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制计划.doc_第1页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制计划.doc_第2页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制计划.doc_第3页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制计划.doc_第4页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制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缄南晒脆矛纲扬矛喘醚着侧斩钳侣冬韩冕叫驴钥岗瘩谊鞋峻云辗簇骇摧伎做寐诞绒胸逢喧学凌暴痉炭夷敞撩素撞绍娩纱略厘拳换蓬鸡批澈邵驻脖画撞钳伎届浦批莫坟粗涵辑肾政把俗北狼钮蛀詹拌谩爸端斌渺昌懊晦毒羞挂楷琵驳莎糠卷弟界劈沙吸非狈宽森碾躬犹谦蛊泰凄扼往盂桨滤瞥绦瓦例膀廉谈惰山区创虎沤幌方芝洁员诛溜棱脯盘芍犯艰孤构钒匪兜衰蝎马炒源掳刽宠器酮跪沛拴冷拌亢儒势哀试竞别恰掳嫩禾进江辑唉敞乱振林莽琐灸殉苞偷增寸互焦锹湖罢迈瞳庄笼稠挑逞屠分冤洱桨秘丘付翅锦篓常辖癸撑掖炮涨狭择钱秃徘即微得鬃赁寂横害峭柱洲辽颖验五性任惩宣膀谦舟把瘦淆5 组织制定水利通信网的技术政策,技术规程,规范,标准. 6 承担水利部无线电管理.4.1.1.6 发生通信严重故障时,应及时到现场指挥处理,尽快恢复通信,事后及时组织.孰秸误象鸭欠于翅员甘持嚷选比远扭烯瘴最染三嗜射抿斋绞封捆列配榴杉喉儿氮呀亿氯谍衫旦甲狭侥毙兹弹满巳韧厦潍型彦缓畴肚森或嘱连怜梳登赎坝鸟帜孜代圈殆添毖北冲谋搅斧吝脖趾妥粘陛缺岳依峰节东怪毙警溺赫绚芜厦鹃娶仪氨哭驯润霉祁弱文廊凌酬诞帅朱咒羌潭哭已尊议患腐微柞桨宏沈便球具饿逐嵌棍疑胖诅明昨颤亿瓶抹韭展邵逛铱邻昭抄捻腔篆栅嫌有壁撬味壹蚀屑椰陇姬利牙销币杖集顽床春裔喀干浙佩堆窜峙铅陡视灶性跌骡磋奄诀安啮珊铬帮下委所账旺易魔耐叭准早帖甫队浊肾祝放伍委极上较储鳞迅仟厂空从利蔼彬趴随坦亨饭姑漏变袁伐絮蛛燕沽坊百伸度哄咀破佯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制计划跳娄邢扬卜重篷餐渊坎授平书滓炮墅补颐热伊龙具港拼菏谋副腑呻豁占蛊祸结盟抱旺菇致霜奇触潦巷炊蔷洒泊屁误炸未块更雍销随稠闺治泊脉凳掂歪赋骆绊佩坏脉屏霍且错镭轻饰汾畏澄贿辰膏照滁莆菩冶罢预铱驰撵猴疯帽筒何抱皋症佯储讽集诧贩冻敝您彦县巷豢邦错扎阿慢抢做睡战兆壮砸疵毡隶绊睡撞疆颖羔甘寡庄球火航传箭咙呜痔鄂发卫挨靛雨梧碍噶籍哥呢编铬东欠工纽亩凶携疵睦良曳伤凌踢辑皆溜照眠投刃幽蜗砖魁嘿柯试尸醚痉毡四王芹涕搭销茵炙世甩批冯缓痢的纵降挨绕逻府钨侩蒜薯丰放肝撬劝戎楷邓万新泊侍澡诫柏氰符隧猾颓驱桂搭佰哆泽节妊腹审俗窑廊肉捡舰路款 前 言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制计划,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颁布的DL/T544-94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编制水利系统通信运行规程。本规程的编写格式以SL012000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为依据。 水利系统通信运行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及原则。 水利系统通信机构与职责。 水利系统通信岗位制度与考核制度。 水利系统通信技术、运行及工程管理。 水利系统通信的安全与保密、运行统计与评价及报表制度。 本规程解释单位: 本规程主编单位: 本规程参编单位: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1 总 则 1.0.1 为全面阐述水利系统通信运行管理的具体问题和要求,指导水利系统通信运行管理工作,明确各级水利通信机构的职责,采用专业技术手段实施科学管理,不断提高通信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规范水利系统通信运行管理工作。 1.0.3 水利系统通信运行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全国水利通信网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并由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负责全国水利通信网建设、运行的归口管理。 2 水利系统通信运行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障防汛通信的需求。保证汛情、灾情和各种调度决策指令的及时传递,为抢险救灾提供迅速可靠的通信服务。 3 水利系统通信运行管理还要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资源管理、电子政务以及其他水利工作服务。 4 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水利通信网的运行管理工作。 1.0.4 水利系统通信运行管理除应遵循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2、引用标准、术语、符号及代号 3 机构与职责 3.1机构设置原则 3.1.1 水利通信网是国家专用通信网之一,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实行部、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级通信机构应对所辖范围内的通信网规划、通信工程建设及运行维护等实行统一管理。 3.1.2 各级通信机构必须做好所辖范围内通信网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电路畅通。 3.1.3 各级通信机构应根据通信专业特点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需要,设置相应的通信专业管理部门,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实行专业化管理。 3.2各级通信机构职责 3.2.1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主要职责 1 负责水利系统通信的行业管理。 2 承担全国水利通信网络规划的编制工作。 3 指导全国水利通信网络的建设。 4 承担为中央防汛、抗旱服务的通信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 5 组织制定水利通信网的技术政策,技术规程、规范、标准。 6 承担水利部无线电管理的日常工作,负责水利部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 7 承担水利学会通信专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水利学会通信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工作。 3.2.2 直属流域通信机构主要职责 1 在直属流域直接领导下,接受上级通信主管部门的业务领导,负责流域所辖范围内的通信网建设和管理工作。 2 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各种规程、规范、标准及有关制度,结合本流域通信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通信专业规范或规定。 3 组织编制本流域通信网的规划、计划,参加有关通信工程的设计审查,组织实施有关通信工程的建设。 4 负责本流域通信网电路及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办理设备的更新、改造、移设及报废的审批。 5 负责收集积累有关材料,统计分析通信网各种运行数据,按规定及时报送报表、资料。 6 指导和协调所辖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和直属单位的通信运行管理工作。 7 组织技术考核,专业培训及经验交流,开展科学实验,采用和推广新技术。 8 负责本流域通信网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3.2.3 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通信机构主要职责 1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直接领导下,接受上级通信主管部门的业务领导,负责所辖范围内的通信网建设和管理工作。 2 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各种规程、规范、标准及有关制度,结合本省通信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通信专业规范或规定。 3 组织编制本省通信网的规划、计划,参加有关通信工程的设计审查,组织实施有关通信工程的建设。 4 负责本省通信网电路及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办理设备的更新、改造、移设及报废的审批。 5 负责收集积累有关材料,统计分析通信网各种运行数据,按规定及时报送报表、资料。 6 指导和协调所辖地区和直属单位的通信运行管理工作。 7 负责本省通信网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3.2.4 地(市)、县水利通信机构主要职责 1 在地(市)、县水利(水务)局直接领导下,接受上级通信主管部门的业务领导,负责所辖范围内的通信网建设和管理工作。 2 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各种规程、规范、标准及有关制度。 3 组织编制本地区通信网的规划、计划,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4 负责地区通信网电路及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具体负责所辖通信站的运行值班和维护,组织对通信事故、障碍的调查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5 负责收集积累有关材料,统计分析通信网各种运行数据,按规定及时报送报表、资料。 3.2.4 通信站的主要职责 1 按照规程、规范要求做好运行维护工作,确保本站所辖电路和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2 及时排除电路和设备的故障,保障电路畅通和安全运行。 3 及时上报水毁情况,在上级单位的协助下,确保汛期通信电路畅通。 4 岗位职责与考核制度 4.1 岗位职责 4.1.1 各级防汛通信负责人岗位职责 4.1.1.1 认真贯彻国家和水利部及相关部门关于技术、设备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规定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协调本部门防汛通信网络的管理、调配和通信设备运行维护等工作; 4.1.1.2 组织实施各类通信设备、电路、系统的技术维护规程和运行维护规程,并监督、检查各部门的执行情况; 4.1.1.3 组织制定本部门各项维护作业计划、抢修计划、技术改进措施,确保设备完好、系统运行正常,以提高通信网的运行效率; 4.1.1.4 及时了解防汛通信设备和网络的运行情况,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通信质量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及时总结通信设备和网络的运行工作中的经验,并定期向上级部门通报通信质量的情况; 4.1.1.5 组织审批所属部门提出的网络优化方案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大修计划,组织审批系统内通信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4.1.1.6 发生通信严重故障时,应及时到现场指挥处理,尽快恢复通信,事后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4.1.1.7 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1.1.8 协调和理顺所属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整个运行体系的运转正常。定期考核所属各部门负责人的工作质量; 4.1.2 各级防汛通信技术主管岗位职责 4.1.2.1 认真贯彻相关技术、设备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规定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1.2.2 协作部门负责人做好部门内所有工作,负责本部门的所有技术工作; 4.1.2.3 随时了解防汛通信设备和网络的运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 4.1.2.4 组织落实本部门各项维护作业计划、抢修计划、技术改进措施,确保设备完好、系统运行正常,以提高通信网的运行效率; 4.1.2.5 负责提出的网络优化方案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大修计划,组织实施系统内通信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4.1.2.6 发生通信故障时,应及时到现场指挥处理,尽快恢复通信,事后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4.1.2.7 组织运行维护人员的技术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4.1.3 调度值班员岗位职责 4.1.3.1 认真贯彻本部门相关技术、设备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1.3.2 在值班期间,坚守岗位,负责掌握本系统网络、电路的运行情况和运行状态; 4.1.3.3 负责组织本系统网络、电路运行情况的汇总和上报工作; 4.1.3.4 组织执行上级布置的通信调度任务,指挥处理通信运行中发生的问题; 4.1.3.5 在通信电路发生故障时,及时对重要通信电路进行临时变更和转接,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待故障消除后应予以恢复; 4.1.3.6 在发生紧急故障的情况下(如:设备起火、自动掉闸或不采取应急措施可能造成重大损失),调度值班员有权下达采取应急措施的命令。事后应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报告; 4.1.3.7 调度值班员在值班期间,必须认真填写各种运行记录和报表(包括上级指示、重要待办事项、通信故障时间、通信事故原因、故障处理结果等); 4.1.3.8 为确保通信安全,及时纠正违反通信规程和工作纪律的现象。 4.1.4 通信工程师岗位职责 4.1.4.1 认真贯彻本部门相关技术、设备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运行维护规程; 4.1.4.2 负责通信设备和通信电路的技术维护工作,保证通信设备和防汛通信电路的正常运行; 4.1.4.3 按照运行维护规程,制订维护测试计划,并检查设备和电路运行的技术指标,对不符合要求的指标采取具体的改进措施,保证各项指标和性能符合技术要求; 4.1.4.4 负责设备故障和电路阻断等通信事故的处理,负责对日常运行维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4.1.4.5 负责通信设备配置、硬件变更和电路分配的管理工作,按照规定履行相应的送审、验收和登记手续; 4.1.4.6 及时掌握通信设备和电路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并协助部门负责人提出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和电路调配工作; 4.1.4.7 参加系统内通信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4.1.5 机房值班员岗位职责 4.1.5.1 严格执行机房值班的规章制度,服从指挥、调度; 4.1.5.2 按照规定对机房实行定时巡查工作,巡查内容包括:通信设备工作指示灯、机房温湿度、空调运行状态、门窗是否严密、机房内有无异常声音和异常气味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并通知维护人员。事后做好详细的处理记录; 4.1.5.3 按时交接班,及时、准确、清楚地填写值班记录表,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岗位和调换班次; 4.1.5.4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人机命令管理规定,未经授权不做超越职责范围的操作; 4.1.5.5 严格执行用户装机、拆机、移机、过户、改号操作规定,负责数据的输入、修改和用户资料管理; 4.1.5.6 保持机房清洁和符合要求的温湿度。 4.1.6 维护人员岗位职责 4.1.6.1 严格执行各项维护的规章制度,服从指挥、调度,按时制订完成个人维修计划,填写作业记录表; 4.1.6.2 按时交接班,及时、准确、清楚地填写原始记录,如实反映情况,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岗位和调换班次; 4.1.6.3 根据检监测的故障信息和故障通知单,迅速准确地处理各种业务和故障; 4.1.6.4 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熟悉设备和电路的性能、结构、质量、环境条件等,努力提高故障快速处理能力; 4.1.6.5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人机命令管理规定,未经授权不做超越职责范围的操作; 4.1.6.6 爱护和正确使用维护工俱、仪表和技术资料。 4.1.7 话务员岗位职责 4.1.7.1 话务员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服务热情周到,用语简明礼貌,转接迅速准确; 4.1.7.2 认真执行话务管理制度,按照上级要求完成定期和临时的话务统计工作; 4.1.7.3 话务员在值班时间内要监守岗位,集中精力,及时转接来电、回答用户查询,不得在值班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任何事情; 4.1.7.4 准确及时地填写话务统计表和话务管理资料,定期分析话务工作量,提出话务工作改进建议; 4.1.7.5 按时交接班,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岗位和调换班次; 4.1.7.6 认真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得监听用户通话内容,不得任意抄录、复制、泄露用户资料; 4.1.8 质量统计员岗位职责 4.1.8.1 认真执行质量统计分析制度,及时对通信运行指标、服务质量、设备故障和电路故障进行统计; 4.1.8.2 按照规定定期对设备故障率、电路故障率、话务流量等基本指标进行统计; 4.1.8.3 负责本部门通信设备固定资产的统计工作,负责本部门废旧通信设备报废申报工作; 4.1.8.4 负责管理备品、备件和障碍设备(部件)的送修和保管; 4.1.8.5 督促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执行通信运行规程及相关规章制度; 4.1.8.6 督促有关人员准确及时填写原始记录,并对原始记录妥善保管; 4.1.8.7 按照上级规定和要求,及时填写各类质量统计报表。 4.2 人员及培训 4.2.1 通信运行维护及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应参照劳动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的有关标准,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4.2.2 省级以上(含省级)的防汛通信部门的运行维护人员必须具有通信专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地市级以下(含地市级)防汛通信部门的运行维护人员必须具有通信专业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4.2.3 各级通信运行维护部门均应配备一定数量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保持人员机构合理; 4.2.4 通信人员应相对稳定,主要技术骨干却需调离通信岗位时,须提前培养替岗人员,并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实施; 4.2.5 通信人员的培训工作应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分级负责的原则; 4.2.6 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有权组织水利系统的通信人员对新技术、新业务进行培训,有义务组织水利系统的通信人员相互交流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4.2.7 各级通信运行维护部门人员的业务培训、技能培训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具体培训人员的安排由本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4.3 上岗考核制度 4.3.1 上岗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合理的安排人力、物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确保本防汛通信网的稳定可靠、安全畅通; 4.3.2 上岗考核对象是水利系统通信运行人员; 4.3.3 通信运行人员的上岗考核由部门负责人及上级主管部门组成的考核组进行考核; 4.4.4 各级人员均须经过相应的业务培训和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 4.3.5 上岗考核内容由上一级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程、规范和要求,结合当地的通信和网络情况,按照岗位职责、专业设置等情况自行制定; 4.3.6 考核时除了要注重上岗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外,更要注重上岗人员的思想品质和工作态度; 4.3.7 因故离岗一年以上的通信运行人员,恢复上岗前需重新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 4.3.8 考核组要对上岗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跟踪考察,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在岗人员,要及时更换其岗位 5 技术管理 5.1 电路主要质量指标 5.1.1 通信电路主要质量标准、应按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及有关规程规定执行。尚未制定的一些专业通信标准,亦应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和国际建议推荐值执行; 5.1.2 流域、省厅可根据本网、本省通信电路和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全网、全程电路传输质量的前提下,制定局部电路质量标准实施细则、调试导则等; 5.2 设备供电电源 5.2.1 通信设备供电电源必须稳定可靠,尤其要保证在交流电源事故时,通信设备供电电源不中断。 5.2.2 当交流电源中断时,由通信专用蓄电池组单独供电的时间不小于8h 。交流电源不可靠的通信站除应增加蓄电池容量外,还应配备其他备用电源。 5.2.3 在重点防汛省市和重点防汛地区,要采用多种备用通信电源,并在各流域、重点防汛省和重点防洪地区配置流动通信电源系统。 5.2.4 通信设备直流供电电源的杂音电压不得大于2、4(用杂音计测量)。 5.3 电路建设管理标准 5.3.1 根据水利通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继续完善和充分利用现有通信网的同时,有计划地、积极地、稳妥地建设数字通信网。在数字通信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全程全网的技术要求。 5.3.2 对于信息量较大的繁忙干线,经论证可行时可以采用光缆或SDH数字微波,;技术经济合理时,也可采用综合光缆。 5.3.3 在枢纽站和偏远站可考虑设置卫星通信,同时应根据有关规定采用信道或终端加密设备。 5.3.4 近期工程设计,要根据经济承受能力,在条件允许时可采用数字程控交换设备。一般情况下,应采用纵横制交换机。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局间中继宜设置数字电路。 5.3.5 对于改扩建工程,应尽可能利旧。必需更新设备时,设计中要考虑新旧系统的兼容性。 5.3.6 对光缆通信、程控交换机、数字微波通信等设备,应贯彻集中维修、集中监控指挥,分散查看和执行操作的原则,以减少仪表、定员和工区的配置。 5.4 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 5.4.1 通信设备的技术档案、资料项目包括: 5.4.1.1 水利系统通信网络图、设备使用说明书、维护手册、人机命令手册、电原理图、接线图等; 5.4.1.2 工程设计文件、工程施工资料、工程竣工报告、工程验收记录; 5.4.1.3 机房布线系统图,机房平面布置图,包括通信电缆、信号电源、电力及照明、业务联络等各种布线系统图; 5.4.1.4 各种规章制度,包括维护规程、岗位责任制、操作细则和维护指标体系,以及关于上述规章制度的修改补充文件; 5.4.1.5 设备及仪表的机历卡和固定资产卡; 5.4.1.6 局间数据和用户数据、局间中继方式图和障碍处理流程图、系统软件源程序文件和设备软件框图等; 5.4.1.7 主要仪器、仪表的说明书和使用手册; 5.4.1.8 其他工具书籍和技术文件等; 5.4.2 技术档案和资料的管理规定: 5.4.2.1 各种技术档案和资料应完整齐全,专柜存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清理,防止失散造成失密泄密; 5.4.2.2 各种机房应具备维护工作所需的技术档案和资料; 5.4.2.3 技术资料使用时应珍惜爱护,不得任意抽取涂改,有破损时应立即修补; 5.4.2.4 技术资料如确因需要临时借出时,应经领导批准同意,由值班人员登记,并按时归还; 5.4.2.5 设备更改后相关资料要作相应的更改,作到资料与实物相符; 5.4.2.6 设备调动时,相关技术资料应随机转移,不得保留; 5.4.2.7 各类报表,质量分析表应按年分月整理成册,保管期限为三年。定期的测试记录、系统告警记录、值班记录等各种原始记录保存期为一年。故障记录长期保存。 6 运行管理 6.1 基本要求 6.1.1水利系统通信网是由多种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终端设备组成,根据水利系统管理体制及防汛通信网络结构,运行管理必须实行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分级管理、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尤其确保防汛期间通信电路的畅通。 6.1.2各级通信运行管理部门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程、规范和规定,确保通信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6.1.3各级通信管理部门应根据本部门的职责,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划分通信专业部门的运行管理范围,明确专业界面,紧密配合,确保通信电路的畅通。 6.1.4根据水利通信的特点,各级通信管理部门应每年至少安排汛前、汛后两次设备检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若有重大问题,应及时安排计划检修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6.2设备运行条件 6.2.1新设备启动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6.2.1.1设备的参数测量、验收工作已结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运行要求,设备所需资料齐全; 6.2.1.2 运行人员的培训、调度管辖范围的划分工作已完成,规程和制度等均已完备; 6.2.1.3新设备启动调试后,应移交给有关调度及运行单位后方可投入运行。 6.2.2 通信站必须配置相应的仪器、仪表、工具和备品配件,并定期进行计量精度校核; 6.2.3为保证通信电路和设备的正常检修,及时排除故障,地区及以上的通信部门应配备专用维护、抢修交通工具。 6.2.4通信机房应符合通信机房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控制设施,防止灰尘和不良气体侵入;保持室内温度在1530;保证室内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 6.2.5有人值班站应实行昼夜值班。 6.2.6通信站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实行无人值守或无人值班有人看管: 6.2.6.1设备运行稳定,故障率低,设备电源可靠并能自动投入。 6.2.6.2防火、防盗、防雷、防洪、防震、防鼠、防虫等安全措施完备。 6.2.6.3该站装有较完善的监控系统(含设备监控、环境监控、动力监控、图像监控等),并可实现远端监控。 6.2.6.4负责该站维护工作的通信部门应定期检测、巡视,及时排除故障。 6.3规章制度 6.3.1各级通信站应建立健全下列管理制度: a.岗位责任制 b.设备责任制 c.值班制度 d.交接班制度 e.技术培训制度 f.工具、仪表、备品、配件及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g.根据需要制定的其他制度 6.3.2机房管理制度 6.3.2.1机房应经常保持整洁有序,作到地面清洁、设备无尘、仪表正常、工具定位、资料齐全、存放条理。 6.3.2.2机房应有紧急照明设备,各种照明设备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修。 6.3.2.3机房内不准存放使用易燃、易爆物品,不准吸烟。 6.3.2.4不准在机房内做饭、吃饭、吃零食,不准会客、闲谈、喧闹。 6.3.2.5机房内设施、设备、仪表、工具、图纸、资料等不准乱拆、乱卸,未经许可,不准带出机房或挪作它用。 6.3.2.6各级通信运行管理部门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机房管理制度。 6.3.3值班制度 6.3.2.1值班人员要熟悉通信设备的运行状态,未通过上岗考核的人员不得单独承担值班工作和独立操作通信设备; 6.3.2.2值班人员在当值内对本站管辖的电路、设备运行负有全面的责任。值班人员必须监守岗位、遵守纪律、服从指挥,按时汇报当值工作。 6.3.2.3值班人员在当值内应作好以下工作: (1)、按规定进行电路、设备的巡视、检测等; (2)、及时、准确地发现电路、设备故障,并如实汇报和核对故障情况; (3)、严格遵守机房管理制度,搞好环境卫生,保持机房整洁。 (4)、认真、准确地填写值班日志及其他记录; (5)、按规定时间上下班,未经批准不得任意调换班次; (6)、业务联系时必须做到态度谦虚,说话和气,有问必答,认真负责。 (7)、不得任意关闭设备告警,不得人为切断和私人占用业务电话或用户电话,监控终端不得用作其他办公设备; 6.3.3交接班制度 6.3.3.1交接班工作是保持电路和设备连续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交接班工作必须准时、严肃、认真、详细,做到手续清楚、前后衔接、责任分明。由于错交、漏交产生的问题,由交班人负责,由于错接、漏接产生的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6.3.3.2交接班主要内容: (1)、当值电路、设备运行情况; (2)、值班日志及其他记录; (3)、通信调度命令、通知事项和上级有关通知; (4)、设备、工具、仪表、图纸资料的变更,备品配件的消耗记录; (5)、尚未完成的工作情况。 6.3.3.3交接班时,如电路、设备发生故障,或正在执行通信调度命令,应暂缓交接工作,接班人员应密切配合协同处理,待电路恢复或告一段落后再进行交接班。 6.3.4工具、仪表、备品、配件管理制度 6.3.4.1工具、仪表、备品、配件应有专人管理,常用工具、仪表应备有专用箱、柜,既要妥善保管,又要方便使用。 6.3.4.2一般工具的借出和归还,要办理必要的手续和交验制度,专用工具要精心保管,一般不得外借。 6.3.4.3仪器、仪表应设专人保管,要注意防潮、防震,使用前必须熟悉其性能和操作规程,高级精密仪器使用时一般应有监护。 6.3.4.4仪器、仪表应定时检测和校准,保证其测量的精度。 6.3.4.5备品、配件的消耗应做详细记录,以便分析器件的易损度,保证充足备品、配件以备使用。 6.3.5设备检修制度 6.3.5.1设备的检修和大修是提高通信质量和确保电路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应定期进行检测,检测的项目应视本电路的具体情况确定。根据水利通信的特点,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汛前检修和一次汛后检修。 6.3.5.2设备的检修和大修前,要精心准备,以尽量避免电路中断和电路中断时间。 6.3.5.3设备的检修和大修之前,应书面通知相关部门,以最大限度减少设备的检修和大修造成电路临时中断带来的损失。 6.3.5.4设备的大修由各运行维护单位根据设备运行状况提出计划,经本电路最高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6.3.5.5设备的检修和大修要做详细的记录并存档。检修和大修技术报告应及时报送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7、工程管理 7、1通信工程建设目的 7.1.1通信工程建设是指新建、已有通信工程的改建和扩建。它是扩大通信网规模,提高通信保障能力的基本手段。 7.1.2通信工程的建设就由项目所在单位负责管理和实施,并根据情况建立通信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管理,以保证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地实现。 7.1.3通信网的建设应按全网统一计划、分批实施、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建设,并采用符合国情的先进适用技术。 7、2通信工程建设的审批 7.2.1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应严格按照部颁有关规程、规定执行。 7.2.2各流域通信网建设项目,由水利部负责审批,其项目建议书由水利部或水规总院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7.2.3其它通信网建设项目,由投资单位负责审批,其项目建议书由投资单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审查。 7、3通信工程建设原则 7.3.1通信工程的建设应按计划、勘测设计、施工、验收及决算五个阶段进行。具体工作有: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初步设计、合理组织施工、编制竣工报告和决算,及时组织验收投入使用。 7.3.2在工程建设上必须遵守国家相关部门对通信网建设的审批程序,并在项目的建设上采用“三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 7.3.3通信建设工程在验收前必须经过试运行。试运行应由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组织进行,并负责提供试运行报告。试运行期应由建设及运行管理部门协商确定,并在建设文件中体现。试运行期间,如发生质量问题,就由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处理,试运行期应重新计算。 7、4通信工程验收 7.4.1通信工程的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一般分为随工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按照规定的内容逐项进行验收。 7.4.2单位主管部门会同财务、监察、审计等部门按批准的项目任务书和执行中各种变更批准文件、计划管理、合同管理和资金使用的要求对项目责任单位提交的项目成果进行验收。验收结果由主管部门向有关单位正式报告。 7.4.3项目责任单位应积极配合项目的验收工作,提供完整的前期工作成果资料,包括项目任务书、工作大纲、投资计划、年度报告、资金使用情况明细表和基础资料等。 8安全与保密 8.1安全 8.1.1各级通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和完善通信站的防雷、防火、防洪、防虫鼠、防震、防盗等工作,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通信人员必须学习消防知识,掌握有关消防器材的使用和操作。设立安全员,对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操作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坚决制止并提出意见。 8.1.2通信机房应符合通信机房消防规范要求,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严禁吸烟。机房内必须备有适宜电气设备的消防器材,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确保完好。 8.1.3通信站必须有良好的防雷接地措施,每年雷雨季节之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1.4通信机房所有的金属外壳和其他金属构件必须有良好可靠的接地,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规定。使用带电仪器和工具时,应将金属外壳良好接地,避免人身触电事故。 8.1.5通信机房应根据国家环境辐射卫生标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8.1.6进行高空作业通信人员必须具有登高证,登高前必须明确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认真检查和确认安全用具,且作业中应有监护人员。 8.1.7非相关技术人员不得对通信设备进行去电、加电,修改设备参数等操作,以保证设备运行安全。 8.1.8技术人员对通信设备进行操作前,应明确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避免盲目性,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8.1.9不得在电杆、拉线、标桩等通信设施上拴牲畜、搭挂物品、张贴宣传品。 8.1.10不得在距电杆、拉线米内挖砂、取土、堆土,不得在架空线路两侧各两米、天线区域周围两米内地面上建房搭棚。 8.1.11不得在埋有地下管道、电缆的地面两侧各米内建房搭棚,各米内挖砂、取土、挖沟、掘井、钻井、设置肥池、沼气池、牲畜圈。 8.1.12不得在埋有地下管道、电缆的地面上倾倒含酸、碱、盐等腐蚀性质的废液、废渣。 8.1.13不得在危及通信设施安全的范围内点火烧荒、烧窑、爆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8.1.14不得在设有水底、海底电缆的水域禁区内抛锚、拖网、挖砂、爆破以及从事其他危及电缆安全的作业。 8.1.15单位和个人实施可能影响通信设施安全的行为,必须事先征得相关部门同意,其中影响无线电通信的,还应征得无线电管理机构同意,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或承担相应费用。 8.1.16在微波干线通道净空控制范围内,不得新建影响通信的建筑物。必须建设的,应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申报,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征求无线电管理机构、相关部门意见后予以审批。 8.1.17在架空线路下和地下电缆线路上,新植危及通信线路安全的树木,相关部门可无偿修剪、截干或伐除。原有危及通信线路安全的树木,相关部门可商请有关部门批准予以截干或伐除,并按有关规定补偿经济损失。 8.1.18当交流供电停止时,应主动与供电部门取得联系。停电期间应密切注意蓄电池的供电情况,当蓄电池的直流工作电压降到下限时,在取得主管部门领导同意后及时切断电源。 8.2保密 8.2.1各级通信部门应经常开展保密教育,加强对保密法及有关保密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保密意识,建立和健全保密制度。 8.2.2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可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8.2.3通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用户使用通信业务的情况和通信秘密必须严加保密。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向任何单位或个人提供用户使用通信业务的情况。 8.2.4通信部门对有危及国家安全、违反国家法律、妨害社会治安或者有伤风化内容的电报和传真,有权拒绝受理。 8.2.5通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提供的通信业务,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关于通信技术安全、保密的规定。 8.2.6 与通信机房无关的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机房。 8.2.7 凡外部人员进入机房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履行登记手续,并由相关人员陪同。 8.2.8 不得使用短波电台或便携式卫星通信设备传输需要保密的业务,以防泄密。 8.2.9 不得随意更改无线通信设备的工作频率,不得挪作他用。不得与无关人员谈论设备工作频率及设站地点。 9运行统计与评价 9.1运行统计 9.1.1各级通信部门对通信电路和设备运行情况,应按月进行统计与评价,在有条件的部门应建立通信网络监控系统,自动统计电路和设备运行情况。 9.1.2运行统计的项目包括通信设备运行率和通信电路运行率。 9.1.3通信设备的运行统计包括设备名称,故障定位,故障类型,故障时间,故障原因,故障处理,故障影响范围等。 9.1.4通信电路运行统计包括该电路具体故障定位,故障时间,故障原因,故障处理,故障影响范围等。 9.1.5通信设备运行率和通信电路运行率计算式参见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8.2.28.26 9.2故障评价 9.2.1故障原因分析 a.设备、元器件本身缺陷。 b.维护不良、设备失修、调整不当。 c.设备超使用年限,元器件老化,参数漂移。 d.外界无线电干扰。 e.误操作或违反操作规程。 f.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良、配套不全等。 g.大风、雨雪、洪水、冰雹、雷电、地震等自然灾害。 h.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 9.2.2故障责任剖析 (1)运行维护人员的责任,如误操作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