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所学的方法学习本课的9个生字.doc_第1页
运用所学的方法学习本课的9个生字.doc_第2页
运用所学的方法学习本课的9个生字.doc_第3页
运用所学的方法学习本课的9个生字.doc_第4页
运用所学的方法学习本课的9个生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方法学习本课的9 个生字,正确工整书写生字所组的词语。有感情朗读全文,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爱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作者描写动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爱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学习作者描写动物的方法。教学课时2 课 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猜猜谜语,好吗? 身穿黒褂子,露出白肚子,戴着黑眼镜,最爱吃竹子(打一动物:大熊猫)2、大熊猫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呢?(胖乎乎的,黑眼圈,可爱的)3、你了解到的大熊猫,都有哪些可爱的地方呢?(傻乎乎的,肥肥的,很笨拙)4、大熊猫憨态可鞠的样子着实招人喜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大熊猫吧。齐读课题。二、学习生字词语。1、自由读课文,难读的生字词语多读几遍。2、指名读,然后齐读生字(这个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肢”、 “食”、 “扯”是翘舌音, “撕” 是平舌音)3、去点拼音读,还能读准确吗?4、齐读词语。5、开火车读生字词语。三、品读感悟,理解课文。学习第一小节。1、齐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大熊猫的样子、习性和性格都显得很可爱)2、学习第一自然段,哪些段落描写了大熊猫的样子(第一自然段。)3、作者说大熊猫可爱极了,请大家读读这一段,看看大熊猫究竟长什么样子。4、作者描写大熊猫时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呢?(身子、尾巴、皮毛、耳朵、颜色)5、从哪些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大熊猫的可爱呢?(胖胖的、短短的、肥肥的、毛茸茸的)这些词语都有什么特征呢?(后面或者前面有两个字一样)6、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也能够用来描写动物呢?(胖乎乎的,圆圆的,翘翘的)课后再收集,好不好?7、完成课后的第二小题第一组句子,对比读句子(哪个句子更好)8、多可爱的大熊猫啊!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让我们体会大熊猫的可爱。9、除了大熊猫,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可爱的动物,孩子们你能学着作者描写大熊猫的方法来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可爱的大熊猫,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2、大熊猫的样子很可爱,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像一下它可爱的样子。二、品读感悟,理解课文。(一)学习24 小节。、是啊,大熊那憨态可掬的样子十分可爱,它还有哪些可爱的地方呢?、默读24 自然段,想想每段各写了什么?画出相关的语句。(第一句)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四人小组讨论学习。(找出描写出大熊猫可爱的词句,边读边想象大熊猫的生活习惯特点。)4、全班交流汇报。大熊猫有很多可爱的地方,在你的眼中,你认为大熊猫哪些地方可爱?根据学生现场的学习情况,以学定教。(二)大熊猫吃箭竹(1)你们知道大熊猫最爱吃什么吗?箭竹是什么样子的了吗?把描写箭竹的句子读一读。(2)大熊猫是怎样吃的呢?谁能把这些句子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它吃竹子时的样子。再请一位小朋友加上动作来读一读。(3)大熊猫一天要吃多少箭竹呢?齐读句子。 “十千克”是多少?(运用数学课的知识进行形象的换算比较,从而从食量大的角度理解“贪吃”)(4)喜欢这部分的同学再来美美地读一读。(5)读得多好呀,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吧。(三)大熊猫喝水(1)大熊猫一般在哪些地方喝水呢?(小溪旁)它是怎样喝的呢?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2)这些句子你喜欢哪些?为什么?(因为它很懒很可爱)(3)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想象大熊猫的样子。(四)大熊猫淘气(1)大熊猫和你们一样,也有淘气的时候。他是怎样淘气的呢?这一自然段孩子们运用学过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2)齐读。4、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为什么大熊猫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完成课后2 题第二组句子。5 、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课后延伸1、大熊猫很可爱,它被称作我国的国宝。迄今为止,全世界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分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 1000 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家统计,它们一生中产仔数量少,且幼仔不易成活。孩子们,我们应该为它做点儿什么呢?(爱护坏境,为大熊猫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2、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可爱的动物,你能学着作者把自己喜欢的动物写一写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就写什么,可以写它的样子,也可以写它吃东西,也可以写它的淘气,也可以把这几个方面全写完。写好后自己修改修改,并和自己的小伙伴交换看看,谁写的小动物可爱。12植物的睡眠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能力,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生字及所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睡眠现象。 3对植物界的神奇充满好奇,有探求大自然奥秘的愿望。 教学重点 1生字教学。 2阅读了解几种植物分别是怎么睡觉的。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植物的睡眠画面或图片。 3师生课前搜集有关知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联系生活实际,从人和动物的睡眠谈到“植物需要睡眠”这个话题。 2读课文题目,学生质疑,师板书问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勾出生词。 2指一生交流词语,相机指导生字的认读及识字方法。 3检查认读情况,以齐读、开火车读、赛读等多种形式读卡片。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集体订正、评议。 5指名读生字卡片,扩词,观察字形结构布局。 6师范写,生板书“幕”“典”“柔”,并练习。第二课时一 复习回顾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齐读2 说说课文讲了那些植物的睡眠二、细读体会,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2、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难词集体释疑。 3、读了课文,你能解决课前提出的哪些问题?生交流。 (1)知道了哪些植物要睡眠。 在这些植物中有哪两种不同的情况?(叶子与花的睡眠) 哪些段落是写植物叶子的睡眠,哪些是写花也要睡眠? 课文是用哪句话把它们之间联系起来的?理解“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艳丽的花朵也要睡眠”承上启下的作用。 自主积累。 (2)我还知道它们是怎么睡的。师:请举例说一说。 相机指导,理解“夜幕降临”“旭日东升”“夕阳西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理解“常见”与“典型”。 4读了课文你还知道什么?(花睡眠姿势的不同) (1)找出相关段落和相关句子。 (2)具体介绍不同植物的花的睡眠姿势。理解比喻句。 (3)后几句与第一句是什么关系?(总分) 四、趣味拓展,知识延伸 1选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想想如果你是它,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睡眠。 2生模拟植物介绍自己睡眠的情况。 3师:植物们的睡眠真是有趣,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吗?请齐读最后一段。 4理解植物睡眠“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而且还是一个科学之谜呢”。用“不仅而且”造句。 5你还知道周围的植物有哪些奇妙现象吗? 五、小结 是啊,植物睡眠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而且还是一个科学之谜。植物界还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如:一些植物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开花,人们把它们的规律当成花钟有着这些奇妙现象的大自然正等着大家学好知识去探索它的奥秘,破解它的神秘呢! 正所谓教学定法,还请老师们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同时,同时,特别感谢刘老师搜集整理此篇教学文档。 13会“呼吸”的公路教学目标起:唤学生爱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弄懂公路“呼吸”的原理。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认识公路“呼吸”的作用。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独立识写本课的10个生字,了解生字、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独立识写本课的10个生字,了解生字、词的意思。导学提纲:1、为什么课文题目中的呼吸要加上引号?2、自读课文,画出带生字的词,把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3、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把它标记出来。教学过程:一引入:1你知道什么叫“呼吸”吗?(让学生有意识地呼吸,体会人是用肺呼吸)真奇怪,公路也会呼吸?2为什么课文题目中的呼吸要加上引号?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公路是怎样呼吸的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画出带生字的词,把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检查生字自学情况。读一读带生字的词,这些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用分一分、换一换的方法认识生字。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一下容易混淆和写错的地方。用生字组词、造句。引导学生独立练习写生字,要求学生在书写时必须认真、工整、美观。并当堂默写。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以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下作上记号。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同桌讨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解决。交流通过讨论理解的生词。把生字的意思批注在课本的留白处。分段读、推火车读、赛读、男女生分开读,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流利地读出课文。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会呼吸的公路,原来公路也会呼吸呀。同时,我们也学会了本课的生字。作业:练习生字并组词; 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后体会:第二课时一、 引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公路的呼吸,公路是怎样呼吸的,你愿意了解吗?二、授新:同学们,让我们借助旁批,自由地读课文,想想公路是怎样呼吸的?1、自读课文。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呢?我读懂了公路“呼吸”是科学家创造发明的、清除空气污染的一种方法。读懂了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汽车尾气3、哪一段是介绍公路是怎样“呼吸”的。请你找出来再读读。你明白了吗?让学生先自读、自悟。再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全班讨论,给学生探究的充裕时间,教师相机点拨:公路两旁的土壤“吸附”汽车尾气,土壤中的水溶解了尾气中的一部分“氮氧化物”以“呼”出,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变成肥料。4、文中说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多媒体画面展示自学题:公路“呼吸”有哪两个作用?5、让学生再读课文,把自己新的感受批在书上。6、科学家们发明了这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你们还有哪些好办法能清洁空气,保护环境,都说出来,我们听听,然后把它批在书上。三、小结:会“呼吸”的公路简洁、明了地给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正在利用高科技手段改造城市环境,绿化、美化家园。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也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卫士,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维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的环境。作业与拓展:了解一些保护环境的好方法。板书设计 会“呼吸”的公路 土壤吸附溶解汽车尾气(净化空气)14 山行教学目标: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二、揭题学习山行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2)作者: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学生发现交流,在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词鱼。)3、句子的理解: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C、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6、介绍古诗(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7、交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8、美读古诗形式多样,体会情感15地球清洁工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意思。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知道故事里讲了那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做地球清洁工的。4、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与小伙伴角色演一演。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了解动物清洁地球的本领。 难点: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有益动物的感情。使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认识动物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懂得动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导语: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有趣的招聘启事,你们想看一看吗?(小黑板展示) 招聘启事 为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动物环保站决定招聘一批地球清洁工,具有地球清洁本领的小动物们赶快来报名吧! 动物环保站 同学们看了这则招聘启事,一定很奇怪吧?动物也能做清洁工吗?学了地球清洁工一课,你就全明白了。(板书课题:地球清洁工) 二初读课文,读通全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正音。 三品读课文,认识地球清洁工。 1.动物环保站要招收一批清洁工,都有谁来报名了?请学生再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做标记,认识课文中的地球清洁工。 2.这么多小动物抢着来报名,唯恐自己落后,这种情形用课文中一个词叫?(争先恐后) 3.这么多小动物争先恐后地来报名!这下可忙坏了主考官先生大猩猩,小动物们应聘的时候都是怎么述说自己的本领的?主考官先生反应又如何呢?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把每种小动物自述本领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用相应的语气读一读。(讨论交流) 4.根据讨论情况展示这次招聘会的结果: 海鸥海洋清洁工 小鲫鱼淡水清洁工 乌鸦地面清洁工 蚯蚓地下清洁工 屎壳郎牧场清洁工 5.多么有趣的招聘会呀!同学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呢?咱们来分角色读一读并演一演,好不好?(请同学带头饰上台进行情境表演) 6.集体讨论:这些地球清洁工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之处?(作用相同,生长的环境不同,在不同的地方担当清洁工作。) 让学生自由结合、畅想自己以后对环保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16 这条小鱼在乎教学目标:1、会认“洼”、“咫”、“拯”,会写12个生字。能理解“浅水洼”、“近在咫尺”、“注视”、“拯救”、“在乎”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3、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教学重点:理解“小男孩知道小鱼很多,救不过来,为什么还要一条一条地救呢”这个问题。教学难点: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关于与“非典”搏斗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听鱼说话这篇课文,大家还记得那个有趣的故事吗?(琼儿为了救小鱼,假装听懂鱼儿说话。)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救鱼”的故事,大家一起来学习第3课这条小鱼在乎吧!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3、同桌一起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4、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6、通过读课文,大家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疑问呢?(疏通归纳:小男孩知道小鱼很多,救不过来,为什么还要一条一条地救呢?)师:大家所提出的问题正是这篇课文的关键所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将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多读几遍。2、交流:A、“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尽,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死去。”为什么在几百条,几千条后面打上省略号呢?(说明小鱼不止几千条,还有更多。)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吗?(小鱼可怜,但救这些小鱼给人的感觉是不可能的事。)练习朗读,读出这种知道小鱼可怜却又无可奈何的感觉来。B、“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是他们回不去了。”理解“近在咫尺”,设身处地地为小鱼着想,体会其可怜。指导朗读。四、小结这成千上万条小鱼在浅水洼里苦苦挣扎,由于人们看惯了这种状况,没有任何人对这件事给予关注。难道小鱼就这样白白死掉了吗?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关注小鱼的命运。第二课时一、导入小鱼在游人的漠视中,在浅水洼里苦苦挣扎,他们能得救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二、学习课文。1、默读课文27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2、交流:A、“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在这两段后面,同样也出现了一个省略号。这省略号表示了什么?(表示了小男孩除了救文中语句中数得出来的这几条鱼之外,还救了许许多多的鱼。)小男孩面对不能将鱼全部救走的情况,依然与其他游客不同,尽自己所能地抢救鱼。在小男孩与游者的选择中,你更赞同谁?(召开小小辩论会,各抒己见之后,自然对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有所了解。)B、了解了小男孩的心中所想,再来看看他的行动吧!自由读第2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理解“不停”“用力”)能用你的朗读将小男孩的尽心尽力,毫不放弃表现出来吗?指导朗读。四、小结小男孩的这种行为不可能挽救所有小鱼的生命,但是他却毫不退缩,尽力而为,这种对弱小生命的珍视闪烁着动人的光辉。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人类面对可怕的sars病毒才能获得胜利;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人类可能超越自我取得成功。相信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又将获得新的领悟。六、作业朗读课文。17 温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词语,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教学难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2、师生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如:雷锋画像、雷锋的故事、雷锋的阿记等。教学时间:两课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1、你知道每年的3月5日是什么日子吗?(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2、雷锋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生介绍,师补充 3、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生介绍自己了解的雷锋事迹 读题,质疑 进入学习状态,读课题,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 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2)出示词语小韩 雷锋 火炉吭声 捅炉子半宿 煤块 添饭暖烘烘 要求不但要读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