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以“月是故乡明”为专题进行编排的,两篇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梅花魂,略读课文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组成。本组选编的内容都是描写游子们思乡怀乡的。古诗词三首中,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成寐;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二、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体会不会深刻,但可以通过读书来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情感和挚爱情怀。引导学生感受与体会作者感情表达的方式方法。在读书品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三、教学目标:1认识20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幽芳、漂泊、唯独、顿时、迷人、至少”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四、课前准备:1 搜集名人思念家乡的故事。2 制作教学课件。五、课时安排 ;5.古诗词三首 26.梅花魂 27.桂花雨 18.小桥流水人家 1口语交际习作二 3回顾拓展二 2单元测试 25古诗词两首一、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识记本课“洛、榆、畔、帐”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3、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5、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6、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7、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二、学习重点:1、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2、通过细读,感悟“绿”字的妙用。三、学习准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学习目标:1、谈话:同学们,你们到过长江吗?(到过或没到过)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长江北岸去好不好?简介环境。2、板书诗题:泊船瓜洲-王安石,生读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因为“泊”字是多音字) 3、同学们,你们喜欢“瓜洲”的风景吗?你们喜欢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千古绝唱的诗吗?4、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二、展示学习成果(一)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中的间、重、还三字的读音”。3、分小组诵读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指名说说每个诗句的意思。4、指名回答。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二)1、重点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体会作者用“绿”字的准确。2、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指导把“绿”字读好。3、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 4、小组之间互读、练说。5、小组代表发言。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7、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全班读。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奇丽风光。这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10、是呀,诗人放眼望去,看见了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呢?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三、激发知识冲突: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3、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4、引导学生从“一水间” “只隔数重山” “又” “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指名答)5、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四、拓展延伸知识1、“每逢佳节倍思亲”,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思念呀!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吧!2、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诗人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3、同学们,你们继续说说有关思乡的诗词吧! 第二课时一、提出学习目标(一)1、齐诵读泊船瓜洲。2、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呢?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的思乡之情呢? (二)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聒”)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4、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小组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二、展示学习成果(一)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2、指名答。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11、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13、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二) 1、学生任选一首诗进行背诵。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三)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4、学生练写。五感情升华三、激发知识冲突1、读一读第今天学习的三首古诗词,想一想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点,(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在表达方法上各有千秋,比较一下这三首古诗词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你还知道那些古诗词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之情?课后收集一些读或背诵给同学听,比较一下这些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总结三首诗词,整理对比学习本课的思乡诗词。再收集一首填在末尾。独立或合作学习收集到的诗词,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格。(整理表格如下)题目 作者 背景思乡缘由 作者表现表达特点泊船瓜洲王安石奉诏入京春意浓追问明月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秋思张籍客居洛阳见秋风寄写家书叙事抒情含蓄感人长相思纳兰性德 征旅途中遇风雪辗转难眠写景叙事倾诉心声四、拓展延伸知识1、说说课外的思乡的诗词2、说说王安石的其他诗词板书设计:5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王安石 奉诏进京 春意浓 追问 明月何时还秋思张籍 客居洛阳 见秋风 寄写家书 意万重 长相思纳兰性德 征旅途中 遇风雪 辗转难眠 倾诉心声作业设计:一、读拼音写汉字。lu yn y sh jin pn wn zhn(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行人(xn hn) 数重山(sh sh; chn zhn )还乡(hun hi) 一水间(jin jin) 风一更(n n)三、辨字组词。瓜( ) 夏( ) 帐( ) 问( )爪( ) 复( ) 账( ) 间( )临( ) 伴( ) 匆( ) 落( )监( ) 畔( ) 忽( ) 洛( )四、将古诗与作者、朝代用线连起来。秋思 纳兰性德 宋静夜思 张 籍 清长相思 李 白 唐五、选择正确的解释。1、诗中“一水”指的是:(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3、“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万重”的意思是:( )。A、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B、意义深远。C、所表达的意见重重叠叠。六、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1、复恐匆匆说不尽,_。2、正是江南好风景,_。3、桃花潭水深千尺,_。4、独在异乡为异客,_。5、_,一片冰心在玉壶。七、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_。表达了作者_之情。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意思是:_。表达了作者_之情。6梅花魂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继续开展“浓浓乡情”的活动。三、教学难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赞美梅花、思恋祖国和故乡的诗文读一读。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以及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故事。把重点句制成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诵读导入,激情启思引导学生诵读关于梅花的古诗。交流:听了大家的朗诵,你有什么话想说吗?是呀,梅花,自古以来颇受人们的喜爱和赞颂。“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悠悠的乐曲,传达了对梅花的赞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林和靖眼中的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这是陆游笔下的梅花。那么,在老华侨的心里,梅花,又是什么呢?出示课题,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梅花魂,读课题,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二、整体感知,通读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三、对比朗读,感悟情怀指名读第一段,谈感受。边读边想读出梅花的冷艳与幽芳,感受梅花的清高品格。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作者回忆了外祖父几件事?哪几件与梅花有关?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五件事: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出眼泪。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还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生读后交流体会文章是写“莺儿”的外祖父“爱梅”情结。)读最后一段,谈谈读后感受。对比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受。全班交流,感悟外祖父与梅花的关系,那颗眷恋祖国的心。(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四、滞留问题,布置作业小结: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让作者屡屡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这是怎样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呀,我们下节课再来探究体验。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收集热爱祖国的词句、诗文、歌曲,以及具有梅花一样气节中国人。第二课时一、认读词语,谈话导入二、潜心会文,感悟“梅花魂”再读课文,你觉得哪几件事写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学生默读课文,找找,画画,品品,议议)从你们的神情中,从你们的朗读里,我们分明感受到你的那份感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梅花,走进外祖父的心灵深处吧!品读第三段,感受惜梅之情。重点指导:“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不甚留意分外爱惜)你们认为,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古玩和一幅墨梅图相比,在我们心中古玩更有价值。然而,在外祖父的心中,古玩可以碰得,“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这是一份多么深沉的爱梅之情哪!请你读出外祖父的这份“唯独”,这份“分外爱惜”!“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公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看到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你是不是与莺儿一样觉得又害怕又奇怪?为什么?文字是有灵性的。你们仔细读读,细细品品,这一字字,一句句,一个个标点,不都在向你诉说着一段感人的情怀吗?你听到它在诉说着什么吗?从祖父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祖父的话语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你可以抓住一个词,一个句,一处标点来谈你的独特感受。圈圈描写外祖父动作的词,如 “轻轻刮去”“细绸子慢慢抹净”等,朗读体会外祖父的爱梅之情。感觉像是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婴儿。读读外祖父训斥我的话,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他为什么不直接说:“不要弄脏梅花。”而说:“清白的梅花玷污不得。”而且还用上了反问的语气训斥呢?(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秉性)学生朗读体会。过渡:是呀,不就是一枝画梅吗,有什么稀罕的呢?犯得着这么生气吗?你们说呢?引读13段。紧扣三个“!”,体悟“赞梅”之意。品读第13段:面对这么小的一个孩子的无意过错,一顿训斥,让我们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还有哪段话也写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衷?(相机引出第13段)细细品读第12、13段,看梅花有什么希罕的?你能联系生活和课外阅读来谈谈梅花的希罕吗?在外祖父的心中,这梅花是怎样的一种花呀?“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你发现这句话中哪几个词用得多?(愈愈愈愈,最最最)梅花具有怎样的品格,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你能用好词、佳句、诗文来赞美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吗?这里的一个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到这里,你对“梅花魂”的“魂”字有何理解?(赞扬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朗读体会,读出赞美、感叹的语气在外祖父心中,这梅花还仅仅是梅花吗?你又从哪儿感受到?“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朗读,这里的一个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并相机理解“秉性”。读着读着,你的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一个个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岳飞、戚继光、江姐)你能不能用简洁的文字来介绍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学到这里,你对梅花魂的“魂”字有何新的理解?(外祖父把梅花看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外祖父嘱咐儿莺好好保存墨梅图,用意何在?“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反复读,这里的破折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读到这里,你对“魂”字又有什么新的理解?(寄托着外祖父对下一辈发扬梅花精神的殷切期望。)引发思辩:既然外祖父对墨梅图那么喜爱,为什么还要赠给莺儿带回祖国去呢?你能从中悟出“魂”的真正含义吗?朗读体会: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两段吧。(生诵读第12、13自然段,升华情感。)三、品味“三哭”,感悟“爱国心”教念古诗,悲伤落泪。读第二段,谈谈自己对这些唐诗宋词的理解。字字乡思,句句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的那份思乡的情弦呢! 外祖父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在外祖父眼里年幼的莺儿到底不懂什么呢?(不能理解外祖父强烈的思乡之情;不能切身感受到一个身在异乡、远离故土的海外赤子的眷恋祖国的心情。)你们懂外祖父的心思吗?请你告诉年幼的莺儿为什么外祖父为什么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经常落泪吧!朗读体会。无法回国,失声痛哭。师朗读第411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交流。交流理解:如果你是莺儿,你看到这情景,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你理解外祖父的哭吗?是呀,看到自己的儿孙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可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大,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那是怎样一种痛呀!读出那份痛楚吧!朗读体会感情。送别亲人,思归难归。自由朗读第1415段。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品悟“血”色梅花。外祖父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临别时还送给“我”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腊梅有黄色的,粉红色的,雪白的。)过渡小结:载着无尽的思念,船儿越飘越远,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位华侨老人发自内心的深切呼唤:母亲,我要回来!我要回来!我要回来我想,此刻,不仅是我,还有你,还有他,我们所有人的心都被一种真情深深地震撼着,同学们,震撼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板书:爱国心) “血”色梅花赤子心吗!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再一次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一齐诵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四、即时拓展,加深体验外祖父终究没有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土,但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却随着“墨梅图”和“血色梅花手绢”回到了家乡。面对着这幅墨梅图和梅花手绢,你最想在上面题上一句什么话?同学们,当莺儿回国后,孤独的老人会做些什么来寄托思乡之情呢?请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外祖父”为开头写一段话。“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适时引导学生朗诵课后的“阅读链接”故乡和余光中的乡愁。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游子思恋祖国和故乡的情怀。五、总结谈话,升华情感梅花,我们的国花。她,是我们民族的气节,民族的骄傲,民族的象征!悠悠华夏史,梅花精神传!“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无论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只要心中有“梅花”,就会添一份信念,添一缕幽香!摘录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并背诵。板书设计: 梅花魂 (民族魂) 黯然分外失声泪下爱惜痛哭爱国心 临别含泪送图递绢作业设计:一我会读,也会写。yu fng shui lo zng shn y gu ( ) ( ) ( )二 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被选答案的序号处画“”。能书善画善良,慈善;善行,善事;友好,和好;擅长,长于;容易,易于。.颇负盛名背;担负;依仗;遭受;享有;失败。独在异乡为异客有分别,不相同;奇异,奇特,特别;另外的,别的;惊奇,奇怪;分开。愈是寒冷(病)好;较好;叠用,跟“越越”相同。三我能在书写错误的词语下做上记号,还能更正呢。1漂泊 偶尔 惟一 份外( )( )2训斥 灵魂 慈详 镜遇( )( )3年记 郑重 厉经 欺凌( )( )四我能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不管都 尽管还 虽然但是1他们( )历经很多磨难,( )是顶天立地,从不低头折节。2他们( )历经多少磨难,( )是顶天立地,从不低头折节。3他们( )历经很多磨难,( )从不低头折节。五我能照样子写句子。例: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伟大的奇观。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2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7桂花雨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 2 个生字。正确认读“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二、重点难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 四、课时安排1 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往事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一同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2琦君(19182006)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 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 26 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 30 余种,主要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3桂花:也称木樨,木樨科。常绿乔木,高达 15 m,树冠卵圆形。叶对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二)、检查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你们读过哪些有关桂花的名句来跟同学交流一下好吗? 2抽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从未听说桂花会下雨。那“桂花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故乡院子里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三)、自读自悟,细读悟情 1自读自悟。(出示思考题。)(1)默读第二至六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画出有关的词句。 (2)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 2细读悟情。(讨论交流。)(1)重点理解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画出描写“我”摇桂花的句子。 a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b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c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读体会 1八月桂花,十里飘香。“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呢?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着桂花,收获着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她又一次想起了故乡童年的快乐。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她的生命,成为她幸福童年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7桂花雨桂花香飘十里摇花真像下雨爱花赏花拾花 思绪回到故里作业设计一、比一比,再组词。茁()捧()吩()栋()拙()棒()纷()拣()二、给下列句中带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1、桂花树上长满了茂密的叶子。() 2、母亲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 3、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三、课文填空。 1、“桂花开得()时,不说(),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若将句中“没有不”换成别的词语,可以是:()。 2、父亲闻着()和()的混香,诗兴大发:“(),()。(),()。” 3、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小枝小叶,()在簟子上,()好几个天太阳。桂花晒干了,()铁罐子里,()茶叶中泡茶,()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在桂花香中。这正是父亲诗中所说的:“()。”四、拓展练习 1、填写读书名言。(1)“书犹()也,()读之可以()。”这是刘向说的,说明读好书可以让人变得()。(2)“我扑在书上,就像()的人扑在()上。”高尔基把书比作(),说明读书可以使我们()。 2、填写歇后语。茶壶里煮饺子()。八仙过海()刘姥姥进大观园()()(自己写一歇后语。) 8小桥流水人家一、教学目标、认识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潮湿”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的重点句,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四、学生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五、课时安排 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想象画面,情境导入、“月是故乡明”,家乡始终是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篇有关思念家乡的课文。 出示课题:小桥流水人家。、出示看了这个题目,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同学们想不想欣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播放课件:小桥流水人家再读读这个题目个充满诗情画意的题目吧!(资源来自“新跨越” 五年级上小桥流水人家)过渡语:作者的家乡真的如题目这么富有诗情画意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小桥流水人家”吧!(二)、梳理步骤,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平时你是怎样学习这类课文的?(指名说),师给予肯定并梳理阅读步骤: 读准读顺 读思结合圈画批注交流讨论、请同学们先独立阅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师走到学生中间,对学困生多关注;纠正不良的读书姿势等。、抽读字音拗口或易读错的字。课件出示生字词(自制课文生字词课件)小结:读了课文,你觉得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热爱家乡)。(三)、读悟交融,顺学而导,领悟写法、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爱乡之情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在相应的地方圈画批注。)、生自读自悟,师走下讲台当“顾问”,了解学生情况,随时帮助学生排忧解疑。、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读书所得,要求注意倾听,互评互学。、全班交流:师顺学而导,或点拨偏差、或引发讨论、或指导朗读、或归纳方法等。预设如下:课文第一自然段,作者把家乡的景色写得很美丽,从中可体会到他对家乡的热爱。从第五自然段的“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这几句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爱。“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从这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非常热爱家乡。第二自然段的“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童年时期的事作者至今仍记得这么清楚,可见作者一直怀念着家乡、深爱着家乡。 “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从中可以直接感受到作者一直爱恋着家乡。(四)、回归整体,小结学法,积累延伸、师生共同总结课文:作者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娓娓地向我们道出了他那无尽的思乡之情,不仅有深情的往事回忆,如;也有直接的感情流露,如但不管是间接抒情还是直接抒情,都同样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制课件)、小结学法:书是读懂的,但要有恰当的读书方法。这节课,大家都用了哪些读书方法?、积累语言: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潮湿”等词语。摘录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句段,并尽量做到熟读成诵。(五)、思维拓展,升华情感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点评:有效拓展,实现了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利用,充分体验思乡情深,恋乡心切。板书设计: 直接抒情 描写景物 思念故乡 间接抒情 回忆往事作业设计:一、 读拼音写汉字。qn ch chu li un i sh f( ) ( ) ( ) ( ) x hn ln hn q ln su wi(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潺(chn chn) 婀( ) 涸( h) 缀(zhu zu)三、组词。撤( ) 说( ) 既( ) 傍( )澈( ) 悦( ) 溉( ) 螃( )从( ) 漂( ) 朝( ) 波( )丛( ) 飘( ) 潮( ) 玻(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印象 ( )的声音 ( )的舞姿( )的清风 ( )的野花 ( )的杨柳( )的野菌 ( )的流泉 ( )的波纹五、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中法直航等于架起一座空中长桥。 桥:_ 2、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小溪上。 桥:_ 3、中朝人民用鲜血架起的一座友谊长桥。 桥:_六、把恰当的词语连起来。欣赏 小鱼 清澈的 印象 送到 石头 美丽的 溪水 寻找 野花 舒服的 花草 扒开 远方 美好的 生活七、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1、“流水也唱和着”的“和”字,应该读作“h”。 ( )2、“日出而作”,“守望相助”是成语。 ( )3、“我爱我的老家”,说明我是不爱现在的新家。 ( )4、流水也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中的“悦耳”,意思是“听得见”。( )八、选词填空。 充分 充满 充足1、这是一个( )希望的早晨,阳光也在向我祝贺。2、这是一个阳光( )的房间,光线直射进来。九、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1、喜鹊在树上欢快地唱着歌。 ( )2、桂花盛开的时候,真是香飘十里。 ( )3、校园内的两棵高大的松树像卫士一样守卫着校园。 ( )十、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1、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2、外公,这是您最宝贵的画。口语交际习作二一、学习目标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防火防爆工程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食品冷冻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湛江市年模拟数学试题(三)
- 2025茶叶采购销售合同范本
- 2025年求RP农行合同制柜员笔试
- 2025房屋租赁合同范本示例
- 2025年解除合同申请书
- 《2025企业信用借款合同》
- 2025物流配送车辆承包合同
- 2016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
- 2024年10月公务员制度自考试卷含解析
- 幼儿园课件:谷雨绘本故事-养蚕忙
- 高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真题
- 高中生班会课课件 爱情三角理论爱情的本质
- 小学教学能手述职报告
- 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学生创新思维综合评价表
- 采购职员离职工作交接详单
- 2024肺栓塞指南解读2024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专项复习练习(100题后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