贝尔经济学奖为国争光,大概也是可能的。可想通过这种途径提升文艺修养,还不如把功夫用在缘木求鱼、水中捞月上。最“隔”的文艺评论带有“为真理而斗争”的气质。其基本立场是:文艺评论是一种科学,是一种以抵达客观真理为旨归的学问。在其影响之下,我们大概会认为:文艺评论不需要内心的感受,不需要评论者表达个人好恶,文艺评论文章中的叹号和省略号是一种不可宽恕的罪恶。这类文艺评论,其超凡绝伦的本事,在于扼杀作品中的性灵,无视心灵的震颤。它能将每一次旅游都变成出差,将每一朵鲜花都制成标本,为每一滴泪水撰写化学分析报告,为每一次欢笑测量噪声污染指数。总之,这种文艺评论坚决地、彻底地、一定地不能有文艺的气质。我们可以认为,拥有理论资源和拥有感受艺术的心,并不具备因果关系。只有前者,凭其天赋最好去当科学家;只具后者,一定是个好读者,也可能是个好作者,但做评论家也不适合。只有情理兼具的人,才会给这个世界贡献既有水平又有人味儿的评论作品。这样的人多了,文艺评论才不会一会儿跟读者隔,一会儿又跟作者隔;这样的文章多了,文艺评论的行当才会贴心,才会化人,才会有希望。(节选自胡海迪的“隔”“不隔”,是个问题有删改)10、下列四项对文中作者的观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读用舶来的理论术语和欧化的句子结构吓唬人的文艺评论,就象跋山涉水虽累却好玩。B、常读一些文艺评论,成为某一社会问题的专家乃至获取诺贝尔经济学奖大概是可能的。C、文艺评论不需要内心的感受和表达个人好恶,文章中的叹号和省略号是不可以使用的。D、只有既拥有理论又拥有艺术感受力的人,才会贡献出既有水平又有人味儿的评论作品。11、根据全文的意思,你认为文中第三、四自然段中的加点字“隔”的意思是什么?(3分) 12、请用自己的话归纳作者在文中批判的三种文艺评论各是什么?(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5分)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l5题。传奇女子林徽因柳已青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F、本文结构得体,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14、作者说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4分) 15、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人物通讯,完成12一14题。难忘的英格丽褒曼她不施脂粉出现在银幕上,美国化妆品马上滞销。她在影片中演修女,进入修道院的女子顿时增加。一个影迷从瑞典把一头羊一路赶到罗马作为礼物送给她。多少信只写“伦敦英格丽褒曼”便送到了她手中。英格丽是当时最有魅力的女性,她曾在斯德哥尔摩、好莱坞、罗马、巴黎和伦敦用五种语言登上舞台、银幕,无往不胜。她拍摄了47部影片,三次获得奥斯卡奖,一次获得埃米奖。但是,她始终保持了她的本色。她在人生舞台上尽量领受生活的情趣。她有子女四人,是位慈爱的母亲。她爱吃冰淇淋和爱在雨中散步。她以狂热热的精神献身于上作。“如果不让我表演、我一定活不下去。”她这么说过。 当海明威战地钟声里玛利亚这个角色得要把头发剃掉的时候,她大声回答说: “为了演这个角色,要我把头割掉也行!”她可以通宵达旦地排练,甚至导演早巳满意了,她还要求重来一次,话剧忠贞之妻在伦敦上演八个月的头天晚上,她还同导演讨论她的表演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在成为影坛最璀璨的明星后仍然坚持每片试镜头,而且可以为了演一个难度大的角色而放弃主演,甘当配角。她不愿定型,力争演各种性格的人物,如郎心似铁中濒于疯狂的新嫁娘,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沉默含蓄的瑞典女传教士(这两个角色都为她赢得了奥斯卡奖)。她在23岁那年从瑞典初到好莱坞时,宁愿马上拎起行李回国也不接受公司老板要她 “改头换面”整容的命令,从此她以她著名的“本来面目”出现在银幕上。间奏曲里孤独的女钢琴教师、神魂颠倒里热情的精神病学家、圣玛利亚教堂的钟声里爱打垒球的修女一一一个接一个令人叫绝的角色使她几年之间便饮誉影坛、票房成绩世界第一。50年代她因婚变而星运中落,在五六年后重放光彩,以真假公主一片再次获奥斯卡奖。谁要是当英格丽替身,非失业不可,忠贞之妻在美国上演初期她脚部受伤骨折,可是在接下来的六星期里仍坚持上舞台一一改成坐在轮椅上演戏。她无论病得多重,总是笑着说:“舞台医生能把我治好的。”的确,幕一升起,她的病似乎霍然而愈。1973年,癌症攫住了英格丽,但它未能摧毁她的意志和毅力。她不顾病痛接受了聘请,在一部电视剧中演以色列已故总理果尔达梅厄。她承认: “时间越来越少了,但是,我在癌症面前多争取到一天便是胜利。”电视剧开拍前,她到以色列了解梅厄的生平,拍摄期间她一条胳膊已必须每夜作牵引,拍完最后一个镜头,她两眼含泪, 自知从此与她热爱的摄影机告别了。她以此片的演技获得1982年埃米奖。她于1982年8月29日逝世,终年67岁。英格丽将活在许多电影观众心里一一同加里古柏在西班牙白雪皑皑的山上; 同千里格兰特在间谍出没的里约热内卢,但是,最生动地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卡萨布兰卡里的英格丽:靠在钢琴旁喃喃地说,“再弹一遍吧,为了过去”,在雾茫茫的机场上回首告别,眼神凄楚。13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篇人物通讯第段用四句话概述了四个典型事例, 凸显出英格丽的影响力、知名度和观众对她的狂热崇拜。B.作者以饱含深情的语言,通过大量的议论和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个真正艺术家积极的生活态度与敬业精神。C.“为了演这个角色,要我把头割掉也行!”旨在农观英格丽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使读者对这样的明星肃然起敬。D“谁要是当英格丽替身,非失业不可”,因为英格丽是当时最有魅力的女性,具有精湛的表演技艺,无可替代。E.这篇人物通讯的结尾展观英格丽的三个经典电影画面,表现了英格丽将活在许多电影观众的心里。14英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