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高山地区生态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川西北高山地区生态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川西北高山地区生态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川西北高山地区生态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川西北高山地区生态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西北高山地区生态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旅游管理川西北高山地区生态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川西北高山地区是长江、黄河源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资源涵养地。近些年,随着川西北高山地区经济的发展、林业的砍伐利用、水电工程的大量建设、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加之长期以来对该地区生态脆弱、生态危机关注不够,使得这里整体生态每况愈下。特别是一大批基础设施、水电等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粗糙化施工,缺乏对区域敏感、脆弱资源及生态的细致融合,严重破坏了川西北生态环境。我们要高度重视川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生态保护政策以转变当前川西北生态每况愈下的现状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思路和实施路径。 一、川西北生态不断恶化 川西北高山地区与青海“三江源保护区”毗邻,是长江和黄河上游极为重要的生态屏障。作为长江水源完成涵养、成型、汇集的根本区域,川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间接决定着中国经济,没有川西北就没有长江,也就没有长江中下游地区70%的中国经济产出。另外,川西北地区还是成都平原的水资源涵养区,是成都平原水安全的保障,而成都平原为整个四川省的GDP贡献超过1/。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为追求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川西北地区无可避免地经历着以发展、建设为主题的发展历程,生态资源被持续地开发与利用。却很少进行全面、科学的生态评估以及生态价值衡量。人们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当前川西北地区出现湿地萎缩,退化现象严重,草原沙化现象加剧,地质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问题,加上川西北地区自身的脆弱性和不可恢复性,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将很难得到恢复。而川西北生态破坏的后果会非常严重,直接威胁长江流域的经济,影响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川西北地区的生态价值,高度重视川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二、生态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1、极度脆弱区 川西北地区本身极度脆弱,自我修复能力极差,一旦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将很难得到恢复。 2、气候特殊 川西北地区以高山为主,常年气温偏低,属极冻地区,容易引发生态灾害。每年降雨集中,降水量分布不均衡。大风频繁,沙随风行,不断侵蚀和堆积,覆盖草场,加剧沙化土地蔓延。降水量的减少和大风与旱季的同步加快了土地沙化速度。 3、地质结构特殊 川西北地区,高山峡谷众多,有些地方土层松动,地表裸露,无草无树,经不起大风侵蚀。而且位于鲜水河地震带,金沙江地震带,理塘地震带等交叉地带,地震可能直接导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每年大大小小的地震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4、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简单,生态环境脆弱 川西北高原地区植被类型较为单一,区内乔木分布较少,以亚高山和高山草甸为主。同时,由于这一地区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不明显,不利于抗御内外干扰,也不利于抵抗水流及风沙侵蚀。 5、汶川地震重创川西北生态 5.12汶川大地震波及整个川西北地区,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引发了大面积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大范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道堵塞、耕地毁坏,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给川西北生态安全带来巨大而长期的威胁。 (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对川西北生态环境的破坏尤为巨大,然而人为因素破坏性更强。 1、工程项目建设为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川西北地区近几年投资了很多工程项目,尤其对水利水电项目、公共基础设施、交通线路等投入非常大。就水电站而言,依托其区位落差优势,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大大小小水电站不计其数,几乎每隔几公里就能看到一座水电站。水电站的建设,不仅在建设期间会破坏生态资源,同时水的积蓄,又将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库,大量水气蒸发,提高局部地区空气湿度,必然对当地气候造成一定影响,对原有动植物造成永久性的直接破坏;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还有可能带来塌方、山体滑坡等风险,甚至诱发地震。压力可以把水挤压入断层,水位越高,岩层中空隙水压力越大,进而引发地震。另外,为尽快修复5.12地震所破坏的道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川西北地区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地区由于山体塌陷,道路被迫改道,影响生态环境。为方便游客进出甘孜州,加快甘孜州旅游业发展步伐,现在国家又在甘孜州稻城县投资修建稻城亚丁机场。机场的建设固然能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但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不容忽视。新机场的修建不仅会占用大量耕地或草地资源,在机场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挖土填方,进而出现裸露、堆积等情况,这些表层几乎不生长任何植被。不仅如此,大规模开挖土地,也会对岩石层造成破坏,改变原有土地的自然结构,对周围植被造成严重破坏。资料显示,此次稻城共有6个开发项目动工,投资总额达32.18亿元,其中稻城亚丁机场候机楼机场只是其中一个项目,投资高达1.34亿元。 2、旅游业开发不合理 川西北地区依托其宝贵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但当前旅游业开发不合理,不协调,产品市场与消费市场不对接。有些旅游产品市场宣传力度不够,景区特色、自身定位不合理,游客少;而有些地方游客爆满,远远超出景区游客最大接待量,破坏周边环境。如九寨沟,经相关机构科学界定的日均接待游客上线6000人,而旺季实际日入园人数却在3万以上。 3、环境保护观念薄弱 生态资源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以及公共性等特征,很多人为了谋取自身最大利益,尽可能增加对生态资源的索取,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超载过牧,挖沟排水,滥砍滥伐等行为归根结底是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所致。 3.1超载过牧 以若尔盖、红原两县为例,若尔盖县草场理论载畜量120万个羊单位,实际载畜量306万个羊单位,超载率达155%。红原县草地超载率也达到62.4%。据省畜牧食品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川西北草原平均超载率达46.2%,部分县达90%以上。 3.2挖沟排水 阿坝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沼泽湿地,在人口不断增加压力下,大力发展畜牧业,人为地对沼泽湿地挖沟排水、对草场实行滥垦滥挖。为扩大牧场面积,当地把沼泽地作为备用草场资源进行开发,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挖沟排水疏干沼泽工作,短期内导致沼泽迅速退化。仅阿坝州改造沼泽排出了至少10亿m3的沼泽积水,原始沼泽遭受破坏。随着沼泽面积减少,干旱以及风的侵蚀使得沙化极为迅速。 3.3滥砍滥伐 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药用价值,当地每年都有大批人对草地无序地乱采滥挖药材,加剧草地沙化。尤其在5月到10月份,仅红原、若尔盖等县,每年到草原上采药的药民达30万人次。另外,药材被挖以后,没有进行合适的回填处理,裸露的泥土很容易就被风吹走,土地难有恢复的机会,致使大规模地区都不再适合植物生长。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造成了川西北高山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90年代以前,川西北地区的生态破坏速度相对较缓慢,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较少,人为破坏因素也主要以滥砍乱伐,超载放牧,挖沟排水为主。而90年代以后,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川西北生态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各类大型工程项目的入驻,包括水电站,机场等项目建设,将持续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当然,08年的汶川大地震(自然因素)也给川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然而灾后重建工作的大力开展,重灾区县城的迁址不经意间也极大破坏了当地环境。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川西北生态环境破坏的因素,自然因素所占比例不足30%,而人为因素占到了70%以上,而且人为因素还将长期、持续的伤害川西北生态环境。 三、防止继续恶化对策建议 不可否认,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着川西北高山地区生态环境。自然因素对川西北生态环境影响巨大,且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避免。而人为因素对川西北生态环境的影响更为强烈,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加强川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降低人为因素对川西北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合理控制工程项目建设与开发。当前,川西北地区工程项目最多的就是水利水电,大大小小水电站不计其数。另外,基础设施建设也越发频繁,道路,机场的建设不仅占用了大量耕地,飞机及汽车尾气也将极大污染周边环境。因而工程项目建设与开发也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在追求经济效益,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一定要保护环境先行。例如,修建一个新的水电站需投资3个亿,而生态环境的直接损失需要2个亿才能修复,后续每年都要投入上千万进行生态维护,那么总的项目投入就不应该仅仅局限在3亿,而要将所有环境修复成本加进去。只有这样,才能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将环境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很多专家认为水电站属于绿色清洁能源,因为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并不会产生污染物,而仅仅是利用了河流的落差优势。但水电站建设本身,水的人为蓄积就是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这一方面,我们应该向德国学习。据省工商联钱主席介绍,德国是一个真正实现绿色清洁能源的国家,他们已经完全放弃了水能的开发利用,转而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主。 针对机场的修建,我们可以理解当地想要快速发展经济的需求,但是稻城亚丁机场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在此,我希望当地在修建机场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当地动物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考虑飞机噪音对动物栖息的影响,考虑机场修建对当地植被的破坏。另外,还要限制机场其他配套设施,包括酒店、娱乐、餐饮以及零售业的开发,合理规划机场周边道路建设,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于机场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避免生态破坏以机场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二)合理推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宏观规划,要时刻考虑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不仅在旅游项目开发前要给予特别关注,在旅游项目开发或运营过程中,同样要考虑环境承受能力以及自我修复能力。为保证旅游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旅游项目的盈利不仅要弥补旅游业发展成本,同时,更大的一部分收益应该投入到生态环境修复上来。合理开发旅游项目,在赢得一定经济利益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作为生态脆弱区,旅游业的开发要有一个度,要做到四季平衡,旅游开发兼顾生态保护。 (三)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观念的落后是川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生活在川西北地区的牧民一定要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保证川西北地区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而不仅仅局限于眼前利益。牧民超载过牧将直接导致草地退化,无限制的掠夺地下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而忽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生态环境破坏为前提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经济利益,但长远来看,经济利益的增加永远抵减不了生态价值的降低,我们要更加注重长远的生态价值。因此,我们要优化牧区放牧,进行科学管理,减少各种低效率的生态资源利用,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另外,为提高川西北地区牧民的收入水平,我们可以大力发展更多绿色环保产业,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样才能让当地居民主动放弃原有以破坏生态资源为代价的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当地居民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 (四)持续生态贡献经济补偿 川西北地区独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