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docx_第1页
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docx_第2页
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docx_第3页
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授课人:东安一中刘爱华课时: 1课时 新授教材分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造园艺术的重要原则之一,中国古代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作为综合性的艺术,涉及美术门类中的几乎所有领域,具有及高的鉴赏与教育价值。其中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私家园林(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艺术成就最高,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和精华。学生分析:学生的经历、知识面、个性、情感等因素的差异,每个学生对事物的感受都是不同的。因此应多提供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和时间,创始个性化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针对高中学生,美术是非高考科目,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之时加入本章的美术专业知识,非常重要。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及代表作品。能力目标:结合实例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精神和具体经验,掌握古代园林的造园方法和基本特征,提高欣赏能力。情感态度:通过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设计思想对现代环保意识及对西方园影响,提高民族自豪感,进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艺术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重点:掌握经典园林建筑,中国园林艺术的构成因素、基本特征。难点:学习掌握古典园林是一综合性艺术。关键:联系文化情境,总结思想内涵。教学分析:突出艺术学科特点,充分发挥视觉艺术教育功能,以典型的具体的建筑说明共同的精神内涵,突出思想性和艺术性,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育教育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与内容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什么?(盆景)里面都有什么?(假山、水池、凉亭、花草树木)做得很逼真,仿佛身临其境,让人想像在紧张、繁杂的工作生活之余,还有这样一个清静秀美之地,去体会一下画中游。这和我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形式很像,大家说说是什么?(园林建筑)它们都是人们崇尚自然,妙造自然的结果。这幅是中国古典的园林,和盆景相比,虽然都是以小见大,园林却可以真的置身其中,可游可居。是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明代计成著有园冶一书,把这叫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板书)。园林艺术的构成因素一是自然环境的山形水势,包括人工叠山和开凿的泉流湖水;二是建筑物及其特殊的人文内涵;三是园林内的树木花卉;四是园外大环境的景观、氛围。中国造园艺术是多方面因素的配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园林艺术是如何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三、讲授新课(一)发展概况商周时期,帝王粗辟原始的自然山水丛林,以狩猎为主,兼供游赏,称为苑、囿。春秋战国至秦汉,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称为宫苑。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文人参与造园,构图曲折委婉,讲求趣味。明中叶至清中叶,园林数量骤增,造园成为独立的技艺,园林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明清两代是中国造园艺术的高峰时期(二)古人是如何造园的1、中国哲学思想对园林艺术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哲学的主要特点。儒家:人与自然的和谐,寄情于景。禅宗:自然在人心中,天人浑然一体。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根据其功用,中国园林主要可分为4种类型:1)面积较大,气派宏伟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2)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3)寺观园林;4)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三)经典园林建筑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艺术成就最高,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和精华。1、皇家园林:(1)圆明园-园林建筑艺术杰作。既有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又有壮丽的西洋式石建筑,两者配置得十分和谐,毫无生硬之感,总共有一百多处景点。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疯狂抢掠了这被西方人称为“万园之园”的园林巨构。圆明园“方壶胜境”图(2)北海-金、元、明、清各代的皇家园林,有八百多年历史。是按照神话传说的仙山楼阁营造的。五龙亭、九龙壁、白塔3)颐和园-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大型皇家园林。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凝练生动。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万寿山东部的东宫门、仁寿殿等所组成的朝廷和居住供应部分。第二部分是万寿山的前山部分(排云殿、佛香阁)。第三部分是万寿山的后山和后湖。第四部分是昆明湖的南湖和西湖(龙王庙岛、十七孔桥)玉带桥、夕佳楼、谐趣园、乐寿堂“青芝岫”、颐和园的总体布局,模仿杭州西湖,许多重要景点也以江南名园为蓝本,例如,西堤仿杭州苏堤,景明楼仿湖南岳阳楼,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但其博大的山体水域环境、严禁的整体布局、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凌厉豪强的皇家气派所形成的大气象,则又非江南私家园林所比拟。(颐和园长廊、拙政园柳荫路曲)2、私家园林记得我们高一课本里有一篇苏州园林的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散文,请同学读一下,大家思考下面的问题:苏州园林为什么这样有名?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人文荟萃,经济发达,助成诗文书画、音乐、戏剧等艺术门类的高度成就,也成为造园艺术发展的文化环境背景。园林主人多为退归林下的官吏或富商,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在依傍家宅建造的园林中,享受“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乐趣,追求清雅、幽静、闲云野鹤般的乐趣。1)拙政园-特点是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因此拙政园的美在不言之中,有人说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首。(宋-沧浪亭、元-狮子林、明-拙政园、清-留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因有江南才子文征明参与设计,文人气息尤其浓厚,处处诗情画意。园以水景取胜,平淡简远,朴素大方,保持了明代园林疏朗典雅的古朴风格。景区分为东、中、西三部,另有原住宅处于1992年建成苏州园林博物馆对外开放,这亦是中国首家园林专题馆。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小飞虹、与谁同坐轩、水廊等。中国艺术讲究触类旁通,诗文与绘画往往互为表里。古代园林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体现绘画意趣,同时也蕴涵着诗的情调诗情画意。诗文与造园艺术最直接的结合莫过于“匾”和“联”了。这是中国园林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凡重要的建筑物上一般都有匾额和联对。它们以文字而点出景观的精萃所在,作者的借景抒情也感染游人从而激起他们的浮想联翩。拙政园内有两处赏荷花的地方,一处建筑物上的匾题为“远香堂”,另一处为“听留馆”。前者取宋周敦颐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后者出自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句。一样的景物由于匾题的不同却给人以两般的感受。“与谁同坐轩”轩名取自苏轼“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词意。“小飞虹”取南北朝宋鲍昭白云诗“飞虹眺秦河,泛雾弄清弦”而命名。2)网师园月到风来亭-园与住宅通联,中央辟小池、亭阁、回廊结构精致,石岸大体大面,错落有致,清澈的池水映出的亭阁倒影,益觉轻盈、空透。冷泉亭-小亭倚墙而建,内置峭壁石,亭南有泉眼涌出一池清泉。(“峭壁石”指靠墙布置的山石。好像是以壁面为纸,而以山石作为图画,其表现效果犹如雕塑中的“塑壁”。)(3)留园冠云峰(4)环碧山庄假山(四)提问:1、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要素有哪些?一是自然环境的山形水势,包括人工叠山和开凿的泉流湖水;二是建筑物及其特殊的人文内涵;三是园林内的树木花卉;四是园外大环境的景观、氛围。2、小组讨论:举例说明中国园林艺术基本特征?1)取法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3)追求诗画意境。(五)动手实践(六)课题拓展: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美学对西方的影响1670-1671年间,法皇路易十四令人在凡尔赛宫里建造了一座中国风格的瓷塔,风气由此传开。但它只是在一座欧洲半古典式建筑,只是涂抹上了中国瓷器的青白釉彩。是“色彩方面”而不是“建筑本身”属于中国风格。波茨坦附近的斯腾有1714年建造的一座凉亭,从其伸出的檐牙,亦可看出效仿中国的某种建筑款式。即将中国人使用木料建筑的某些款式,推广运用于欧洲人的石料建筑。科仑主教区的中国乡村别墅,是科仑大主教奥古斯特鼎力促成的。卡塞尔的领主于1781年建中国村,命名木兰,今天还尚存有宝塔和魔桥。18世纪英国有人就布朗宁园林如何设计请教园林家约翰范布勒爵士,爵士说:“请一位山水画家来商量。”四、联系身边的园林建筑,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