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钢结构厂房工程设计计算书 编制: 校对 审核: 设计单位: 设计日期:2006.01.11 单层厂房工程设计计算书= 刚 架 部 分 =一、概况 工程名称: 单层厂房 工程所在地:xxxx 建筑物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屋类型:封闭式 基本风压: 0.65 kN/m2 基本雪压: 0.45 kN/m2 地震烈度: 6 度 场地土类别:2 类 地面粗糙度:2 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 0.00 m 建筑物柱底标高: 0.00 m 跨 数: 1,各跨跨度: 21.00m 纵向开间数:12,计算开间: 6.00m 柱顶标高: 9.00m 9.00m 屋面隅撑间距: 3.0m 屋面坡度: 第1跨为双坡屋面,坡度:左坡1: 10.0,右坡1: 10.0二、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6.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9.压型金属板设计施工规程(YBJ216-88) 10.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三、荷载(标准值) 1.恒载(SG),主要包括结构及围护结构、永久性设备重等。这里, 1) 屋面均布恒载,包括屋面板、保温层、檩条、支撑、等: 第 1 跨屋面均布恒载为: 0.35 kN/m2 2) 刚架自重,由程序根据截面大小自动计算。 3) 柱顶集中荷载,主要是作用于柱上的围护结构(已由程序自动导到柱顶)、天沟等重: 无 2.活载(SQ),主要包括屋面雪载或施工荷载等。 第 1 跨屋面均布活载为: 0.50 kN/m2 3.风载(SW),含左风、右风。由程序自动计算。 注:风载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4.吊车荷载(SC) 第 1 跨吊车台数为: 1台; 吊车对柱的最大竖向作用力为: 133.6kN 吊车对柱的最小竖向作用力为: 29.5kN 吊车对柱的最大刹车力为: 5.7kN 吊车梁轨顶标高为: 6.67m 吊车梁牛腿标高为: 6.00m 吊车桥架跨度为: 19.5m 吊车梁轨道高度为: 134mm 吊车梁截面高度为: 500mm 吊车梁中心线偏左柱中心线距离为: 750mm 吊车梁中心线偏右柱中心线距离为: 750mm 吊车梁工作制: 轻级 5.地震作用(SE)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 1) 反应谱采用GB50011-2001规范谱 2) 抗震设防烈度: 6 3) 场地土类别:2 类四、荷载效应组合 1. 强度及稳定验算 1). 1.2SG+0.6SQ+0.0SW+1.3SE 2). 1.2SG+1.4SQ 3). 1.2SG+1.2SQ+1.2SW 4). 1.0SG+0.0SQ+1.4SW 5). 1.2SG+1.2SQ+1.2SW+1.2SC 6). 1.2SG+0.0SQ+1.2SW+1.2SC 7). 1.2SG+1.4SQ+0.0SW+1.4SC 8). 1.2SG+0.0SQ+0.0SW+1.4SC 2. 变形计算 1). 1.0SG+0.50SQ+0.00SW+1.00SE 2). 1.0SG+1.00SQ 3). 1.0SG+0.85SQ+0.85SW 4). 1.0SG+0.00SQ+1.00SW 5). 1.0SG+0.85SQ+0.85SW+0.85SC 6). 1.0SG+0.00SQ+0.85SW+0.85SC 7). 1.0SG+1.00SQ+0.00SW+1.00SC 8). 1.0SG+0.00SQ+0.00SW+1.00SC 注:以上组合为基本组合,程序生成最后的荷载组合时考虑了以下因素: a) 地震有左、右两方向; b) 风载有左风、右风; c) 无刹车力,最大轮压在左、最大轮压在右,考虑四台吊车参与组合; d) 吊车刹车力向左、向右,最大轮压在右、最大轮压在左,考虑两台吊车参与组合五、刚架截面 注:1). 截面符号前的“Q”表示轻型钢结构 2). H类型截面表示法:截面高X截面宽X腹板厚X翼缘厚,单位mm,“”表示变截面 3). 截面符号“H”表示焊接H型截面 1.柱截面: 第1列:(钢材: Q235) QH450x300x6x10 第2列:(钢材: Q235) QH450x300x6x10 2.梁截面(注:此处列出的与柱相连的梁段长度是从柱中心算起的) 第1跨 (钢材: Q235) 第1段:QH700470x230x6x8 长度 4.000m 第2段:QH470x230x6x8 长度 6.500m 第3段:QH470x230x6x8 长度 6.500m 第4段:QH470700x230x6x8 长度 4.000m六、边界条件 第 1 列柱与基础刚接,与屋面梁刚接 第 2 列柱与基础刚接,与屋面梁刚接七、基础计算条件 基础1 :混凝土等级C30 基础埋深2.60 m 作用于基础上的附加集中荷载:0.0 kN、面荷载(地面堆载):5.0 kN/m2 经深度和宽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150 kN/m2 基础底面上土体和基础平均比重:20.0kN/m3 基底最小反力与最大反力比值容许值:0.00 基础2 :混凝土等级C30 基础埋深2.60 m 作用于基础上的附加集中荷载:0.0 kN、面荷载(地面堆载):5.0 kN/m2 经深度和宽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150 kN/m2 基础底面上土体和基础平均比重:20.0kN/m3 基底最小反力与最大反力比值容许值:0.00八、刚架部分用钢量估算(不含节点重,供参考,详见工程概算) 每榀用钢量(t): 1.21 t 每榀用钢量(t): 1.10 t 每榀刚架总用钢量(t): 2.32 t 刚架平米用钢量重(kg/m2): 19.92 kg/m2九、计算结果 * * * * 刚 架 计 算 结 果 * * * * 详细结果参考文件temp .SA3 立柱最大侧移控制指标: H/ 150. 屋面梁最大挠度控制指标: L/ 180. 立柱最小安全度控制指标: 1.10 屋面梁最小安全度控制指标: 1.10 1.各构件最大位移(单位:mm) 立柱 1最大侧移: H/ 388.= -23.2,满足要求。 立柱 2最大侧移: H/ 388.= 23.2,满足要求。 所有立柱最大侧移: H/ 388.= 23.2,满足要求。 第 1跨屋面梁最大挠度: L/ 319.= -65.9,满足要求。 所有屋面梁最大挠度: L/ 319.= -65.9,满足要求。 2.腹板抗剪强度(单位:kN) 立柱 1腹板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V= 62. Vd= 317. 立柱 2腹板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V= 62. Vd= 317. 第 1跨屋面梁腹板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V= 77. Vd= 351. 3.在轴力、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的强度(单位:kNm) 立柱 1强度满足要求: M= 276. Md= 298. 立柱 2强度满足要求: M= 276. Md= 298. 第 1跨屋面梁强度满足要求: M= 276. Md= 320. 4.各构件最小安全裕度 立柱(钢柱) 1最小安全裕度: 1.02 由平面内稳定控制,满足用户要求! 立柱(钢柱) 2最小安全裕度: 1.02 由平面内稳定控制,满足用户要求! 所有立柱(钢柱)最小安全裕度: 1.02 由平面内稳定控制 满足用户要求! 第 1跨屋面梁最小安全裕度: 1.11 由平面内稳定控制,满足要求。 所有屋面梁最小安全裕度: 1.11 由平面内稳定控制,满足要求。 5.钢构件长细比检查: 立柱 1平面内长细比满足要求: = 75. 平面外长细比满足要求: = 83. 立柱 2平面内长细比满足要求: = 75. 平面外长细比满足要求: = 83. 第 1跨屋面梁平面内长细比满足要求: = 108. 平面外长细比满足要求: = 65. 附:各钢构件安全裕度(=1.2) 表中参数的含义: 1. 不考虑地震作用时: 安全裕度=钢材强度设计值/(结构重要性系数x综合应力) 考虑多遇地震作用时:安全裕度=钢材强度设计值/(REx综合应力),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0.7 2. DS截面由正应力控制;SI12截面由平面内稳定控制; SO12截面由平面外稳定控制; 3. A.COM轴压构件;A.TEN轴拉构件;ECC.C偏压构件; ECC.T偏拉构件;BEND受弯构件。 工况 构件号 位置 轴力 弯矩 状态 安全度; m kN kN-m _ 12 1 6.00 -288.71 -186.42 SO12 ECC.C 1.12 22 1 6.00 -287.34 -177.37 SO12 ECC.C 1.16 26 1 0.00 -295.90 176.77 SO12 ECC.C 1.15 26 1 6.00 -290.08 -195.47 SO12 ECC.C 1.08 34 1 0.00 -155.26 232.56 SO12 ECC.C 1.05 3 2 3.00 -101.31 -241.07 SI12 ECC.C 1.17 18 2 3.00 -103.86 -261.83 SI12 ECC.C 1.08 30 2 3.00 -102.48 -247.40 SI12 ECC.C 1.14 34 2 2.25 -105.96 -235.71 SI12 ECC.C 1.18 34 2 3.00 -105.23 -276.25 SI12 ECC.C 1.02 18 3 6.00 -288.71 186.42 SO12 ECC.C 1.12 22 3 0.00 -155.26 -232.56 SO12 ECC.C 1.05 30 3 0.00 -295.90 -176.77 SO12 ECC.C 1.15 30 3 6.00 -290.09 195.47 SO12 ECC.C 1.08 34 3 6.00 -287.34 177.37 SO12 ECC.C 1.16 3 4 3.00 -101.31 241.07 SI12 ECC.C 1.17 12 4 3.00 -103.86 261.83 SI12 ECC.C 1.08 22 4 2.25 -105.96 235.71 SI12 ECC.C 1.18 22 4 3.00 -105.23 276.26 SI12 ECC.C 1.02 26 4 3.00 -102.48 247.41 SI12 ECC.C 1.14 18 5 0.00 -61.89 -261.83 SI12 ECC.C 1.17 34 5 0.00 -62.03 -276.25 SI12 ECC.C 1.11 34 5 0.25 -61.84 -257.14 SI12 ECC.C 1.19 12 18 1.00 -61.89 -261.83 SI12 ECC.C 1.17 22 18 0.75 -61.84 -257.15 SI12 ECC.C 1.19 22 18 1.00 -62.03 -276.25 SI12 ECC.C 1.11 = 基 础 设 计 结 果 = 1.基础1 1) 基础反力设计值 Mmax= 233.kNm N= -155.kN Q= -62.kN Nmax= -296.kN M= 177.kNm Q= -62.kN Qmax= -62.kN M= 177.kNm N= -296.kN Nmin= -3.kN M= 28.kNm Q= -13.kN 2) 柱脚抗剪键:不必加。 3) 柱脚底板:HxBxt= 790.x 660.x 28.;材质:Q345;弱轴加劲肋:有 加劲肋:bxhxt=150.X300.X10. 4) 锚栓: 6M36.;锚栓长1100. 5) 基础埋深:2500.,基底=4000.x2000.,短柱=1000.x 900.,锥高=650. max= 154 0 = 91 min/max= 0.01 6) 基础配筋:长边=12.100.,短边= 8.200.,短柱配筋率:0.50 2.基础2 1) 基础反力设计值 Mmax= -233.kNm N= -155.kN Q= 62.kN Nmax= -296.kN M= -177.kNm Q= 62.kN Qmax= 62.kN M= -177.kNm N= -296.kN Nmin= -3.kN M= -28.kNm Q= 13.kN 2) 柱脚抗剪键:不必加。 3) 柱脚底板:HxBxt= 790.x 660.x 28.;材质:Q345;弱轴加劲肋:有 加劲肋:bxhxt=150.X300.X10. 4) 锚栓: 6M36.;锚栓长1100. 5) 基础埋深:1500.,基底=4200.x2200.,短柱=1000.x 900.,锥高=650. max= 108 0 = 67 min/max= 0.01 6) 基础配筋:长边=12.100.,短边= 8.200.,短柱配筋率:0.50 = 节 点 设 计 结 果 = 1. JONIT1 1) 螺栓: 10.9s级摩擦型高强螺栓,12M24. 螺栓间距: 60 60 105 354 105 60 60 承载力: Nt= 102.kN;Nv= 6.kN;Ntb= 160.kN;Nvb= 54.kN Nt/Ntb+Nv/Nvb= 0.751.0 2) 连接板厚: 20.;有加劲板,材质:Q235 2. JONIT2 1) 螺栓: 10.9s级摩擦型高强螺栓, 8M24. 螺栓间距: 60 60 334 60 60 承载力: Nt= 82.kN;Nv= 1.kN;Ntb= 171.kN;Nvb= 58.kN Nt/Ntb+Nv/Nvb= 0.501.0 2) 连接板厚: 20.;有加劲板,材质:Q235 3. JONIT3 1) 螺栓: 10.9s级摩擦型高强螺栓,12M24. 螺栓间距: 60 60 105 354 105 60 60 承载力: Nt= 101.kN;Nv= 6.kN;Ntb= 160.kN;Nvb= 54.kN Nt/Ntb+Nv/Nvb= 0.751.0 2) 连接板厚: 20.;有加劲板,材质:Q235 = 隅 撑 设 计 结 果 = 1.刚架梁必须加隅撑的范围 第 1跨需加隅撑的范围(自左端算起) 全跨。 2.刚架梁隅撑 所选隅撑截面 L56X5 x= 147 y= 94 支撑长细比满足要求。长细比小于 150 截面面积(mm) 542 支撑强度(Mpa) 32 强度满足要求。 单位长度重(Kg/m) 4.25 连接螺栓:一个;直径: 12 3.若墙梁作为柱侧向支撑时所需增加的隅撑 所选隅撑截面 L50X5 x= 129 y= 83 支撑长细比满足要求。长细比小于 150 截面面积(mm) 480 支撑强度(Mpa) 48 强度满足要求。 单位长度重(Kg/m) 3.77 连接螺栓:一个;直径: 12 = 檩 条 部 分 = 1. 檩条挠度控制指标L/ 150 檩条安全度控制指标 1.05 檩条跨度(m) 6.00 檩距(m) 1.50 屋面静载(kN/m2) 0.35 屋面活载(kN/m2) 0.50 檩条截面:QCZ180X60X20X2.5 材质 ( 1-Q345, 3-Q235) = 3 毛截面面积(mm2) A = 809. 对X轴(强轴)毛截面惯性矩(mm4) I3 = 3895071. 对Y轴(弱轴)毛截面惯性矩(mm4) I2 = 384408. 对X轴毛截面抵抗矩(mm3) W3 = 43279. 对Y轴最大毛截面抵抗矩(mm3) W2 = 21891. 对Y轴最小毛截面抵抗矩(mm3) W21 = 9058. 有效截面面积(mm2) An = 805. 对X轴(上翼缘)有效截面抵抗矩(mm4) W3n = 42673. 对X轴(下翼缘)有效截面抵抗矩(mm4) W31n = 43127. 单位长度重(Kg/m) 6.36 X轴弯矩设计值(kN-m) Mx = 7.5 Y轴弯矩设计值(kN-m) My = 0.2 拉条根数 1 拉条直径(mm) 10 最大应力(Mpa): 195.2,满足要求。 钢材强度设计值(Mpa) 205 最大挠度(mm): 26.7;相当于跨度的1/ 225.,满足要求。 平面内长细比: 86 平面外长细比: 137 该檩条长细比小于200,可作为刚性系杆。 = 墙 梁 部 分 = 1. 墙梁挠度控制指标L/ 200 墙梁安全度控制指标 1.05 墙梁跨度(m) 7.00 檩距(m) 1.50 墙体荷载(kN/m2) 0.40 风荷载(kN/m2) 0.65 墙梁截面:QCZ200X70X20X3 材质 ( 1-Q345, 3-Q235) = 3 毛截面面积(mm2) A = 1081. 对X轴(强轴)毛截面惯性矩(mm4) I3 = 6471711. 对Y轴(弱轴)毛截面惯性矩(mm4) I2 = 671749. 对X轴毛截面抵抗矩(mm3) W3 = 64717. 对Y轴最大毛截面抵抗矩(mm3) W2 = 33384. 对Y轴最小毛截面抵抗矩(mm3) W21 = 13468. 有效截面面积(mm2) An = 1081. 对X轴(上翼缘)有效截面抵抗矩(mm4) W3n = 64717. 对X轴(下翼缘)有效截面抵抗矩(mm4) W31n = 64717. 单位长度重(Kg/m) 8.49 X轴弯矩设计值(kN-m) Mx = 9.2 Y轴弯矩设计值(kN-m) My = 0.5 拉条根数 2 拉条直径(mm) 10 最大应力(Mpa): 178.7,满足要求。 钢材强度设计值(Mpa) 220 最大水平挠度(mm) 25.2;相当于跨度的1/ 278.,满足要求。 最大竖向挠度(mm) 0.9;相当于跨度的1/ 8045.,满足要求。 平面内长细比: 90 平面外长细比: 93 2. 墙梁挠度控制指标L/ 200 墙梁安全度控制指标 1.05 墙梁跨度(m) 6.00 檩距(m) 1.50 墙体荷载(kN/m2) 0.40 风荷载(kN/m2) 0.65 墙梁截面:QCZ180X60X20X3 材质 ( 1-Q345, 3-Q235) = 3 毛截面面积(mm2) A = 961. 对X轴(强轴)毛截面惯性矩(mm4) I3 = 4581347. 对Y轴(弱轴)毛截面惯性矩(mm4) I2 = 445105. 对X轴毛截面抵抗矩(mm3) W3 = 50904. 对Y轴最大毛截面抵抗矩(mm3) W2 = 25375. 对Y轴最小毛截面抵抗矩(mm3) W21 = 10483. 有效截面面积(mm2) An = 961. 对X轴(上翼缘)有效截面抵抗矩(mm4) W3n = 50904. 对X轴(下翼缘)有效截面抵抗矩(mm4) W31n = 50904. 单位长度重(Kg/m) 7.55 X轴弯矩设计值(kN-m) Mx = 6.8 Y轴弯矩设计值(kN-m) My = 0.8 拉条根数 1 拉条直径(mm) 10 最大应力(Mpa): 210.2,满足要求。 钢材强度设计值(Mpa) 222 最大水平挠度(mm) 19.2;相当于跨度的1/ 312.,满足要求。 最大竖向挠度(mm) 2.8;相当于跨度的1/ 2173.,满足要求。 平面内长细比: 86 平面外长细比: 139 = 抗 风 柱 部 分 = 抗风柱挠度控制指标H/ 400 抗风柱安全度控制指标 1.10 抗风柱与基础铰接 抗风柱下段高度(m) 9.30 抗风柱间距(m) 7.00 墙体(含墙梁)重(kN/m2) 0.40 基本风压(kN/m2) 0.65 抗风柱材质: Q235 程序自动选取的截面(焊接H型):H320X180X6.0X8.0 最大挠度(mm): 23.0;相当于跨度的H/ 405.,满足要求。 安全裕度: 1.23,满足要求。 腹板抗剪强度满足要求:V= 27.Vd= 228. 腹板在轴力、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的强度满足要求:M= 62.Md= 109. 抗风柱每米重(kg/m) 36.93 = 抗 风 柱 基 础 = 1.抗风柱基 1) 基础反力设计值 Nmax= -55.kN M= 0.kNm Q= 0.kN Qmax= 27.kN M= 0.kNm N= 0.kN Nmin= 0.kN M= 0.kNm Q= 19.kN 2) 柱脚抗剪键:不必加。 3) 柱脚底板:HxBxt= 360.x 230.x 16.;材质:Q235;弱轴加劲肋:无 4) 锚栓: 4M20.;锚栓长 650. 5) 基础埋深:1500.,基底=1900.x1350.,短柱= 600.x 450.,锥高=500 max= 87 0 = 56 min/max= 0.00 与地基接触比= 0.80 6) 基础配筋:长边= 8.200.,短边= 8.200.,短柱配筋率:0.50 = 柱 间 支 撑 部 分 = 1, 下交叉撑截面 L100X6 x= 211 y= 273 支撑长细比满足要求。长细比小于 300 截面面积(mm) 1193 支撑强度(Mpa) 84 强度满足要求。 单位长度重(Kg/m) 9.37 上交叉撑截面 L75X5 x= 224 y= 288 支撑长细比满足要求。长细比小于 300 截面面积(mm) 741 支撑强度(Mpa) 71 强度满足要求。 单位长度重(Kg/m) 5.82 节点板厚(mm) 8 = 屋 面 支 撑 部 分 = 1 自动选交叉支撑直径 20 支撑强度(Mpa) 141 单位长度重(Kg/m) 2.47 节点板厚(mm) 8 = 第 1 跨 吊 车 梁= 吊车梁安全度控制指标 1.05 * * * 6.0 m跨吊车梁验算结果* * * 一、输入数据 吊车梁跨度 (m) 6.00 吊车工作制轻级 吊钩类型软钩 吊车梁上的分布荷载 (kN/m) 0.00 支座形式突缘式 制动结构无 吊车梁变截面处离左支距离(m) 0.00 吊车梁轨道型号TG38 吊车梁轨道高度 (m) 0.13 吊车梁轨道连接螺栓间距 (mm) 90 吊车台数 1 第1台吊车额定起重量Q(t) 10.00 小车重量g(t) 3.30 吊车单侧轮数 2 吊车桥架宽(m) 3.800 最大轮压(kN)依次为 85.2 85.2 最小轮压(kN)依次为 18.8 18.8 轮距(m)依次为 3.300 二、吊车梁及刚架柱的最不利内力(标准值) 1.最大弯矩 最大弯矩处距梁左端距离(m) 2.175 最大弯矩(kN-m) 145.3 水平弯矩(kN-m) 6.2 最大弯矩处剪力(kN) 66.8 产生最大弯矩的荷载位置(注:第一个轮距为第一轮压距左端距离): 轮压(kN) 85.20 85.20 轮距(m) 2.175 3.30 2.最大剪力 最大剪力位于支座处 最大剪力(kN) 133.6 最大剪力处弯矩(kN-m) 0 产生最大剪力的荷载位置(注:第一个轮距为第一轮压距左端距离): 轮压(kN) 85.20 85.20 轮距(m) 0.000 3.30 3.吊车对柱最大作用力 最大轮压引起的竖向力(kN) 133.6 最小轮压引起的竖向力(kN) 29.5 两台吊车最大横向刹车力(kN) 5.7 第一台吊车最大横向刹车力(kN) 5.7 第二台吊车最大横向刹车力(kN) 0.0 产生对柱最大作用力的荷载位置(注:第一个轮距为第一轮压距框架柱距离): 轮压(kN) 85.20 85.20 轮距(m) -3.300 3.30 4.吊车最大纵向刹车力(kN) 17.0 三、强度校核 1.材料及其截面特性 截面标记 = H500X300X6X12X200X8 截面类型代码 = 6 材质 ( 1-Q345, 3-Q235) = 3 毛截面面积(mm2) A = 8080. 单位长度重(Kg/m) W = 63.4 对3轴(排架方向)毛惯性矩(mm4) I3 = 338113536. 对2轴(垂直向上)毛惯性矩(mm4) I2 = 32341974. 对3轴,沿2轴正方向毛截面抵抗矩(mm3) W3 = 1772893. 对3轴,沿2轴负方向毛截面抵抗矩(mm3) W31 = 1093203. 对2轴,沿3轴正方向毛截面抵抗矩(mm3) W2 = 215613. 对2轴,沿3轴负方向毛截面抵抗矩(mm3) W21 = 215613. 对3轴(排架方向)净惯性矩(mm4) I3n = 318832960. 对3轴,沿2轴正方向净截面抵抗矩(mm3) W3n = 1565769. 对3轴,沿2轴负方向净截面抵抗矩(mm3) W31n = 1075783. 上翼缘对2轴净截面抵抗矩(mm3) Wyn = 127728. 2.强度校核结果 (1) 强度计算 (a) 上翼缘正应力 = 197.6 Mpa (b) 下翼缘正应力 = 189.1 Mpa (c) 剪应力 = 77.9 Mpa (d) 局部压应力 = 61.0 Mpa (e) 折算应力 = 174.0 Mpa (2) 整体稳定性计算 稳定应力 = 177.6 Mpa (b=0.835) (3) 强度计算结论 安全裕度 K= 1.09, 由应力控制,满足要求。 这里: 剪力设计值 = 187.1 kN 平面内弯矩设计值 = 203.4 kN-m 平面外弯矩设计值 = 8.6 kN-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含连带责任保证人借款合同
- 企业外包服务合同样本
- 糖尿病教学教案
- 辐射台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 供热公司清运合同样本
- 悬浮式拼装运动地板施工方案
-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
- 初中物理教学经验介绍
- 中日双语外贸合同样本
- 中山办公家具购销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招聘5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嘉兴市众业供电服务限公司招聘38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课件】第12课+理想与典范-古希腊与古罗马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建筑行业安全隐患举报奖励机制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 Unit10 How to stay safe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广州)英语五年下册
- 家禽委托屠宰合同协议书
- 小学生诗词大赛练习资料
- 铝板幕墙监理细则
- 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光储电站储能系统调试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