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子课题申报与评审书子课题名称: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 课程整合的课例研究 课题主持人: 谢 彩 红 所 在 单 位: 常州市勤业中学 申 报 日 期: 2 0 0 4 年 5 月 常州市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总课题组2004年5月一、子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主 持 人姓 名谢彩红性 别女民 族汉出生年月1970年11月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称中学一级教师研究专长数学教育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工作单位常州市勤业中学联系电讯地址常州市勤业中学邮政编码213016电子信箱子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不含主持人)姓 名专业技术职称工 作 单 位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 工 情 况于树荣中学二级教师常州市勤业中学数学教学副组长金泽民中学二级教师常州市勤业中学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郝红娟中学二级教师常州市勤业中学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周晓军中学三级教师常州市勤业中学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高煜中学二级教师常州市勤业中学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余俏艳中学一级教师常州市勤业中学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张萍常州市勤业中学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二、子课题研究论证报告1、选题:子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选题的意义。2、内容:子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研究成果)。3、价值:子课题研究的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4、研究基础:已有的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四个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以内,可附页)选题 作为江苏省教育科研立项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的子课题,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总课题一致,其要点是: 1常州市作为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苏南城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程度较高,为促进我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创设了较为良好的基础条件。 2常州市自2002学年起,义务教育阶段整体进入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随着我市新课程实验的稳步推进和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正日益成为事关进一步深化我市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进一步提升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水平的重要研究课题。 3常州市勤业中学是常州市新课程实验先进校,办学设施现代化水平较高。学校现有多种教育软件平台及一些数学软件(如几何画板等)用于数学教学,学校还安装了功能更加强大的“Z+Z教学平台”。近两年来,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绩。我校数学老师面对学生入学时,计算能力、识图能力、探究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参差不齐、智力发展水平差异大的实际,努力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围绕“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这一领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但并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经验或模式,所以还需要在初步尝试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系列的深入研究。2004年3月常州市教研室数学教研组提出了关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这一总课题,为我校数学教师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搭建了更好的研究平台。 对于工作在新课程实验第一线的数学教师来说,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的发展,而课例研究是研究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的有效载体。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具备进行课例研究的时间、空间和经验。选择基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课例研究,既符合总课题研究方向,又符合学校条件,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研究意义。 研究目标 基本目标:通过研究,形成体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思想、教学策略多样化、教学模式系列化的课堂教学实例及理论成果。 衍生目标:在研究中,通过课例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激发和增强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自主学习与探究思考的过程,发现和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感悟数学之美,提高数学学习水平。研究内容 课例研究,是最基础的教学实践研究,从课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教与学实践过程要素是: 关于教师的教: A、教学设计的适切性(包涵信息技术应用的适切性) B、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教学机智) C、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关于学生的学: A、学习的准备 B、学习的注意程度 C、数学思维的深度、广度、灵活性 D、知能巩固能力 E、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 关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过程:构建有效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意义建构 因此,我们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课例的系统分析、总结和课例要素的观察分析。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为载体,把探索研究结果与运用研究成果结合起来,边设计边实施,边实施边修正,边修正边反思,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重点以起始年级的教材内容为主,选择一些突破口。对于一些信息技术比较利于发挥优势功能的内容,选择若干个点分析其理论基础、内容特点、技术特征、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结果及学生的个性发展等进行研究。 课例研究的流程将包括五个步骤: (1)课前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分析); (2)教学设计; (3)课堂教学观察; (4)教学反思; (5)教学过程建模。 研究价值 本子课题秉承主课题的价值观,其主要意义在于: 1创新点:通过本子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信息技术整合于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方法,初步形成系列化课例,为实施初中数学新课程提供有效的教与学方式样例。2理论思考:本子课题通过对课例的观察分析,研究信息技术整合于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产生的教育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思想对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教学策略设计在发挥信息技术潜在优势支持教与学的操作方法等,沟通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教学模式、资源平台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联系,为主课题开展专题性和系统性、深层次和规律性的理论研究提供资料。 3应用价值:本子课题产生的课例,将对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基础 近年来,我校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围绕“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这一领域已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但并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经验或模式。 常州市教研室数学教研组提出的关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这一总课题,及时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沿,关注信息技术对新课程改革的支持作用,着眼于研究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贴近初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给初中数学教师从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研究创造了实践空间,为我校数学教师在基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课例研究搭建了更好的舞台,提供了良好基础。三、完成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子课题主持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1领导重视我校校领导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明确提出可以为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课题的研究,提供经费和活动等全面保障条件。2专家引领常州教研室孟繁炽书记、承锡生老师、张小亚老师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引领方向,并作具体指导。南京师范大学的郝京华教授、马复教授在课程理论及实施方面为我们作专业引导。3.队伍优化本课题组成员,既有年长的、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又有年轻的、善于接受新理论的、能吃苦耐劳的数学新课程实验教师,所以本组成员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较好的教科研能力和数学新课程教学能力。我校信息中心实力较强,信息中心主任刘霞老师目前担任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学会副秘书长,同时担任江苏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班主讲教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编委,可以参与我们子课题组实验,共同克服研究中的难题。4资料设备我校装备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设施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数字化平台,能基本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近年来,我校作为常州市新课程改革的模范学校也曾在“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这一领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在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方式”的研究上,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国内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部分研究信息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四、子课题研究工作计划本子课题研究历时两年,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2004年5月2004年7月)初步的理论学习和准备阶段: 1学习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现代教学理论、数学教学理论。 2研讨子课题研究目标的构建与课题内容的确立,形成子课题的初步研究方案。 3制定和申报子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研究组。 第二阶段 (2004年8月2005年7月)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阶段: 1七年级的学生进行“Z+Z”平台的技术培训。实验老师学习相关理论和超级画板用户手册、超级画板范例教程等。 2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确定有关研究课的内容,注重集体研讨。 3搜集课题研究案例、课件、学生学习资源和师生课堂活动方案、初步建立资源库,制定课题研究评价方案,撰写教科研论文。 4初步总结前阶段的研究工作,迎接中期评估。 第三阶段 (2005年8月2006年4月)深入研究阶段: 1全面开展深入研究,将初步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新的起始年级,对部分阶段研究成果的实际效用进行再检测和修改。 2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沼气专用发电装置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采购合同签订制度
- 不可抗力融资租赁合同
- 编外合同用工标准
- 智慧路灯系统解决方案
- 颈椎病手术前后配合
- 线粒体脑病的护理
-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西部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河南省邓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建筑施工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规模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试卷
- 露天矿安全生产年度总结
- 生态文明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完整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表(打印版)
- 中国民用航空局信息中心招聘笔试题库2024
- 【核心素养目标】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含反思)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清单
- 芯片设计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家长会课件详解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