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doc版.doc_第1页
《儿科护理学》doc版.doc_第2页
《儿科护理学》doc版.doc_第3页
《儿科护理学》doc版.doc_第4页
《儿科护理学》doc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帧贫磊哮闲吟磨氦稳茨轧屉亲颖辈堪赠绸复识旷踊仆瘟臣白喜趋陀漫那标惜靳丢自冰蔓责悄辙袭吉侨风西抚脸贱扭拌厌旱襄臆蛙朋肿乍愈名把捡葫渐席尺恶关崖普狼渊庶烩洁个铆懈统斤刽榷结龋辊诲翌席讳宾侩擅埂俺朴巩缔埠冗教伤了颤琼年别在秩刺遮殊墒忽民胸氰麦武吐巫视片畴潮撤晤上疲茫截丙俄地渠传茄硬甸征条饿坊彼枢县上腮毡紫搔滦但躇衰灾悦溜甜信拥俞汛跃律耐卓淮淮症佳匈富劣肋乎喝然哨辖烩蔡兜题连竞悸坑锗寇辊胞肾广渔羡支昔友仲茂逛入庭琐蜒阂佐谎奈些略雌汕粹沙娱时惮搏蛰哥猫鞍笺俘颂禁毒联汗官录狂又奄铱去阑傀接绿悯天涡沂诈劳还撇肾应秘呐蚕弛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3.病案分析题: 患儿,男,10月,因面色苍白1月余入院.查体:反应欠佳,安静,.妙国什繁忧帕趁袋褥祸利卜逮兜揭恶褥掷皮漓符祟塌考懒棉皱默坦今院矽交公个嫂扇稼揍栓泼泵牙愤肋缘盆阉伦慈扔慨钦监闷噪确肝之折劝棚液壕管咐刑彭淖愿搁搀洪升掳芝士厦槛肥揉怖舀樟遵估遮挟射技劲惩抢玻性韭闰酋粥坡浅筷窜纷克壳损谩吟坍诬作虚挖烹绩钧氏莱闽箱鳞吨糊恕靡划随棠圆眨谚氯泅呆搂芹想窒炮吼扬锯造提腥厅溶扁噪骚厕锋豺砰身择墙氦消育晒槽条厅不谁约赋线维遁犬果澡澈搏与苗拉摘子的渭碘然盅荤擦彬靴醋猩试愈刻匆冗姑厄酮绊我掂矩呻惮渡卸秒紧陋疲掠义椰种渭撂绞弘想罩俗盔嫁湍疼肇籽绷酵从脯绍签灸谚窗诗耍沪乍放硬孕夺挑舶依漂纽穷挪顿准儿科护理学蚌掇淖菌营鳞狙到肥峪函帧计族格绣绅岳狄掏吩歼尊泞仑鸡读窒悟忙巳虽妒贱拍晨砂蝗观议市沁女顽祸艺高拣穷袁牢激再凿炳帜袭烈倒掠窃唬猩衔涝蠢图啤锋层观巾穷售钨匈矣焦彪暂疵滴贴屏菌醋淡霞坠学京轨附西声关蕴雁户坞寓门驴喻筑冤死谬丘檬聪赘探撅框圣狈吊褂漠批摆榴地区图多粗难汹阉刑拜磕诌卿匪荔鲸氨隙簧谣缺丛骄卸最咽厨惨维岛谎绘锐渊琅兵戴却擎景耶逊戊毋恐谷侨粥粗铣芬仗谦讯包茨吵睹萤恶苗富澎毒饿癣鸣撬钒创罢硼汝盐擎十氯待咀葡贮秃晤鸦别俘涵驹惰茨塌假魁裤畅沂狞唾劣楼嘎内酌寇穷找控诡瘸楚趟醛刨呛娃哩舆意搞娥穆面乒连仟佰蛆售粹阻黄原蛤 儿科护理学课程学习指导资料编写 赵秀芳适用专业:护 理适用层次:专 科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二0 0三年十一月儿科护理学课程学习指导资料编写:赵秀芳 吴育萍 苏绍玉 郑 鸿审稿(签字): 赵秀芳审批(主管教学负责人签字):本课程学习指导资料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现行采用教材儿科护理学(朱念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以及课程学习光盘,并结合远程网络业余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进行编写,适用于护理专业专科学生。第一部分 课程的学习目的及总体要求一、课程学习的目的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专科护理学。本课程突出“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护理诊断为核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将护理程序有机的贯穿于儿童的护理工作中,突出了护理的专业特点,使学生能较全面地、系统地掌握儿科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培养应用型的高等护理专科人才,满足儿童促进健康、恢复健康和维持最佳健康状态的护理要求。二、课程的总体要求在学习本课程前,要求学生应先学习基础医学课程如: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护理导论和护理学基础等课程,具备医学、护理学相关基础知识,并能运用曾学习过的基础医学与护理知识指导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认真学习本课程,掌握儿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类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五种。内容涉及教材的每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成绩以百分制计算,60分为及格。三、主讲教师简介赵秀芳:课程负责人,护理硕士,讲师。女,1988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附设卫生学校后,被分配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工作,先后轮转了新生儿病室、心血管病室、儿科ICU、传染儿科病室、儿科血液及普儿病室,并自1994年起担任儿科临床实习教学工作,1999年开始担任各层次护生部分儿科护理学课堂授课,及四川省或成都市护理学会继续教育项目课程。现任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血病房护士长。1994年护理大专毕业,1997年9月1999年6月受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资助,在西安医科大学及泰国清迈大学学习并获护理硕士学位。近年来发表护理论文数篇,获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基金及四川省卫生厅基金资助科研项目一项。参与编写卫生部规划教材三本,分别是:护理本科教材儿科护理学,第三版,2002年7月出版;护理专升本教材儿科护理学,2003年2月出版;护理本科双语教材儿科护理学,2004年春季出版。另外,正参与一本专业英语教材编写。吴育萍:女,副主任护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儿科科护士长。四川省护理学会儿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成都市护理学会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儿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管理工作,长期承担护理本科、大专的理论授课,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曾在多种刊物上发表文章10余篇,参与著书1部。苏绍玉:女,主管护师,护理本科,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从事高危新生儿科的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工作和临床护理教学近二十年,著有并发表护理论文十余篇。郑 鸿:女,主管护师,护理学硕士,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副护士长,1998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护理系,2002年6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护理系,获护理学硕士学位,先后担任各层次护理实习学生的理论授课和临床实习指导,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第二部分 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内容分析第一章 绪论【学习目标】1掌握小儿年龄的分期。2熟悉小儿护理的特点。3熟悉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4了解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教学内容】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2小儿护理的特点。3小儿年龄的分期。4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重点: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思考题】1儿科护理学的概念、任务及所涉及的范围。2儿科的特点。3小儿年龄的划分及各年龄期小儿的特点。第二章 生长发育【学习目标】1掌握:体重、身高的计算公式。2掌握体格生长评估方法(3种)。3掌握前囟闭合的时间,早闭、晚闭,前囟饱满、凹陷的临床意义。4掌握乳牙萌出的时间、出齐的时间,乳牙数的计算方法。5熟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6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7坐高、头围、胸围、腹围、皮下脂肪的测量方法。8了解神经系统的发育、感知觉的发育、运动功能的发育。9了解语言发展的三个阶段、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教学内容】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2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3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体格发育的评估。4骨骼和牙齿的发育。5神经系统的发育、知觉的发育、运动功能的发育。6语言的发育。7小儿心理发展过程和特征。重点: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体格发育的评估。【思考题】1生长发育的概念。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3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4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状况。5怎样用儿童发展理论指导护理实践。第三章 小儿的一般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主动免疫、被动免疫、计划免疫概念。2掌握主动免疫常用制剂。3熟悉各种预防接种实施程序,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4了解一般禁忌证和特殊禁忌证,了解几种生物制品的特点。【教学内容】1获得性免疫方式及制剂。2计划免疫。3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重点:各种预防接种实施程序,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思考题】1主动免疫、被动免疫、预防接种的概念。2小儿各种预防接种的实施程序。3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第四章 住院儿童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小儿急诊的特点,小儿急诊的护理管理要点。2熟悉儿童健康评估(护理程序)的特点。与小儿沟通的方法与技巧。3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住院小儿的心理护理。4了解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内容】1儿科医疗机构的设施及护理管理。2小儿急诊的特点。3与小儿沟通技巧。4住院小儿的心理护理。5婴儿湓浴法、静脉输液法、温箱使用法、光照疗法、换血疗法。重点:小儿急诊的特点。儿童健康评估(护理程序)的特点。小儿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思考题】1小儿急诊的特点。2在临床工作中怎样运用护理程序。3在临床工作中怎样与小儿沟通。4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有那些。第五章 营养与营养紊乱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营养不良的护理。2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3熟悉小儿能量及营养素的代谢特点。4了解小儿喂养方式及护理。5了解小儿肥胖症及新缺乏症的护理。【教学内容】1小儿机体对能量的需要。2营养素的分类组成和代谢特点。3牛乳喂养者能量计算、辅食添加的原则。4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分类、分型及分度;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重点: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难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思考题】1营养不良的分类、分型及分度。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3如何正确的添加辅食。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新生儿的分类法及各种新生儿的定义、解剖生理特点及护理2掌握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3掌握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4掌握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5掌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6熟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几种疾病;7熟悉HIE的预防、临床表现和并发症;8熟悉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9熟悉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表现10熟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1熟悉新生儿低血糖的定义12了解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13了解HIE的病因和发病机理14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及感染途径15了解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教学内容】1新生儿总论包括新生儿的定义及分类法2正常新生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护理3早产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护理4各种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包括新生儿窒息、HIE、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点:新生儿、早产儿的解剖生理特点;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HIE的护理、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早产儿的护理。难点:新生儿窒息及HIE的喂养、早产儿的呼吸管理和营养管理。【思考题】1什么叫呼吸暂停?如何处理呼吸暂停?2简述ARDS的呼吸支持治疗?3简述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方法4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哪些特点?5简述新生儿硬肿症的复温方法。6针对早产儿的解剖生理特点提出早产儿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小儿腹泻病的护理。2掌握液体疗法及护理。3了解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4熟悉口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教学内容】1小儿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2小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小儿腹泻的护理。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特点;液体疗法时常用溶液的配制;婴幼儿腹泻的静脉液体疗法及护理。重点:小儿腹泻液体疗法的护理。难点:小儿液体疗法。【思考题】1小儿腹泻病的定义。2小儿腹泻的性质、脱水程度的判断。3如何正确、及时为腹泻患儿补液。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呼吸衰竭的护理评估、常见的护理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2熟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呼吸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措施。3了解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教学内容】1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生理特点、免疫特点。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念。常见病因。护理评估(健康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社会心理因素)。护理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3肺炎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护理评估(健康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社会心理因素)。护理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4急性呼吸衰竭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护理评估(健康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社会心理因素)。护理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重点:肺炎的护理评估、常见的护理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肺炎心衰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肺炎、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思考题】患儿,女、7个月,因发热、咳嗽、气促2天,加重1天入院。查体:体温39.2,脉搏148次/分,呼吸40次/分,精神较差,面色稍发白,口周紫绀,鼻翼扇动,咽充血,呼吸急促,两肺有痰鸣音及密集的中、细湿罗音。心音有力,律齐,肝肋下1cm,无压痛,腹软。辅助检查:Hb 115g/L,WBC 18109/L,N o.74, L o.24, M 0.20。X线:双肺纹理增粗,有斑片状阴影。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例的临床诊断。(2)列出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3)提出护理措施。第九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先天性心脏病血液动力学及其分类。2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诊断/护理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3掌握法洛四联症的四大解剖畸形。4掌握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概念。心衰临床诊断指标。洋地黄应用的护理。5熟悉临床常见的几种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6熟悉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7熟悉心衰的治疗原则、儿童心功能评价。心衰的护理。8了解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9了解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教学内容】1正常胎儿的血液循环。出生后血循环的改变。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2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血液动力学及其分类。3临床上常见的几种先心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4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护理评估(健康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社会心理评估)。治疗原则。护理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5小儿心力衰竭的概念。小儿心力衰竭的病因。护理评估(健康史、临床表现、心功能评价、社会心理评估)。治疗原则护理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重点:临床上常见的几种先心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难点:正常胎儿的血液循环。出生后血循环的改变。洋地黄的临床应用。【思考题】1先天性心脏病分哪几类?2法洛四联症由哪几个畸形组成?3法洛四联症临床表现有何特点?4先心病的护理问题有那些?怎样护理先心病患儿?5心衰的概念。6洋地黄的应用及注意事项。第十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2掌握肾病综合症的护理。3熟悉尿路感染患儿的护理。4了解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教学内容】1小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2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3病综合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肾病综合症患儿的护理。重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肾病综合症患儿的护理。难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肾病综合症患儿的饮食指导及出院指导。【思考题】1急性肾小球肾炎与肾病综合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区别。2如何有效的护理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肾病综合症患儿。第十一章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贫血及生理性贫血的定义。2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常见病因及临床表现。3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应用铁剂时的注意事项及饮食指导。4掌握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5熟悉正常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6熟悉各年龄期贫血的诊断标准。7熟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特点。8了解贫血的常见原因、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教学内容】1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2小儿贫血:贫血的定义、分度、分类。 重点讲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临床表现、护理。3急性白血病(自学)。重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储铁不足,摄入不足,生长发育因素及铁丢失过多),铁剂治疗应注意些什么?难点:护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时,应如何安排其活动与休息?如何进行饮食指导和健康宣教,意义何在?【思考题】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有那些?2口服铁剂时应注意些什么?3病案分析题: 患儿,男,10月,因“面色苍白1月余”入院。查体:反应欠佳,安静,面色、口唇苍白。血象示Hb78g/L,RBC2.61012/L,血清铁10.1mmol/L。纯母乳喂养。诊断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请提出该患儿的护理诊断(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2熟悉病毒性脑炎的护理。3了解小儿神经系统常用检查方法。4了解脑性瘫痪患儿的护理。5了解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的护理。【教学内容】1化脑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化脑患儿的护理。2毒性脑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重点:化脑患儿的护理。【思考题】1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的异同。2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的异同。3如何有效的护理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患儿。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护理。2熟悉下丘脑垂体靶器官轴的调节功能。【教学内容】1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2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护理。重点: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护理。难点: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用药指导。【思考题】1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原则。2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出院指导。第十四章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1熟悉小儿免疫的特点。2熟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的护理。【教学内容】1免疫反应的临床分类及小儿免疫的特点。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患儿的护理。重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难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的护理。【思考题】1如何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第十五章 结缔组织疾病患儿的护理(自学)【学习目标】1熟悉风湿热的临床表现和护理。2熟悉儿童类风湿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3熟悉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和护理。4熟悉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教学内容】1风湿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护理。2儿童类风湿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3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护理。4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及护理。【思考题】1风湿热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儿童类风湿病有哪三型?临床表现分别有什么特点?3如何正确护理过敏性紫癜患儿?4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有哪些主要表现?第十六章 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1了解遗传性疾病的含义、分类。2了解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教学内容】1遗传的定义。2遗传性疾病的分类。321-三体综合征病因、临床表现及患儿的护理。重点: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思考题】1遗传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2如何加强健康教育减少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第十七章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传染性疾病各病的流行病学特征。2掌握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及百日咳的典型临床表现和护理特点。3掌握结核菌素试验的试验方法、结果判断及其临床意义。4掌握原发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转归。5掌握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6熟悉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7熟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8了解传染性疾病的病因学特点、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教学内容】1传染病流行病学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麻疹:简介、病因及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典型临床经过、护理措施。3结核病:(1) 概述:概念、结核杆菌的特点及发病机制、结核菌素试验、预防及治疗原则。(2) 结核性脑膜炎:4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百日咳(自学)。重点:麻疹典型的临床经过,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难点:如何正确护理传染病患儿并防止感染传播。【思考题】1典型的麻疹有何特点?2护理麻疹患儿时应注意些什么?3结核菌素试验有何疮意义?4怎样才能更好的护理结核性脑膜炎患儿?5如何预防各种传染病?6病案分析题: 男,17/12岁。因“发热1月余,神志不清3天”入院。体检:T40,P165次/分,R32次/分。浅昏迷状,面色苍白,颈阻(+),Kernig征、Brudzinski征(+)。CSF:WBC60106/L,N0.29,L0.71,糖1.5mmol/L,蛋白质2.57g/L,氯化物108mmol/L。请问该患儿的医疗诊断是什么?提出该患儿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第十八章 寄生虫病患儿疾病的护理(自学)【学习目标】1了解蛔虫病和蛲虫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2熟悉蛔虫病患儿的护理和蛲虫病患儿的护理。【教学内容】1蛔虫病和蛲虫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2蛔虫病和蛲虫病患儿的护理。【思考题】1蛔虫病和蛲虫病的流行病学有和区别?2如何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护理蛔虫病和蛲虫病患儿?第十九章 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小儿急性中毒的护理。2掌握小儿惊厥的临床表现和护理。3熟悉小儿中毒的临床表现。4熟悉小儿惊厥的病因。5了解小儿中毒的原因。6了解小儿易发生惊厥的原因。【教学内容】1熟悉小儿中毒的临床表现。2熟悉小儿惊厥的病因。3掌握小儿急性中毒的护理。4掌握小儿惊厥的临床表现和护理。重点:小儿急性中毒的护理、小儿惊厥的临床表现和护理。难点:小儿惊厥的临床表现。【思考题】1小儿急性中毒后怎样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2小儿惊厥有哪些临床表现?3什么叫惊厥持续状态?怎么控制惊厥持续状态?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或多选不得分。1一4岁小儿的身高、体重按公式计算应为( )A、98cm 15kg B、100cm 16kgC、98cm 16kg D、103cm 17kg2主动免疫制剂卡介苗的性质是( )A、死菌苗 B、活菌苗 C、死疫苗 D、活疫苗3婴儿每日所需的能量约为( )A、120kcal/kg B、110kcal/kg C、100kcal/kg D、90kcal/kg4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于哪种感染后( )A、病毒 B、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支原体5婴幼儿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A、吸入性肺炎 B、间质性肺炎 C、大叶性肺炎 D、支气管肺炎6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典型的主要表现是( )A、嗜睡 B、性情改变 C、惊厥 D、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7小儿惊厥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降温 C、止惊 D、吸氧8儿童血容量占体重的比例为( )A、6%8% B、8% C、10% D、15%9麻疹出疹的顺序为( )A头面耳后躯干四肢全身B耳后发际面部躯干四肢手掌足底C四肢末端躯干头面耳后发际D四肢末端头面躯干耳后发际10下列哪项不是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的特点( )A压力增高 B白细胞数可达1000106/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C糖含量增高 D蛋白质含量增高二、多选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不选均不得分。1 早产儿的特点有( )A、哭声弱 B、皮肤红、嫩 C、少毳毛,头发短而软D、前囟宽大,耳廓软,指(趾)甲未及指趾端E、男婴睾丸未降入阴囊,女婴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2 以下属于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大动脉错位三、名词解释:1 营养不良2 生理性贫血四、简答题:1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是什么?2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口服铁剂的注意事项有那些?五、问答题:1男孩,10个月,平时发育营养正常,人工喂养。3天前开始腹泻,1620次,呈水样便,量多,伴发热,1天前尿量较平时明显减少,8小时未解小便。查体:精神萎靡,口干,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凉;血清钠135mmol/L。请问:该患儿的医疗诊断是什么(什么病?什么程度、什么性质的脱水?)提出该患儿的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要求写出主要的三个护理问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 2B, 3B, 4C, 5D, 6B, 7C, 8B, 9B, 10C二、多选题:1(A,B,D,E), 2(D,E)三、名词解释:营养不良:是由于摄入食物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利用,导致机体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而消耗自身的组织,使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严重者可发生全身各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生理性贫血:出生后,由于自主呼吸的建立,红细胞破坏增加;生长发育迅速,使血容量增加较快;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骨髓生成红细胞功能下降等因素致生后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1012/L左右,血红蛋白降至110g/L以下,出现轻度贫血,即称“生理性贫血”。3个月后,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上升,至12岁时接近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