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梨花压海棠》doc版.doc_第1页
《一树梨花压海棠》doc版.doc_第2页
《一树梨花压海棠》doc版.doc_第3页
《一树梨花压海棠》doc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树梨花压海棠-国学教育论文一树梨花压海棠 陈友冰 张先(9901078),堪称北宋词坛上的老前辈。比起当时词坛上的名流,他比欧阳修大十七岁,比苏轼大四十七岁,比晏几道大五十八岁,比秦观大五十九岁,比黄庭坚大五十五岁,比周邦彦大六十六岁。不仅如此,他活得时间还最长,从太宗淳化元年一直活到神宗元丰元年,活了八十九岁。柳永岁比他大六岁,却在他死前的二十五年就已去世。晏殊虽只比他小一岁,却比他少活二十四年。至于像他儿辈的欧阳修、苏轼,也都死在他的前面。由此可见,他在宋代词坛的开创性地位和承前启后作用。他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他并非秦观、周邦彦那样的少年才子,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时已经四十一岁。又过了两年,直到明道元年(1032)才任命为一个州的副职宿州掾。直到康定元年(1040)才担任县令,知吴江县。此时的张先已五十一岁。次年为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嘉祐四年(1059),知虢州。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此时张先已七十五岁。 -1- 由于上述经历,张先在政治上无甚作为,政绩平平。但有两个得天独厚的优长:一是词写得好。他常常得到上司的赏识,不是因为有什么出色的政绩,而是写了出色的诗词。例如在吴江县令任上,他修治了地方胜迹“如归亭”并写了首吴江诗: 春后银鱼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 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 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 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合太湖。 描写秀丽的江南水乡景色,清淡幽雅,造语工巧。尤其是三、四两句“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不仅在声、色、动、静上落笔写景,颇多生动情趣,更在创造出一种意境,若画中留空白,给予读者无限想象与联想的空间。被当时诗论家称为“绝唱”(龚明之中吴纪闻:“张子野宰吴江,尝赋诗云云,为当时之绝唱。”)结果不到一年,张先就被提为州郡副职嘉禾判官。 皇祐二年(1050),元老重臣也是著名词人晏殊,将同样因写词出名的张先收为门下士。而且热情接待:“每张来,令侍儿出侑觞,往往歌子野(张先字)之词。”最后干脆举荐张先担任通判。议事之余,两人在一起饮酒听歌,“相处甚得”。 他的另一个优长就是精力旺盛,身体特好。治平元年(1064)张先以尚书都官郎中退休时,已七十五岁。但精力仍很饱满,眼睛也很好,能看蝇头小字。以至原淮南发运使后为瀛洲知州的马仲甫,曾两次向朝廷举荐,让张先再任官职,只是因为张先一再谢绝而作罢。正是有了这两个特长,张先才成了与众不同的张先。 他比秦观大五十九岁,比黄庭坚大五十五岁,比周邦彦大六十六岁。但言情之作毫不逊于儿孙辈的特别善于言情、特别善于写艳词的秦七黄九和周美成。因为中进士和出道较迟,他的青壮年时代也像柳永一样出入青楼楚馆,在听赏歌舞之中“多为官妓作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而且一生都与歌酒相伴,七十五岁退休之后,仍然“日有文酒之乐”(陈舜俞双溪行序)他的词作惜琼花中所说的“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可视为自我写照。和柳永、秦观一样,由于长期与歌伎们打交道,张先对歌妓们的生活习性、思想情感,非常熟悉,了解得也十分透彻,只不过描写起来婉约清丽、含蓄多韵致,不像柳词那样多用白描手法,俚俗而直露,这也是晏殊厌恶柳永却欣赏同样是描写歌妓的张先的原因所在。 -2- 据宋人笔记,张先和周邦彦、宋徽宗的情人、著名歌妓李师师也有过交往,曾专门为李师师新创词牌师师令,(词的内容见“宋词故事二”周邦彦与李师师)。这可能是个传说, 因为李师师约生于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3), 在徽宗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走红,与周邦彦、宋徽宗过从也在此时。但张先已在神宗元丰元(1078),李师师未出生前即已去世。 张先的师师令倒是确有此词,但张先笔下的“师师”,如同柳永词中的“英英”“瑶卿”,姜夔词中的“莺莺”“燕燕”一样,是歌姬们普遍喜欢取的名字或代称而已。不是李师师,更不是周邦彦、宋徽宗的情人、著名歌妓李师师。 张先倒是有一个情人,却成为词坛佳话。据宋代皇都风月主人绿窗新话记载:张先与这位情人被迫分手,临别时,张先不胜眷恋,于是写下一丛花寄意。 伤高伤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麈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横看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櫳。沈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词中为表现这位情人伤离怀远的“浓情”蜜意,选择池沼、小桡、画阁、帘櫳等典型景物来烘托陪衬,其中的“画阁黄昏后”、“斜月帘櫳”、“双鸳池沼”和“小桡相通”又皆是对当时私会的纪实,处处能触发这位情人的离愁。最后三句用桃杏作比,叹息人不如桃杏,被词论家贺裳赞为“无理而妙”(皱水轩词话),在当时就“一时盛传”(宋范公偁过庭录)也由此得了个“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 -3- 据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下集):当时的工部尚书宋祁写了首有名的词作玉楼春,其中有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也被人传颂。有次他去拜望张先,派人通报说:“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张先闻报后,隔着屏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