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19-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框架及其测量方法.doc_第1页
ID419-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框架及其测量方法.doc_第2页
ID419-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框架及其测量方法.doc_第3页
ID419-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框架及其测量方法.doc_第4页
ID419-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框架及其测量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框架及其测量方法王倩,窦军生作者简介:王倩(1986-):女,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20920080窦军生(1980-):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8)摘要:厘清构思内涵、掌握测量工具是开展科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系统地梳理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演变轨迹,为测评企业社会表现及搜集、组织、分析数据提供理论框架,接着比较分析了国外四种主流的企业社会责任测评方法,并结合中国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所处的阶段,提出了适用于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测评方法,以期为后续实证研究的开展奠定方法论基础。关键字:企业社会责任 概念演变 理论框架 测量方法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Wang Qian, Dou Junsheng(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anagement, Hangzhou, 310027)【Abstract】Clarifying the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tool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he study of scientific theory.In order to provider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tracks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mpares four major evaluation method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mbined with Chinas current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search stage, we proposed one measurement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domest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Key word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olution of concept, theoretical framework, measurement methods.1. 引言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创造价值的同时,许多企业因为过于看重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在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产生了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近年来,这些矛盾大有升级之势。例如,频频见诸报端的食品与药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的矿难、防不胜防的非法排污,等等。正因如此,社会各界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2005年以来,国家相继修订或制定颁布的一系列法律,如公司法、劳动合同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都明确了社会责任意义上的法律责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10年初正式发文要求上市公司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鼓励披露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除明确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外,同时列出的2010年度需要重点抓好的八方面工作中,也有多个方面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宣扬和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履行社会责任可能带来的风险规避、竞争力提升和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的明显或潜在效益有更为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大量企业开始有意识地考虑社会责任问题,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截止2009年底已有582家企业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然而,仔细梳理之后就会发现,多数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都还停留在对主管部门发布的报告撰写指南的有限拓展上,究其根源在于对社会责任的内涵及边界还缺乏清晰的认识与把握。另外,目前理论界对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尚缺乏准确的了解和评价,来自不同机构和学者的判断经常大相径庭,令人们无所适从,造成这一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家对企业社会责任测量工具还缺乏系统认识。可见,厘清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维度,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的测量工具,已经成为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亟需突破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将在系统梳理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演变逻辑的基础上,全面介绍并比较分析国外测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四种主流方法,继而结合中国当前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和客观约束,提出并详细解构适用于国内现阶段社会责任研究的测评方法,希望为后续实证研究的开展奠定方法论基础。2.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演变及理论框架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代,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可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涵通常有着不同的理解。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演变阶段。2.1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1)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通常被称为CSR1,在这个阶段最富争议的问题是: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之间到底是所属关系还是并行关系。以是否将经济责任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之中为判断依据,学界分流出狭义和广义两种思路。狭义定义的学者(比如,Backman, 1975; Davis, 1960; Manne, 1972)将社会责任视为经济责任的对立物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McGuiire(1963)1。根据他的定义,企业所应承担的责任可以区分为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其中社会责任主要是指企业应该关注政治、社会福利、教育、员工利益及其他社会利益。与这种认识截然相反,以Carroll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则将企业经济责任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Carroll在1979年发表的经典文献“公司绩效的三维概念模型”一文中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四责任框架,将经济责任与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愿责任 1991年,Carroll将自愿责任明确界定为慈善责任(philanthropic responsibility)。并列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子维度2。CSR1阶段围绕着“企业社会责任是什么”这一理论问题展开,基本上属于规范性研究,随着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日渐清晰明确,尤其是Carroll的四责任框架,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后续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2 企业社会回应(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 CSR2)CSR1阶段集中于讨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讨论的重心从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研究转移到动态的过程研究,即所谓的社会回应,此阶段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通常被称为CSR2。Preston(1975)首次基于过程的视角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矩阵”,从社会问题管理过程和社会回应层次两个维度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其中,他将社会问题管理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意识到某一社会问题的重要性;(2)分析和计划;(3)制定相关的内部规定;(4)执行;将企业社会回应从三个层次进行了刻画,即:(1)社会义务;(2)社会责任;(3)社会回应3。Wilson(1975)提出了企业社会回应的RDAP模式,即对抗型(Reactive)、防御型(Defensive)、适应型 (Accommodative)和预见型(Proactive),受到Carroll, Wartick和 Cochran(1985)等学者的推崇。对比分析不难发现,相较于CSR1,企业社会回应最大的特点是行为导向,基于过程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展开了一次全新的解读,“试图把企业社会责任从抽象的理论落实到具体的企业实践中”(郑海东,2007)4,拉近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的距离。2.3 企业社会表现(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CSP)早期的CSR1和CSR2基于单一视角展开探索,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性,后来有学者开始系统全面地整合相关理论成果,并逐渐形成了“企业社会表现”这个概念,此阶段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通常被称为CSP。这个阶段实现了两大转变:一是从三维模型到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的转变;二是从“基于外部人立场”来解释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向“基于内部人立场”来解释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转变。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演变及理论框架进一步落地,与企业的管理实践更为紧密地融合。2.3.1 三维模型三维模型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企业社会责任构念的盘点整合模型,经过Carroll、Wartick和Cochran、Wood等学者的不断完善,从原则、过程、问题管理三个维度构建起企业社会表现的系统理论框架。Carroll是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集大成者,其1979年发表的经典文献整合了前人对“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回应、社会问题管理”三部分理论的成果,构建了企业社会表现三维模型(如图1)。在Carroll的三维模型中,首先从原则维度划分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四类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愿责任。其次从问题管理维度,明确了与这些责任相联系的社会问题及主题领域。最后,他继承了Wilson(1975)的RDAP模式,将企业社会回应作为CSP理论框架的第三个维度5。图1 Carroll三维模型资料来源:Carroll(1979), p503Wartick和Cochran (1985)继承发展了Carroll的三维模型,他们认为识别社会问题是重要的,但更关键的是如何管理社会问题6。为此,两位学者在Carroll的基础上对第三个维度社会问题管理做了进一步的拓展。Wartick提出,社会问题管理涉及三方面:(1)公共问题管理(关乎企业存在的合法性);(2)战略性问题管理(应对战略的调整);(3)社会性问题管理(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及时调整,具有价值内生性属性)。Wartick 和 Cochran进一步指出,社会问题管理的目的是最小化“意外事故”以及制定系统化的公司社会政策。Wood(1991)主要对Carroll模型的原则维度作了修正7。他指出,Carroll对社会责任的分类并不能代表社会责任的原则,进而从社会、组织、个体三个层面描述企业社会责任原则。首先,社会层面的原则即合法性原则,指企业作为社会中的经济组织,必须满足社会对经济组织的期望,包括履行法律义务、避免制裁;其次,组织层面基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要求企业履行公共责任原则,具体指企业需满足具体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履行公共责任。最后,在个体层面,Wood指出管理者自身具有社会责任意识,有履行这部分责任的需要,因此个体层面的原则要求企业的规则规范不能阻碍这部分责任。经过Carroll、Wartick和 Cochran、Wood等学者的修正,从Carroll初始的“原则问题过程”三阶段发展到Wartick 和 Cochran 的“原则过程问题”三阶段,继而在Wood的努力下发展为“原则过程结果”三阶段,企业社会表现的三维模型得到不断的完善,且“越来越注重企业的行为特征”(郑海东,2007)。总体上来说,上述三个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从外部人的立场来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是局外人对局内人提出的要求。这一点成为日后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突破三维模型的关键,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基于内部人立场,回答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谁负责、社会表现由谁评价、标准是什么”等三维模型无法解释的问题(Clarkson,1995)8。2.3.2 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前文所述的概念、模型均基于外部人对企业的观察、理解而形成,源于企业外部,因此并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的管理实践。最能论证这一说法的是Clarkson基于Wartick 和 Cochran的模型展开的田野调查。1986年至1988年间,Clarkson带领研究人员搜集了50多家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包括各种相关的政策、方案、问题,试图将搜集到的信息组织整理进Wartick 和Cochran的“原则过程问题”三维模型中,结果发现这个模型与观察到的企业行为不能有效地匹配,“三维模型的划分在纸上看似非常具有吸引力,但在检验公司实践时却是失败的”(Clarkson,1995)。这说明早期的理论模型从企业外部来研究企业,与现实的企业行为存在很大差距。Clarkson转而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解决了这一问题。所谓的利益相关者框架是指组织以面向行为的方法管理它与特殊利益相关者团体的关系,其中,特殊的利益相关者意指任何能够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组织目标的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Freeman, 2006)。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基于企业自身的利益需要,从企业内部人立场分析企业行为,与现实的管理实践更吻合。综上所述,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经历了从“企业社会责任(CSR1)企业社会回应(CSR2)企业社会表现(CSP)”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企业社会表现的利益相关者模型实现了从“基于外部人立场”到“基于内部人立场” 解释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纵深发展。3. 企业社会责任的主流测量方法国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仍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对基本概念、理论模型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导致测量方法多元化、测量工具不统一,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大,难以互相比较,不利于核心理论知识的积累。仅以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的研究所得出的五花八门的结论就可窥一斑。目前看,正相关、负相关、非线性相关、不相关的研究结论均曾得到印证,Orlitzky (2003)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元分析发现,测量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9。因此,在展开相关主题的研究之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测量方法做出详细解析显得极为重要。在本部分,我们将系统梳理以往研究中常用的企业社会责任测量方法,并对他们在中国现阶段研究中得以应用的可行性做出深刻解读。总体上看,已有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企业社会责任测评方法主要有声誉指数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基于专业机构数据库的测量四种。从表1中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测量方法较多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而早期的CSR1、CSR2、CSP等理论模型较少地被运用到实证方法中,主要原因在于,CSR1、CSR2、CSP等模型和框架有助于厘清理论、抽象出概念和结构,但在操作化应用方面存在困难 (Clarkson,1995),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则较好地突破了这一瓶颈。3.1 声誉指数法声誉指数法由专家学者或者MBA学生对公司社会责任方面的相关政策、行为表现进行主观评价后得到公司声誉的排序结果。最早的社会责任声誉指数是美国经济优先委员会(CEP)于1971年对造纸业的24家公司在控制污染方面所进行的排名。Vance(1975)运用同样的方法请86位公司职员对45家大公司进行打分排序。Heinze(1976)让150名商学院学生对28家大企业的社会卷入(Social Involvement)表现进行打分,0分代表没有印象,1分代表很差,5分代表很好,然后将每家企业的均值得分进行排序。20世纪80年代,由财富杂志开发的“公司声誉评级法”受到众多学者的推崇,当时大量的实证研究运用了财富的声誉评价结果(McGuire, Sudgren & Schnessweis, 1988; Cotril, 1990; Forbun & Shanley, 1990; Thomas & Simerly, 1994)。财富每年对超过32个行业中的300多家大公司展开调查,由超过8000位高管、外部董事和分析师从四个财务指标(财务稳健、长期投资价值、资产使用以及管理质量)和四个非财务指标(创新、产品和服务质量、人才吸引、培养与使用以及社区和环境责任)共八个方面,对本行业内最大的10家公司按照0分(很差)到10分(优异)进行评分,最后得出一个总的评级对外公布。3.2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Holsti, 1969; Krippendorf, 1980)也是社会责任研究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Abbott & Monsen, 1979; Ernst & Ernst, 1976; Guthrie & Mathews, 1985; Zeghal & Ahmed, 1990)。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用来客观、系统地描述传播信息内容的方法(Polit & Hungler, 1997)。10在社会责任研究中,通常是指量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数据搜集方法,对公司报告或文件披露的定性信息进行编码分类,测量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Abbott & Monsen, 1979)11。运用内容分析法的一个前提假设是,社会信息披露的多少反映了公司对相关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即以披露的社会信息量作为社会责任的代理变量(Unerman, 1999)12。对年报中披露的信息进行分析来测量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为研究者无法判断年报披露的社会责任行为是否是企业社会活动的真实反映。现实中,管理者有隐瞒或虚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可能(Igalens,2005)。对于隐瞒行为,学者们给出的解释是,企业的社会卷入会带来成本,股东阅读到这些信息时会认为管理者没有将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其工作的首要任务(Friedman, 1970);对于虚报行为,学者们主要将其归因于管理者取悦利益相关者的动机。内容分析法大多对公司年报进行量化处理(Abbott & Monsen,1979; Ingram & Frazier, 1980; Gray, Kouhy & Lavers,1995),其他的企业披露社会信息形式例如企业内刊、管理层公开发言、新闻发布会等媒介形式则较少涉及,曾有学者运用内容分析法比较了年报、宣传手册、广告三种社会信息披露方式的差异(Zeghal & Ahmed, 1983) 15。早期的内容分析法计量公司年报中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量占总报告的篇幅比例(Bowman & Haire,1975),由于缺乏一个理论的框架系统地测量企业在社会责任各个方面的表现,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1978年Ernst 和 Ernst开发的SID量表突破了这一局限,SID量表从环境问题、就业公平、人力资源、社区参与、产品及其他六个维度系统地构建了内容分析法的评价体系。研究员首先将这些指标进行编码,然后分别从各公司年报中找出相应的公布信息并计量篇幅比例(Abbott & Monsen,1979;Gray, Kouhy & Lavers,199516)。前人研究中有两种9表1:企业社会责任的主流测量方法理论框架单一维度Carroll四责任维度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声誉指数法Rockness, Schlachter&Rockness(1986)Freedman&Stagliano (1991)Dooley&Lerner(1994)Greening (1995)Hart&Ahuja (1996)Russo&Fouts (1997)Konar&Cohen (1997)Dowell, Hart&Yeung(2000)Konar&Cohen (2001)Belkaoui&Karpik (1989)Bragdon&Marlin (1972)Riahi-Belkaoui (1991)Fogler&Nutt (1975)Roberts (1992)Spicer (1978)Herremans, Akathaporn&Mclnnes(1993)Chen&Metcalf (1980)Simerly (1994)Freedman&Jaggi (1982)Blackburn, Doran&Shrader(1994)Shane&Spicer (1983)Brown&Perry (1994)Stevens (1984)Simerly (1995)Confine&Madden (1986)Diltz (1995)Spencer&Taylor (1987)Pava&Krausz (1996)Wokutch&Spencer (1987)Griffin&Mahon (1997)内容分析法Belkaoui (1976)Abbott & Monsen (1979)Anderson & Frankle(1980)Ingram & Frazier(1980)Zeghal & Ahmed(1983)Gray, Kouhy & Lavers(1995)Bowman and Haire(1975)Mahapatra (1984)Freedman&Jaggi (1986)Blacconiere&Patten (1994)Blacconiere&Northcut (1997)问卷调查法Newgren et al. (1985)Aupperle, Carroll&Hatfield(1985)ONeill. Saunders &McCarthy(1989) Maignan, Ferrell & Hult(1999)13Parket&Eilbirt (1975)Reimann (1975)Kedia&Kuntz (1981)Judge&Douglas (1998)Sharma&Vredenburg (1998)Klassen&Whybark (1999)Christmann (2000)基于专业机构数据库的测量Luck&Pilotte (1993)Johnson&Greening (1999)Graves&Waddock (1994)Graves&Waddock (2000)Kurtz&DiBartolomeo (1996)McWilliams&Siege) (2000)Waddock&Graves (1997)Waddock&Graves (2000)Waddock&Graves (1997)Hillman&Keim (2001)资料来源:笔者根据Margolis & James(2003)整理14方法获得数据:信息披露的次数和信息披露的数量。其中,后者被使用的更多,大部分研究都关注披露的信息数量。研究者使用的分析单位有句子、字数、页数或者页面篇幅(Gray, Kouhy & Lavers,199517)。国内学者李正(2006)对上证所2003年521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做内容分析,使用指数法来衡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多寡。如果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描述性地披露了15 小类CSR 活动中的某一类, 则分值为1; 如果有相应的金额披露, 则再加1 分; 即一个企业最高得分为30 分, 最低为0 分。3.3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把企业社会责任各维度直接操作化,对每个维度设计一系列测量题项,编制成测量工具,然后通过调查问卷来调查答卷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各个题项的认知,最后根据各题项的得分及维度得分来评价企业社会责任。运用问卷调查法测量企业社会责任相关主题的理论成果中,最具影响力的Aupperle, Carroll 和 Hatfield (1985)的研究18。他们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整理出117个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测量题项,剔除与行业特征相关的题项,再由六位专家分别对这些题项进行筛选并归类到Carroll的四类责任,只有五位专家都同意的题项才能通过筛选,由此得到四类测量组。然后分别从这四类测量组中提取一条题项,由四条题项构成一个题项组,其中的每一条题项对应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构面。最终形成20组题项组,80条题项。作者为最小化社会称许性,运用了强制选择调查量表,每位回答者根据每一组题项中各题项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每组四个题项的分数之和不能超过10分。这样操作避免了所有的题项得分都很高的可能性,可由于分值的分配依赖于被试的感知,因而有可能因认知偏差而出现人为误差。实际上,Aupperle等人开发的量表可能更适合对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认知进行测量。3.4 基于专业机构数据库的测量20世纪90年代,专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机构创设了系统的评级标准及数据库,此时的评级标准不同于80年代的公司声誉评级法,9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实现了全面融合。全球运用最普遍的评级指数KLD指数,即由KLD公司的分析师们独立创设的一种评价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评级标准,从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八个方面的关系来衡量公司社会责任,其中主要是社区关系、员工关系、自然环境、产品的安全与责任以及妇女与少数民族问题等五个方面。KLD指数涵盖了包括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公司在内的共650家公司。每一家公司对待上述五方面相关利益者的态度按 Likert 五分刻度制进行衡量,其中-2为消极对待相关利益者,+2为积极对待相关利益者。3.5 对四种主流方法的简要评价Bernadette, Krishnamurty 和 Karen(1998)曾提出19,准确测量企业社会表现的方法需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全面系统地衡量社会表现的各个维度;(2)与组织的特征相独立;(3)测量对象是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动机或者理念;(4)体现出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与价值观。接下来,我们将围绕上述条件比较分析四种方法的主要优缺点,并结合中国当前CSR研究所处的阶段和客观条件,提出适用于国内现阶段社会责任研究的测评方法。声誉指数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首先,由同一位分析人员对每家公司采用同样的标准进行评价,可以保证评价者的内部一致性;其次,这种方法可以总结出不同公司在同一企业社会责任维度的表现差异。当然,声誉指数法也有不足:一方面,评价者打分时很容易受到公司规模、年龄、媒体信息的可得性等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样本数量十分受限。评价者可以较轻松地对10-20个公司进行打分,但更多的样本将变得难以操作。内容分析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一旦确定了变量,内容分析法的衡量步骤较为客观,研究者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同的样本可以重复操作测量;二是,适用于较大样本。当然,内容分析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首先,运用内容分析法需要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基于相关理论划分为多个维度,如果研究者设计的量表没有系统地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所有方面,将影响研究的构思效度;其次,内容分析法仅能测量到企业参与社会活动的广度,而无法测量企业社会卷入的深度(Abbott & Monsen, 1979)。专业机构数据库的优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能够系统全面地评价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第二,覆盖的企业多、种类全,能为研究提供充分的样本;第三,大量学者采用同一数据库样本,有利于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分析。专业机构数据库的优点显而易见,但建立数据库需要大量的时间、财力和人力。另外,数据库的建立和更新过程中同样又面临着数据获取方法的选择等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大多都还使用调查问卷来测度企业社会责任,虽然调查问卷法更便于概念的操作化,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很难避免社会称许性问题;其次,耗时耗力,成本较高;最后,难以保证系统抽样。尽管当前国内获取企业社会责任数据困难重重,但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契机,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年报具有两个主要的优势:首先,国外运用内容分析法的对象主要是公司的财务年报,这些公司年报并不是为衡量社会责任而量身订做的,往往将社会行为与公司其他行为混在在一起,导致测量难度较高,而国内的社会责任报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次,得益于中国政府高效的行政推动力,能够保证较大的样本量。随着更多上市公司CSR报告的不断发布,内容分析法的优势将日益凸显,除了上述提及的优势之外,很重要的一点还体现在,可以大大提升研究质量的纵向跟踪研究将逐渐变得可行。4. 简要小结厘清构思内涵、掌握测量工具是开展科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系统地梳理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演变及理论框架,继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主流测量方法做了详细的解读。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演变历程的梳理表明,这一概念先后经历了从“企业社会责任(CSR1)企业社会回应(CSR2)企业社会表现(CSP)”三阶段演变过程,其中企业社会表现的利益相关者模型较好地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纵深发展。追踪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演变轨迹,我们还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框架正变得越来越清晰和明确,与企业管理实践的融合也愈来愈紧密,因而也在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接受。到21世纪,企业界诞生出一个新兴的概念企业公民(corporate citizenship, CO),这个新潮的词汇相对于之前的概念缺乏清晰的理论框架,但在管理实践中却受到广泛的拥护与支持。对此,Lujik(2001)给出了这样的,“企业界从来不喜欢商业伦理一类用词,无论是企业道德还是公司社会责任对企业来说都隐含企业缺乏道德或者反对责任”。沈洪涛(2007)认为,公司公民之所以能延伸传统的公司社会责任概念,深化对企业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认识,原因在于它引入了一个核心理念公民权。不论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回应、企业社会表现还是新兴的公司公民,围绕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演变及理论框架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即从“基于外部人立场” 转变为“基于内部人立场” 解释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理论界不再扮演“布道者”的角色去游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是立足于企业管理者的内部人立场,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管理需求与企业社会责任思想融合在一起。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履行社会责任可能带来的风险规避、竞争力提升和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的明显或潜在效益有更为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将承担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对企业社会责任测量方法的梳理表明,由于人们对社会责任基本概念、理论模型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导致测量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测量工具也不尽统一。声誉指数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基于专业机构数据库的测量四种方法在当前研究中受到较多应用。其中,在早期的研究中运用较多的方法是声誉指数法和内容分析法,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不断成熟,尤其是国外专业研究机构开发的数据库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采用数据库数据。总体上看,四种方法各有千秋,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发布CSR报告,内容分析法的优势必将逐渐凸显,国内理论研究者应提前做好“应接”准备。参考文献(References):1 McGuire, J. B., Sundgren, A. and Schneeweis, 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31(4): 854-872.2 Carroll, A. B. 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9, 4(4): 497-505.3 Wood, D. J.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Revisited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1, 16(4): 691-718.4 郑海东.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测量维度、影响因素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D. 2007.5 Carroll, A. B. and Pinkston, T. S. A retrospective examination of CSR orientations: Have they changed?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91, 15: 199-206.6 Wartick, S. L. and Cochran, P. L. The Evolution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Model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5, 10(4): 758-769.7 Wood, D. J. Social issues in manage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in CSP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2): 383-406.8 Max, B.E., Clarkson, 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20(1): 92-117.9 Orlitzky, M., Schmidt, F. L. and Rynes, S. L. Corporate soci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J. Organization Studies, 2003, 24(3): 403-443.10 Hsieh, H. F. and Shannon, S. E. Three approaches to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J.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2005, 15(9): 1277-1288.11 Abbott, W. F. and Monsen, R. J. On the Measuremen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elf-reported disclosures as a method of measuring corporate social involvement 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79, 22(3): 501-515.12 Unerman, J. Methodological issues - Reflections on quantification in corporate social reporting content analys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