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站一体化电源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页
35kV变电站一体化电源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2页
35kV变电站一体化电源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3页
35kV变电站一体化电源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4页
35kV变电站一体化电源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5kV变电站一体化电源改造工程三措一案 电力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元月目 录一、工程概述3二、组织措施4三、安全措施63.1 安全管理目标63.2 安全工作程序63.3 安全措施7四、技术措施75、 施工方案94.1交流系统改造94.2直流系统改造106、 附图:主控室屏柜现场照片12七、一体化电源屏位平面布置图17一、工程概述项目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和指导项目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及风险管控过程管理,明确各岗位职责,实行绿色施工,做好环境保护,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现场布置条理化、机料摆放定置化、作业行为规范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的总体要求,保障作业人员和设备财产安全,实现工程安全目标,制定本方案。停电内容根据唐山技改要求,公司承包的施工项目制定。根据变电站35kV交直流情况进行编制。停电计划需经运维检修部、调度部门批准后执行。本站原有直流充馈电屏1面、蓄电池屏2面、交流屏1面,放置于主控室内,综保后台为山东鲁能产品。更换35kV变电站一体化电源系统1套。直流系统:1面直流充电屏,1面直流馈出屏,蓄电池屏利旧;并新上1面直流电源远程监控屏,实现对直流系统的远程监测和控制。交流系统:2面交流进线屏,1面交流馈线屏,采用一套交流切换开关(ATS)实现2路进线电源自动投切。一体化电源系统为许继产品计划工期: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二、组织措施本工程按照项目部进行管理项目经理:李海云项目总工:李 梅 计财部施工计划报表: 井彬 供应部材料:张晨光 机械:宋洪林 运输:宋树军工程部安全:郝伟 质检:代双金资料:陈小明办公室外事及后勤周海燕试验班班长:翁建民 人数:0人保护班班长:黄宝友 人数:4人二次一班班长: 剧兆锁人数:6人一次一班班长:李会刚 人数:4人办公室:负责外事及后勤,共1人。工程部: 负责工程的管理、技术、质量、安全共4人。计财部:负责施工进度调整及报表,现场的财务管理,共2人。供应部:负责设备接受、材料供应,生活后勤,共2人。施工班组:负责电气设备的试验、安装、调试和设备传动,一次施工,二次接线工作,共12人。1、项目部各级人员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风险,人人尽心尽责,共同保证工作期间各项工作的安全、组织、技术措施贯彻落实。2、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工作票,加强危险点分析控制,遵守安全工作规程,确保安全、文明工作,并每天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工作期间改造人员要按照事先安排的每天工作任务、工期,抓紧工作,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改造和传动及投运。所有参加此项工作的人员必须按照分工做好改造工作现场监护和指导、保证质量、做好验收工作。3、提高工作质量和各班组人员的安全意识,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和安全措施票制度,必须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工作现场必须有专人进行全程监护。工作人员之间要团结协作、相互监督、互相提醒,多沟通,杜绝违章作业,杜绝现场人为事故。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遇有异常报警或突发事件时,要立即停止工作,确认异常报警或突发事件与自己的工作无关后,经监护人员同意,方可继续进行工作。认真执行安全工作票制度,做到无安全措施和技术交底不工作,工作内容不明确不工作。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设备安装说明书,编制设备检修技术措施。三、安全措施3.1 安全管理目标本变电站改造工程项目部贯彻安全文明生产的方针,在施工过程中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贯彻落实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做到“七不发生”,确保安全生产。贯彻执行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实施细则、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的控制力度,确保全过程管理严格、计划周密、措施得力、行为规范;做到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思想落实。填写运行单位工作票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停电、验电、作安全措施等)运行人员施工负责人等进行复查确定工作内容工作负责人向施工人员交待情况施工施工完毕后配合运行检查运行人员拆除安全设施恢复投运填写内容安全工作票明确分工技术交 底3.2 安全工作程序3.3 安全措施落实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遵守运行单位的有关规定和制度: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落实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根据工作票施工负责人、技术员、安全员及施工人员应会同运行人员检查工作区域各种安全措施是否齐全。二次线解开及接线前确保断开电源,不得随意甩动,不得触及带电部位,电动工具使用绝缘手柄。工作完毕,及时清理现场。现场遇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工作,保持现状,听从运行人员指挥。四、技术措施施工准备严格执行本公司“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中规定的内容,认真做好施工图审查、技术交底和其他技术保障工作。1、技术资料准备本公司项目部中工程部是技术文件的主管部门,负责有效技术文件(标准、规范、规程、作业指导书、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等)的发放、配备、选用和控制。对于一次性文件和资料,各职能部门采用“文件和资料收、发文记录”进行记录和传递,并按档案管理要求立卷。技术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按本公司“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2、施工图纸审阅在接收到项目法人或监理工程师根据合同文本提供的全部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后,由项目总工组织技术、质量、安全人员对施工图等设计文件结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进行认真审阅。审阅中发现的问题和疑点及时汇总整理成书面材料报项目法人和监理工程师,并主动同设计联系解决方案,落实设计交底时间。3、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及作业指导书的选用施工正式开工前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及其它相关技术资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贯穿并指导整个施工过程。另外,我公司根据多年来的施工积累以及借鉴国内的先进施工工艺和方法,已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作业指导书辅助体系,为各个施工阶段选用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和施工程序,用于规范和指导施工作业。此外,针对重要的分项工程,编写详细的一次性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技术措施,以确保技术、质量、安全等要素落实在每一个施工环节中。 作业指导书一览表 序 号作业指导书名称1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2一体化电源安装作业指导书3二次接线作业指导书4、施工技术培训为了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培养具有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的送变电施工队伍,保证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需要,在开工前,严格按照我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执行,做好施工技术培训工作。5、接地体间连接必须可靠。 6、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人员进行。五、施工方案5.1交流系统改造1、认真学习设备说明书的技术要求和相关安装标准,做好改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勘察现场,统计出线开关状态、屏柜位置、负荷的单双回电源情况。2、变电站交流系统交流屏出线开关情况统计表如下:交流屏开关编号出线名称开关状态JK1室内照明合1#主变风冷合1#35kV端子箱合充电机电源合502及302交流照明合2#变控制屏交流电源合10kV501进线柜合10kV511进线柜合UPS电源合3、安装1#、2#交流进线屏,敷设所变至1#交流进线屏的交流进线电源电缆及交流进线屏至交流馈出屏电缆,敷设自所变检修电源箱至UPS、直流充电机电源电缆并核相接入临时电源。4、停35kV所变一小时,连接所变至新1#交流进线屏电缆,检查绝缘,送35kV所变。5、逐一将原交流屏内出线电缆解开,做好标记,区分好相序,用胶布包好,然后拆除,最后拆除原交流屏。6、安装新交流馈线屏,按图纸及方案所示将(除UPS及直流充电机电源)所有交流负荷无遗漏的依次接入新交流馈线屏。7、所有出线核相正确、低压电缆恢复送电。8、将UPS及直流充电机电源临时交流电源停电,正式电源接入新交流馈线屏,核相正确、恢复送电。5.2直流系统改造1、认真学习设备说明书的技术要求和相关安装标准,做好改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勘察现场,统计出线开关状态、馈出屏柜位置、负荷的单双回电源情况。2、变电站直流系统直流充馈出屏出线开关情况统计表如下:直流充馈出屏开关编号出线名称开关状态负荷单双路情况HK1UPS电源、远动屏电源合单HK210kV4号母线合闸I合双HK310kV4号母线合闸II合双HK435kV合闸合单KK110kV4号母线操作I合双KK110kV4号母线操作II合双KK11#主变保护合单KK1主变控制合单KK110kV5号母线操作合单KK1302端子箱合单KK110kV5号母线合闸合单KK12#主变保护合单3、在设计图纸所示位置安装直流远程监控屏、直流充电屏,在原直流充馈屏前临时安装新的直流馈出屏。4、按照施工图及厂家指导连接充电屏进线电缆,直流充电屏及直流电源远程监控屏的电缆,直流充电机屏至直流馈出屏电缆,调试好后,直流母线充电,直流母线与原蓄电池组核相,将原蓄电池接入新直流系统。5、将上表所示直流充馈屏所带单路电源供电的负荷临时自新直流馈出屏敷设电缆并入馈出屏电源进线端子,开关上下口核对极性后送电,拆除以上各处原电源线。6、将10kV4号母线合闸电源及控制电源核相分段倒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