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辞书应摒除实词的语法意义项目季 艳(安庆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摘 要:对现代流行的语文辞书在实词义项的设立中收立其语法意义为项目的情况进行讨论,指出实词的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之不同,似不可并列设立义项,而且所设的许多语法意义项目的释义实际也是错误的。建议在今后的语文辞书编纂或修订工作中,应将实词的语法意义摒除在其义项之外。关键词:语文辞书;实词;词汇意义;语法意义汉语的每个实词都有一定的词汇意义,用到语句中后,在与其他词成句表意时,由于相关词语共同的作用有可能产生一定的语法意义。词汇意义是词本身固有的意义,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的基本义及其转义(包括引申义和比喻义),它们可以在语句之外形成词义的系统。而语法意义是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产生的,离开这一具体环境就不再存在。语文辞书义项指语文字典、词典中同一个条目内按意义分列的项目(现代汉语词典语)。顾名思义,语文辞书对实词所设立的义项就是按词汇意义来确定的。然而在现代影响较大的语文辞书中,存在着相当普遍的与以词汇意义项目相平列的用语法意义所设立项目的现象,混淆了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不同,影响了语文辞书的质量。下面试以汉语大字典、1汉语大词典、2现代汉语词典3等影响较大的语文辞书为例来作考察论证。先示例如下:汉语大字典水部:“温:暖和,不冷不热。使暖和。玉篇水部:温,渐热也。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昏定而晨省。世说新语任诞:王大服散后已小醉,往看桓(玄)。桓为设酒,不能冷饮,频语左右:“令温酒来!”刘大白丁宁春问:凭你那样的暖日和风,怎还温不转我心地上的十分冷?”又力部:“劳:役使;使辛劳。论语子张: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唐白居易与韩皋诏:未劳师旅,已就诛夷。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二:内官专权倚势,侵占公侯房屋,兴工造作,役军劳民,其害二也。”又“勤:辛劳;从事劳作。尔雅释诂上:勤,劳也。又使劳。国语周语下:勤百姓以为己名,其殃大矣。韦昭注:勤,劳也。宋苏轼赐韩绛上表乞致仕不允诏:卿出入将相垂三十年,岂以小物,尚勤元老?忧虑;为而操心。集韵韵:勤,忧也。春秋传“勤雨”。麋氏说。书召诰:上下勤恤。孔传:言当君臣勤忧敬德。楚辞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唐韦应物送宣州周录事:惟当存令德,可以解悁勤。”汉语大词典日部“暖:温暖,暖和。使温暖。唐徐浩谒禹庙诗:春晖生草树,柳色暖汀洲。宋周邦彦渔家傲词:赖有蛾眉能暖客,长歌屡劝金杯侧。”又“暖和:温暖。谓不冷也不太热。使之暖和。杨朔征尘:你先烤烤火,暖和暖和。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是他衰老的身上的体温,暖和着那个孱弱的小女孩的。”又马部:“惊:惊惶;恐惧。使惊惶恐惧;震惊。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唐温庭筠更漏子词:“惊塞鸿,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宋范仲淹乞修京城札子:“锐则避之,困则扰之,夜则惊之,去则蹑之,因其隙而图焉。”朱德太行春感诗:“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又歹部:“死:死亡,生命终止。谓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荀子大略:上好富则民死利矣。汉桓宽盐铁论晁错:人臣各死其主,为其国用。晋陶潜咏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杜伯一其友左儒仕宣王,儒无罪见害,杜伯死之。”又木部:“业:事务;职业。成业;使之立业或乐业。战国策齐策四: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鲍彪注:言不得在位,成其职业。汉公孙弘对贤良文学策:故民者,业之即不争,理得则不怨。汉书沟洫志:如出数年治河之费,以业所徙之民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三国志鲁肃传: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宋王安石上相府书:某闻古者极治之时,君臣尽道以业天下之民。以为业;从事于。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宋叶适送赵景明知江陵县诗:汉士兴伐胡,唐军业诛镇。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丁前溪:娘子言,我非业此猎食者。主人在外,尝数日不携一钱。”现代汉语词典:“震动:颤动;使颤动:火车了一下,开走了|春雷着山谷。”又“震惊:大吃一惊:大为|感到十分。使大吃一惊:世界。”又“粉碎:状态词。碎得像粉末一样:茶杯摔得。使粉碎:矿石。使彻底失败或毁灭:敌人的进攻。”又“碎: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粉|碗打了。使碎:石机|粉身骨。”上举例子,每条一般列出两个义项,前一义项为词语的词汇意义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的基本义(也有的是词的引申义,只是字、词典认为它是后一义项产生的基础。为方便行文姑以“基本义”称之),这没问题。后一义项中所出现的“使”、“使之”、“为而”、“以为”等字眼,不是词的转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而是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语法义,似不应作为独立义项列在词的义项之下。为节省篇幅,下面我们仅各举一例进行讨论。“使”、“使之”,就是人们平常说的使动用法,“以为”即常说的意动用法。而所谓“使动”、“意动”,实际上是“主使宾动”“主意宾动”的省说,指的是句子主动宾之间的关系,而非仅指动词本身具有这样的词汇意义。如上举汉语大词典马部:“惊:使惊惶恐惧;震惊。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惊姜氏”之“惊”的词汇意义即“惊”义项“惊惶;恐惧”,所谓的义项“使惊惶恐惧”之“使”,是由“主语(庄公寤生)”+“谓语(惊)”+“宾语(姜氏)”构成句子后的逻辑关系所产生的句子语法意义。离开了这个具体语境,这个“惊”无论如何也不能引申出“使”或“使之”的意义。所以“使”不是“惊”的引申义,而是句子的语法意义。汉语大词典“业”义项“以为业”例句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驼业种树”的意思是郭橐驼以种植树为业,但“业”为其常义名词“职业”的活用(动词)“从业”,有如名词“衣”可用作“穿”(孟子滕文公上:“许子衣褐”)一样,而不能说“业”引申出“以为”的意义。因为前者与原词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是词汇意义;而后者只是由上下文意和句子的语法关系决定的,不是词汇意义。也就是说,离开了这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业”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引申出个“以为(业)”的意思。“为而”,实际上是人们平常所说的为动用法。但为动用法仍属于语法意义,而非词汇意义的事。汉语大词典歹部为“死”设置两个义项:“死亡,生命终止。谓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把义项作为义项的引申义(即词汇意义)。而实际情况是,“为而”是由“死”所在的上下文意和句子的语法关系决定的,而非词本身具有这样的意义。如荀子大略“民死利”,是人为利而死的意思,但“为而”是由句子“主(民)”“动(死)”“宾(利)”三者共同作用才产生的,与被释词“死”没有内在的词义联系,因而,“为而(死)”不是被释词“死”的词汇意义,不可与词汇意义平列在词典的词义之列。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辞书释义中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辞书的编写者没能从理论上弄清楚词的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之不同,另一方面可能是没弄清楚词的词汇确义,但又不能回避释义,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用随文释义的训诂表述手法,把词在句子中的语法意义误立为义项。如:汉语大字典“温”义项“使暖和”。其实,大字典所引例子中的“温”,都是形容词“温”用如动词“温”,或者说“温”本身就有形、动两种词性。大字典所引玉篇水部“温,渐热”,就是用热水浸泡来加热。广雅释诂二:“渐,渍也。”可证。又泛指加热。水浒传第八二回:“随即取过旋杓舀酒,就堂前温热,倾在银壶内。”现代汉语亦有相同说法:“把酒温一下再喝”。大字典例世说新语任诞“王大服散后已小醉,往看桓(玄)。桓为设酒,不能冷饮,频语左右:令温酒来!”言叫人把酒加热后拿来。若从大字典“使暖和”解,句则为“叫人使酒暖和后拿来”,通畅不?此解还可证之于与“温”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汤”。集韵宕韵:“汤,热水灼也。”言用热水暖物。山海经西山经:“汤其酒百樽。”郭璞注:“或作温。”郝懿行疏:“汤读去声。今人呼温酒为汤酒本此。”可见,“汤酒”即“温酒”,也就是用热水加热酒。又,马烽结婚现场会:“她边说,边和二兰切肉,热酒。”是亦可供比证。汉语大字典“勤”义项以集韵韵“勤,忧也”为据,立“忧虑”义是对的。但因不明唐韦应物送宣州周录事“悁勤”为同义连用而误释作“为而操心”。说文心部:“悁,忧也。”广韵仙韵:“悁,忧悒也。”例句“可以解悁勤”,言能消除忧愁。汉语大词典“暖和”义项“使之暖和”例句有二。例一杨朔征尘“你先烤烤火,暖和暖和”之“暖和”,似可解作“使之暖和”,但把句子变说作“你先烤烤火,使身子暖和暖和”,就会发现此“暖和”并非使动用法,而是不及物动词。至于柳青创业史“暖和(着)”断不可作“使之暖和”解。因为句子是说老人用自己的体温“暖和着那个孱弱的小女孩的”,动词“暖和”是由老人产生的,而非老人“使”小女孩产生的。现代汉语词典:“震动:颤动;使颤动:火车了一下,开走了|春雷着山谷。”但“春雷着山谷”句谓语“震动(着)”,是由主语“春雷”产生的,而非主语使宾语“山谷”产生的。时态的助词“着”也可表明这一点。现代汉语词典“粉碎”条义项释义是正确的,而“使粉碎”的说法则不稳妥。此“粉碎”实为同义连用(现代汉语叫“同义合成词”),“矿石”的字面义即分解矿石,“使矿石粉碎”只能算作适合语意的训诂表述。“粉”本指米粉、被分解的米。说文米部:“粉,傅面者也。从米,分声。”引申之,分解其物亦作“粉”。释名释首饰:“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周礼天官笾人:“糗饵粉。”郑玄注:“此二物皆粉稻米、黍米所为也。”南齐书王僧虔传:“一门二世,粉骨卫主,殊勋异绩,已不能甄。”唐阎朝隐侍从途中口号应制:“常愿粉肌骨,特答造化功。”皆其例。“粉”之此义,盖由声符“分”来。“分”从八、从刀,本有分割、分开义。说文八部:“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桂馥义证:“别也者,本书云:别,分解也。”而“碎”即破碎。说文石部:“碎,也。从石,卒声。”广雅释诂一:“碎,坏也。”玉篇石部:“碎,散也;破也。”说文石部:“破,石碎也。”广雅释诂一:“破,坏也。”递训。又公羊传庄公十二年:“(南宫)万臂仇牧,碎其首。”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宋史王德传:“吾与金人大小百战,虽名王贵酋,莫不糜碎。”皆其例。“粉”“碎”同义,故可平列构词。宋苏轼叶襄传:“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若得如此玉成,满某即粉身碎骨,难报深恩。”亦作“粉骨碎身”。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兰孙道:相公夫人正是重生父母,虽粉骨碎身,无可报答。”清洪升长生殿骂贼:“俺不免乘此,到那厮跟前,痛骂一场,出了这口愤气,便粉骨碎身,也说不得了。”亦皆其证。义项例句“敌人的进攻”,言破解了敌人的进攻。同义语说法是“打破了敌人的进攻”。“使彻底失败或毁灭”云云,是释义者将自己对“敌人”仇恨的感情色彩带入词义的说法,并不的当。现代汉语词典“碎”义项“使碎:石机|粉身骨”的说法之误,与“粉碎”同。其例“石机”,词义即分解石头的机器。“碎”正是动词用法。若解作“使碎”,则为形容词临时活用如动词使动用法,又与所注动词词性说法不一致。由上可见,在语文辞书实词义项设立中,如果把词的语法意义作为词之义项,与词汇意义项目平列设立,不仅在理论方面不可通混淆了词的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的界限,而且在实践方面也不可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工支模合同范本
- 窗帘最好购销合同范本
- 楼房劳务施工合同范本
- 五一劳动节学生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农村荒山流转合同范本
-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爱的智慧-二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第7课 《一匹出色的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农村建住房合同范本
- 防水门采购合同范本
- 2025混凝土搅拌车租赁合同
- 泵车作业安全协议书
- 高中美术-《“木字旁”及带“木字旁”字的写法》教学课件设计
- Unity3D游戏开发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厂房、仓库自然排烟开窗面积计算-
- 太平洋保险招聘试题
- 美能在儿科的应用消化科演示文稿
- 26个英文字母专项练习题94548
- 标准 12千伏气体绝缘环网柜技术符合性评估实施细则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说课稿
- 2023年3月PETS2真题卷及答案
- GB/T 28461-2012碳纤维预浸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