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二级圆柱-圆锥齿轮减速器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132班 设计者: 郭永辉 学号: 20131940 指导老师:赵丽 2015年12月22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传动系统方案的分析 三、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五、轴的设计计算 六、轴承及其组合部件选择和轴承寿命校核 七、键联接和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 八、减速器箱体,润滑及附件的设计 九、润滑与密封 十、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设计 十一、设计小结 十二、参考文献一、设计任务书1.1传动方案示意图 图一、传动方案简图 1.2原始数据传送带拉力F(N)传送带速度V(m/s)滚筒直径D(mm)21000.4300 1.3工作条件 三班制,使用年限为10年,连续单向于运转,载荷平稳,小批量生产,运输链速度允许误差为链速度的。1.4工作量 1、传动系统方案的分析; 2、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3、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4、轴的设计计算; 5、轴承及其组合部件选择和轴承寿命校核; 6、键联接和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 7、减速器箱体,润滑及附件的设计; 8、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设计; 9、设计小结; 10、参考文献;二、传动系统方案的分析传动方案见图一,其拟定的依据是结构紧凑且宽度尺寸较小,传动效率高,适用在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虽然所用的锥齿轮比较贵,但此方案是最合理的。其减速器的传动比为8-15,用于输入轴于输出轴相交而传动比较大的传动。三、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3.1 电动机的选择 1、电动机类型选择:选择电动机的类型为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电压交流380V。 2、电动机容量选择: (1)工作机所需功率=FV/1000 F-工作机阻力 v-工作机线速度 -工作机效率可取0.96 (2) 电动机输出功率 考虑传动装置的功率损耗,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 为从电动机到工作机主动轴之间的总效率,即 =0.776 -滚动轴承传动效率取0.99 -圆锥齿轮传动效率取0.95 -圆柱齿轮传动效率取0.97 -联轴器效率取0.99 -卷筒效率取0.96 -V带传动效率取0.96 = (3)确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因载荷平稳,电动机额定功率略大于即可。所以可以暂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5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卷筒工作转速 =601000V/D=60X1000X0.4/3.14X300=25.5r/min 由于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一般传动比为8-15,V带传动比为3,故电动机的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3(8-15) =612.01147.5r/min。 可见同步转速为1000r/min ,750r/min 的电动机都符合,这里初选同步转速为1000r/min ,750r/min的两种电动机进行比较,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价格、动力及总传动比。 表2 电动机方案比较表方案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kw)电动机转速(r/min)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同步满载1Y100L-61.5100094036.86 由表中数据可知,方案1的总传动比小,传种装置结构尺寸小,因此可采用方案1,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00L-63.2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计算和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1、传动装置总传动比 =940/25.5=36.86 2、分配各级传动比传送带传动比定为=3,高速级为圆锥齿轮其传动比应小些约,低速级为圆柱齿轮传动其传动比可大些。所以可取 =3.1 =43.3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各轴的转速(各轴的标号均已在图中标出) =940r/min= =940/3=313.3r/min= /=313.3/3.1=101.1r/min =101.1/4=25.5r/min= 2、各轴输入功率 =1.119kw =1.063kw =1.042kw =1.032kw =0.951kw =0.932kw 3、各轴转矩 =11.48N.m =11.37N.m =32.40N.m =31.76N.m =97.48N.m =356.16N.m =349.04N.m 将计算结果汇总列表如下 表3 轴的运动及参数项目电动机轴 1轴2轴3高速级轴4低速级轴5轴6轴7转速(r/min)940940313.3313.3101.125.525.5功率(kw)1.131.1191.0631.0421.0320.9510.932转矩()11.4811.3732.4031.7697.48356.16349.04 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4.1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主要参照教材机械设计(第九版)已知输入功率为=1.032kw、小齿轮转速为=101.1r/min、齿数比为4。工作寿命10年(设每年工作365天),三班制,带式输送,工作平稳,转向不变。 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运输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7级精度。(GB10095-88) (2)材料选择 由机械设计(第九版)表10-1小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相差40HBS。(3) 选小齿轮齿数,则大齿轮齿数 初选螺旋角。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按下式设计计算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1) 试选载荷系数=1.32) 查教材图表(图10-20)选取区域系数=2.4333) 查教材表10-5选取弹性影响系数=189.8 4) 查教材由式(10-21)计算接触疲劳强度重合度系数. = = =1.591 由式(10-23)可得螺旋角系数. =0.9855) 齿宽系数=1.6) 由教材公式10-15计算应力循环次数N=60nj =60101.11(3836510)=5.31410 N=7) 查教材图10-13疲劳寿命系数得:K=0.90 K=0.958) 查取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650Mpa 550Mpa 9) 小齿轮传递的转矩=97480N.mm10) 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应用公式(10-12)得:=0.9650=585 =0.95550=522.5 许用接触应力为两者中较小作为许用应力 (2) 设计计算1) 按式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51.410mm 2) 计算圆周速度0.272m/s3) 计算齿宽b b=51.410mm 4) 计算载荷系数K 系数=1,根据V=0.272m/s,7级精度查图表(图10-8)得动载系数=1.005 查教材图表(表10-3)得齿间载荷分布系数=1.4 由教材图表(表10-4)查得=1.420 所以载荷系数 =1.9705) 按实际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6) 计算模数 = 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由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10-7),试算模数 (1) 确定公式内各计算数值1) 试选载荷强度系数 2) 由式(10-18)计算弯曲疲劳强度重合度系. 由式(10-19)计算弯曲疲劳强度的螺旋角系数 3) 计算当量齿数 =18.610 =74.4384) 查教材图(10-17)取齿形系数=2.86 ,=2.235) 查教材图(10-18)应力校正系数=1.54 ,=1.726) 查教材图(10-24c)查得小齿轮弯曲疲劳强度极限=500MPa ,大齿轮弯曲疲劳强度极限=380MPa 。7) 查教材图(10-22)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K=0.85 K=0.88 8)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由式得 = =9) 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比较选用大值。(2) 设计计算1) 计算模数 =2.0062)调整齿轮模数 圆周速度V V= 齿宽b b= 齿高h及宽高比 , b/h=7.7883)计算实际载荷系数由v=0.186m/s,7级精度,图10-8得动载系数。圆周力: 查表10-3得齿面间分配系数 查表10-4用插值法查得,结合b/h=7.788,查图10-13得 则实际载荷系数为 由式10-13,可得按实际载荷系数得的齿轮模数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由于齿轮模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承载的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取决于齿轮直径。按GB/T1357-1987圆整为标准模数,取m=2.25mm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要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d=509.050来计算应有的齿数.2) 计算齿数 z=25.465 , 取z=25 3) 那么z=425=100 4、几何尺寸计算(1) 计算中心距 a=144.930 考虑到模数从2.140mm增大到2.25,为此将中心距减小圆整为144mm.(2) 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arccos(3) 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d=57.60 d=230.40(4) 计算齿轮宽度 B= 大齿轮宽度一般比小齿轮大510mm,即(5) 圆整中心距后的强度校核 齿轮副的中心距在圆整后,、和、均产生变化,应重新校核齿轮强度,以明确齿轮的工作能力。1)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按前述类似做法,先计算式 10-22 中的各参数。结果相差很小,所以:,,,,.将他们代入式10-22 得: 406.24MPa 满足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条件。2)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3) 按前述类似做法,先计算10-17中的各参数。由于计算结果相差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计算结果为:=1.592,,,.将他们代入10-17 得: 110.3MPa96.93MPa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满足要求,并且小齿轮抵抗弯曲疲劳破坏的能力大于大齿轮。(6) 主要设计结论: 齿数、,模数m=2.25mm,压力角,螺旋角,变位系数,中心距a=144mm,齿宽,。选用7级精度,小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 4.2直齿圆锥齿轮传动设计(主要参照教材机械设计(第九版)已知输入功率为kw、小齿轮转速为r/min、齿数比为3.1由V型传送带驱动。工作寿命10年(设每年工作365天),三班制,带式输送,工作平稳,转向不变。 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 圆锥圆锥齿轮减速器为通用减速器,其速度不高,故选用7级精度(GB10095-88) (2) 材料选择 由机械设计(第八九版)表10-1 小齿轮材料可选为40Cr(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取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相差40HBS。(3) 选小齿轮齿数,则大齿轮齿数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设计计算公式: (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值1) 试选载荷系数=1.32) 小齿轮传递的转矩=31760N.mm3) 取齿宽系数4) 查图10-25d齿面硬度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600Mpa ,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550Mpa .5) 查表10-5选取弹性影响系数=189.8 6) 由教材公式10-15计算应力值环数 N=60nj =609601(3836510=1.64710 N=7) 查教材10-23图得:K=0.95 K=0.98) 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应用公式(10-14)得: =0.95600=570 =0.9550=495 (2) 设计计算1) 试算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带入中的较小值得 =60.899mm2) 计算圆周速度V 51.764mm 0.849m/s 当量齿轮的齿宽系数。 =29.755mm =0.5753) 计算载荷系数 由表10-2的使用 系数=1 根据V=0.849m/s,7级精度查图表(图10-8)得动载系数=1.012 查图表(表10-3)得齿间载荷分布系数=1 由表10-4用插值法查得7级精度、小齿轮悬臂时,得齿向载荷分布系数=1.342. 由此,得实际载荷系数 =1.3584) 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得的分度圆直径,得 = 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2) 设计公式: (1) 确定公式内各计算数值1) 计算载荷系数 K=1.32) 计算当量齿数 由分锥角, 即: =21.02 =201.953) 由教材表10-17查得齿形系数 由图10-18查得应力校正系数 4) 由教材图10-24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5) 由图10-22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K=0.85 K=0.886)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由式10-14得 = =7) 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大齿轮的数值大,选用大齿轮的尺寸设计计算.(2)设计计算 = 1)调整齿轮模数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圆周速度V: 齿宽b: 2) 计算实际载荷系数 . 根据V=0.397m/s,八级精度,由图10-8查得动载系数. 直齿锥齿轮精度较低,取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由表10-4用插值法查得。 则载荷系数为: 3)由式(10-13),可得按实际载荷系数算得的模数为: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模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承载的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取决于齿轮直径。按GB/T1357-1987圆整为标准模数,取m=2mm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要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d=61.792mm. 4) 计算齿数: 小齿轮齿数 z=30.896 , 取z=31 , 那么大齿轮齿数z=3.131=96.1,取=96. 4、计算几何尺寸(1) 计算分度圆直径: d=62mm d=192mm(2) 计算分锥角: = (3) 计算齿轮宽度b: 取(7) 主要设计结论: 齿数、,模数m=2mm,压力角,分锥角,变位系数,齿宽。选用7级精度,小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5、 轴的设计计算 5.1输入轴(4轴)的设计 1、求输入轴上的功率、转速和转矩 =1.042 kw =313.3r/min =31.76N.M 2、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已知高速级小圆锥齿轮的平均分度圆直径为 则 圆周力、径向力及轴向力的方向如图二所示 图四、输入轴载荷图 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先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根据机械设计(第九版)表15-3,取,得 mm 输入轴的最小直径为安装联轴器的直径,为了使所选的轴直径与联轴器的孔径相适应,故需同时选取联轴器型号。联轴器的计算转矩,查机械设计(第九版)表14-1,由于转矩变化很小,故取,则 =1.3X31760=41288N.mm 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14-4,选LT4型弹性套柱联轴器其公称转矩为63N.m,而电动机轴的直径为28mm所以联轴器的孔径不能太小。取=28mm,半联轴器长度L=82mm,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为60mm。 4、轴的结构设计(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见图五) 图五、输入轴轴上零件的装配(2) 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1) 为了满足半联轴器的轴向定位,12段轴右端需制出一轴肩,查机械设计表15-2,故取23段的直径。左端用轴端挡圈定位,12段长度应适当小于L所以取=60mm2) 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因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故选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13-1中初步选取0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30307,其尺寸为 35mm80mm22.75mm所以而=22.75mm这对轴承均采用轴肩进行轴向定位,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13-1查得30307型轴承的定位轴肩高度,因此取3)取安装齿轮处的轴段67的直径;为使套筒可靠地压紧轴承,56段应略短于轴承宽度,故取=22mm,4)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20mm。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及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油的要求,求得端盖外端面与半联轴器右端面间的距离,取=50mm。5) 锥齿轮轮毂宽度为40mm,为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取由于,计算得,故取(3)轴上的周向定位圆锥齿轮的周向定位采用平键连接,按由机械设计(第九版)表6-1查得平键截面,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45mm,同时为保证齿轮与轴配合有良好的对中性,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同样,半联轴器处平键截面为与轴的配合为;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由过渡配合来保证的,此处选轴的尺寸公差为k5。(4) 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取轴端倒角为,轴肩处的倒角可按R1.6-R2适当选取。5、求轴上的载荷(30307型的a=16.8mm。所以俩轴承间支点距离为124mm 右轴承与齿轮间的距离为62mm。)(见图四)载荷水平面H垂直面V支反力F弯矩M 总弯矩=100970.1N.mm扭矩T =49.24N.M 6、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根据图四可知右端轴承支点截面为危险截面,由上表中的数据及轴的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取,轴的计算应力为= 16.44Mpa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5-1查得,故安全。5.2输出轴(轴)的设计 1、求输出轴上的功率、转速和转矩 =0.951 kw =25.5r/min =356.16N.M 2、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已知大斜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而 圆周力、径向力及轴向力的方向如图六所示 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先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根据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5-3,取,得 输出轴的最小直径为安装联轴器的直径,为了使所选的轴直径与联轴器的孔径相适应,故需同时选取联轴器型号。联轴器的计算转矩,查机械设计(第九版)表14-1,由于转矩变化很小,故取,则 =1.3356.16=463.0N.M 图六、输出轴的载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14-4选LT7型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其公称转矩为500N.M半联轴器的孔径,所以取40mm,半联轴器长度L=112mm,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为84mm。 4、轴的结构设计(1) 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见图七) 图七、输出轴轴上零件的装配(2) 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1)为了满足半联轴器的轴向定位,1段轴左端需制出一轴肩,故取2段的直径=45mm,1段右端用轴端挡圈定位,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为了保证轴端挡圈只压在半联轴器上而不压在轴的端面上,故1段的长度应比略短些,现取。2) 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因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故选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45mm,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13-1中初步选取0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30309,其尺寸为,因而可以取。右端轴承采用轴肩进行轴向定位,由机械设计课程表13-1查得30309型轴承的定位轴肩高度,因此取mm。3) 齿轮左端和左轴承之间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齿轮轮毂的宽度为51mm,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此轴段应略短于轮毂宽度,故取50mm,齿轮的轮毂直径取为50mm所以50mm。齿轮的右端采用轴肩定位,轴肩高度,故取,则轴环处的直径为=56mm。轴环宽度,取。4) 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20mm,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及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油的要求,求得端盖外端面与半联轴器右端面间的距离故5) 齿轮距箱体内比的距离为a=16mm,大锥齿轮与大斜齿轮的距离为c=20mm,在确定滚动轴承的位置时应距箱体内壁一段距离s=8mm。可求得53.25mm,由,算得72mm (3)轴上的周向定位 齿轮、半联轴器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连接,按由机械设计(第九版)表6-1查得平键截面,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50mm,同时为保证齿 轮与轴配合有良好的对中性,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同样半联轴器与轴的连接,选用平键,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由过渡配合来保证的,此处选轴的尺寸公差为m5。(4) 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取轴端倒角为,轴肩处的倒角可按R1.6-R2适当选取。 5、求轴上的载荷 根据轴的结构图做出轴的计算简图,在确定支点时查得30309型的支点距离a=21.3mm。所以作为简支梁的轴承跨距分别为L1=57.95mm,L2=115.9mm。做出弯矩和扭矩图(见图六)。由图六可知齿轮支点处的截面为危险截面,算出其弯矩和扭矩值如下:载荷水平面H垂直面V支反力F弯矩M 总弯矩=155050N.mm扭矩T =390.92N.M 6、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及轴的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取,轴的计算应力=16.9mpa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由机械设计(第九版)表15-1查得,故安全。 7、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1) 判断危险截面由弯矩和扭矩图可以看出齿轮中点处的应力最大,从应力集中对轴的影响来看,齿轮两端处过盈配合引起的应力集中最为严重,且影响程度相当。但是左截面不受扭矩作用故不用校核。中点处虽然应力最大,但应力集中不大,而且这里轴的直径比较大,故也不要校核。其他截面显然不要校核,键槽的应力集中系数比过盈配合的小,因而该轴只需校核齿轮右端处的截面。(2) 截面右侧校核 抗弯截面系数 抗扭截面系数 截面右侧弯矩 截面上的扭矩=390.92N.M 截面上的弯曲应力 截面上的扭转切应力 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表15-1查得 截面上由于轴肩而形成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及按机械设计(第九版)附表3-2查取。因,经插值后查得 又由机械设计(第九版)附图3-2可得轴的材料敏感系数为 故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为由机械设计(第九版)附图3-2的尺寸系数,扭转尺寸系数。轴按磨削加工,由机械设计(第九版)附图3-4得表面质量系数为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即,则综合系数为1.612.801.26又取碳钢的特性系数为 计算安全系数值故可知安全。(3) 截面左侧 抗弯截面系数 抗扭截面系数 截面右侧弯矩 截面上的扭矩=406.5N.M74326.9 截面上的弯曲应力4.48MPa406500截面上的扭转切应力12.22MPa过盈配合处取 则故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为又取碳钢的特性系数为计算安全系数值 故可知安全。5.3中间轴(5轴)的设计 1、求输入轴上的功率P、转速n和转矩T =101.1r/min =97.48N.M 2、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已知小斜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N 已知圆锥直齿轮的平均分度圆直径 圆周力、,径向力、及轴向力、的方向如图八所示 图八、中间轴受载荷图 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先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0Cr(调质),根据机械设计(第九版)表15-3,取,得 ,中间轴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滚动轴承的直径和 4、轴的结构设计(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见图九) 4 图九、中间轴上零件的装配(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25mmX62mmX18.25mm1)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因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故选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13.1中初步选取0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30305,其尺寸为,。 这对轴承均采用套筒进行轴向定位,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13.1查得30305型轴承的定位轴肩高度32mm,因此取套筒直径32mm。30mm25mm2)取安装齿轮的轴段,锥齿轮左端与左轴承之间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锥齿轮轮毂长,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端面,此轴段应略短于轮毂长,故取,齿轮的右端采用轴肩定位,轴肩高度,故取,则轴环处的直径为。3)已知圆柱斜齿轮齿宽,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端面,此轴段应略短于轮毂长,故取。4)大锥齿轮与大斜齿轮的距离为c=20mm,在确定滚动轴承的位置时应距箱体内 壁一段距离s=8mm。则取 (3)轴上的周向定位 圆锥齿轮的周向定位采用平键连接,按由机械设计(第九版)表6-1查得平键截面,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20mm,同时为保证齿轮与轴配合有良好的对中性,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圆柱齿轮的周向定位采用平键连接,按由机械设计(第九版)表6-1查得平键截面,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40mm,同时为保证齿轮与轴配合有良好的对中性,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由过渡配合来保证的,此处选轴的尺寸公差为k6。(4)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取轴端倒角为,轴肩处的倒角可按R1.6-R2适当选取 5、求轴上的载荷 根据轴的结构图做出轴的计算简图,在确定支点时查得30305型的支点距离a=13mm。所以轴承跨距分别为L1=38.6mm,L2=68.64mm。L3=70.25mm做出弯矩和扭矩图(见图八)。由图八可知斜齿轮支点处的截面为危险截面,算出其弯矩和扭矩值如下:载荷水平面H垂直面V支反力F弯矩M 总弯矩=171853N.mm扭矩T =101.88N.mm 6、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及轴的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取,轴的计算应力为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调质),由机械设计(第九版)表15-1查得,故安全。6、 轴承的校核6.1输入轴滚动轴承计算35mmX80mmX22.75mmm 初步选择的滚动轴承为0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30308,其尺寸为,轴向力 , ,Y=1.9,X=0.4载荷水平面H垂直面V支反力F则 N,N则各部分的径向力:则542.3N685.95Ne则,0.4x680.3+1.9x685.95=1575.4则 2060.9N 故合格。6.2中间轴滚动轴承计算599.6N 初步选择的滚动轴承为0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30305。轴向力 , ,Y=2,X=0.4载荷水平面H垂直面V支反力F则 则 则 则 则 则故合格。6.3输出轴轴滚动轴承计算919.8N 初步选择的滚动轴承为0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30309. 轴向力 , ,Y=1.7,X=0.4载荷水平面H垂直面V支反力F1656.9N2695.9则 则 792.9N1712.7N则 则 2695.9N则 0.4X1656.7+1.7X1712.7=3574.3 则故合格。七、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7.1输入轴键计算 1、校核联轴器处的键连接 该处选用普通平键尺寸为,接触长度 ,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则键联接的强度为: 故单键即可。 2、校核圆锥齿轮处的键连接 该处选用普通平键尺寸为,接触长度,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则键联接的强度为: 故合格。7.2中间轴键计算 1、校核圆锥齿轮处的键连接 该处选用普通平键尺寸为,接触长度,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品牌塑造的策略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科学技术新发展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工程师资格考试平常心态应对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模块化复习试题及答案
- 药品研发伦理问题探讨试题及答案
- 解析医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走进2025公共营养师考试核心内容试题及答案
- 颜色水果测试题及答案
- 宝宝情景测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职业能力提升途径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中班韵律《阿凡提寻宝记》课件
- 海面之下:海洋生物形态图鉴
- 【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状况调研探析报告9900字(论文)】
- 手卫生与无菌操作
- 质量经理能力培训课件
- 《办公室用语》课件
- 光伏并网前单位工程验收报告-202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研究生
- 除湿防潮施工方案
- 基于PLC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