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与社会课走近生活.doc_第1页
让品德与社会课走近生活.doc_第2页
让品德与社会课走近生活.doc_第3页
让品德与社会课走近生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品德与社会课走近生活长阳县青岗坪小学 汪翠兰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施建议说得好: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必须做到“生活化”。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大多只是注重反复地分析课文,反复地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生活走进品德与社会课堂。这样的教学,使课本中的思想道德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形成了一种令人失望的现象课堂上学生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课后的实际言行却处处违规,不尽人意。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内容包括班级学生现实的生活情况、生活动态与整个学校学生现实的生活情况、生活动态。而要将这两种生活带进课堂,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制定出让生活走进每一堂课的得力方案,使学生在生活化的环境中感悟道德观念,并将感悟、认同的道德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的方法有以下三条:1、课前实践活动“生活化”品德与社会课前的实践活动生活化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或是自我反省,收集整理与该课道德观念相联系的正、反两系列的“活”的资料。让学生在这种课前实践活动这种生活化的环境中积累感性认识,增加情感体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下“物质”基础。如有位教师在教爱护关心小同学一 课时,课前就布置学生:你作为四年级学生,在一、二、三年级学生面前是大学生,你平时怎样爱护他们?怎样关心他们?抑或是怎样欺负他们?班上其他同学怎样爱护、怎样关心小同学?抑或是怎样欺负小同学?那么五、六年级学生又是怎样关心你、爱护你抑或是怎样欺负你的呢?由于学生在课前就在老师的引导下走进了生活。因此,这节爱护关心小同学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讲得少,而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谈体会、谈感受,气氛热烈,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到关心爱护小同学是一种美德。2、课内实践活动“生活化”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目的、要求,教师亦应努力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情景,多给学生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实践体会,感悟正确的道德观念,摒弃错误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目的。如有位教师在教在家庭生活中讲道德一课时,在教学中就设计了这样的极富生活化的情境:一个父母双双下岗的小女孩。看见别人穿了一件非常漂亮的连衣裙,回家就吵着要母亲也给她买一件,实在没办法,母亲答应她第二天借钱给她买了一件,她才罢休。通过这样的表演,让学生体会到在家庭生活中不应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的道德观念,特别是生活上的要求,一定要考虑到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体谅做父母的难处,不要任意与经济条件好的孩子攀比,给父母造成经济上、思想上的压力。这样的教学,由于让生活走进了课堂,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悟到了在家庭生活中应讲道德观念,无疑有利于道德观念的内化,有利于内化的道德观念,外化到行动中去。3、课后实践活动“生活化”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后实践活动要生活化。教师拟出的课后实践活动必须讲究针对性与实效性,这样一课才有一得。其方法有如下四点:第一,合理地安排家庭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在指导行为时,即可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具体的、可行的课后行为指导,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在课后的实际行为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应做的又该怎么做。如一位教师在教要有家庭责任感一课时,就提出了如下几条切实可行的具体要求:回家后,尽量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以减轻父母的劳累。诸如:起床叠被、扫地、刷洗碗筷、择洗蔬菜、喂鸡、鸭、猪,自己的衣服自己洗等等。主动为家庭排忧解难,为促进家庭幸福和睦多作贡献。诸如家人吵架闹别扭时,主动劝驾,主动问好;家里经济不充裕时,尽量不提购物要求;父母有病时,更要勤问候、勤服侍等等。如果父母不孝敬爷爷奶奶,就多劝说,并主动孝敬爷爷奶奶等。学习上不让父母操心,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努力把学习搞好。和同学团结友爱,不惹是生非,使父母安心工作、劳动。第二,合理地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如一位老师在教歌颂祖国的伟大成就一课后,就布置学生做了一次社会调查:你所在的生产组共有多少户人家,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有什么变化:住房有什么变化?交通工具有什么变化?家用电器有什么变化?吃、穿、用有什么变化?通过这样的课外生活实践活动,使学生从身边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巨变中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伟大成就,从而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祖国逐渐强大而自豪的情感。第三,建立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登记簿。这样的登记簿由学生自己实践自己填写,教师统一收阅评比。并作为年终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评价的一种依据。第四,开展合理的检查评比活动,以此激励学生将品德与社会课中感悟的、认同的道德观念付诸到行动中去。检查评比应实行“四个结合”:阶段性评价与期末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要做到以上“四个结合”,必须遵循开放性、民主性、针对性、激励性“四个原则”,力求把评价的过程变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实践、自我规范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总之,要使品德与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