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期河洛文化与齐鲁文化一、文化概述中国有着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更是创造了灿烂耀眼的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划分,有许多种划分类型,但大致都是从区域位置来区分的。从区域文化的角度看,著名文化史和考古专家徐旭生先生最早将中国古代文化按区域进行了区分。他认为,中华民族先人在远古的时候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文化集团,即华夏、东夷和苗蛮。李学勤在东周与秦代文明书中将古代文化划分为七个文化圈,即中原文化、北方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滇文化、秦文化等。白光华的两汉文化的形成及其特色提出古代文化五大文化主体,即:荆楚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北方文化。刘跃进将秦汉时期的文化区域分为八个区域,即三辅地区、河西地区、巴蜀地区、幽并地区、江南地区、河洛地区、齐鲁地区、荆楚地区等各种文化区域。不论是哪一种划分标准,这其中以中原文明为核心的河洛文化和以东夷地区的齐鲁文化是传统文化圈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后来的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河洛文化与齐鲁文化的渊源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他们从萌芽至成熟都相互汲取和影响。虽然中华文明的发展是多元化且带放射性的,犹如满天星斗光耀四野,但我们不能怀疑,河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源头,正如杨海中所说的“月光和日光无疑是在中原”,但我认为日光在河洛,月光在齐鲁。各个区域文化的形成虽然有时间上的先后,但它们之间不是封闭的。由于文化会随着载体不断传播发展,所以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河洛文化和周边地域文化的影响也是双向的,特别是与东边的齐鲁文化。他们在地域上是连成一片的,黄河一衣带水穿过豫、兖和青三州而奔腾入海。他们在文化上更是相互交融、彼此促进,最终成就中华文明的两大花朵,且各表一枝,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不断合流形成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据此,本文试对河洛文化与齐鲁文化的各自发展、渊源关系以及合流作些比较和探讨,将有助于丰富和扩展传统文化的研究,全面评价他们在早期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利于为当今国学热和儒家文化的复兴予以指导帮助。二、早期河洛文化与齐鲁文化河洛文化指的是中国古代河洛地区的文化,概言之就是今天河南省的西部地区。河洛地区南为外方山、伏牛山山脉,北为黄河,西为秦岭与关中平原,东为豫东大平原,北通幽燕,南达江淮,在古代雄踞于中原,为“天下之中”,即所谓“中国”(西周何尊铭文),是古代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许顺湛先生认为:“河洛地区大体包括黄河与洛河交汇的内夹角洲、外夹角洲以及黄河北岸的晋南和豫北。河洛文化圈向西可伸入关中,向东可以达到豫东。” 朱绍侯先生曾在河洛文化与河洛人、客家人一文中指出:“作为河洛文化圈,实际要超过河洛区域范围,即应该涵盖目前河南省全部地区。”河洛文化博大精深,是指在河洛地区产生、发展、繁荣、传承于河洛地区、发扬于周边的地域文化。朱绍侯先生认为它包括早期社会的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和黑陶文化以及神秘而大显智慧的“河图洛书”;也包括“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的夏商周三代的史官文化、礼乐制度;更包括“百家争鸣”时期儒、道、法、兵、农、阴阳五行各家学说以及后来形成的经学、玄学、理学与儒道佛三教合流的思想文化等等。河洛文化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地域性文化,以其特有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思想渊源无不昭显着河洛文化的独特魅力 。它其中在两个方面可以说是穷其内外、无可比拟的。一是由“河图洛书”衍生的古代滥觞文化;二是指根植于河洛地区以农耕文化为中心的政治、经济、生活习俗以及由此产生的礼仪、信仰等发轫文化。齐鲁大地是一个半岛结合内陆的广大区域,境内有雄伟的泰山、沂蒙山和广阔的冲击平原,而东边是浩淼的黄海。因而它形成的文化别具一色,拥有独特的精神气质,最主要是它具有广泛的吸收容纳精神。齐鲁文化直接发轫于东夷文化,在史前也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对齐鲁文化产生主要作用的是春秋战国时的鲁国和齐国,鲁国在政治上重祭祀,故其文化明显“尚文”,齐国重兵战,故有“尚武”特色。齐鲁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和核心,以兵家文化为辅,兼容并蓄,具有极其丰厚的思想内涵。三、河洛文化与齐鲁文化的互动河洛文化对齐鲁文化的互动早可推之到新石器时代,在史前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大汶口文化(泰安)的陶器上带有仰韶文化陶器上特有的蓝纹和网格纹。其实河南、山东由于地域的连接、河流的连带作用,它们最易接触和交流,它们各自代表的文化也因而不断碰撞。据左传记载,“太昊之墟”在陈(今河南淮阳),此即指太昊部落的聚居地。“少昊之墟”在曲阜,春秋分布在今山东曲阜周围的任、宿、须句、颛臾几个小国奉太昊为祖神,这说明太昊一支可能发展到鲁西南。据史记五帝本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另外,蚩尤为东夷部落首领,曾和华夏部落首领的黄帝战于涿鹿之野。最终黄帝的胜利也使以河洛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明向东夷扩散,这不仅实现了部落的交融,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夏商时期两地的交往更加密切,但其文化交流主要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西周建立之初,曾受到东夷的强烈反抗,不久“三监”又发动了叛乱,为巩固西周政权,周公拥军三年东征。不仅平定了“三监”,还征讨了东夷的奄(今山东曲阜)、薄姑(今山东博兴东南)等部落。天下统一后,为拱卫周朝,周公分封了诸侯。其中周公长子伯禽封于鲁,姜尚封于齐。1. 周公与鲁文化周公是西周文化的奠基人。周公完成分封后,为进一步维护统治秩序、规范社会行为,他借鉴了夏商二代规范,在成周制礼作乐,把三代的礼乐文化推向了高峰。孔子为之赞叹:“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礼直接孕育了儒家文化并形成了影响至远的礼乐文明。正如杨尚奎先生说的:“没有周公,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周公于武王时封于周,却未就,由长子伯禽就鲁为君主政。周公通过伯禽在鲁国推行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在文化上为推行周礼,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伯禽在鲁国用周文化改造了土著文化,以“敬德保民”为指导思想,宣扬“礼、乐、仁、义”。从而使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传统、重仁义、重人伦的尚礼型文化。另加上鲁国贵族的特殊地位,使他们的宗法贵族意识不断强化,更加重视其教育,重礼传统亦愈深。因而鲁人都认识到“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鲁秉周礼最为完善。儒文化来源于周礼。孔子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幼时随母迁居鲁都,由于其文化氛围浓厚,从小深受周礼的熏陶,早年习礼,后主张以礼乐治国。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孔子决心以恢复周礼为己任。他以三代文化为精蕴,在周文化与鲁文化的背景下开创了儒家学派。孔子一生尚礼并极力推崇周公,“寤寐长存于周公之道”。他的儒学以盛周为蓝本,追慕尧舜汤文之道,提出了“仁者爱人”的德政和“君君臣臣”的王道主张。宗周的礼乐文化是鲁文化的源头和活水,因此儒家文化明显的带有周礼的深深烙印。换句话说,儒文化是对周礼的继承和创新。2姜尚与齐文化齐文化始于“吕太公望封于齐”(吕氏春秋长见)。姜太公名尚,字牙,或尊称为子牙。也有吕尚、吕望、尚父等称呼。他既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又齐国的开国圣君,也是齐文化的奠基者。他长期生活在河洛地区,(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洛阳东北)做过卖酒生意,后隐居渭河钓鱼) 早年为西周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治理齐国时,将河洛地区的周文化与当地东夷文化相结合,更注重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对原来土著风俗采取保留的态度,相应简化周朝礼制。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伯禽治鲁三年后返周述职,“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而“周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君臣之礼,从其俗为也”。姜尚是兵家思想的创始人。司马迁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总太人参为本谋。”(史记太公世家)姜尚论兵追求至高境界,即“文伐”,是“以文事伐人,不用交兵接仞而伐之也”(武经七书汇解)。他也注重出奇制胜,选将用将等策略,他主要军事思想都集中在体现于六韬一书。他的军事思想对后来的齐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来齐桓公上承姜尚的“文”、“兵”思想,重农重商,礼法并用,从而成为春秋霸主。齐国尚武,薪火相传,特别在春秋战国时得到了高度发展。司马穰苴、孙武、孙膑“承其绪,续其航”,为兵学的发展创下了传奇的神话。特别是孙膑,他是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杰出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书。和庞涓、苏秦、张仪同为卫国人(今河南鹤壁)鬼谷子门下受业习兵法。“田忌赛马”、“围魏救赵”都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们的军事思想成为了中国兵学文化的一座丰碑3.诸家与稷下学宫战国时齐国的稷下学宫(临淄)是当时诸子荟萃、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和学术交流中心。“周秦诸子的盛况是在这儿形成了一个最高峰的”。稷下学宫创建于齐桓公田午执政时期,后历经六代,几度兴衰,延续时间长达150年之久。稷下学宫采用“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学派相安并立,为此一时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而也形成了思想解放且兼容并蓄的稷下学风。黄老学派、墨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儒家的代表人物先后到这里“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稷下学宫可谓“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史记田敬终完世家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kun、田骈、捷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以黄帝、老子的“因道全法”之术为基本内涵的黄老学派是稷下学宫的中坚学派,它“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变迁,应物变化”。墨家是稷下学宫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它以(宋国人)宋钘xing为代表,提出了“情欲固寡”、“禁攻寝兵,救世之战”、“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的政治主张。来源于易经“阴阳”学说在战国时期形成了学派,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在稷下学宫中邹衍为集大成者,并主张大九州和五德始终说。发源并兴盛于河洛地区的纵横家亦是稷下学宫的座上宾。淳于髡为其杰出代表,他纵横捭阖、巧言辩智,善于隐语劝谏,为政主张顺应民心,督查奸吏,并且代齐“数使诸侯,未尝屈辱”。中国明辨文化始于郑国人(今河南新郑)邓析,名家在稷下影响很大。它的论题不限于稷下名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孝感地理试题及答案
- 育婴师如何提供个性化服务试题及答案
- 考前热身护士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衛生管理指標設置考題
- 营销联盟考试试题及答案
- 明清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职业提升2025年公共卫生执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十首足矣试题及答案
-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第9课走进社会主义市抄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第4课我有两件宝教案10教科版
- 《化妆品包装材料相容性试验评估指南》
- 2025年国家保密基本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合同与企业管理服务合同
- 《考虑碳排放权的LZ光伏发电企业价值评估案例研究》
- 2024年新疆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DB41T 2280-2022 路桥用泡沫轻质土应用技术规程
-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课件 项目11 M7130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检修
- Profinet(S523-FANUC)发那科通讯设置
- 湖北理工学院《Python编程》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人工智能概论课件完整版
- 比较文学课件:流传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