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水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doc_第1页
常州市水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doc_第2页
常州市水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doc_第3页
常州市水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doc_第4页
常州市水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者】周旭东,(199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务工程专业本科生,男,联系电话邮箱,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108信箱,邮编:211100【指导老师】陈元芳,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党委书记,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参考文献】1蔡不忒.常州水污染治理方案研究.J.城市环境与生态,1993,112胡建平.苏锡常地区地质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地质.1996,205-2103钱正英.中国水利工作新理念.J.河海大学报,2004.05,2444周徐海 王宁 郭红岩.农业非点源潜力指数系统(APPI)在太湖典型区域的应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08,1029-10345张丹 刘明东.常州市水环境整治一期工程设计.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046李定龙.武进区漕桥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规划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05,8-107吴季松.水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深化.J.中国水利,2002.07,358邢化峰.对解决跨行政区域水污染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环境管理学院学报,2004.06,88-899陈建忠.常州现代制造业引资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8.07,212-214Changzhou water environm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analysisZhouXuDong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Abstract:Changzhou at the triangle downstream,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traffic developed, dipping dense. With the city construction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ngzhou water resources situation appear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Water pollution formation reason is various, and aiming at changzhou special geographic, how should we analyze water pollution formation reasons? Aiming at changzhou speci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how should we go from a large Angle of mastering the changzhou water environment, and the existing status, step to how to adjust the effective to solve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s? This article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data analysis, material reference, field trips, and ShuiWenJu leadership discussion way, and summarizes changzhou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s occur each cause, and how to control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s of changzhou city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Key words: changzhou, The water environme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常州市水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周旭东 陈元芳(指导老师)(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务工程 南京 211100)摘要:常州市地处长三角下游,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发达,水网密集。伴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常州市水资源情况出现了水环境污染问题。水污染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针对常州特殊的区位,我们该如何剖析水污染形成原因?针对常州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我们应如何去从大角度上掌握常州市水环境存在现状,并怎么去调整步伐,以有效地来解决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呢?本文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资料引用,实地考察,与水文局领导座谈等方式,总结出了常州市水环境问题发生的各项原因,并对如何去治理常州市水环境问题提出一些整改性建议。关键字:常州;水环境;现状;对策正文:常州市地处长三角下游,毗邻上海、南京、苏州,拥有极为便利的地理区位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常州市从80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工商业、服务业迅猛发展,旅游业也加快了前进的脚步。然而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经济社会的建设必然会牺牲一些环境利益【1】。常州市域水网密集,河流规模小,环境容量低【2】,因此应对河流自身应对水污染的能力较之于其它市县较差。因此近年来,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常州市水文环境呈现着恶化的趋势,水污染的治理是摆在水文工作单位,摆在市政府及其行政环保部门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61、 常州市水文分布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水污染形成原因,水资源利用状况,必须对该城市的水文分布有所了解,要结合城市气候、城市布局、城市功能分区进行仔细分析。而水文分布是与水环境状况联系最为紧密的一方面。常州市水文分布以“江河湖库”为主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地理位置处于长江下游地区,北靠长江,南临太湖,濒临东海,使得常州市拥有复杂的水网结构,各环境之间的联系也是相当的密切。江:长江,是常州市市区主要的饮用水源取水口,对常州市的饮用水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河:以京杭运河为主干线连接起各条河流,是保证常州市内水流沟通,保证防洪顺利进行的最重要一线;湖:太湖、长荡湖、滆湖是常州市水域面积最大的三大湖泊,是调节常州气候环境,保证泄洪蓄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库:常州市郊区金坛溧阳地处丘陵地段,地形优势使得该地区拥有优越的水库建设条件,保证了郊区饮用水的来源。2、 常州市水功能新分区不同的河流,河流不同的用途对水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常州市河流众多,水网分布密集,河道的功能分区不尽相同。常州市主干河道的水功能基本可以分为航运、供水、防洪以及景观3四个部分。京杭运河以其古老的历史、宽阔的河道以及连接苏锡常的独特地理位置,承担了常州市内的大部分水运航运功能,是沟通江浙沪的重要河流;同时其连通了新孟河、德胜河等大小河流与其组成了常州市市区内水环境的连接整体,使得供水系统区域完善,此外宽阔的水域面积是预防常州洪涝灾害的最有效的保证。另外随着常州市政府以及水环境保护部门为了更好的发挥河道优势,组织了河岸整治活动,建设了沿河的景观带,三河三园地区最先取得了圆满的效果,促进了河流新功能的转型以及旅游业的发展。郊区地形的分布状况、水库的分布缓解了常州郊区的防洪压力,滆湖、长荡湖、天目湖的存在也是将市区的防洪压力分担,尽管常州地处亚热带,在长江汛期,在热带风暴、台风集中的7、8月份常州市面临着艰巨的防汛任务,但近年来常州市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洪涝灾害。因此常州市水功能新分区做到了及时、准确、效用。3、 常州市水资源现状水资源型缺水与水质型缺水并存。常州市可分为三种类型区域:丘陵区、平原区、圩区,市属金坛溧阳位于丘陵地区,远离长江、京杭运河等取水水源地,主要补给依靠天然降水,因此在枯水年份会遇到比较大的水资源紧张,对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的影响会很大,属于水资源型缺水。平原区、圩区水网密布,调蓄能力强,一般不会出现水资源的匮乏,但水质型的缺水日益严重。地处上游的城北工业园区的发展使得沿河沿江的水污染恶化,京杭运河周边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常州市水网结构之内绝大部分水功能区水质评价不过关。在2010年常州市区水功能区水质评价中,111个水功能区优于和达到水功能区目标水质的仅有9个,占8.1%,129个监测断面中,V类水及劣V类水分别占18.6%和62.8%,总共占81.6%。水质型缺水使得常州市饮用水处理难度加大,成本增加。4、 常州市水污染类型工业废水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农业污水污染;常州市市区以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为主,城北工业园区地处新孟河、德胜河上游,对下游城区的影响可见一斑,而城区近年的发展,人口数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然而管网的建设,城市规划发展的缺陷使得生活污水在短时间内不能得到根治。金坛市、溧阳市地处郊区丘陵,是常州市农业生产基地,然而小规模生产的模式使得农药化肥的流失严重,造成了水环境污染。5、 常州市水污染形成原因(1) 污染源得不到控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排现象严重。由于常州市工业发展优先于水管网建设,一些企业的工厂废水没能接入管道,导致废水经过简单处理之后就直接排放到河流之内。之后规划的进一步发展,工厂管道接入废水处理管道,但由于污水处理费较高,使企业承担着不少的污水处理压力,便出现了一些偷排直排的现象。生活污水的处理较之于工业废水更为麻烦,一方面是生活污水普遍存在,一些较为古老的村落地下水网建设不合格,导致接管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中含污复杂,雨污分流管道没有能够做到位,其中还含有一定的工业废水含量,因此处理生活污水所需技术要更为全面,更为安全。可见污染源的肆意排放对于水处理工艺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处理成本,这使得水污染防治与处理面临一定困难。(2) 常州市水网系统复杂交错,水网密度高,河流规模小,水环境容量小2,治理效果的体现要通过全流域的一齐努力才能实现。然而由于实现可能性不大,现今的流域水污染整治仅仅停留在闸内整治上,即只能在一定的流域范围之内才能采取专项的整治措施,也许短时间内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开闸放水之后,随着水系的连通,该区域性的水环境便随着整个流域一齐变化。同时较小的水环境容量也使得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这使得河流自然应对水污染的能力下降,然而自然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处理措施。(3) 城市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整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苏锡常地区作为江苏省发展速度最快,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对江苏、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建设城市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常州作为该三市中起步较晚的一个,面临的压力更为沉重。常州建设初期,将城北工业园区提在很重要的发展地位上,重工业的聚集使得环境承受在一定时间内达到了极限,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实施常州市积极促进工业转型,改良生产工艺,但这些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为了匹配这部分损失,企业就会在废弃物排放方面下一定功夫,偷排直排便更加普遍。此外政府的重视程度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水环境的发展。正是因为政府在常州市发展前段时期倾斜力放在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上,导致了水环境的预防被忽视,水环境整治则变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要素。随着政府重视程度的增加,水文事业投入的加大,水环境整治在近年得以健康迅速发展,但相对于常州市现在所面临的状况,水文事业所要走的道路还很长。(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很大,政策实施困难大4。80年代之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推广,金坛溧阳普遍实行包产到户,这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但包产到户的实施割裂了集体力量的管理,由此引发的农药化肥污染以及其他农业废弃物肆意向水体抛弃,而往往是这些不经任何处理就向水体排放的农业污染物导致严重的水体毒化。然而在水环境治理的实际操作中几乎看不见有关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举措,更没有像“零点行动”那样富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治污行为发生。(5) 市民的环保意识较差,市政环保宣传亟需加强。常州市市区的建设过程中并没有特殊强调环保意识的培养,因此市民的环保意识节水爱水意识没有得到很强的补充。此外由于政府侧重点在于经济发展在于城市建设,没有对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给予足够的重视,宣传、媒体影响没有做到深入人心。然而水环境的整治必须是需要从政府到市民上下一齐努力,企业和家庭各个社会组成部分贡献自己力量才能取得最后的成效。6、 常州市目前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措施:2006年常州市专门做了城市水环境治理5。在市区内,首先进行节污,加大污水废水的治理,扩大污水处理力度,并建设管网。06-09年进行清淤工程,疏浚水系、沟通水系,对难治理的河段进行填埋。现阶段,常州市每条河段都有人进行管理,定期打捞垃圾,关闭了一批明显高排量的工厂。据监测,2009年常州市武进港、太滆运河、漕桥河等三条入湖河道主要水质指标改善明显,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年平均浓度分别5.8、1.82和0.222毫克/升,比上年分别下降4.9%、19.9%和6.8%,漕桥河已稳定达到五类,武进港、太滆运河除氨氮略超五类外,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稳定达到五类。二是11个太湖流域考核断面中9个达标,比上年增加3个,达标率上升27个百分点。三是主要湖泊水质均有改善。竺山湖总氮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10%,湖体平均藻类密度下降64%,未大规模爆发蓝藻。滆湖、长荡湖总氮平均浓度分别较上年下降6.3%和23.3%;溧阳市天目湖总氮平均浓度较上年下降3.8%,符合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四是市河水质明显提升。常丰河等6条新增整治市区河道实现了“不黑不臭,管理到位”的目标,已整治的翠竹新村内河等46条河道水质实现进一步提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及总磷平均浓度分别比上年下降了8.0%、13.2%和11.3%,河道生物多样性得到逐步恢复,并开通了关河、北塘河、老藻港河“三河三园”水上旅游线路。水是有灵性的,要回归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原貌最根本的就是积极的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中常州本土企业黑牡丹(牛仔裤产业)产业调整后取得的效果最为显著。目前造成企业不达标排放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技术水平低,而是污水处理的工艺复杂,成本太高6。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化肥的过度使用,我国的化肥用量几乎是发达国家的5到6倍,当然现在我们也看到了解决面源污染的曙光万顷良田,对农田进行集中管理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7、 常州水污染治理方案提议(1) 政府参与水环境的整治7。城市水系污染治理涉及面广,不但涉及到居民,还涉及到外地人员,涉及到部队系统,涉及到少数民族,也会涉及到权利持有者的利益【8】。因此单靠水利部门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即使再加上环保部门,力量依然是苍白无力的。需要政府部门的的强力支持,市政府也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没有一个强大政府的支持,许多强制性措施就难以行得通。要通过政府参与对一些难以取缔的重污染企业,河流上游的污染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2) 制定详细的规划,走有计划发展之路。水污染治理如同城市建设一样需要有一个详细准确的规划来指导水环境治理的进程。常州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颁布在整体上指导了常州市全市经济社会和有关行业发展五年规划,水文局制定颁发的常州市城市水环境治理规划为水环境治理规划指明了前路。(3) 优化城市设计,规范城市化布局,将污水进行接管处理,实施雨污分流。常州市市区由于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市区开始出现地面沉降,市区平均沉降达80公分,其中部分沉降漏斗区最大沉降已超过1米【2】。因此市区内部建筑的承建设计必须要考虑土地承受力的因素。此外一些功能区比如工业园区,集聚性厂区的选址也要考虑取水方便性,企业生产对水环境的影响程度等等各方面的要求。此外对新城区厂区、生活污水排放小区要进行水网接管处理,对城中村进行管网铺设,杜绝工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关于管道铺设,常州市在实施雨污分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为雨水污水的混合会导致污水处理量增加,提升了污水处理成本,减缓了污水处理速度,因此实施雨污分流,铺设雨污分流管道也是有效进行水污染整治的举措。(4) 重新护岸,建设景观河道,完成河道功能转型【3】。目前常州市的主干河道还是以防洪、供水为主要功能,因此对河流的水质没有提出多高的要求,而为了将常州市建设成为适宜百姓居住的城市,完成河道功能转型时必须的。其中包括修缮河堤,在乡村河堤上种植植被,预防水土流失;城区河流上建筑混凝土堤坝,一是提升其防洪性能,二是排除企业隐藏的偷排出口。优美的景观河道建设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民,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环保意识。(5) 工程保障措施,加强水资源调度,沟通各支水系,使死水复活。实施水利工程调度,增加水流量,降低水环境污染浓度,加速河流水源沟通。常州市在水利工程调度方面已经采取了不少的工作,引江济太工程的实施,缓解了太湖蓝藻事件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将沿河的污染稀释,降低了污染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此外由于工程建设的规划不合理,城区内部出现了不少死水沟,这些水沟由于得不到活水冲刷,最后往往变成臭水沟,因此沟通水系,排除死水的出现,让死水复活也是建设新的水环境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元素。(6) 建设水利信息化工程,积极推进数字水利建设7。进一步完善骨干网络建设,建成覆盖全市水利系统的高效、安全的信息高速通道,建设计算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通过数字水利对各重要检测区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及早发现及早进行整治。同时数字水利的建设对防洪抗灾,对水利数据的采集等也有很大的作用。(7) 生产工艺提升,产业结构调整。要想从根源上治理水污染现象必须从工厂源头抓起,必须让工厂采取措施,提升自己的制造工艺,减少能源消耗,优化水循环利用措施【9】,减少污水排放,尽管在短期内会增加工厂的成本,但长期实施下来于工厂自己、于社会环境均有利。此外常州市要抓住机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过去的几十年,常州已经迈出了从纺织向服装过渡的一大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另外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8) 加强公民参与的力度,搞好大众教育。河道管理部门应建立与沿线居民的沟通渠道,定期访问居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