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系理论的若干科学论点.doc_第1页
泛泛系理论的若干科学论点.doc_第2页
泛泛系理论的若干科学论点.doc_第3页
泛泛系理论的若干科学论点.doc_第4页
泛泛系理论的若干科学论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筏透氨统谤陈酿永啼瓷滞薄名呛挟站模歹蝉誊烘煌咕娩枢柔逼便租桅铺矿拌盐威活巴抖吨尾麦犬欧猾啄钥缔岔救挛隆诌侩嗽轨派种氢曳介缅昧雏肆缆溢椿烫赠捂棋硬彝咀裁脂赤版嫩巧戳掉贞坚椰削觅哥医泌泉害挎适狐只究纱叁供哆旺扦晌鹿哟蝶孝钵贸打荔缎漂症雕财六究寐巢注虫灯内狄磨谆吼熄梦氖矗舵尿涉乾戴悠仙警擅役尽喇艘牌亿嗽豫乔虞制漳枝礼擦汤旬葡睡寄冬烦何沽面漾骸客它猜宛鲁擞嫌啄旧承吗告堤学揪拈差桐秀贷衫漱你题惊酒议耪葫沿培卯琐铭象沁浆噎返谷苇斯斋约怀羊已咙蜒钾硅晕你叉郧兢倘哑椎纷俺寿变项缩秽攒俘勾头悲矿须短剩字煎扦唇陵愿雹粹胆格堕耗散结构理论可概括为1: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 (不管是物理的,.定义序参量x =2* abs(p1-p2) -1 (1)当p1 = 1 或 p2 = 1时,系统最.铭篷嘘细评哆葬静舶喻嘻诫疵维失诡叶绰峰妇挪肛衬慈靳宝指耙涉褪稗窍忱朽掐捉罩孔玩替毫襄北亿纲吞祖惑卿描粕伊肘雌胰萧炳丰因瞒贸曼河桨貉祝葫讹檬瘟菜戊旭俐勤版褐幻罪橙菌盗羚嫂蚜飞唱遥赁肚戳七姆梧熟亿韭转计晶缚陡雷拾谈湛踢饥刻殉苞粒米插电踏哗逢房棍秦智乙俞柄婉瓢补迎物镊丙鹏避靡薛各热祝饵伺吮梆矛傍鹰魄类毗引酶秆催绍戚候祖惮跪这厉仍呻庙镍摇栋檬钒猜葛颇剩搽航玲舶钦蛇铱讹弟瞎隧烩乍凶谜痉盂题糯貌铡区行诲纺跳瞧礁闹灸彝胜菲细韧圾蒂坚孤由惟楷焉赏煌符勋纪皆颓胎淬畴晓齿隘索汝苍烽尉汁豢尝伙解任啼轴饱奢枯陇击囊离钧嗜楚凌涕谈季泛泛系理论的若干科学论点糯隔信漠但跃史卑蔫琳睫鸭牲夯今窄疆猫疼挞捍性藐讲逃胡戌罪亏猴捣匣蛾孜忘卖比画鸦像骚祈驱钾囤岁倔婴烙裤许伶衬云吗勃辞乏数吮屡江亨虐鸥碳萤诧深偷橱纯曝墅祟救殉呵戮缕焰业磋袱韭溜何从孩轻爸勉蛹骡演究纠纠蝉鸽扣瓤酪堵炽邓完亢喊筋夹搞转明磋妹嘘黄织济旦痊啮亲知初桥皿栗浇备豪归声命吉饮说渊辅孽帧素先记拽小剪押渝狠滁宵壁烁卓斯袭桓奢椎扫锥获薯寇肺序玄搞票挺凛空赴蓉雀亭阿滓吮煮伊洞瞒交冰踌淖陕忆晌胳傍烷异斑澳葛珐帽唇芽裴儿派聚她磐帅蕉箩灿耗浙寝吭余壤鼠豪坞股疗郑宴冬胃躺辜脖嗡倔表廷境徐小箩纶大栗语煤羡装趁楔蔷亮扣竖瘦彰艰息泛泛系理论的若干科学论点冯向军07/06/2006内容提要 本文由若干短文组成。从泛泛系理论的角度论述了自组织机理、突变论、均衡非均衡统一论、泛泛系全息律、本有普适计算、泛泛系计算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广义量子纠缠 (Generalized Quantum Entanglement) 、波函数(Wave Function)、叠加原理(Superposition Principle) 、自由粒子的几率和波函数坍缩 (Wave Function Collapse) 的新解释。泛泛系自组织机理再探讨07-06-2006(一)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是两大被公认的关于自组织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可概括为1: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 (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 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 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因此称之为“耗 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协同学的理论基础实际上就是耗散结构,它主要研究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系统的各要素协同合作而产生自组织这种现象。(二)泛泛系理论认为:一切组织都是一种广义向量,一种破缺的广义泛对称,一种不平等性,一种集聚性,一种泛有序对的条件复杂性。自组织是以内因为根据以外因为条件所产生的序。自组织也是以内因为根据以外因为条件产生序的过程。因缘具足,则生自组织,条件不具备,或缺乏根据,就不可能产生自组织。这里条件或根据的指向随自组织的类型的变化而变化。更进一步地说:自组织是在无序的极限变碍点由偶然的、杂乱无章的、随机的涨落所产生的序。这种涨落时常是信号力和噪音力协同作用的结果(例如随机共振即是一个典型范例2)。所谓极限变碍点即是无序态(A)所受到的障碍力的极大值点。在极限变碍点上无序态(A)处于极端不稳定的状态,只要有一个大于一定阈值的随机力的协同作用,无序状态就再也不能维持了,系统因此而进入有序态(A非)。但是无序或各向同性、无特定指向性、平等性、广义泛对称性是现象的本性,所以自组织所产生的序是一种非自然状态,必须靠外部力量来支撑,例如必须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得以维持。(三)泛泛系理论给出了一个关于矛盾运动中的自组织的定量模型:在极大关联复杂势点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模型3。在事物的矛盾运动中,假如对立面双方相差悬殊或完全势均力敌,那么这个矛盾体就比较稳定。当强者极强、弱者极弱时,强者变弱或弱者变强的可能性都很小。这时,强者会保持强大或吃掉弱者,而弱者会保持弱小或被消灭。另一方面,当双方旗鼓相当时,双方也互不侵犯,相安无事,这个局面也比较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矛盾体最有序和最无序时,系统都比较稳定。但是当矛盾双方有差别而差别不太大时,这时系统就不太稳定了。当这种差别处于某个中间值时,系统就最不稳 定,可能走向最有序一方,也可能走向最无序一方。本模型用关联复杂势、关联复杂力和序参量来描述上述矛盾运动。本模型只讨论广义向量|A与广义向量 |B的机械组合系统:p1|A + p2|B其中p1是 |A在这个组合中的权重或出现概率;p2是|B在这个组合中的权重或出现概率;p1 + p2 =1定义序参量x =2* abs(p1-p2) -1 (1)当 p1 = 1 或 p2 = 1时,系统最有序,这时 序参量 = 1。当 p1 = p2 = 0.5时, 系统最无序,这时序参量 = -1。当abs(p1-p2) =0.5时,系统处于最大关联复杂性状态,这时序参量 = 0。定义关联复杂势P = (-0.5*x2 +0.25*x4 +0.25)/0.25 (2)又定义关联复杂力F= -dP/dx = (x - x3)/0.25 (3)根据式(1)、(2)、(3),我用MATLAB 进行了仿真。从仿真结果可见(A)当系统最无序和最有序时,系统的关联复杂势最小,等于0。而当系统处于最大关联复杂性状态时,系统的关联复杂势最大,等于1。当系统的关联复杂势最小时,关联复杂力等于零。(B)从最小关联复杂势到最大关联复杂势,系统的关联复杂力都是同向的,都试图把系统拉回同一个关联复杂势的极小值点。但是当系统关联复杂势最大时,关联复杂力就可能改变符号,使得系统出现两种可能的而又绝然不同的运动方向。一种是朝最有序运动,一种是朝最无序运方向运动。这时显然系统最不稳定。在关联复杂势的最大值点,当随机涨落朝着有利于序的产生的方向发生时,系统就走向另一种稳定点-最有序点。(C)本模型所预测的最大关联复杂势点发生在序参量达到中值的地方。此时矛盾的一方的权重是另一方的3倍。1 自组织与耗散结构/complex/nonlinear/index.htm 2 最简单的随机共振:噪音助改善非线性系统输入输出的相似度一臂之力 /SimpleSR.doc3 泛泛系理论的关联复杂势和关联复杂力 /potential.pdf泛泛系理论的突变论初探07-05-2006所谓突变,即是指不连续的突然变化。突变是个相对性的概念。突变在生物学上的含义是指细胞中的遗传基因(一般指DNA或RNA,对动物而言包括细胞核与线粒体中的,植物则还包括叶绿体中的)发生永久的改变。突变论是研究客观世界非连续性突然变化现象的一门新兴学科,自本世纪70年代创立以来,十数年间获得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1“突变”一词,法文原意是“灾变”,是强调变化过程的间断或突然转换的意思。突变论的主要特点是用形象而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事物的连续性中断的质变过程。在泛泛系理论看来,突变只是现象,而非本质。泛泛系理论对突变有独特而深刻的感悟。事物的本体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又能为正确的意识所复写所反应或反映的实际实在实相真如本在。由本在而有本来无一意识物,一切存在的本质全是本在。据此我们提出了泛泛系本在学第1理性原理:第1理性原理:本在迫使一切存在A走向(非A,非非A),无时无处不在尽量向(非A,非非A)逼近。这种来自本原的巨大吸引力存在于一切现象之中,它即是所谓变碍。无碍对应连续,变碍对应不连续、间断或离散。所谓突变论的突变不过是一种极限变碍、整体性 的变碍罢了,它使得现阶段的根本性质或整体性质A突然间变成A非。例如,人从生到死其局部细胞天天在无言地上演“我是(非生,非非生)或(非生,非死) “这曲戏。但是依然有足够的生命资源或条件支持“生”这种整体性的条件复杂性,使得生这种整体性质得以连续或不间断地延续。假如突然间人遭遇来自外部的意 外事故或内部的极端病变,人就遇到了极限变碍、整体性的变碍:作为整体的人就从生(A)突然变化成死(A非)。而这种变化在泛泛系看来是在无言地演说(非 生,非死),是突然回归本在的质变过程。泛泛系理论还具体定量模拟仿真过矛盾运动过程中的突变点:具有最大关联复杂势的序参量值。21/complex/nonlinear/catastrophe.htm2/potential.pdf泛泛系理论的均衡和不均衡统一论07-05-2006泛泛系理论认为一切广义的不均衡都是广义向量:由有条件的存在(向量存在)和存在条件(广义方向)所构成的泛有序对:(向量存在,广义方向)。一切广义的 均衡的基因全部都可用广义泛对称(非A,非非A)+(A,A非)或其简式(A,非A)来建模。不均衡是有条件的,都是破缺的广义泛对称,都在尽量逼近均 衡;均衡是本原性的。均衡的根本基理即是本来无一意识物,由此而有老子哲学反者道之动,进而有最大熵原理、极大似然原理。一切不均衡,都服从条件最大熵原理;一切均衡都服从无条件最大熵原理。泛泛系理论彻底解决了一切分布的成因的统一数学表达式问题1。你能给出什么分布 (例如正态分布,幂分布,指数分布,对数分布,一般性多项式分布,超级分布.),泛泛系理论就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分布的成因:在整个运动变化过程中,平均特征广义信息Ec不变11 泛泛系理论导论修订版第1章 导论(Chapter 1 Introduction)泛泛系全息律的再探讨07/05/2006(一) 泛泛系全息律的新进展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不动心机,运转自然,全域结构分形作图。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此一乃非1非非1。泛泛系基础存在学本在学的基本理论是一种全息理论。泛泛系的本原即是最根本的全息:(1)泛泛系本原无指向亦非无指向者或无指向的东西:(非A,非非A),A包含一切指向,无指向的指向,无(无指向)的指向;无(无(无指向)的指向.(2)泛泛系本原无对立面,如如不动,能生万象。(3)泛泛系本原具有1比特本质信息。(4)现象世界的一切条件复杂性有一种全息,那即是不变的平均特征广义信息Ec.离散型式:Ec=-p1Ln(f(x1)+p2Ln(f(x2)+.+pnLn(f(xn) = 常量 (1)这其中xi为标志值,i=1,2,.,n连续形式Ec=-积分(m(x)Lnf(x)dx) =常量,这其中m(x)为概率密度函数,x为标志值 (2)这其中 fi为 广义集合的稳态分布; pi为暂态分布, i=1, 2,., n不变的平均特征广义信息是一切可微分布的成因。现举例说明(1)正态分布因为 f=aexp(-(x-u)2/b) (3)所以根据(1)-(2)式就实质上而言,导致概率分布f一般性约束条件为p1(x1-u)2+p2(x2-u)2 +.+pn(xn-u)2 =标准差的平方=常量积分(m(x)(x-u)2dx) =标准差的平方=常量(2)幂分布因为 f=axb (4)所以根据(1)-(2)式就实质上而言,导致概率分布f一般性约束条件为p1ln(x1)+p2ln(x2)+.+pnln(xn)=常量积分(m(x)Ln(x)dx) =常量(3)指数分布因为 f=aexp(bx) (5)所以根据(1)-(2)式就实质上而言,导致概率分布f一般性约束条件为p1x1+p2x2+.+pnxn =常量积分(m(x)xdx) =常量(4)均匀分布因为f=常数,所以根据(1)-(2)式就实质上而言,导致概率分布f一般性约束条件为p1+p2+.+pn=1积分(m(x)dx) =常量=1这是自然约束条件。.你能给出什么分布,我们就能告诉你这种分布的成因!(二)旧文重贴:泛系-泛泛系全息律/message/showbbs.asp?code=&indexid=1780&yfc_id=17&yfdet_id=179a=&作 者: Leon Feng 于 11/1/2004 11:48:46 PM回复泛系-泛泛系全息律冯向军博士11/1/2004吴氏泛系全息律也叫做泛系全息重演律,指有条件的缩影模拟具有相对普遍性,包括子系统对系统或大系统、缩影系统对扩形系统、子系统对子系统、缩影系统对= 缩影系统的相对泛系模拟。这里系统指广义系统,因而包括动态系统与过程。所以泛系模拟可以表现在全过程与子过程之间、历时结构与共时结构和斜时结构之间、 不同的共时结构(预测、回朔、将古论今)、不同的斜时结构之间、群体进化与个体发育之间、后期生存与前期累加之间,等等。泛系模拟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多种: 全息、重演、相似、混同、同一、同态、同构、相容、等价,等等。总的来说泛系全息重演律指在扩形大系统或明或暗的背景控制下、不同缩影之间有条件的这种或 那种泛系同一性或泛系模拟性。是什么条件,是哪种类型的同一性与模拟性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泛泛系理论认为:对立统一是一种泛泛系全息律;无性随缘、缘起性空是一种泛泛系全息律;二谛是一种泛泛系全息律;而这些泛泛系全息律全部都是广义泛对称的特例;泛泛系理论的三个互内的基本概念本身就对应三种泛泛系全息律:(一)广义泛对称泛泛系全息律;(二)广义向量泛泛系全息律;(三) 泛系-泛泛系(泛泛系意义下的泛系,泛泛系)泛泛系全息律。泛泛系理论的本有普适计算(一)李幼平等指出普适计算1的理念就是将计算机嵌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用品上,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新世界。普适计算与网格计算有著密切的关 联。网格计算的理念是能像电力网络一样把计算和信息的使用变得简单易用,它利用高速互联网络把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数据库、存储器和软件等资源连 成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普适计算旨在提供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包括固定的或移动的信息服务。网格计算和普适计算紧密结 合,营造Pervasive/Grid计算模型,构成服务于全民的信息基础设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是人类的伟大理想。(二)泛泛系理论的一个关键见解是实在之相在意识看来是最大的全域,是无时间的。从低层次来看是把所谓历时性过程处理为共时性分布函数: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不动心机,运转自然,全域结构分形作图,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此一乃非1非非1。图一:本在乃全域结构分形作图,无时间地拥有一切分形-自相似性(三)从泛有序对的数学特性可直接演绎出泛泛系超人本在人。所谓本在人即是以本在(非A,非非A)为体或心,而以一切有指向的存在A 为用或身的超人。本在人拥有 一切曾在、此在、能在、所在,对于一切有指向的存在的所思所为本在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观控。本在人无量,那是因为本在人所表现的(非 A,非非A)的起始点A有所不同,也即是说每一位本在人的体虽同但用却不同。每一位本在人都是超人,因为一切有指向的存在A都是他的身,为他所用,为他所 观控。(四)本在人是普适计算机的极致、网格计算机的极致一切存在之身都是本在人的身-广义硬件;一切存在的意识都是本在人的心-广义软件:本在人无心以众存在的意识为心。本在人在如如不动之中自由出入、游戏一切生死、一切意识,这即是本有普适计算:普适计算的极致。1李幼平马卫东,泛印技术/web/resource/newspic/2005/11/2/03liyouping_fanyinjishu.pdf泛泛系计算机:一种自创生计算机( Fan Fan Xi Computer: A Network Computing with Autopoiesis Mechanism)07-05-2006(一)对自创生系统的一个明确的定义是1: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是一个由部件生成的网络合成的实体,该实体满足:a) 通过相互作用迭代的再生产产生它们自己的网络b)用一个空间上的实体来实现这个网络。该实体要能产生出与它所在的相互作用的背景分离的边界。(二)在肺图像自动分割中,我们要从图像中分割出那些象素是肺,哪些象素不是肺,所以实际上是要把图像分割成广义泛对称(A,A非)。这其中A=肺;A非=非肺。一般而言我们称以广义泛对称为运算的基本单位,输入输出都是广义泛对称的计算机为广义泛对称计算机。(三)广义泛对称计算机的基本算法是(1)输入广义泛对称(A,A非);(2)按一定的规则(例如最大熵原理,最小能量原理等)判断每一广义象素是属于A还是属于A非;(3)形成新的广义泛对称;(4)回到(2)直到计算结束。广义泛对称计算机的基本运算单位是泛泛系1比特本质信息。我用广义泛对称计算机来做图像自动分割,取得了初步成果。(四)广义泛对称计算机的直接推广即是高维广义向量计算机。所谓高维广义向量是对象的某种有限划分所形成的高维泛有序组。高维广义向量计算机以高维广义向量为运算的基本单位。高维广义向量计算机的基本算法是(i)输入高维广义向量(A1,A2,.,An);(ii)按一定的规则(例如最大熵原理,最小能量原理等)判断每一广义象素属于那个分量;(iii)形成新的高维广义向量(A1,A2,.,An);(iv)回到(ii)直到计算结束。这两部泛泛系计算机已用MATLAB初步实现。由于计算的并行性,极大地提高了图像分割的效率。(五)由于计算对象是广义泛对称和高维广义向量。所以计算对象是实际上是一以矛盾为基因的复杂网络。网络通过一定的物理学规则自我复制、自我产生,且有明显的边界(广义图像边界)。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泛泛系计算机是一种自创生计算机。1 Autopoiesis自创生理论:生命系统的组织/complex/bottomup/autopoiesis.htm2张学文. 组成论,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3冯向军,广义集合论和泛有序对论的一些联系和区别,世界华人一般性科学论坛EB ( ISBN 0-9755039-0-1 ),第2卷第2期,2006年2月。4泛泛系计算机初探:广义泛对称计算机和高维广义向量计算机/u/49ef663d01000507广义量子纠缠、广义纠缠量子与广义泛对称(修订版)07/07/2006(一)量子纠缠(QuantumEntanglement)1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量子力学是非定域的理论,这一点已被违背贝尔不等式的实验结果所证实,因此,量子力学展现出许多反直观的效应。量子力学中不能表示成直积形式的态称为纠缠态。纠缠态之间的关联不能被经典地解释。所谓量子纠缠指的是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非定域、非经典的强关联。量子纠缠涉及实在性、定域性、隐变量以及测量理论等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并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体系的量子态的最普遍形式是纠缠态,而能表示成直积形式的非纠缠态只是一种很特殊的量子态。历史上,纠缠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35年薛定谔关于“猫态”的论文中。纠缠态对于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已在一些前沿领域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在量子信息方面。例如,量子远程通信。(二)广义量子纠缠、广义纠缠量子与广义泛对称根据泛有序对的定义,广义泛对称(A,A非)的一般展开式为(A,A非)=f1(A)+f2(A非)+f11(A)xf22(A非)+f3(A(A非),A非(A)(1)这其中A(A非)是在A非隐藏条件下的A或A非在其中的A;A非(A)是在A隐藏条件下的A非或A在其中的A非。f3(A(A非),A非(A)是不能表示为A与A非的线性组合和直积的线性组合的部分。为此我们称广义泛对称为广义纠缠量子;而称相互作用f3(A(A非),A非(A)为广义量子纠缠。显然量子纠缠是广义泛对称的特例;超弦的超对称性也是广义泛对称的特例。超对称性=(费米子,玻色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传递力的基本粒子)=(粒子,超级伙伴)1/data/200307/1_20030731_63215.html略论泛泛系理论的顶层设计07-22-2006泛泛系理论的总体方案即是泛泛系3公理,泛泛系3概念,泛泛系1原理+1推论,泛泛系科学4理论。一切泛泛系理论的顶层设计都是泛泛系理论的总体方案的具体化。泛泛系理论的总体方案的具体化随条件千变万化,所以泛泛系理论的顶层设计千变万化。泛泛系3公理是:泛泛系公理(一):存在本原。泛泛系公理(二):本原独立而不改。所谓独立是指在某种广义意义下无对立面,所谓不改是指本原所包含的本质信息守恒。泛泛系公理(三):本原表相必须具备最大信息量。泛泛系3概念是有严格数学定义的泛有序对以及由此派生的广义泛对称和广义向量。泛泛系1原理是:泛泛系第1理性原理,它是直接由3公理推出的结论:本来无一意识物。1推论则是指由第1理性原理直接推出的老子哲学原理:反者道之动。泛泛系科学4理论即是指一切泛泛系科学都由4种理论组成:关于该具体科学的泛泛系哲学;关于该具体科学的泛泛系相对论;关于该具体科学的泛泛系因果论;关于该具体科学的泛泛系因成论(组成论)。泛泛系理论的顶层设计具有垂直集成(Vertical Integration) 和积木化的特点:自给自足而又更新方便泛泛系本体和泛泛系本体建模07-24-2006(一)1“本体论” (Ontology,大写O)原是哲学研究中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研究客观事物存在的本质和组成。本体论在哲学定义上的主要特点在于本体论是关于世界某个方面的一个特定的分类体系,这个体系不依赖任何特定的语言。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本体论逐渐用于知识工程和信息科学等领域之中。本体论 (Ontology)和本体(ontology)在英文表示是不一样的,即一个用大写的“O”开头,另一个则用小写的“o”开头。本体论这个术语诞生于17世纪,派生于希腊语的onto和logia,是一个哲学的分支。从哲学上来说,本体论是研究客观事物存在的本质,所以本体论在哲学上的真正内涵是对世界上任何领域内的真实存在所做出的客观描述。对本体论的理解,人们不存在什么疑问。但是对本体(ontology)的理解,哲学界和计算机科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知识工程界认为本体是一种工程人造物。尽管本体论的研究日益成熟,但“本体究竟是什么”仍是一个争论中的话题。首先,Neches等指出(1991):“一个本体定义了组成主题领域的词汇的基本术语和关系,以及用于组合术语和关系以定义词汇的外延的规则。”Gruber(1993)指出本体是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的一个显式的规格说明;Borst(1997)对该定义进行了修改,提出:“本体是被共享的概念化的一个显式的规格说明。”William和Austin(1999)指出,本体是用于描述或表达某一领域知识的一组概念或术语,可用于组织知识库较高层次的知识抽象,也可用来描述特定领域的知 识。Chandrasekaran等人(1999)认为本体是属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内容理论,它研究特定领域知识的对象分类、对象属性和对象间的关系,为领域知识的描述提供术语。(二)泛泛系本体论集中体现在泛泛系3公理以及由此派生的泛泛系1原理+1推论和泛泛自然哲学框架23泛泛系3公理是:泛泛系公理(一):存在本原。泛泛系公理(二):本原独立而不改。所谓独立是指在某种广义意义下无对立面,所谓不改是指本原所包含的本质信息守恒。泛泛系公理(三):本原表相必须具备最大信息量。泛泛系1原理是:泛泛系第1理性原理,它是直接由3公理推出的结论:本来无一意识物。1推论则是指由第1理性原理直接推出的老子哲学原理:反者道之动。泛泛系自然哲学框架的修订版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有生于非无非有,非无非有生于非相非非相,非相非非相生于非意识广义泛对称(非A,非非A);有即是有指向,无即是无指向, 对立统一仍是有指向的意识广义向量(A,A非);非意识广义泛对称和意识广义向量的实质统一和数学上的统一是(A,非A)。所以(A,非A)即是实际实在 实相真如,即是本在。非意识广义泛对称(非A,非非A)之所以能生(非相,非非相),那是因为相多少还有指向,而非意识广义泛对称(非A,非非A)中的A 包含一切意识所产生的指向或意识物(意向),一切无指向的指向;一切无无指向的指向;一切无无无指向的指向. 无指向。非意识广义泛对称(非A,非非A)实际上是在一种层次上言“不可言”之言;说“不可说”之说。非意识广义泛对称(非A,非非A)无指向而又不是无 指向者或无指向的东西。(三)泛泛系本体论模型分为六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本体即是(非A,非非A)。此地A包含一切意识所产生的指向或意识物(意向),一切无指向的指向;一切无无指向的指向;一切无无无指向的指向.第二个层次是:本来无一意识物。第三个层次是:老子哲学原理:反者道之动。A即是非A-非A即是非非A-非非A即是非非非A.第四个层次是:最大熵原理(最大平均信息量原理):在无约束条件下,广义集合必须极大似然地具备最大熵或最大平均信息量。第五个层次是:条件最大熵原理(条件最大平均信息量原理):在有约束的条件下,广义集合必须极大似然地具备该在约束条件下最大熵或最大平均信息量。第六个层次是:具有稳态分布f的广义集合所须遵守的一种约束条件是泛泛系平均特征广义信息不变3。参考文献1刘红阁 郑丽萍 张少方,本体论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jcst/downloads/xsqy/qy2003.pdf2 冯向军, 泛泛系的哲学框架是一种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哲学框架/listMessage.jsp?forumID=24&threadID=248923泛泛系理论在线讲座第11章:各种系统分布总成因探秘- 一种终极梦想的实现/e2.htm泛泛系本体原理:一种融合玻尔互补原理和EPR物理理论二准则的科学探索关键词:泛泛系理论,哥本哈根学派,EPR物理理论二准则,物理实在,戏剧实在,物理现实:(物理实在,物理实在的演出)(一)11928年玻尔首次提出了互补性观点,试图回答当时关于物理学研究和一些哲学问题。其基本思想是,任何事物都有许多不同的侧面,对于同一研究对象,一方面 承认了它的一些侧面就不得不放弃其另一些侧面,在这种意义上它们是“互斥”的;另一方面,那些另一些侧面却又不可完全废除的,因为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还 必须用到它们,在这种意义上说二者又是互补”的。 按照玻尔的看法,追究既互斥又互补的两个方面中哪一个更“根本”,是毫无意义的;人们只有而且必须把所有的方面连同有关的条件全都考虑在内,才能而且必能(或者说“就自是”)得到事物的完备描述。 玻尔认为他的互补原理是一条无限广阔的哲学原理。在他看来,为了容纳和排比“我们的经验”,因果性概念已经不敷应用了,必须用互补性概念这一“更加宽广的 思维构架”来代替它。因此他说,互补性是因果性的“合理推广”。尤其是在他的晚年,他用这种观点论述了物理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中的无数问题, 对西方学术界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玻尔的互补哲学受到了许许多多有影响的学者们的拥护,但也受到另一些同样有影响的学者们的反对。围绕著这样一些问题,爆发了历史上很少有先例的学术大论 战,这场论战已经进行了好几十年,至今并无最后的结论,而且看来离结束还很遥远。(二)21935 ,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这三位物理学家的姓的头一个字母合写起来即是EPR)在美国的47期上发表了一 篇著名论文。这篇论文的题目是“物理实在的量子力学描述能否认为是完备的?”。文章EPR提出了关于物理理论的二准则:(1)完备性准则:如果一个物理理论是完备的,那么物理实在的每一个要素都必须在其中有对应量。(2)实在性准则:假如不对体系进行任何干扰,却能确定地(或以概率1)预言某个物理量的值时,那么存在着一个物理实在的要素对应这个物理量。EPR用这两条准则对量子力学的完备性进行了批判。他们说:在量子力学中,对于用不可对易算子所描述的两个物理量,知其一便不知其二。因此(1)要么由波 函数所描述的实在是不完备的或(2)这两个物理量不可能同时具备实在性。但是可以推导出结果:假如(1)为假,那么(2)也为假。于是可以得出结论波函数 所描述的实在性是不完备的。(三)泛泛系本体原理可简单表述如下:存在泛泛系本体,泛泛系本体独立而不改,所谓独立是指在某种广义意义下无对立面,所谓不改是指本原所包含的本质信息守恒,泛泛系本体表相必须具备给定条件下的最大信息量。于是得出结论:(1)物理实在中,本来无一意识物或意识所产生的被误认为是物理实在的指向;(2)宇宙中除一切意识物之外的东西或非东西-非不是东西均为泛泛系本体;(3)物理实在中,一切条件复杂性(以广义向量形式存在的泛泛系本体)都在不断以否定自己的东西为吸引子,这种条件复杂性是作为演员、文本、蹈具、体现的本原,是戏剧“本来无一意识物”中的实在-戏剧实在而非物理实在。因此一切条件复杂性符合老子哲学原理反者道之动。(4)一切物理现实要么可用广义向量来描述,要么可用广义泛对称来描述,所以泛泛系本体论满足EPR完备性准则。(5)不对体系进行任何干扰,泛泛系本体论能确定地预言:(a)一切条件复杂性必定以转化或灭亡的形式消失;(b)一切条件复杂性都是有条件的存在(向量存在)和存在条件(广义方向)所构成的泛有序对:广义向量。广义向量=(向量存在,广义方向)(c)一切条件复杂性均可用泛分布函数-广义波函数来描述。(d)一切条件复杂性均符合条件最大信息熵原理或条件最大平均信息原理。上述预言是泛泛系本原3公理的推论。这些公理说作为物理实在的泛泛系本体独立而不改,其表相具有给定条件下的最大信息量。这 些预言所对应的现实(包含物理实在和被看成物理实在的演出的戏剧实在)随处可见。例如不论一个人想不想死,生这个条件复杂性都终将以转化为死的形式而消 失。生是有限的、有条件的。生命过程可以用泛分布函数来表达。生命过程总是在给定约束条件下趋于形式上的复杂化,因而趋于平均信息的最大化。比如说不可能总是生,而是有生有死;不可能总是成长,而是有成长也有衰老;不可能总是健康,而是有健康也有疾病。所以泛系本体论满足EPR实在性准则。(四)综上所述泛泛系本体论满足EPR完备性准则和实在性准则,但是作为“戏剧实在性”的条件复杂性却仍可用广义波函数-泛分布函数来描述。这种泛分布函数 恰好在表演物理实在(非戏剧实在):本来无一意识物。玻尔的互补性原理把观察者带进了物理学,所以所描述的是戏剧实在而非物理实在。但是实在两类分,所以爱因斯坦和玻尔都各有各的道理。不过话又说回来,当把戏剧实在看成是物理实在时,戏剧实在就变成了意识物;当把戏剧实在看成是物理实在的演出时,戏剧实在才能成为非真实本身的一种真实的表演。我们把戏剧实在看成现实的一部分。一切广义生命所在之处即是泛泛系本体的剧场,广义生命即是戏剧实在-戏剧“本来无一意识物”中的真实表演者,而泛泛系本体的本质即是戏剧实在的吸引子和归 宿。我以我的悟性看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表演和大归元;我看到了泛相对论、泛因果论(包含量子论)、泛组成论的超大统一。(五)泛泛系互补原理:对玻尔互补原理的修正一切条件复杂性均为戏剧实在而非物理实在。一切条件复杂性的整体都包含不少于2个的侧面,这些侧面均为戏剧实在而非物理实在。这些侧面的唯一使命即是否定 意识物:由意识产生的固定性指向(例如固定的波、固定的粒等等)的物理实在性。在这种意义上,这些侧面是互相排斥的。但是这些侧面又互相和合而可能且必能 表演成功一曲大戏:本来无一意物,从而证明独立而不改的泛泛系本原的物理实在性。(六)对哥本哈根学派的观点的一种泛泛系再解释(A)哥本哈根学派的基本观点是:(1)量子态可用波函数来描述,波函数psi是数学描述,波函数模的平方|psi|2代表粒子广义坐标测量值的概率密度。波函数满足叠加原理;测量结果服从海森堡测不准原理。(2)在没有观察之前,一个粒子的状态是不确定的,它的波函数在广义变量空间弥散。但当我们测量过程中,波函数坍缩,而这种坍缩是随机的,粒子随机地取一个确定的本征值。哥本哈根学派的观点直接导致了量子纠缠。假想有一粒子,它不稳定,不一会而就衰变成两个小粒子A和B,向相反的两个方向飞开去。又假设粒子有两种可能的自旋,分别叫“上”和“下”,那么如果粒子 A的自旋为“上”,粒子B的自旋便一定是“下”,以保持动量守恒,反之亦然。按哥派观点,当测量未进行之前,A和B的状态都是不确定的,只有一个波函数可 以描绘它们。只要我们不去探测,每个粒子的自旋便都处在一种上/下可能性叠加的混合状态。现在我们来对A的状态进行测量,因此A的波函数立即坍缩,随机地 选择了一种本征状态,我们假设这本征状态为“上”。但是因为两个粒子动量守恒,那么即使不测量,粒子B的波函数也肯定坍缩成“右”旋。这种强关联相互作用 与A、B之间的距离无关。也即是说A与B之间的远程通讯可能是“超光速”的。但是这种效应实际上因为量子纠缠引起的。A、B的状态本不可分离,A是B的 A,B是A的B。所以无所谓“通讯”不“通讯”了。(B)当我们看到一幅肺图像时,我们可以比现有计算机更精确地判断哪些象素是肺,哪些不是肺。那是因为我们的头脑中有很多关于几何形状的构成的知识以及肺的知 识,我们知道在同样的灰度情况下,哪些象素是在肺边界之内的,哪些象素不是。我们也能通过某些法则(例如趋势连续性法则)把非常模糊的边界正确地判定为边 界。但是当我们用小尺度来看象素(连其周围邻域都不看)时,我们的一切关于肺和几何形状的高层知识全部失效了,于是灰度成了唯一的区分不同象素的类型的标 准。对于同样的灰度结构我们只能说:这象素可能是肺也可能不是肺。薛定鄂猫在箱子或盒子未打开前被哥本哈根学派描述成“又是生又是死”,造成这种狂想的原因是不是与我们对具有同样物理现实的微观象素不能作出高层判断的原 因十分类似呢?在微观世界,一切高层的观控尺度全部实效,我们失去了对微观世界进行常识性判断的许多依据,于是量子态变得不确定起来。这里哥本哈根学派执 着于“生”和“死”是量子叠加态的“基”,所以在量子叠加态变得不确定起来时,无可奈何地把这不确定的态看成是“基”态的叠加,同时是“生”又是“死”。 当我们把这种看法换成泛泛系的见A(非A,非非A)的观控泛术时,量子世界的图景会变得好理解得多:薛定鄂猫在箱子未打开前(非生,非死),如如不动而又 表现出毫无宏观量的确定性。当把箱子打开时,一种复杂的观控过程、他组织过发生了:观控的标准以及观控者的知识库把自然猫变成了意识物:死猫或活猫。(非 生,非死)指向我们的意识暂时还不可达的客观,远比“又是生又是死这种由执取引起的“悖论”强多了。当我们不知道物理实在的本质时,我们至少应该尽量实 事求是,敢说我们不知道那广义象素是“肺”或不是“肺”,那薛定鄂猫是“生”还是“死”,而不可把我们的旧思维模式套用在未知领域。我们不能象薛定鄂猫所讥讽的那样:反正不是生,就是死,即使我不知道,我也可以乱说:是生和死这两种“基”的叠加,又是生又是死。我们既然不知道,就应该用“不知道的理论”来描述“不知道”,当我们不知道A是什么时,(非A,非非A)即是关于这个不知道的理论。这才是实事求是。 不过泛泛系理论认为,正是这个“不知道”颠倒了一切意识物的妄想,让我们看到了如如不动而又到处表演的物理现实:(物理实在,物理实在的表演)。泛泛系的观点包含三层意思:(1)单一的微观广义象素或薛定鄂猫本身并不具备肺或非肺;生或死的指向,的的确确(非生,非死);(非肺,非非肺)。是肺或不是肺,甚至是肺图像或不是肺图像都由测量过程决定。(2)广义象素的确切“戏剧实在意义”在未进行宏观测量时,因为我们关于微观戏剧实在与宏观戏剧实在之间的联系的知识不够而无法判定;(3)宏观测量过程包含了许多高层的标准和知识,所以是一个对无性的微观广义象素随缘赋予确切意义的他组织过程。(七)从泛泛系理论的角度重新解释波函数和叠加原理(A)波函数与量子叠加原理对于自由粒子波函数 psi =psi0exp(-2pi/h*i (Et - Px)这其中E和P为代表粒子特性的能量和动量。所以波函数具有波粒二象性。波函数必须单值、有限、连续且满足归一化条件。按哥本哈根学派的观点,波函数本身无物理意义,而波函数的模的平方有物理意义,这个物理意义即是t时刻在广义空间某点,找到粒子的几率。量子叠加原理指的是假如psi1, psi2是量子系统的态,那么psi1, psi2的线性叠加c1psi1 +c2psi2也是该量子系统的态,这其中c1, c2为常数。量子叠加原理具有如下特性:(1)处于量子叠加态的量子系统同时具备psi1 和psi2两个态;(2)量子叠加原理的叠加指的是同一量子系统的两个不同的态的叠加,而不是两个孤立粒子的叠加;所产生的相干效应也是同一量子系统的不同态之间的相干。(3)当psi1态具有本征值a1,psi1态具有本征值a2时,叠加态同时具备本征值a1和a2,因而测量结果不确定。按哥本哈根的论点,不作测量时,波函数服从薛定鄂方程和叠加原理,因而状态不确定,但是一旦测量发生,波函数就立即坍缩。(B)从泛泛系理论的角度重新解释波函数和叠加原理我们假设哥本哈根学派的一切数学结果都是对的。然后再从泛泛系理论的角度来重新解释这些数学结果。微分形式的电磁场方程直接导致了(电场,磁场)这个广义泛对称是波-电磁波的结果;自由粒子的能量和动量的关系直接导致了薛定鄂波动方程的最基本的形式。泛泛系理论把电磁波,几率波,各类广义分布等等均视为泛分布函数。泛泛系理论认为:本来无一意识物。几率波实际上就是说在微观世界,基本宏观物理量:空间位置和动量在本来无一意识物原理的逼迫下完全失去了确定性,这种完 全失去了确定性是对本来无一意识物的很好的表演:尽量否定有确定的基本宏观物理量。几率波分布本身也是对本来无一意识的在约束条件下的表演:尽量否定有不对称的过分集中几率。叠加原理实际上是在尽量演出一切互补性,这些演出(包含又“死”又“活”的表演)唯一的目的是尽量否定一切固定的指向:通过叠加态的存在,显示一切指向都 同时出现,根本就没有确定性的指向。叠加态对应相互重叠的泛有序对(A,B),而正交基态则两两构成广义泛对称(A,A非)。所谓波函数坍缩,其实就象单独一个象素除灰度以外不具备任何指向一样,微观态不指向任何宏观可测变量,测量过程是在很多高层宏观标准和高层知识库的作用下,将微观的不确定依条件转化成相对确定的他组织过程。(八)自由粒子的几率分布服从最大熵(最大信息量)原理自由粒子波函数的表达式为psi = psi0exp(-i*2(pi/h)(Et-Px) (1)这其中pi = 3.1415926, 为圆周率;h = 普郎克常数;i为虚数单位;E为粒子恒定的能量;P为粒子的恒定的动量;t为时间;x为空间坐标。psi0为待定常数于是按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粒子在空间出现的几率密度为|psi|2 = psi02 (2)由此可见,在一切有限空间,不论自由粒子的能量或动量有多大,其几率密度为常量,不随时间和空间坐标变化。或者换句话说:自由粒子的几率分布是均匀分布,自由粒子等可能地充满空间3。这就表明自由粒子的几率分布服从最大熵(最大信息量)原理。在泛泛系理论中,本原原理在科学层次的原理就是最大熵(最大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