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律研究之“绪论”一部完整的中国通史,必须包括中国各少数民族史,这已是史家的共识。同样,一部中国法制史,如果只是津津乐道于华夏“正统”王朝立法建制的辉煌成就,而对各少数民族政权,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建政权的法制漠然置之,或视其为华夏王朝法制的附庸,那么,这部中国法制史就是残缺不全的。或者说,它不能算作一部真正的中国法制史。;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大致可作南北之分。从某种意义上崐讲,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地位较南方突出。他们多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素以勇猛、强悍著称,曾多次入主华夏建立统治全国的政权,或控制中国北方,与南方汉族政权长期并存。从西晋末年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在中原建立十六国,到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从辽、金、西夏与两宋的长期对峙,到元朝和清朝的“大一统”政权,历时近千年之久,几乎占了整个封建时代一半的时间。 在入主中原之前,北方少数民族大多已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创立了富于特色的游牧民族文化。他们大多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记录成文的习惯法规范或成文法典。诸如契丹族在耶律阿保机为部落联盟首领时的“籍没之法”;女真族在十一世纪初石鲁联盟时代的“条教”;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时编纂的大扎撒等。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虽然受到源远流长的华夏正统法文化的冲击和融汇,但仍然顽强地固守自己的领地,凭借本民族在国家政权中占居统治地位的优势条件,对国家立法建制以至整个社会生活发挥影响,使这些政权的法制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 然而,正是这些富于多元化特色的法制融入,为儒家思想束缚下步履蹒跚的中国法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才使中国古代立法建制创造出世人注目的辉煌,中华法系才会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而跻身于世界大法系之列。 可是,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中国法制史论著,除对北魏、元朝和清朝法制稍微注意外,五胡十六国、辽、金、西夏、蒙古汗国、后金等少数民族占居统治地位政权的法制,备受冷落,或只字未提,或一笔带过,或基于“华夏正统”的观念,只是对其中野蛮残酷的内容痛加挞伐,却置其法制上的建树于不顾。至于有关少数民族法制史的专著,则基本上是空白。 这种状况,显然与少数民族政权法制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称。因此,全面、系统地探讨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立法建制活动及其经验教训,无疑是民族学和法学理论工作者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有鉴于此,笔者在完成国家“七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中国法制通史之宋辽金卷-金朝法制撰稿任务后,对所搜辑的大量金律资料进一步作了深入的探索和考察,汇纂成此书,力求反映金朝立法建制的全貌,期望对民族法制史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 在中国古代各少数民族中,女真族尤以历史悠久著称。其先世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受周王室册命的肃慎。后来,肃慎部族在汉魏晋时期被称为挹娄,北朝称之曰勿吉,隋唐称靺鞨,五代始将黑水靺鞨称为女真。到十一世纪时,以靺鞨为主体,吸收不同祖源、语系的氏族部落形成的女真族,在“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流域)间崛起。自公元1115年建立国家政权后,相继吞并辽朝和北宋,在中国北部建立了长达一百二十年较为稳固的统治。 在此期间,女真族以开放的恣态,吸收和融合了汉族及其他各族文明的精华,促进了本民族的飞跃发展。同时,对异族文化博采兼纳,又使女真文化获得了丰富的滋养,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多元文化。女真文化与中原文化双向渗透的结果,形成以儒家思想居主导地位的多元一体的金文化。可见金文化并非同时并存的宋文化的附属,而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金文化应与宋文化并列于“正统”地位。 儒家思想在金代社会意识形态中主导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金建国之初,女真“旧俗”尚支配一切,占居上风。到熙宗时,金朝在中原的统治基本稳定,统治者开始提倡尊孔崇儒。在世宗、章宗时期,儒家思想已成为金统治的思想基础,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儒学的精神原则成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儒家的忠孝观念被奉为调整君臣上下和家庭、宗族关系的准则。少数民族在礼俗、丧葬、文体、游艺、岁时杂俗乃至心理素质等深层文化中,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华夷同风”的文化积淀。 有金一代,中国古代的各种思想灿然皆备,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佛教、道教尤为盛行。儒家思想之所以独占鳌头,成为金朝统治思想的核心和主体,乃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金崇奉的儒家思想,已不同于先秦和汉代的儒学,而是继承北朝以来兴起的新儒学。这种新儒学不尚虚名,注重博实,敢于摒弃“贵华夏,贱夷狄”等陈腐观念,敢以北方王朝自重,以“正统”自居,完全适合金王朝力图在当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树立“正统”形象的需要,因而受到统治者的青睐。 此外,金统治者崇儒还缘于维护自己统治地位的现实目的。世宗即位后,鉴于女真贵族集团内部不断发生争权夺利的血腥事件,熙宗、海陵王相继死于暴力政变,遂大力宣扬和提倡儒家忠孝观念,特别强调忠君,把忠君思想作为调整君臣关系的法宝,要求臣僚“惟忠惟孝,匡救辅益,期致太平”(金史-纥石烈良弼传),告诫臣民不要做有亏忠节的事。 金统治者带头尊孔崇儒,使女真人皆以学习华夏文化为荣,汇成一股学习华夏文化的潮流。以儒学为核心的汉文化逐渐为女真人普遍接受。儒家思想成为汉、女真人等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 各民族共同思想基础的确立,推动了金代政治经济制度改革和封建文化的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三 在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氛围中,金朝立法上采唐辽宋之制,参以女真传统习惯法,形成具有多元特色的法崐,并对元朝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金朝第一部成文法规熙宗皇统新制,就是以本朝旧制为基础,兼采隋唐之制,参辽宋之法汇纂而成。此后,海陵王正隆续降制书、世宗军前权宜条理、大定重修制条等法规,都是修订皇统以来历代法规基础上颁行的。集金代立法之大成的泰和律令敕条格式更是以唐律疏义之翻版。它不仅是金朝的一代成法定规,其效力还及于元初。“元兴,其初未有法守,百司断理狱讼,循用金律” (元史-刑法一) 直到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始禁用金泰和律”( 元史-世祖本纪)。从蒙古汗国太宗六年(1234年)灭金而沿用金律,至此已三十七年时间。而且,金律的效用并未因元世祖一纸禁令而中止。世祖下令禁用金律时,并未颁行一部足以代替泰和律的成规定制。以致至元十六年(1279年),御史中丞崔仍建言:“宪曹无法可守,是以奸人无所顾忌,宜定律令以为一代之法”。(新元史-刑法志)在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颁布至元新格后,元成宗于元贞二年(1296年)以“律令,良法也,宜早定之”(新元史-刑法志),命参知政事何荣祖等更定律令。但新律直到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仍未颁行。时中书省臣上疏:“律令者,治国之急务,当以时损益。世祖有旨,金泰和律勿用,令老臣通法律者参酌古今,从新定制,至今尚未行。臣等谓律令重布,未可轻议。请自世祖即位以来所行条格,校雠归一,遵而行之。”(新元史-刑法志)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大元通制告成,才最终取代了泰和律的地位。可见,在中国法制史上,金律和两宋法律共同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四 关于研究金律的资料问题。 金代律典法规早已亡佚不传。我们只能从散见于历史典籍中的法制资料,勾勒出金王朝立法建制之概貌。 作为二十四史之一的金史一百三十五卷,乃是可资参阅的基本史籍。金史系元代官修的一部正史。其依据是金朝史官编纂的诸帝实录和国史,并以金人刘祁的归潜志、元好问的中州集和壬辰杂编、王鹗汝南遗事等著作参证补遗,内容详实而可靠。正如四库总目提要所论:金代“制度典章,彬彬为盛,征文考献,具有所资。”而且,金史成书前,已有不少史家对金朝史实做了大量的考订整理工作,“相承纂述,复不乏人”,为修成金史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四库总目提要说,“元人之于此书,经营之久,与宋、辽二史取办仓卒者不同”,对金史赞誉有加,称该书“首尾完密,条例整齐,约而不疏,赡而不芜,在三史之中,独为最善。”清人赵翼亦指出:“金史叙事最详核,文笔亦极老洁,迥出宋、元二史之上,”谓为“良史”。(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七) 此外,题为“淮西归正人宇文懋昭撰”的大金国志、宋人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洪皓的松漠纪闻等,亦是研究金律的重要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商务印书馆于1972年出版了叶潜昭先生的学术专著金律之研究。该书以宋朝律博士傅霖所撰刑统赋之疏解,及元典章为依据,参照唐律疏议,对金泰和律的条文进行了“复旧”,为金朝法制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对弥补金代法规亡佚造成的资料阙如作了有益的探索。其研究方法和视角独特而新颖,给人以启迪。 然而,金律之研究所“复旧”的金律,只是颁行于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五月之泰和律义。该律典虽然堪称金朝立法的主要成果,却不能反映此前近九十年间金律发展演变的历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课《草原人家》教学设计1
-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斑鸠调》教学设计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教案设计
- 高企研发费用培训
- 2024北京通达资产管理集团公司社会化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 2024兵器装备集团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3.2《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 2024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河南高职单招职测模拟题库及答案解析(共100道试题)
-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 双减作业分层设计-四年级语文下册分层作业设计案例13《猫》含答案
- 机动车登记翻译(适用于出国资料)
- 感染性休克指导课件
- 监控系统维护合同正式版
- 行政管理工作流程优化方案
- 外研社小学一年级下册英语期中试卷
- 鼓式制动器毕业设计
- 神华准能“一步酸溶法”粉煤灰生产氧化铝焙烧炉的选型研究
-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流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